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第07课▪P2

  ..续本文上一页,世人都是在鼓吹拥有妙欲、享受人生等等,这些都是与清净的修道之心或者清净的持戒之心有冲突。我们要守持清净的十善业道比如五戒等,必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等。所以深入观察的话,只有少部分人能够很乐意、很圆满的持戒,其他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条件,要得到人身就必须持戒。

  第二是要行持布施、安忍等善法。得到人身之后,要让人身具足修道的顺缘,就要通过布施来获得财富,通过安忍来获得一个不太难看的相貌。我们要具足各种修道方便,虽然获得人身,但是如果自己不自在:比如财富很短缺,为了养家糊口,必须每天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去打工、去挣钱,试想一下,哪里还有时间去修法呢?所以虽然得到了人身,但是没有通过布施、安忍等等来获得拥有修法的机缘、财富,实际上我们也没有办法圆满修学佛法,这个条件也不太容易具足。

  第三是发愿。发愿我的善根要为后世获得暇满人身而回向,基本上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做。虽然修持了十善、布施、安忍等善法,但是没有发愿获得暇满人身,就无法成就能够真实修持殊胜法义的暇满人身。暇满人身和普通人身是不一样的,暇满里面有闲暇和圆满,具有闲暇和圆满的人身是能够修行佛法的人身;而其他不具足闲暇和圆满的人身,顶多是个普通的人身,就如现在的很多世间人,虽然具足人身,但不是暇满人身,在他们身上不具足修法的机缘。暇满人身一定是能修持佛法的人身,这种人身极其难得,非常稀有。我们现在得到了暇满人身,就要好好珍惜。

  “既得能办人生利”,既然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就要让暇满人身成办最大的利益。成办什么利益呢?人生的大义。人生的大义是什么?利用暇满人身修持出世间道、修持菩萨道、修持殊胜的佛道,这就是我们利用暇满人身成办的最大利益。而不是世间人认为的:利用人身可以挣钱、拥有很多资具、让自已的生活很幸福很圆满。虽然这也是一种利益,但不是人身最大之利。暇满人身能够做其他人身根本做不了的事情。普通人身做不到的事,就是修道之事。暇满人身既能修道,也能做一些普通的事。我们面临这个双选择,如果用这个人身既能够修道,也能够成办其他利益,那是非常圆满的。

  利益应分主要和次要。暇满人身和普通人身的功效不一样。普通人身只能成办人身的暂时利益,而暇满人身除了成办暂时利益之外,还能够成办普通人身无法成办的增上生、决定胜、或者菩萨道的功德。“既得”,既然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就要用暇满人身成办人身的大义,就是要发菩提心,修持菩萨道。这是主要利益。

  在《前行》等有关暇满人身的修法中,用了很多的比喻让我们了知:暇满人身第一是难得,第二是珍贵。因为珍贵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才珍贵,容易得到就不为珍贵。世间中很难获得的东西,如如意宝,这种东西很珍贵,就是因为它很难具足获得的因缘。如果像土石一样遍地都是,那还有什么难得,也就不珍贵了。真正能够具足暇满人身的因缘非常难,人身确实非常珍贵。为什么珍贵呢?珍贵在哪个地方呢?珍贵之处在于:普通人身、旁生的身体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暇满人身就能做到。暇满人身不是一般人身,平时我们如果不好好观察,感觉人身很痛苦,天天找麻烦,又是生病,又是身体不好,又是心情不好,觉得人身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以佛、菩萨的智慧眼光看来,愿意修持佛法的暇满人身的确非常难得,得到之后我们要善用人身,不要用暇满人身做普通人身能做的事情,不要浪费了。

  一般人追求妙欲、钱财、家庭幸福,追求过得舒适等等,都是人的本能。作为修道者,当然不能停留在本能的阶段。如果把目标定在本能阶段,这种发心和行为与旁生差不多。我们看过描绘动物世界的一些纪录片,动物对组建家庭、营造房屋,也是非常善巧的。如果我们的人生目标也如此,只满足本能需要,实际上和旁生差不多,已落到旁生的层次。既然生而为人就具有超胜之处,我们能够以暇满人身来追求菩萨行,抉择万法究竟的实相,这一点旁生和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既然我们得到人身,应该把人身的利益目标定在菩萨道、定在帮助众生的上面,真正能够成就大涅槃。所以目标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的利益。

