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参禅▪P13

  ..续本文上一页是谁”就完事了,这香味就没了。

  弟子:就像念佛似的,妄想一起来就用念佛把它压下去?

  这个参“念佛是谁”,比如谁跟你说话,问你:“你干吗去?”“哦,念佛是谁?我上那儿去了,念佛是谁?”就是跟我说话,我心里也要把这个妄想给灭掉,当时就把它控制下去。

  弟子:就是说只有“念佛是谁”,其它的都是多余的。

  就这一句话都是多余的。参到起了疑情,完了以后,才能再有下一步。这一句话已经都是多余的事情,在禅宗来讲这已经是不得已的办法。

  弟子:参话头还要注意哪方面的事情?

  要多发心。记住了,有时候参话头参不进去,这都和发心有关系。心量小,话头也参不进去,知道不?

  参话头,有时候魔障起来,感觉受不了了,邪知邪见就全都起来了。如果慢心起来了,那控制都控制不了。一旦起了邪知邪见,起了大慢心,多的三四年都控制不了,谁也瞧不起,自己那就是天下第一了,就是师父说,有时候恐怕都控制不了,就这么样。谁跟他讲道理,讲得再怎么明白他也不听,认为我已经什么都明白了。实际上是大慢魔起来了,狂慧起来了,那时候就危险了。所以说我原先不希望你们那么早参。如果真用功,一旦参下去了,是真受益,就像顿超顿悟了一样,单刀直入。

  参话头,它这也有戒,不是说我们诵戒是戒,这个就不是戒了,它是禅定戒。戒一共分三种,禅定戒,还有无漏戒,还有一个提木叉戒。禅定戒最好,无漏戒那当然更好了,但不容易得。我们现在得的是提木叉戒,明白不?

  弟子:(录音模糊听不清)……不让看解释,不让个人拿录音机听法师的解释?

  入不入心,是不是?我们不是说对法师不尊敬,法师讲得很好,但听了以后真正入心多少?你没有真正用心去听,反而懈怠不敬。如果我们用最笨的办法,打开书去看,这怎么就不理解?“我怎么就看不明白?”就硬把它看明白。硬看明白和你看人家解释明白那能一样吗?它是两个层次,硬看明白那是真正入了心,你看人家解释,表面是捡了个便宜,实际上不管用,那是个泥菩萨,到时候大水一来,一冲,啥也没有了,是不是?

  你比如说,师父告诉你,说:“你等着,这事等有因缘我再跟你说。”就告诉你这一句话,你就不能再去问了。就别人告诉,我都得堵着俩耳朵不能听,因为我听你说的,我就犯戒。为什么你诵戒以后,这个盗戒就守不住呢?是不是?我们的心性为什么就不能严到这个程度呢?而且没有这个防范能力。为什么我们智慧不现前?就是我们对戒律研究得不深。怎么研究不深?就是我们有偷懒的习性。

  所以我不让这个道场录音机多,多了那就是魔。什么是魔?这个就是魔。文字太多都是魔,知道不?你觉得看书多,那也是魔啊!

  所以说,在真正的修行上,要严格要求。比如看书,什么书都不让看,一句话头你就参吧,就完事了,啥也不用。别废话,哪有那么多废话呀。但是对现在这根机来讲就不行了,你不讲明白吧,他起烦恼;你讲明白了,这法就失去效用了。他就对自己勒得不紧,逼得不紧。逼得不紧,他怎么能开悟呀?是不是?你不打他不抽他,他能改毛病吗?他光说:“好,好,我改。”回去习性还是那样。

  所以说真正的东西就得硬看,反复地翻书看,翻书都多余,何况听录音机呢。你想想对不对?所以我说:这是你今生有这个福分。否则的话,就给你灌输听录音机的观点,说你随便听,可以听。表面上是好的,实际上是慢性毒药。但这当然是看对谁说了,对有一些人可能就是一种好药,因为他的根机不行。但对有些大根机的人来讲,要想真正地超越这个知见,真正想把佛的戒律弄明白的人,这些东西就是毒药。是不是?

  我学戒的时候没有这样,哪儿还听录音机?就包括这个戒,一个是我从实践中走出来的;另外是通过脑子去思惟的。最后受了戒了,和佛制的戒条一对,生起了大欢喜心,你说那是什么心?在戒律上这点我做的还有那么点模样,一看戒本:“哎呀!这个戒好。”那才是真正的法喜充满呢。

  等你受戒以后一看戒本,“哎,这我早就知道了。”坏了,提前知道了,表面上好像挺聪明的。先知道,实际上把人害了,所以学戒不能那么学。第一个就得老实,而且找一种最笨的方法,最朴实的办法来学戒,我们这个戒才能真正地成为戒。

  你们虽然是沙弥,但沙弥就了不得了。能够剃度出家,那在戒上就已经很了不得了。因为你还有做居士的一段呢,居士就不持戒了?我做居士的时候,我持戒不敢说是非常严谨吧,但也是非常严格地要求自己。就拿吃饭来说,我都没见过僧人吃饭是怎么吃的,我最起码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自己控制不跷二郎腿,桌子上有报纸我都控制不看,过了好长时间,报纸上连个标题那么一小段都没看完,就偶尔无意中看一眼。就冲着报纸吃都不看,都那样去控制,六根都得收回来,持戒就得这样。

