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

  大缘起因

  是对诸法的因、体、果都作抉择的正理。

  以下分成四段详细解释:一、解释缘起;二、解释缘起因;三、以缘起因推断万法无自性;四、指示缘起的究竟义。

  一、解释缘起

  释词:何谓缘起?《入中论》云:“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缘起的自相即是因缘和合。譬如以种子为因,水、土等为缘,因缘和合时,就产生果实。果实是一种缘起的法,而不是非缘起的独自成立的法。

  什么叫缘起?《入中论》说,缘起以和合为相,好多个因和缘和合在一起就会生果法,叫做“和合”。只有孤因没有缘,并不会生果,只有缘没有因,也不会生果。一切万法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比如月亮和水一和合,就出现了水月,光是月亮出不来水月,光是有水也不显现水月,所以水月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以此推广到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比如我们做饭,饭能凭空出现吗?当然不可能。只放米就能做成饭吗?也是不行的。必须米、水、火和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缘都和合到位,才做得出饭。这就是缘起的意思。比如面前有一面镜子,人一走到镜子前,因缘一和合,就显现出影像。万法就是这样的规律。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来。除此之外,找不出一朵以自己成立出来的花,也找不到一碗以自己成立出来的饭,也找不到一个以自己成立出来的人。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自己成立出来的人和事物。我们每个人有这一堆的肉体色法和受、想、行、识的心法,这个五蕴的果并不是自己成立出来的,而是由十二因缘演变而来。为什么是这种长相、这种受、这种性格、这种命运?方方面面、一点一滴都是由因缘显现的。由今天我们自己造业的情况,以如是如是地造因,后世的命运也就决定了。根本不必要在心外去找什么办法,就看你自己是什么缘起。你的缘起很殊胜,将来的果就很殊胜,你的缘起并不那么殊胜,那将来的果也就不那么殊胜。所以一切命运都是由因缘造就的。

  《显句论》云:“是故,一切法的产生观待于因缘,即是缘起生之义。”

  《显句论》中说:一切法都要观待因缘才会生,绝不可能自己成立出来。观待的意思是说,果法没有自主权,完全看因缘来决定。既然是观待因缘,就没有任何自在。比如一朵花它能自在地说,我要怎么开就怎么开,我想大一点就大一点,想小一点就小一点,不想五片叶子想一百片叶子也行,有这样的事吗?花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完全是因缘在决定它。

  从我们自己来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可以吗?没有这种因缘,能不能现出这种相呢?我们能飞吗?能吃一百碗饭吗?能住世三千年吗?能突然就遍知一切吗?任何事不是凭想象,必须因缘和合才会显现。

  一切法的生都是缘起,至于我的头发是怎么长,长多少根、什么颜色、粗细、软硬等,颜色如何?形状如何?排列如何?我的牙齿是怎么样的,我身心各方面的状况如何,我人生一段段的遭遇如何,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由因缘来决定。如果今生不努力的话,基本上就跟立命之前的袁了凡一样,完全受着宿世因缘的支配。其实,这不是宿命论,你当下就有主动权,现在有新的因缘配合进去,它又会变。总之任何法的出生都是由因缘支配,是因缘造成了它,而不是它自己就独立出来,这就是缘起的正见。

  下面简略解释一下内外缘起之义:

  (一)内缘起

  内有情是由从无明到老死间的十二缘起而生,比如今生的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由前世的无明、行这二支而生,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则观待着今生的爱、取、有这三支。因此,有情的流转唯是因缘而起,离开缘起,则无一法存在。

  一般的人,只看到轮回连续剧里很短的一段,并不知道来龙去脉,所以根本没有生命缘起的观念。只有去观察十二缘起,才会明白生命的流转都是由心上的缘起而决定的。

  由于前世以无明造了业,这个业在八识田里熏成了种子,到种子成熟的时候,就转成今生入胎时的果位识以及名色、六入、触、受,这五支是现在这一世的果报,这样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投到这个妈妈的胎里面来,然后出现名色、六入等,十个月后就出生,生到这个世界上又是这样的相貌、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感受呢?其实都是前世无明造业的力量感召而来。

  后世自己会如何呢?后世的生和老死就取决于我们今生所造的爱、取、有这三支。自己每一天当中是怎么爱的、怎么取的、又怎么成了有,是以这些因缘来决定自己来世的命运。到底来世是会生在恶道,还是会生在善道;是会生在娑婆世界,还是会往生净土?完全取决于现在自己的心怎么来做。

  一层一层的缘起观察下来,处处看到流转的无自在。刚刚说的一朵鲜花,它不可能说我要胖一点,就随它的意;也不可能说,我要长出十八片花瓣,就长出十八片花瓣;我不要黄色,我要红色,这都是不可能自在的。它有自在的话,就可以摇身一变,怎么样都可以,但是没有这样的事。

