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藏菩萨摩诃萨,也是我们自己的净心地的代表。地藏菩萨是谁?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净心地,祂就是我们的代表,所以称为本尊。
在佛法修行里面,比如说有:上师、空行、本尊。像我们平时都知道皈依三宝,佛、法、僧,这是外在的皈依三宝;从内在修行上,上师是我们法的赐予者,赐予什么法呢?就是本尊的修法,然后产生的护法、空行,这属于内在的,修法的体验。佛法有人天增上,声闻、缘觉、菩萨乘。佛法修法里面,又分为外三乘和内三乘,外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内三乘是行部、事部、瑜伽部,唐密、像我们现在放焰口,小蒙山,昨天的施食,都是属于这个范畴。内三乘——行部、事部、瑜伽部里面就有本尊的修法。为什么分行部、事部、瑜伽部呢?就是因为本尊修法的区别。在行部的时候,本尊还是外在的,要你观想;到瑜伽部的时候,本尊是内在的,跟你是一体的,所以根据本尊离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分出内三乘。无上瑜伽部又有三乘,越修到里面的时候,开显得越殊胜,所以外三乘修法要三大阿僧袛劫才能成佛;内三乘修法十六生就成佛;无上密三乘,这一生即身就可以成佛。这里面本尊地藏王菩萨,以后你要修法的话,我们的心,本然、本觉的心,跟地藏菩萨是同体的。所以,这种观修的时候就称为本尊,修法的本尊。前面觉林菩萨讲到的那个画家,说胸有成竹,心里面有竹子才画得出竹子,但是画出竹子,这个竹子又不知道你的心,所以我们要修到外和内能够一致,而不是隔离的。我们现在是六根门头,眼睛不知道鼻子,鼻子不知道嘴。如果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同一体,六根都是同一觉性所显发的,这是回归之道。
在宇宙里,地球上的这些生命,在经典里讲就像是有罪,像是发配来的一样。别人不要了,太差劲了。大悲菩萨来救我们,告诉我们怎样能够自我净化,什么是正确的活法。有正确的活法了,几十年下来,这个生命是有真实功德的。反过来说,几十年下来,造的都是妄业,还连累自己受苦,自造业自受罪。所以这本经就是讲地藏菩萨来到这个世界怎样来救度我们的。
这节课我们就开始讲这个经的题目的部分。
大家都看到了,这部经的名字叫《地藏菩萨本愿经》,经的题目都有规律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一些经文,每一本经都有名字,仔细的人就会总结。老祖师总结:把经的名字分为“单三复三具足一”。经的名字里,有人的名字、有法、有比喻这三种。像《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这是菩萨的名字,本愿是祂救护众生的大悲愿力,一切法都从这里生出来,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人和法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名字;还有一种,就是人和比喻,比如“如来狮子吼”,如来是指人,狮子吼是比喻;还有法和比喻,像“妙法莲花”,“妙法”是法,“莲花”是比喻,是法和比喻而形成的名字。有的都是讲人,像《佛说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是人,“佛说”,这个前面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说的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这是两个人合成的一个名字。有“人”和“法”一起的,有“人”和“比喻”一起的,也有这三个都具足的——一个经的名字里既有人的名字,也有法,也有比喻。比如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是比喻,“大方广”是法,“佛”是人。所以经的题目,一般性总共是七种。《地藏菩萨本愿经》,就属于人和法合起来的。
经是所有一切经的通称,所有的一切经是通,前面是别,前面名字是所有一切经都不一样的,下面一个“经”字,梵语叫“修多罗”,也叫“契经”。经有贯、摄、常、法这四个特色:“贯”——经把佛法的意思可以贯穿在一起;“摄”——经把佛所讲的法摄在一起,摄众生的根基,佛的原意对众生的根器;“常”——经是亘古不变的,不是说随着时代,它就过时了,不会的;“法”就是三世同遵——过去、现在、未来一切都遵守这个。经又像涌泉一样,可以不断地涌出智慧的,诵持者可以涌出智慧,得到智慧;经又像木匠的墨线一样,作为轨则依靠,经又可以成为依靠;经也是庄严花鬘,诸佛来教化我们,经就是佛、佛法的庄严花鬘。我略略解释一下《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经名。
“唐于闐国”,“唐”是唐朝,“于阗”在现在的新疆境内,现在这个“于阗国”早就没有了,消失了。“三藏沙门”,三藏是指经、律、论,沙门是指出家人,通达经、律、论三藏的出家人。在印度,所有的出家人都叫沙门。我们中国,沙门就指我们佛教的出家人。什么叫沙门呢,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就是指出家人。了达我们的心,回归本源,能够安住在无为法当中而行一切法——这是沙门的含义。
