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P2

  ..续本文上一页用,水大是摄收,火大是成熟,风大是增上等等。光有种子等,没有地水火风等的助缘,也是长不出果的。没有地不行,水少了也不行,火过旺也不行,要各方面搭配好才能生果。

  所以,才在这地球上,由于不同的海拔、不同的气压、不同的温差、不同的水土,不同的事件就出现了。在青藏高原采摘的一朵花和在黄土高坡开的一朵花决定不一样,因为两者产生的因缘不同。为什么在黄河南边的桔子树移到黄河北边,味道就全变了呢?虽然种子是一样的,但是水、土、阳光等不同,配合着不同的助缘,长出的果实就不同。特定的因缘聚合,产生特定的果法;因缘一旦转变,果也随着就转变。

  (三)总结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

  内外诸法都是以如是因、如是缘而显现如是果。这就是缘起律。不是自己独自成立的,果法是没有任何自在的。因缘一转,果就随着转,因和缘一旦和合就要显现果。

  比如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又讲又听,就一定有果产生,不想出果也不可能。如果你是个常法,那另当别论。但你不是常法。今天来上课,第一刹那你的脚踏进讲堂来听,最后下课,你的心就不一样。因为因缘已经和合,就导致不断地生起种种的心,就是前刹那的心跟后刹那的心也都不一样。比如,你的心是因,我说话是助缘,因缘一配合,你就产生新的心了。这个心有可能是善心,比如产生信心、智慧、欢喜心等等。不好的地方,比如邪师讲邪法,听的人就生邪见,所以因缘一和合就产生果。

  为什么世间内外万法的规律丝毫不紊乱呢?就是因为一切都受缘起律的支配,如是因、如是缘,就生如是果,没有任何差错和偶然。

  二、解释缘起因

  以上讲的是缘起,下面讲的是缘起因。缘起跟缘起因是两回事。缘起是说一切果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起因,是指以“缘起”为理由来推断诸法无自性。

  理解了缘起的涵义后,再看大缘起因的释词:诸法由缘起生,能成立无自性,缘起是抉择诸法空性的正理,称为缘起因。她同时对于诸法的因、体、果抉择,摄尽了金刚屑因等胜义正理,成为正理之王,故赞为“大”。

  大缘起因:《如意宝藏论》自释中说:“显现分(有法)无实有,是缘起故,犹如影像。”

  《如意宝藏论》自释说:显现分是有法,就是我们要抉择的对象。世间的万法有显现和空性这样两分,现在是在说“显现”的这一分。一切的显现到底是什么状况?就是无实有。何以故呢?以显现是因缘所现起的缘故。比喻:犹如影像。

  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天月和河水因缘聚合的时候,水中显现月影,以是缘起之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质,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所有观待因缘而产生的法,都像月影一样,仗众缘和合,无而忽尔显现;因缘灭尽,又像幻化的象马,无踪无影地消失;先前没有、后面没有,中间短暂的一段,以因缘力显现,正显现时,找不到极微尘许的真实自体。如果仔细观察而思惟,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只是凡夫以无明耽著为实有而已。

  举个例子,譬如:水月是缘起故,无实有。月亮和河水的因缘聚合时,水里就显现月影,以缘起的缘故,正显现的水月,没有一个微尘的实法,上、下、左、右何处也找不到水月的自体,不得生处、住处、去处,非一非多、非常非断、无生无灭等。

  下面是说以这个比喻来推到一切法上,为什么要以水月来说?因为水月很容易理解,所以用它来帮你理解空性。如果在水月上认得了空性,依此类推,就会容易认识一切现相的空性。其他事物由于你的实执太强,不容易相信,所以要通过水月做一次引导。

  首先我们要看清,水月是怎么出现的?天上月亮出来,又有河水面对着月亮,这时水月就显现了。当月亮还没出来或者没有河水的时候,水月是不可能有的,它不可能宣布“我是水月,我到世间上来了,我是独立的,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没有这样的水月,它必须得观待。如果是阴历三十,就没有水月;在高山上,没有水,也不出现水月。观待就是得看月亮和水的因缘有没有和合,所以这是没有自在的。但是当因缘和合时,水里明晃晃的月亮就出来了。这就是缘起法,是因缘和合了才现起的。

  正是由于是因缘所起,就一点实法也没有。水月是缘起的法,你去观察,它有自性吗?它到底在哪里?观察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到处去找,别说是找到一个圆圆的水月,连水月的一个微尘也找不到的。正显现的时候,也是毫无实体,什么也得不到。所有的缘起法都是这样子的。

  因缘现起的法,它本来就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为什么没有生处?这并不是自己跑出来的,前一刹那天月和水聚合,后一刹那忽尔显现,哪来的生处呢?前一刹那有它,可以说有它来。而现在没有来处、没有来的一点痕迹,前后都没有它,只是一个刹那现了它的相,从哪儿生过来的?