  就多热的天,在路上走到哪儿算哪儿,经行时不分别,不敢到有荫凉的楼底下去走,为什么呢?就是持戒的那个心。居士的时候就应该这样,等出家了那更是严格不犯。出家就有很多的方便了,最难的就是当居士,因为他在家的违缘特别多,那个时候是持戒最难的时候。

  出家了,条件好了,违缘也少了,实际上我们应该更加小心了。环境好,犯戒的机会也少,但是我们也容易散乱,而且忽视戒,持戒容易趋向一般化,不能够真正地往心里去精进,去清理自己的灰尘。

  所以说,看戒应该这么看。哪怕就是沙弥戒,就这一条我看了半年,那叫学戒,知道不?如果你说一天就看了整个一篇,整个一本,说老实话,我都怀疑你这个戒是不是看进去了。一句话都是无上法宝呀,那得生多大的忏悔心啊!而且能给我们带来了脱生死的基础,这一句话就了不得了。

  比如说一条戒——金钱戒,你想:今生今世我能持金钱戒,这条金钱戒为什么这么好?为什么这条我得反复地看呢?我得看多长时间,生生世世都得看这条戒。

  别说你们需要沙弥戒,我现在都不敢轻视沙弥戒,有几个祖师大德敢说他是个沙弥的?有几个敢说我可以自称(真正)沙弥的?你知道不?如果这个世间有敢自称沙弥的人,那就是圣贤了,就了不得了,就这么厉害。现在这人都找不着呀,你别看他出家多少年多少年,连找个真正意义上的沙弥都找不着,是不是?我们只不过是挂名沙弥,挂名比丘呀!

  大家今生也有这个福德因缘,咱们到一起共同相处,所以说要严格去修持,可别把它浪费了。一般的因缘在这个道场他呆不了,几乎就剩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了,是不是?就四个小时。只有佛在世的时候才有这种修行方式,修行到这个程度,其他哪儿还有到这种程度的呀?二十个小时在修行。一般是十八个小时修行就可以了,咱们现在将近二十个小时的修行。四个小时休息,连个洗衣服的时间都没有,这就是无价之宝呀!这才有点意思呢,是不是?连轴转,这脑袋才清凉呢。一定要把这个机会用好了,因为咱们的机会来得太不容易了。你看寮房置办个床多难呀,而且你要知道本溪闭关那条件不好,人住的地方乱七八糟,但那都是福德因缘呀,要没有那个,就没有今天的因缘。

  另外呢,有时候对一些道理,我们表面看着挺明白,实际上还是不明白,就像录音机的问题,就这一个问题自己都解释不了。就连个录音机都解释不了,假如有其他的问题,要是戒律的问题来了,你能解释得了吗?想学戒,那戒律来了,提问你一句话,就完了,就给人解释偏了。说:“可以听、可以看。”就算可以听看,那都是根据众生根性的不同而定。

  始终不离开戒的根本,也就是不离开佛,这才能讲法、讲戒呢。否则的话,讲出来都是魔说,都是错误的,而且有时候误人子弟。你寻思我不害怕?我现在都抱着下地狱的这个决心了,没办法,谁叫我忙三火四收了这么些徒弟呢,那就得教化,但是教化是教化,一定要真实地教化,绝不能有半点含糊。

  我们不管是对戒律、行力,对事物的看法都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是别人对戒本的解释如何,我们就如何如何,人家解释的还是人家的,是不是?我希望你们能从心里真正地解释戒。有的人解释只是给一般普通人讲的。戒律还有一部分是给大乘菩萨讲的,它不可能在一般戒里反映出来,这个得要更微细微细的东西反映才能明白,所以说必须得真正地符合戒律的要求。并不是我们起慢心,而是我们应该更严格。戒律里没说到的,我们该遵守的也要遵守,戒律里说到的,那我们更要遵守。

  另外戒律它有一定的范围,还有很多没说到的,这也可以推广的。有很多东西,你比如有些现代物质,戒里没有这个具体的规定说明,那你不能说现代物质都能用。譬如金钱戒,那时候光有金银财宝,现在有存折,那你就可以摸存折呀?是不是?这就得加小心了。另外还不能产生法执,这还不行。所以哪方面都得加小心,这才能慢慢地过关,谨谨慎慎地走。

  另外特别是在发心这方面多用点功夫,年龄大要多起个带头作用,别做自了汉。“我度自己吧,我先把我自己做好。”那不行呀。虽然岁数大,但在学戒上我永远是最小的小学生,那才行。不能拿年龄大来说事,要永远生惭愧心——是常住、是师父、是师兄弟给我的条件,我永远感谢师父、师兄弟他们给我这个因缘,我永远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服务就是真正地为自己服务,我服务的时候,是深深地感谢他们给我这个机会。

  永远这样,我们才能往前迈出那么一点点。原先的我,每天那点修行只不过换口饭吃,别说我还有积累啊!别人觉得我很修行,我心里话:我捡了个大便宜呀。就得那个心去修行才算刚见一点边。别看别人表扬,那没有用,得看自己符不符合那个表扬,别人一表扬简直像刀刮心似的,惭愧得不得了。

  另外要依教奉行,不管怎么样,就去依教奉行…

《参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