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
【真实无我真实性,即是真际无有字】
【宣说空性众中胜,甚深广大声哮吼】
【即是法螺具大声,亦法犍椎大音声】
【超越无住圆寂性,十方法中即大鼓】
这是妙观察智中,文殊菩萨的名号,语言所能讲述实相的意义,因此,这样的文字是殊胜无比的,其次,所说的空性,因为是讲述教法的实相,所以没有比它更为殊胜的讲述,其胜义的声音,如同法螺所发出的声音一样,能超越轮回涅槃二边而安住其中,这是大智慧的法鼓之音,能遍及十方。
【无色有色中微妙,具种种相意中生】
【具诸相者显吉祥,执持影相使无余】
【无能过中大名称,三界之中大自在】
在法身自性没有形相之中,依于法身的加持,因此能显示色身及圆满的报身,在智慧之中,能示显各种化身,像独觉、声闻、梵天、自在天王、等等各种的形相,而因福德智慧二资粮圆满之故,能不错乱的显现出来,所以是三界中最自在的。
【住于最极圣道中,大兴盛中之法幢】
【三世界中一孺童,长老尊者四生主】
圣道者安住在无二的智慧之中,因此了知八万四千法蕴,安住在一切教法之顶,大兴盛是指八万四千法蕴,法幢是指顶,无二的法教是圣道,顺着弟子的心性,而示显一切来利益众生,在三界中示显唯一妙孺童相来利益众生,不仅如此,期望是上座的形相者,就化成上座,期望是老者的形相,就化成老者,希望是众生主,就化成一切众生中威权者的形相,这些各种各类的形相,都是顺着众生的根器,所渴求的形相而来化现的。
注解:上座──僧寺的职位名,位在住持之下,除了住持无人高出其上,故名。
【三十二相具庄严,三界所爱于中妙】
【是世间解为胜师,是世胜师无怖畏】
【救世间尊意无私,救中救者而无上】
【尽空边际悉受用,解一切中智慧海】
如此的佛,手足有轮,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做为他的庄严,这是三界中最珍爱的,而且能救度一切众生,因为了知一切,不知道的并不存在,所以能善为开导压服一切众生,而且是无畏的。当救度众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保护者,就做他的保护者,这样顺着众生的心意来趋入,是救度之中最为殊胜的。因为他是以无二的智慧法身,这样无二的智慧了知一切法,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受用是遍及一切虚空,像大海一样,广大无边。
【解散一切无明壳,亦能破坏三有网】
【能灭无余诸烦恼,到彼轮回大海岸】
【胜智灌顶具头冠,真实究竟令庄严】
【灭除三种诸苦恼,灭三毒得三解脱】
能破除一切无明,破除三界之中一切的业力与烦恼,灭掉一切的烦恼三毒,从轮回中到彼岸。在到达彼岸之后,因为已证得无二的了悟,所以能直接将五种烦恼转化成五种智慧,而不必依赖像宝瓶、秘密、智慧等等的灌顶,只要依赖金刚智慧的一个灌顶,就能以本然理智展现出来,以五智做为庄严,好像头上的佛冠一样。
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恼是遍及在轮回中的,能令这三种烦恼得到止息,灭除贪、瞋、痴这三毒,以此来利益众生,使众生得到声闻、独觉、菩萨这三种果位,进而得到解脱。
注解:三苦──苦苦是身心受苦所生的苦,坏苦是乐境失去时所感受的苦,行苦是诸行无常不得安定的苦。
【决定解脱诸障难,住于如空平等中】
【超越一切烦恼垢,能解三时及无师】
能够清净各种的分别念头,去除各种的烦恼障碍,所以能超越一切障碍,而安住在平等性的本质之中,好像安住在虚空一样,因为超越了一切的烦恼染垢,而了悟法性,安住在法性的平等性之中,过去、现在、未来,是同一本质,既然是同一本质,就没有差别,这样对平等性的了悟者,是一切有情中的大龙,用龙来作比喻。
【诸有情中即大尊,功德带中之鬘带】
【诸有身中即解胜,虚空道中真实住】
声闻、独觉、菩萨这三者,后者的功德是广大而能覆盖前者,但比起如来的功德,如来的功德又能盖过菩萨,如果一切的功德像头发一样,而以鬘带将其绑束在一起,如来的功德是如此,而拥有如此殊胜的佛智是文殊菩萨。能彻底的断除一切烦恼,得到解脱,在没有染垢的虚空中,如理安住。
【持于如意大宝珠,遍主一切宝中胜】
【圆满是大如意树,胜妙净瓶大中胜】
如果以如意宝珠来作比喻,如意宝珠是具足八功德,使众生的欲求都得到满足,1.祈请,2.需要祈请才能实现,3.不祈请不能实现,4.顺着时机而祈请,5.顺着发愿而实现,6.不会穷尽,7.利益众生的时候没有分别的念头,8.不违背业力,以这样的方式来利益众生。
所以如意宝珠是至为殊胜的,他的功德也像圆满的如意宝瓶一样,在利益众生的时候,情况又是如何呢?像如意宝树比如意宝瓶多了两种功德,一是清凉二是一切众生的止息处,而如意宝瓶又比如意宝树多了两种功德,一是修了之后就能实现,二是不修就不能实现,以此方式来广大的利益众生。