  而且没有住处。要安立住,就要有能住、所住。比如有身体又有座垫,可以安立身体坐在座垫上,如果既没有身体,也没有座垫,怎么成立安住呢?不观察的时候,会想:啊!这个水月安住在水里。这只是错觉。其实水月一点都得不到。再说河水,去分析的时候,连水也没有。既然水得不到,水月也得不到,哪里有安住呢?既然得不到它,哪里有它的住处。

  那有没有去处呢?比如现在是后半夜三点半,还有水月。过一刹那月亮隐没,消失了。不观察时认为水月走了。可是,真的有水月走开吗?要走的话跨步才叫走啊,一步都没跨过,怎么叫走?走了的话,要有走的轨迹呀,但什么轨迹也看不到。一般我们说看到一个人走过来了,要说这句话一定要有走的相、走的动作、走的路线,才能说是“走”。一点动作都没有,也没有路线,能说是走吗?其实,是没有“去”。缘起现的事物,它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水月这个比喻就是在说空性的法,在告诉我们因缘所生的法是怎么回事。这个水月正显现的时候,它自己已经说明了:我是离一切戏论的,来、去、住都没有的。那有没有一、有没有多呢?这只要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水月既不是实一,也不是实多,实际上一个微尘也得不到。那是不是常呢?常是始终保持不变。这刹那现了,后刹那消失,所以根本不是常。那是不是断呢?断是灭的意思,如果是真实的法,可以安立他灭了,但现在得不到任何法,你说是什么东西灭了?能说龟毛灭了吗?石女的儿子死了吗?所以这是本来没有生、也没有灭。

  以上解释了水月。由于水月是因缘所起,确实是无自性,离了一、异、来、去、有、无、生、灭等的任何边。你不可能承许它是什么,也不必要有什么承许。其实,万法都在说空性的法。水月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要以它来举一反三,观察到一切事物都是“水月”。所有因缘生的法,都跟水月一模一样。

  这里分了三段:第一段,它是怎么现的;第二段,它怎么灭的;第三段,它中间怎么住。前面是怎么来,后面是怎么去,中间是怎么住。由这样三段就观察到了,前面是没有来的,后面是没有去的,中间是没有住的。依仗因缘和合,忽尔显现了一个假相。“忽尔而现”这个词是很关键的描述,这里并没有一个事物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来,不会有这样的事。因缘一合,忽尔就现了,因缘灭的时候,也无影无踪地消失,找不到去处。

  大家要注意,不审察的时候就说没有了。这种“没有了”,有一种说是有影有踪地消失,另一种是无影无踪地消失,描述上不一样。有个人,他现在从我家门口走了,最后离开了我。我一直目送着他,一直走到街道的尽头,从我的视野中消失。这样是有踪迹有去向的,从这儿到那儿有走过去的一条轨迹。还有一种消失不是这样,它是无影无踪的,找不到走过去的轨迹。说到底,“灭”这个字是安不上去的。但为了随顺世俗,大家都是这样子说,因此就说:那东西灭了。其实灭是安立不上的。所以,后来的消失就像幻化的象马一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中间有一段,你会发现它一直在显现,其实不是有个东西很顽固地存在了三分钟、五分钟,只是在你心前刹那刹那的显现非常相似,所以错认成它呆了一段时间。其实,正现的时候,一丝毫的自性都找不到。以因缘生的缘故,本来就无生、无灭、无住。

  幻化象马的比喻,我们都没看到过,换一个电影的比喻也是一样。比如看电影,一块银幕摆在那儿,放映机就开始很多道光投在上面,不断地变化。现在银幕上忽然现出一朵花来,注意,这是忽然显现的,并不是有人拿了一朵花放在那张布上,而是因缘一合就出来了,所以这朵花是没有来处的。有人说:不是从放出的光线里来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在每一根光线里有这朵花吗?如果每一根光线里没有它,合起来有它吗?这样观察就看到此前并没有这朵花。

  这都很有意思。首先通过这些很好懂的比喻去想,再想你自己,想这个世界,都是这样的。这是先前没有,忽然一刹那现出来的,哪里有什么过来呢?对于只是一个刹那的现相能安立来和去吗?当然不能。那么这一朵花在银幕上持续显现了三分钟,其实也只是一束一束的光刹那刹那地不断合成花的影像。去观察时,一点花都找不到,连花的一个微尘都找不到。在银幕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在光束里面去找,一丝一毫的花都找不到。这朵花现的时候,感觉似乎它安住在那里,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安住,所以说本来无住。最后,换了画面时,也是无影无踪地消失,一点踪迹也没有,“灭”是根本安立不上的。

  到这里,我们应当审察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显现。我们原先认为是这样、是那样,认为是真实成立的,这都有问题。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认真以正理观察万法的实相。

  比如看到春天来了,花开了,草长了,其实一样是幻化的相,是忽尔显现的。冬天哪来的花呢?这是忽尔就现起的。它正现起的时候,并不是从某个地方走过来的。等到时节一过,花也就无影无踪地消失,你说它到哪里去了?

  万事万物都是幻化。如果仔细观察而思维,一切缘起法都无实有。凡是因缘起的法都无实有,和幻化没有一点差别。

  《入智者门》中说:“观察一切所知法的大缘起因,即是抉择诸法自性无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产生,无因则必定不生。而这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因缘生法本来如影像,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性的诸边戏论之故。”

  由大缘起因观察的对象是一切所知法。抉择诸法自性不生,是由因缘集聚后假立而生,没有什么真实的生,生只是一种世俗的说法。其实,无论你怎么观察,都得不到任何生的相状,所以根本安立不上生。同时,无因并不会生,所以名言中就是假立的缘起生。它既不是自生,也不是他生,不是共生,不是无因生,最后就落在缘起生上。而显现的万法也是当体空,毫无自性。

  以无自性的缘故,远离常、断、来、去、生、灭、一、异、自、他等诸边的戏论,所以,一切因缘所生的法都如同影像。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二十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