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参禅▪P21

  ..续本文上一页行为什么有时候不上路?就是因为成天讲条件,成天创造条件,等你创造好条件,什么都凉了。所以说,不管什么条件,我就是修行,这就完事了。我在《经行》里讲得很明白,什么屎坑啊、大小啊、室外啊,我哪儿都讲到了。说穿了就是一句话:“不管任何条件我都要去修行,上卫生间的工夫我也要修行,甚至吃饭这工夫我都可以入定。”都得这样要求,这才行呢。

  过去大德不是说“念兹在兹”吗?什么叫念兹?就是这个念始终是不离开它,老在那块儿。就像一个针似的,这地方只要有一个缝我就能钻进去,除非你不给我缝,你给我缝我就能钻进去,就完事了。

  我刚才不是讲了,念头它想它的,它越想我就越坐。你不坐它就不想了吗?你不坐,想得更多。你只有坐了才发现它想,不是你坐才有想,知道不?那“想”从哪儿来?你原先脑子里就存在这个东西,等你一坐,静下来,就发现了它。你越静,发现脑子想的东西越多。实际上,当你发现“想”的时候,它速度已经开始慢下来了。“哎呀,我怎么这么多妄想!”那个妄想的速度实际上已经开始减慢了,不减慢你是发现不了的。

  有的人认为:“哎呀,我每天都打坐,不打坐还没有妄想,一打坐,妄想怎么这么多?”实际上你还不知道,你要不打坐,那妄想比这还快呢,你根本都察觉不出来。那速度,原来一分钟可能得一千下;你这一打坐,一分钟可能变成了五百下,你就发现了。一看这个影子,“噢!它在乱动呢。”实际上,速度慢了你才能发现。不要怕妄想,这说明你已经发现了妄想,发现了才能消灭妄想,你发现不了妄想还不好使呢。

  有的说:我一坐禅哪,什么境界都没有,黢黑。你要是黢黑那还真不错呢,快找着那个门了,你不黢黑都不好使。你以为这(白墙)是啥?这不是黑啊?只不过你不认识,给你画点图画就认为是亮的,画个太阳你就觉得光明了,画个白色你就觉得亮了,都是骗你。

  (编者注:为助理解,请参见妙祥法师讲述之《二〇〇八年二月为宝林寺尼众开示》:我给你举个例子,我们大家现在看到太阳,现在有光明,每个人的脸都能看清楚了。你也能看清楚我,我也能看清楚你了。我们就认为:我的眼睛是在光明之中,我能看见东西。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但是你不知道这就是无明。有的说:“无明它不应该有光,它有光怎么还成无明了呢?”那我们看一看照相的底版(胶片)。它翻出的那个照片,人非常有光彩,也有光,也有山河,也有大地,翻洗得很清楚。人的相貌,喜怒哀乐全翻洗得很清楚。这些它从哪儿来的?从底版翻过来的。没有底版,它没有这种图像。

  那底版是什么颜色?就是黑的。所以说我们光看到眼前的这种色相,就认为它是光明的,是对的。而认为黑天就是黑天,而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影像还不如黑天,也就是说我们看到影像的时候,我们还不如底版哪。把底版去掉了,后面才是光明哪。我们所见到的一切都是在黑暗之中,也就是黑暗加黑暗的变化。)

  弟子:师父,发下菩提心,能不能进步?

  你可能没听我讲的那个带(指录音)。我那里就讲了什么叫菩提心?你记住了,不是嘴上说几句叫菩提心,那不叫菩提心,那叫牙疼咒,啥用也不管,那只是发个愿而已。真正的菩提心是在于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禅定,在不断地持戒的基础上才生起的。菩提心是突然发起来的,不是嘴说出来的。菩提心一旦发起来,它不退转,它是无相心。我们现在很多人把菩提心认为是什么呢?是一种发愿,把愿力当成菩提心。我发一个愿,我起一个誓,这就是菩提心。那不是。

  所以有很多人说:“我发菩提心,去年挺好,今年就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那是成佛的种子,那能退转吗?它是不可能退转的事。菩提心从哪儿来?从持戒开始,从禅定开始,从为大众服务开始,这才行。就这么点基因,从这么点基因开始,不要盲目地先找个果,如果走错路就完了。

  有人成天说发菩提心,每天发,发了一个月两个月又没了;然后再发,总发总没,他就找不着原因。原因在哪儿?因为它不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个无相心,是个不分别心,是严持戒律的清净心所生起来的。你这么理解才是对的,所以不能那么做。

  现在你看居士发“菩提心”的很多,退道的可多可多了。成天都讲:“师父,我发菩提心了,我在佛前已经发完了。”我一听这就完了,这哪儿是菩提心,这不是菩提心。没办法,他就认为这个是菩提心,那就错了。所以不能这么认为,这只是发了一个愿而已。

  所以说,他所发出的一切都是不真实的,而且没有基础,只不过是鹦鹉学舌。它不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是别人告诉他,或照书本念,看别人学过来的,它怎么能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你自己那个心所发出来的,那个是菩提心。所以说,菩提心必须在清净心的基础上,还得有定力,还得无相,才能发出来。

