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念佛的要径(夏法圣居士)▪P5

  ..续本文上一页有,不管有成就没成就,我功德不失。起码我念佛功德不失,我自信我自己的信愿是比较坚定的,我不会有退心的,到现在我已经七十岁以上了,我还能退心吗?不可能了,是不是?

  但是这些年来究竟你得到了什么?别人会问我。好,我也得到了真实的利益。什么真实利益呢?在修持过程中对于佛陀给我们说的一切教法,我们依教奉行,能够把佛陀所说的,我们佛法的真实的含义,在某些方面,某种因缘下,多少有点体悟。我只能说是体悟,因为什么?我不是开悟,我不能说是证悟,因为我修证不够,所以只能说是一点体悟,这个还无所谓。最大的利益,尤其是我这一生,在后半生活得比前半生轻松一点,烦恼上比过去稍微减轻一点,也不过如此。但是这样的话,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工作频率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人员素质、社会问题,种种的现象当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烦恼当中,都在困惑当中,都在种种的逆缘逆境里挣扎,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甚至于家庭当中、夫妻当中,都在摩擦、烦恼、障碍、困惑、压力,在种种这些烦恼的包围之中。如果说你在这些问题上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体会和理解认识,在修持上、在心性上放得平静了一点,能够进一步地理解一切都是缘生法,都是过去的因果关系,您还执著吗?您还跟人家较真儿吗?还去分别吗?这些如果都减少了的话,您想您还烦恼吗?自然烦恼就少了。我也就是在这上头,多多少少地烦恼少了这么一点点。说我们众生没有烦恼是不可能的,起心动念都是烦恼,说恶的烦恼,逆缘是烦恼,顺缘顺境仍然是烦恼,善的东西也是烦恼,那就是说,在众生情见里头,你如果不能以佛陀的教导,对烦恼执著这些习气减轻、排除的话,你永远在烦恼堆里头,这个烦恼不是你想去就能去,不是你想不让它来它就不来的,它不由你。俗话说善根何时发现不知道,业力什么时候冒出来你也不清楚。我们众生这一生当中,说句不客气话,没有一刻不在思维分别当中,众生就没有不起念的时候,一起念就是众生知见,就是人我是非,就是分别执著,离不开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你这六根对六尘,然后产生六识,处处都是烦恼。但是我们又不能不在现实生活当中生存,修持还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修持,这叫什么?你要是明白了这些道理了,我们知道,人生如梦,在这个梦的一生当中,黄念祖老居士曾经说:古德都说虽然人生如梦,还要大做梦中佛事。这一点很要紧,我经常跟我们同修提出,明知是假,还要借假修真,没有假你哪知道真呢?一开始我们说的相对论,就是在这上要起作用了,明知道是假的,既是假的它对面就是真的,你不用这个假的来修,你就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所以这就叫“借假修真”。真正你证悟到、修持到真的显现出来的时候,这个假的就没有用了,但是你不能不利用它去修。我们都知道,缘起法是缘起性空,既是性空它就不存在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是不执著假,我们不分别不执著,但是我也不废除这个假相,明知是假但是不要废除,要利用这个假,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真正在这几十年的用功当中,得到的并不是很多,成就也不是很大,只不过就是减少点烦恼而已,也就是活得轻松一点了。

  所以这个问题大家不要错会,认为你夏法圣,又是夏莲居的孙子,又是追随黄老身边,你又修行这么多年,怎么样怎么样。不要有一种盲目的崇拜,我们现在追星族太多了,世法上的追星族是明星、歌星、球星,佛法上何尝不是呀?我们佛教上的追星族大大超过了世俗,可能我说的有点耸人听闻,我们看一看,是不是有这种现象?某某人是大德,某某人是善知识。所以平常就有人称谓我,您老是善知识。我说谁是大德呀,什么叫“德”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念佛,善知识,我还找善知识呢,我寻求了好几年了,从黄念祖老居士往生以后,我就在寻访善知识,到现在我还没寻访着。不是没有善知识,真正有修德的善知识深藏不露,我们难以遇到,所以我们就要忏悔,求佛菩萨加持,给我们这个求善知识的因缘。但是我很可怜,我福报不够,自从黄老往生这十二年来,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寻到一位善知识,那我们修学上就会有障碍,有了问题我没地方请教。过去亲近善知识,有什么问题跑到黄府去请教,当时能给你印证一下,有问题给你解释一下,用功上出了一些偏差,给你纠正一下,我们多踏实呀,避免自己走弯路走错路,甚至于走火入魔。没有善知识就麻烦了。没办法,结果如何,这十几年来逼着我要看书。可以这样讲,这二十年来我才开始,我不叫诵经,我叫看经,我不叫读论,我在学习古德的法语论著。为什么?我过去不研究经论。人家说,你学佛的人,你不研究经论,你怎么明白佛法的道理?我是由事相上入佛门的,自幼一个佛教家庭,这种环境这种因缘,日常的薰习,自幼随喜道场、亲近高僧、亲近善知识,是随同自己的老人共同来去,当然不是我个人了。本来你四五岁你到庙去听讲,听什么?师父讲,讲的什么?小孩子懂什么。我上小学的时候也是,上学以前先上庙里去吃早斋,跟着上一会儿殿,看到了七点多了该上学了,从庙里出来奔学校去了,因为我当时上学的地方离庙很近,下午下了学先不回家,先上庙里,随着随喜随喜,然后吃完晚斋回家,晚上做功课,那都是因缘随喜的问题,但是真正对法会、讲经,你说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懂什么?十来岁是后来了,当时那会儿都是四五岁、六七岁、七八岁时候的事情,当然什么都不懂。但是这种薰习使我跟佛法有缘,对佛法产生欢喜。我们兄弟这么多,当时都受了三皈,但是受五戒的只有我和我姐姐两个人,其他兄弟都没有受戒。到现在我只受了一个五戒,菩萨戒我没受过。因为我认为我的五戒还没有清净,几十年来我这个戒并不是真正的清净,看来我们众生守戒很要紧,真正守戒清净非常难,逆缘太多,污浊的环境,恶劣的外部环境的影响、熏染非常厉害,所以我并没有去受菩萨戒,我就想把五戒守得清清净净就好了,但是也很难。因此我从来不劝人出家,我不劝人吃素,受戒也是个人自己的条件,自己去选择受什么戒,我决不主动劝人家去受菩萨戒吧,这话我不敢说。但是受菩萨戒,有受菩萨戒的功德,但是破戒罪加一等,你不受戒就无所谓犯戒。做了不善之事,只是背一个不善的因果,但是你不背破戒的因果,但是你受了戒呢,做了一切善事,一切功德你还加上持戒的功德,所以自己看看哪个合适,自己看看能够把握住什么程度,来选择自己受什么戒。我是赞叹受戒人,但是我不主动地劝人家盲目地受戒,这是我这一生来始终掌握的一个原则。

