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往生之路 第十讲▪P2

  ..续本文上一页点地放开。比如,原来自己的孩子稍微有点什么事,就执著得不得了。心马上无法安住了。那个时候根本念不了佛,只能是动动嘴巴。甚至连嘴上也不念了,直接就冲出去了。后来能够做到像对别人的孩子那样,不那么贪著。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能一心念佛,以佛法的智慧来处理问题。这样就很好,对此看得越来越淡,越来越想得开,就说明你的修行有进步。所以,要经常训练自己的心,如果你能够让念佛的心超过念儿女的心,那么临终的时候就会比较有把握往生。但是如果念儿女的心超过了念佛的心,就很麻烦了。

  憨山大师也说[2]:如果念佛的时候,放不下心中的爱执。这样爱是心里的主宰,念佛只是表面形式。结果只能是佛号在一边念着,爱执在心里增长。所以,你现在就要观察自己,比如儿女的情现前的时候,看看口里念的这句佛能不能敌得过爱?如果断不了这个爱,那又怎么可能了断生死呢?要知道,自己心中的爱已经串习得非常纯熟了,而念佛才刚刚开始,很生疏,心又不够恳切,就很难得力。如果现在贪爱的境现前时,自己的心做不了主,那么临终时必定做不了主。所以,劝现在的念佛人,首先一定要知道生死大事要紧,要发起恳切了脱生死的心。要在生死的根源上念念斩断,那么每一念就都是了生死的时节!这样,念念真切,刀刀见血,就一定能出离生死。所以,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要知道生死心是自己内心的种种爱,这样就知道了生死是念念在生死的根源——爱上截断。除此之外,哪有别的妙法?

  幽溪大师也说:“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要想减轻对娑婆世界的爱,没有比一心念佛更好的了,也就是让自己念佛的心尽量纯熟专一,来使贪爱世间的心逐渐淡薄。古德在诗[3]里也说:“求生清泰法何饶,善导遗风最可标,一念单提家不远,万缘俱绝路非迢。”意思是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哪里需要很多呢?善导大师的方法堪为最好的模范。也就是只要肯一心持名,万缘放下,那么极乐故乡离自己就不再遥远了。

  专心系念,成熟净业

  现在大多数人,对于极乐世界不是心心念念地向往。也很少有人肯下功夫,让自己念佛的心达到念念相续。结果就是,对娑婆世界和极乐世界的心一厚一薄,一重一轻,在用心的程度上相差太悬殊。因此,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心扭转到极乐世界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要把自己对于娑婆世界绵绵不绝的爱,换成对极乐世界念念希求的心。

  幽溪大师在《净土法语》里也讲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娑婆之爱。”也就是,能够减轻对于娑婆世界的爱执,未必能够一心系念极乐世界。但是,只要能够使求生极乐净土的心达到专一,则必定能减轻对娑婆世界的爱执。

  要想让自己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就要在这方面多串习。也就是要多看极乐世界方面的书,多了解西方净土的功德庄严,多想西方的依正妙相等等。正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你要让自己的心,逐渐对于轮回疏远,让爱执娑婆的心不像过去那么浓厚。并且要让自己的心,常常缘在极乐世界上面,对这些越来越熟,熏习地越来越深,这样欣求极乐的心自然会变得越来越重。这样,西方净土的习气就会逐渐成熟,自己的气氛会跟极乐世界越来越相应。也就是说,要让自己心上堕入轮回的力量和往生净土的力量此消彼长。一旦往生的势力强过轮回的力量,你就有把握往生了。

  我们都学过十二缘起,在流转轮回方面解释,它的根本就是爱取有。其实这个道理在往生净土方面也是一样的。其中“爱”就是指爱西方净土里的一切。如果再再加强这种对极乐国土的信心、好乐心,就会发展为心心修净业,念念求往生,唯一“取”清净的善法。这样你的心里就会出现“有”。也就是已经有了决定往生西方的净业势力。这样在世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授记,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串习净业确实比较难。但只要肯精勤地努力,等到净土方面的力量逐渐加强到量,就会变得很容易。那时,你的心自然会跟娑婆世界很疏远,跟极乐世界很亲近。所以,大家趁着现在还年轻,有因缘、有精力的时候,就要在这上面用功,在往生正因上加强,把自己规范在修净业的轨道上面。