【能作有情诸利益,随顺有情而利益】
【亦解善恶及时辰,遍主解记具记句】
在做利益众生的事情时,就如同母亲关爱他的独生子一样,因为是以大悲来利益众生之故,所以心里是非常的喜乐,也因为是大悲心之故,所以能顺着一切众生,引导他了知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及将来的果报,因为悲心遍及一切,所以是遍主。能指示众生应当要记住的事情,并使他通晓誓言,自己也不违背誓言,在教导众生时,能知道适当的时机,也随顺他的根器是上、中、下,知道这个众生的信心到什么程度,精进的情况到什么程度,开示他所能了解的教法,以这样的方式来利益众生。
【具足功德解功德,解法赞叹现吉祥】
【吉祥之中最吉祥,吉祥名称善名称】
具有五智,能使声闻趋入独觉,独觉趋入菩萨,菩萨趋入大乘的佛地,因此而得到解脱,具足佛的五身五智,大的威力,因此他是吉祥之主,了解趋入这个法益,是一切世界善功德产生的地方,所以是善名称。
【大止息中大法筵,大欢喜中大音乐】
【恭敬承侍悉具足,胜喜名称性吉祥】
【具胜施胜是尊者,微妙归处堪归救】
引导一切众生脱离轮回,使他们痛苦止息,得到解脱安乐,就像大喜筵中,因为一切善业功德聚集,使众生得到大欢乐、大喜悦,因此也得到一切众生的恭敬承事,并且善业由此具足,得到世间及出世间的宝藏。
趋入意理之中,因此是最殊胜者,因此来广大的利益众生,所以是二种资粮圆满,一切功德的泉源之处,由这里产生一切的功德,所以是胜施。而且是一切众生的救度者,使一切众生远离轮回的痛苦,比他更殊胜的救度者并不存在,因此是最殊胜的皈依之处。
【于世怨中胜中胜,离一切怖无有余】
【顶髻及髻各分埵,头发摸拶戴头冠】
【五面具有五种髻,五髻各系花髻带】
世间之敌,是执着于形相,对于有相产生执着,将此仇敌去除掉,胜中胜,是独觉较声闻殊胜,菩萨较独觉殊胜,如来较菩萨殊胜,文殊是一切智慧中最殊胜者。以这样殊胜的智慧来远离一切敌人、怨魔,所以是离一切怖。
在利益众生的时候,能压服各种形相的外道来利益他,并能示显各种外道的形相,顶髻是在头顶之上,只有一个,在旁边四散开来的叫髻,另外还有辫子披在背上,也有鬓,头上也有帽带,围绕起来,这些都是指梵天、自在天等世俗的神奇,五面是大梵天,五种髻是五种外道,包括拾秽仙人〈就是把人家不要的垃圾捡起来吃,而养活自己,进行实修的叫拾秽仙人〉。这五种外道的神仙,五髻是吉祥鬼,系花带是天王等等,当利益众生的时候,能压服一切的天神,并示显这样的形相。
【即是秃发大勤习,行净梵行胜勤习】
【大苦行者建苦行,微妙净宫乔答弥】
当他行各种净戒行来利益众生的时候,是以怎样的形相呢?譬如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出家的形相,以这种精进戒律的行为来利益众生,其中包括像乔答摩,出生在王族之家,却自然的喜欢清净戒律的行为,像婆罗门一样,能趋入清净。不仅如此,他清净的行为,能远离梵天的过失,所以是解净梵。
【梵婆罗门解净梵,超圆寂时得净梵】
【脱离缠缚解脱身,解脱圆寂是圆寂】
这些都是指在当世利益众生时,利益众生的方式,能超出轮回、涅槃这二边,超出苦乐这二边,具足解脱的智慧,安住于最清净之处,证得最究竟的寂灭。因为没有任何形相的束缚,超越一切形相之外,最大的寂灭就是涅槃,就涅槃而言,独觉的涅槃胜过声闻,大乘的涅槃胜过独觉的涅槃,如来的涅槃又是最殊胜的,在这殊胜的涅槃之中,超越了轮回、苦乐二边,趋入智慧之中,没有轮回跟涅槃的对立。
【超越悲哀灭悲哀,微妙决定近出离】
【能除苦乐之边际,离欲身中而超越】
【不可比量无与等,非见非显非朗然】
【虽性不改亦普遍,微细无漏离种性】
【无尘离尘即无垢,离失舍除于过愆】
就基本的实相而言,为了使相显现之故,所以对境远离一切贪着,脱离尘世的苦乐,这样的解脱之身是超越一切之外的,没有任何违逆,没有东西可以跟他相比等量,没有任何的形相,所以光明能自然显现,而且不动不变,这个智慧是不会改变的,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对基本的实相,是微细而没有一切的分别念头在其中,所以离开一切染垢,虽然是离开一切染垢,但是为了使没有了悟者,证得实相的了悟之故,并且也去除他的分别念头,趋入诸法的实相了悟,并且没有贪执,因此安住在没有染垢之中。
这样基本的实相,远离烦恼染垢,这就是大手印的意义,大手印的意义也就是本来的实相,原来就没有染垢的,龙树菩萨以及一些开示者,在有关大手印的讲解中都曾提到,在基本的实相中,一切烦恼染垢并不存在,因此它是胜义的,并且也是唯一的。不仅如此,一切的功德都是圆满具足,不必再…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讲述 以下赞妙观察智四十二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