出家人都叫沙门,出家人又分四种,有四种沙门:第一种是胜道沙门,像佛、菩萨,声闻、缘觉,属于胜道沙门;第二种是示道沙门,示道沙门就是说法的善知识,他能把佛法告诉给我们。比如说在佛法当中的那些大善知识们,叫示道沙门第;第三是命道沙门,命道沙门就是以戒定慧长养法身慧命,但是还没有证得圣果的;第四种是污道沙门,是指虽然出家了,但是不持清净戒,甚至不听佛的教导,做违背出家人的事情,叫污道沙门。
翻译这个经典的实叉难陀,因为是通达三藏的,所以他至少属于示道沙门。实叉难陀这位尊者的名字,翻译成我们中国话的意思就是学喜。他的法名叫学喜。他通过梵文,印度的文字翻译成我们中国的文字,在唐朝的时候翻译过来的。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忉利天宫,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是过去因地的时候,有一个女的看有个庙破了,佛菩萨像都露出来了,她就发动大家来建庙,她找了三十二个人一起建,建好之后,因为建庙的果报她升天,三十二个人个个也升天做天主,加上她三十三个人都升天,所以这个天又称为三十三天。东南西北各有八个,然后加上当中一个。这个天黄金为地,也是非常庄严的。我们民间所讲的“玉皇大帝”就住在这个天,所谓“帝释天王”,这个忉利天的天王就是“帝释天王”。在小乘经典里面说,佛陀成佛之后七年升忉利天宫为母说法;大乘经典说佛成道之后十七年升天宫为母说法,具体是七年,还是十七年,不去考证了,没办法考证了。小乘也好,大乘也好,都认为佛陀是有升天,以神通力升天为母说过法。每次我们去印度的时候,去到王舍城郊,这个地方有一座塔,到现在这座塔还在,像一个土丘一样的,每次我们去,还是会去纪念,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佛陀示现神通去忉利天宫为母说法的地方,到现在这个遗迹在印度还有,因为佛弟子不管大乘小乘都记载了这个事情。我们朝圣的时候都讲:这是佛陀示现神通为母说法的地方。
当时是什么样一个背景呢?那些国王大臣都信佛了之后,那些外道就特别不舒服,就要来跟佛辩论,辩论不过,还要来比神通。佛就告诉弟子们,不准跟他们现神通,回避他们,不跟他们比神通。结果这些外道就说,你看他们没本事吧,你看!不敢跟我们比!有一天,佛陀托钵吃好饭了之后,正好有一个信徒供养了一个芒果,佛陀把这个芒果吃好之后,把核给阿难尊者,说:你把这个芒果就种在我前面,洗钵水浇在这上面。结果芒果核埋在土里,洗钵水这么一浇之后,啊!这个芒果就破土而出,呼呼呼呼就长起来,就像我们看的电影一样,几秒钟,就这样哗哗哗长成一棵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没有几分钟,大芒果结出来。佛陀说:来,阿难,你把芒果摘下来分给大家吃。大家吃了,喔!从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芒果。
那些外道要来跟佛陀比神通,佛陀避开,不跟他们比,但是这个时候佛陀示现了这种很神奇的神通。示现完了之后,佛陀跏趺坐,然后从地上就飘起来,飘在空中。飘在空中头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下出水,头上出火,这样子种种的变化,然后就哗哗哗地飞,飞到天上,渐渐人们看不到佛了。外道也看到了,外道也看到那棵芒果树了,但是外道会服吗?不会服的。这么神奇的事,这个世界不服的人,你怎么讲他也不服的。外道又来造谣了,他说:这个瞿昙啊,看到我们怕了,自己死掉了。佛陀就以这样的神通力就从人间消失了,升到忉利天宫。
第五年,佛陀也到了舍卫国弘法,这里的国王——频婆娑罗王也皈依了佛,后来这个消息传到了净饭王的耳朵里。舍卫城离佛陀的家——迦毗罗卫国不远,都在恒河的北面。他们听说,释迦牟尼佛啊!我们释迦族的太子成道了,教佛法,弟子很多,外面的国王都皈依他了。净饭王听到之后,就特别思念自己的这个太子,然后就想派人跟太子说:你既然成道了,为什么不回家呢?我想你啊,我想见见你。结果派了一个使臣去,一去就不复返了,就回不来了,派第二个去,又不回来了,他们见到佛陀就跟佛出家了,听两句法就证得阿罗汉果,不回去了。
父王净饭王就特别地着急,怎么办呢?这个任务完成不了吗?然后就问一位叫优陀夷的,说:“你能完成这个任务吗?”优陀夷说:“无论如何我要把这个信传到,回来报告您。“结果他也传信去了,倒是回来了,也变出家人了。
那就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威德力不可思议。看到这种威德力,大家就忍不住跟佛出家了。见到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讲起法来,弟子们身心舒泰,马上就从四大的牢笼里解脱出来了。一般的人听佛陀讲几句话,就会证法眼净,就正本清源,入圣流了,就知道这个宇宙里,什么是真实的状态,生命真实的状态应该是什么。我们现在都是迷惑颠倒的,听佛一说之后,就开始正过来了,就入圣流啊。
优陀夷回来之后,跟父王说:“哎呀,这是不得了啊。”父王问:“怎么样?祂以前在家里,我给祂起三时宫殿,现在住得怎么样?”你知道佛陀在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用什么给佛建的精舍吗?纯的檀香木造的檀香楼阁,佛陀住在檀香楼阁里。所…
《传喜法师九华山《地藏经》讲经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