  要想清净就得严持戒律。你想有定力就得不断地努力和坐禅,减少妄想。另外呢,还有一个要无我。我们刚开始不可能达到无我,所以你必须照无我做,为大众服务去,不分别。这样,慢慢就能达到无我。这些基础都具备的时候,当因缘成熟的时候,突然一天,一下就发出来了。等发出来的时候,你这一辈子也受用不完,它不会退转。

  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把菩提心讲成一个发愿。体清老和尚说:那是牙疼咒啊,就是糊弄糊弄人而已,止止牙疼,实际上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说一点作用不起,但想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确实不行。所以你想要发菩提心就得往这上用功。我不是糊弄你,我要是糊弄你,也像他们那么说,那话好说,可那是骗人。

  弟子:师父,我也听一个人说:现在要发菩提心,先看那个论(指某一部论书)。不先学戒,要学那个论,还说可好可好了。我心里想:那你也得先学戒呀!

  他说得也对,学论也行,学什么都行。但是你不在戒的基础上学,学的那东西它就没有基础。等你学完论以后,产生的知见就抵触那个戒律。如果你学戒律了,对论反而能进一步深入理解,论也能助你的戒律,戒律也能助你的论。所以说,就看你怎么用。就像那个“磨刀不误砍柴工”一样。他光想去砍柴,拿着钝刀去砍,“噼哩啪啦”砍了大半天,没砍几个枝,刀也坏了,就算拉倒了。怨谁啊?他怨刀。刀是好刀,关键是你没磨,你要磨了,它就不是这样了。先磨刀,先找出基础的东西,走哪步都有它的步骤,必须从基础开始。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画画。原先我画画随便就画,先画了圆圈(指画脸的轮廓)再画眼睛。人家画画的不是,先画眼睛后画脸。我就不行,所以我这一辈子也成不了画家。你自己想象的东西它不好使,你违犯规律就不好使。必须得先干吗呢?先从基础开始。

  说这点的意思就是,大家坐禅的时候还得努力,别懈怠。别以为:哎呀,这遭罪啊,痛苦啊,吃饭吃不下去了,什么大便干燥了……这点事都跟牙疼似的,没有啥意思,都不算事儿。

  亲藏可能现在才知道我那时候上厕所便血。那时将近三年,两年多吧,不到三年的时间,没让他看过我在厕所便血。几乎是上趟厕所便一次血,几乎是这样。都不让他看,拿一些灰,撒上就完了。他要是看见就给弄药了,就用药了,是不是?用药当然是好了,但是你那个心就不老实了。另外,那也容易吓着他,心也不老实,他就得找居士要药去了,是不是?又攀缘了。宁愿流点血,那算个啥事?所以啥事也没有。

  有时候流点血还好呢,对身体好。就像你牙疼,省得火在里头憋着,都出来了更好。有时候火出来不是坏事,你不经过这个考验都不好使。你看那个鸟刚关进笼子,使劲撞笼子,毛都撞坏了。最后老实了,就不撞了,它的毛也没事。所以人也是这样,必须把他关得老老实实,就是一句话:你把身体捆得越死,你那个心才能活起来。“人心死,道心生”。就这么回事。

  另外,这个唱赞也挺重要,因为啥呢?咱们一年到头就两次法会,对居士多少也得有个交待,不是咱们爱好这个,咱用咱们认真学“赞子”的这个心去布施。到那天,居士上咱们这来拜忏也好,参加法会也好,咱用咱这个清净心,把它布施出去,让他们得福,也就是咱们报答人家恩情。咱吃的用的不都是居士供养的?一年就两次,咱也不搞多,这就完事了。

  现在佛教中有些事情还处于不是完全正规的状态下,有些事还得做,你不能不做。像超拔、吉祥,这个事本来就用不着搞的。修行就是修行,搞这个干吗?但是现在外面搞超拔、吉祥全要钱,老百姓对佛教就产生怨言了,认为佛教没有希望了,所以咱们搞这个就是要纠正这个风气。等因缘一旦成熟了,马上一刀就断了,什么也不搞,是吧?

  你看现在放生的就少了,这几天没有了吧?我告诉王居士:“你要放生,你们居士自己念念就行了,不用上这来放。”他来这儿放生有时耽误时间,有些动物就死了。他那天放生后说:“这鱼啊,有不少死了。”我挺恼火。他说:“怎么办哪?”我正好就借坡下驴,说:“你们念吧!”他好一顿的忏悔,说:“师父,不行,还得你们念。”我说:“不行。那鱼的命重要,你不能让它总死在这里。居士念一样,有个别的咱们再念一念就完事了。”这样慢慢的,一点点理顺过来就好了。居士也明白这个道理了,咱们也就逐渐地往正规走了。

  ·根据录音整理·

  “溯源”编辑小组

  无所求即为禅

  ——修禅定必须得靠我们自身的努力,自心作佛。

  ◎妙祥法师 讲述

  时间: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初二

  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沙弥禅堂

  听众:大悲寺内诸沙弥

  今天谈谈怎样来坐禅。实际上坐禅哪,说它复杂也复杂,说它简单也非常简单。当我们用嘴,用语言去描述的时候,它会变得很复杂,产生了各种的方法。大…

《参禅》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