  我们投胎的时候,这个果位识一下去的时候,它确实被业力推动下去的。推下去之后,过去世以无明造业,在八识田里熏了很多的种子,其中哪一个业种子先成熟就现行出来,驱使着心投到那一道里。这一投过去,它携带着过去世熏习的一切种子,按照业成熟的次序,一个一个地成熟,这就是所谓的引业和满业感果的问题。引业就是牵引着心投胎的那个业,投下去了就决定了这一世生在那一道里。而满业是决定这一世的种种差别果报。不要认为,我这一生是运气不好,而造成了这种命运。要想到,前世造的无量的业不会不起作用。所以“一切由业决定”才是正确的见解。

  正投胎进去的时候,前世熏的种子都带过来了。这个时候,有了业识的投胎,就会出现这一世新生命的最初位——所谓的名色。“色”就是色蕴,指物质的部分;“名”指四种名蕴——受想行识,是心法的部分。那么为什么叫它“名”呢?就是因为在入胎最初的时候,受精卵可以看得到,而心识是看不到的,因为心识没有红、黄、蓝、绿等的颜色,长、短、方、圆等的形状,所以就称为“名”。到底它的相状如何,这是没办法展示出来的。

  这里要看到:如果之前没有业识投胎,而只是精血的话,并不会成为名色。而一旦有了识加入,就顿时生起名色,这时叫做“受孕”,就是有了新生命了。之后,由于业识力量的驱使,色蕴的这部分会随着业力一层一层地转变。

  想一想,入了胎之后,有什么自主权呢?能坐在子宫里当指挥家,指挥这个胎身上发生的一切生理变化吗?根本不可能,不由你自主地七天七天这么变。变了之后,六根就长出来了,叫做“六入”。就是胎身已经成形了,有了人的形象。这只有先成就了名色,才会有后面的六入。如果没有识加入,不成为名色,仅仅以受精卵自己是不可能出现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等的六根之身的。

  有了六入才有触,也就是这以后才有根、境、识和合的触;而有了触,才有苦乐受。因此,一切都是以前前为因、后后为果。是这样由因缘而一层一层地现起。

  那么未来又怎么样呢?你在受的时候,只要有无明结合进去,就有爱。有无明结合,受苦当然生乖离爱,乐受也生不离爱。大体上就分这二种。其实是有无数种的爱,从主要的倾向上说,有想去抓的心叫做不离爱,有想排斥的心叫做乖离爱。

  这样有了爱,马上就取,你的心控制不住就要去取,想去抓取、攀取、夺取。

  有了爱和取这二支一滋润,就成了“有”。这个“有”是对于因取果的名字,虽然现在还没出现果报,但已经有了决定感果的势力,所以称它为“有”。

  大家口里经常说“了生死”。可问题是一天有多少爱取生出来?只要有爱取,就会增长成“有”。而成了“有”,就脱不出生死。你说:我不想再来轮回。可是由不得你,已经“有”了。“有”了之后,就不得不投胎,后世也就来了。

  这个十二缘起的链子,它就像一个无形的锁链,把你生生世世锁在轮回里,解脱不了,一层又一层的系缚。好像是一个无期徒刑的生死囚犯,呆在轮回的监狱里,这个围墙还没跳出去,后面又筑起了无数道的围墙,出生死好难哪!为什么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还没得到解脱呢?今天这里有个好吃的,口水就出来了,这就有“爱”;马上拿过来吃,就又有“取”了;不打招呼赶紧吃了,那就有了恶趣的“有”;下恶趣的一支“有”又有了,是这么严重!

  所以我们只是不感觉,其实每天都会造很多的恶趣因和生死因。这些方面一点都不知道,怎么可能停止轮回呢?就是这么难,刹那刹那都毫无自在地受着缘起律的支配。

  因此,有情的流转都是缘起。离开缘起,就不会有任何世间法。没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人,没有一朵独立存在的花,也没有一座独立的建筑物,都是因缘生的。

  (二)外缘起

  外界的无情法,也是依缘而生,譬如植物以七因、六缘而生长,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前前生后后,为后后的近取因;六缘即地、水、火、风、空、时,地大任持,水大摄收,火大成熟,风大增上,空大无碍,时节迁变,都是俱有缘。特定的因缘聚合,则生特定的果。因缘转变,果也随之转变。

  外界的无情法去观察的时候,也确实是依仗因缘而生。

  植物是以七因、六缘而产生。因是指近取因,缘是指俱有缘,就是主因和助缘的意思。比如要以种子为主因,以水、土等为助缘,因和缘要配合起来才能生果。所谓的俱有缘,就是要同时有的配合的助缘。

  七因是种、芽、叶、茎、精华、花、果。这是一个同类不间断的相续,首先是种子,再生芽,然后生茎、叶、花、果,不断地由前前生起后后,这是近取因。六缘是它助缘的方面,需要同时配合有地、水、火、风、空、时这六个方面。比如,地大起任持的作…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