  闭关勤修,专心用功

  以我们现在的状况,就应当常常闭关,尽量多花时间修持净业。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做到一心系念极乐净土。

  这里说的“闭关”就是指闭绝轮回因缘,关上生死之门。当然,不是要你闭三年关、五年关,或者三十年关,毕竟现在的人做到长期闭关比较困难。暂时的要求就是,每天挤出一些时间,不跟一切世间法打交道,保持清净的身心状态。也就是要杜绝外缘,把一切世间的事全部放下,同时也要放下自己心里的执著。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把六根全部收回来了。眼不看轮回的法,耳不听轮回的声,舌不尝轮回的味等等。

  幽溪大师也说:“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要想让自己缘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心念达到专一,最好的方法就是杜绝无关的境缘。要知道,我们大多数人现在还是凡夫,很难做到像维摩诘大士那样,身处尘劳,一尘不染。也就是说,周围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很大。长期处在染污的环境里,只会增长染污习气。所以,这时候就应该给自己寻找净处,远离染污的境缘,保护、增长净业因缘。当然,什么时候你能达到“身处尘劳,心在净土”,能够做到在尘不染,就不必拘泥于每天找一个净处来积累往生资粮。就可以在尘劳里练心,达到动静一如。但是那些都是大修行人的事,要知道,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暂时在世间的环境里还做不了主,所以一定要尽量选择好的、对修行有利的环境。所以世间的事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这样自己善加安排、尽量节省时间,减少外缘,多修净业,来增加往生的把握。

  所谓修净业,就是要让自己的心念念缘阿弥陀佛,一心系念西方净土。或者礼拜西方三圣;或者口中持念佛号、心咒,同时耳中听着这句佛号,心也专注在上面;或者一心观想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观想自己当下就在极乐净土,身处在清净海会大菩萨众当中,这里只有清净的色声香味触,处处法音宣流、佛光遍照……像这样,凡是《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里讲到的极乐国土的功德庄严,都应当一一地去观想。这样之后,自然会发起欣求的心。等到串习纯熟的时候,必定能够达到净念相继。这时念念积累的都是净因,没有一点轮回的染业,这就是真正的往生资粮。

  那么,怎么才能真正有质有量地观想、思维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呢?这就必须先学好净土经教。否则你心里连想的境相都没有,更不可能出生后后的熏习了。上一堂课我们引用善月大师的教言,讲到断除自障和自蔽,决定能够往生。其中“自蔽”,就是指怀疑之心,而遣除这种心的方法也唯一是学习净土经教。

  总的来说,首先要深入、细致地闻思净土方面的教典。心里彻底了解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然后常常缘这些方面作意、思维,让自己不断地生起希求、向往之心。并且从方方面面串习净土习气。等到训练纯熟之时,自然能够达到一心。同时,自然能够断除对娑婆世界的贪爱。

  到此为止,《往生之路》的讲解暂时告一段落。从总体上说,就是要让大家生起、增上以及圆满信愿行三资粮。这里我主要以实修引导的方式在讲。并且反复强调出离心的重要性,以及让大家发现、并解决自己心上存在的种种往生的障碍。这些问题都十分关键,也是每个人心上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这些问题上,我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提醒一下,讲一点解决的方法。但是能不能真正解决你心上的问题,还要看你自己。如果你能听得进去,能够真正反省自己,懂得把法义用到自己心上,那么从此之后,你心的方向就会发生转变,就会成为一名真正修集往生资粮的净业行者。这样,解脱生死,往生极乐就会很有希望。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懂了,之后不去看、不去再再地对照自己的心反省、思维,也不会有大的收获。毕竟自己心里的问题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解决。如果你的心始终那么刚强、麻木,不肯去真正地发现错误,改正缺点,那么贪恋世间等的障碍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求生极乐的信愿也不会无因就生起。结果听再多的法,心还是老样子,谁也没办法帮助你了。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清醒一点,觉悟一点。真正自爱的人,就应当顺应缘起的正道去走,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问题,多下功夫,如理如法地去做。往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往生的因要靠自己去积聚,别人是替代不了的。所以你自身一定要想清楚,至少也要从现在开始,排除障碍,真正踏上回归极乐故乡的往生之路。

  [1]《憨山老人梦游集·示念佛切要》

  

《往生之路 第十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