  再一个问题就是,我在日常生活当中,周围接触的人,如果不是佛教徒,你想跟他谈佛法要善巧方便,应机而说。他与佛法有缘,想探讨,你就跟他介绍佛法的基本道理和基本常识,不要把那些民俗信仰上的迷信的事相上的那些事情跟他多讲,他不会接受的,知识分子都是从理上来接受,而不是从事相上接受。你说佛法好,咱们现在都痛苦,五浊恶世,我们学佛,我们要出离三界,我们学佛以后,我们都能成佛……。人家翻回来了,什么是佛呀?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就是智慧呀,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就是佛。人家说什么叫自觉,什么叫觉他,什么叫觉行圆满?说得清楚吗?佛这一个字的含义讲得明白吗?你要给他讲不明白讲不透彻的话,有知识的人决不盲目信,这种情况我见多了。所以跟知识分子、跟学者、跟哲学家、跟科学家,搞科学的这些人士,你跟他谈佛法,你必须把道理说清楚,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不会接受想当然的事情,不是一般人很自然就能够听你的,不可能。但是我们现在的信众当中,盲目信仰的人很多,但是他的发心还是很纯。什么是纯?诚心是真纯,发心就是很纯,但是道理他不见得明。所以你说这个纯是真的假的,实际上是迷信的纯,而不是真正的纯,真正的纯信应该从理上明,所以过去讲“理明信深”,理不明你这个信不可能深。所以在这些问题上,你要跟周围的人谈,是那个因缘你谈,不是那个因缘千万不可勉强,否则的话你会遭到什么呢?他要跟你辩论,辩论你又跟他说不清,他就会诽谤,他一诽谤就要造业。谤佛谤法的罪业很深,虽然不是佛教徒,谤法也是背因果,只是比我们佛教徒就轻一点,因为佛教徒你是知法犯法,那我们的果报就深。因为他谤法是由于我们没有智慧,不能善巧方便地接引他,没把道理给人家说清楚,你还死乞白赖跟他说你得信佛,引起他的逆反心理跟你辩论,而使他产生了谤法,这个因果关系在我们自己。所以我平常劝我周围的同修,不要强加于人,佛法是因缘法,既然明白因缘法了,佛都度有缘人,不是有缘的佛决不强加,我们有什么智慧德能,你能让他信呢?你强加给他,佛菩萨都不强加给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好好地修,好好地培福,在修持过程当中,在冥冥当中,得到相应的时候,自然而然会给我们的智慧开启,使你处理一切事情的时候自然会善巧方便。这个不是世智辩聪的问题,真正这种智慧的产生,是你不知不觉当中,使你处理一切事情都圆融无碍,这才是我们修持当中能得到的真实的利益。当然以上是我今天跟大家初次见面汇报一点我对佛教、 佛法在修持当中的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感受,也可以说是一个肤浅的认识,供养大家,向大家请教,如果不对的地方,还是那句话,我希望大家慈悲给我提出宝贵的批评。另外,我再说一下,听说我们有很多同修,有很多疑惑点,或者需要我做一些简单的解答,我很惶恐,因为解答问题跟说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是两回事。为什么呢?心得体会是我过来的事情,可以说全是我自己内心的东西,是我日常生活当中所感受的现实的一种认识,当然我说起来就比较轻松。人家提的问题,就不一定是我触及到的问题,可能有些问题根本我就没涉入,因此就很难给大家做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在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我还希望各位能原谅我的不学无术、知识浅薄,没能满足大家的愿望。我最后谢谢大家。

  (本文内容根据视频记录整理,未经夏法圣老居士审阅,仅供参考)

  

《念佛的要径(夏法圣居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