  成办利益的次要目标是,作为欲界有家庭的修行者,用此人身还要成办很多世间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修行目标定得高一点。出世间的主要目标定在修持佛法、修持菩萨行、菩萨道上面。“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如果我们今生没有以暇满人身成办最大的利益,“后世怎得此圆满?”后世怎么能够再次获得暇满人身?暇满人身不是运气好碰到了,也不是通过权力、权势来获得,得到一个暇满人身必须具足因缘。今生我们获得了暇满人身,是因为前世修持了暇满人身的因缘。如果今生精进修道,成办了人生的大义,在成办人生大义的过程中,也具足了后世再获得暇满人身的资粮,这是个良性循环。今生虽然获得了暇满人身,但是依靠庸俗的心念执著世间的快乐,没有用暇满人身去修持应行的善法,就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浪费了暇满人身,第二因为浪费了暇满人身的缘故,没有进一步修持后世继续获得暇满人身的因缘,所以后世就没办法获得暇满。未获得暇满人身,就很有可能堕入到恶趣中,堕到庸俗人身中,就没办法再有圆满的机会修持佛道。

  最好的修持佛道的时机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听法,我们正在修道,我们正在遇到殊胜的教法,我们现在也有一种想要修道的心。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怎样让这个修道的心保持下去,逐渐增上并达到圆满。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生起了它的违品、障碍,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把负面心态完全遣除,让自己的心永远保持在追求菩萨道、追求佛道的境界的殊胜意乐中。

  下面讲颂词的含义。〖如云:“地狱饿鬼与旁生,边鄙以及长寿天,邪见佛陀不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断除了其中所说的八种无暇,因而称为闲暇。〗暇满人身是具足暇满的,既然具足暇满,什么是暇?什么是满?暇是指闲暇,以什么标准作为闲暇呢?远离了八种无暇的状态称之为闲暇。八种无暇有四种是属于非人类,四种属于人类。

  首先说四种非人类:“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地狱众生的痛苦过于激烈,无论寒地狱还是热地狱,一旦堕入地狱中,极其痛苦,根本没有闲暇、没有机会来修持佛法,堕地狱是根本没办法修法的。

  第二个是饿鬼界。饿鬼界的饥饿感非常强烈,每天为了寻求饮食,在不满足的饥渴中到处游走,这种状态也是没办法修法的。比如我们有一两餐没有吃饭,就感觉非常饥饿,内心被饥渴的感觉占据了,这时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没兴趣。肚子吃饱了,心中不慌了,这时听法、做其他事情才容易。饿鬼不是一两餐不吃饭,而是恒常性的得不到饮食,这种状态也是没办法修法的。

  旁生虽不像地狱受严重的寒热痛苦,也不像饿鬼永远找不到东西吃,主要是处于一种呆笨的状态。没有智慧的缘故,没有办法念咒修法,极大多数的旁生无法修行,虽然也有具足特殊因缘的旁生在佛菩萨面前听闻佛法获得解脱的情况,但是非常稀少。旁生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没办法听闻佛法获得解脱,愚痴呆笨的缘故没办法修法。

  第四是长寿天。长寿天是一种天人,他在人间时修持无想定,修持无想定的缘故,死了之后投生在长寿天中。刚开始入定时有一个想法,最后出定时有一个想法,中间很长的时间都是不起一念分别,不起一念分别,也就根本没有造任何善法。这种长寿天,不能听闻佛法,不能思维佛法,不能修持佛法,总之称之为无暇,没有空闲修习佛法。

  属于人道的四种无暇之处:

  第一就是边鄙地,边鄙地就是边地。边地有时指很偏僻的地方,也指虽然很繁华,但是没有佛陀四众弟子游行之处,也称为边鄙地。这些地方都是没有佛法的,生在边鄙地的众生称之为无暇。

  第二是邪见。虽然出生在佛法兴盛的地方,但相续中有严重的邪见,对佛法、对修佛法的人有严重的邪见。有严重邪见的人,是不能修持佛法的,断绝了修佛法的因缘。

  第三是佛陀不出世,叫暗劫。如果佛陀不出世,整个世间都没有三宝名称,连三宝名称都听不到,何来修法?这也是一种无暇之处。

  第四是喑哑。喑哑就是六根不具。看不见法本,听不到声音,对学法、修法造成障碍,也是一种无暇。但有一些眼睛看不到的人,通过别人的帮助,也能念佛号,也能发愿。有的眼睛不好但耳根还算好,可听别人讲法,也知道修持念咒的方式,这个还可以。如果眼睛看得到,耳根听不到,也可以做一些顶礼转绕的事,还算好一些。绝大多数眼睛看不到、耳根听不到的人,都算是无暇。

  断除了这八种无暇,称之为闲暇。我们看看自已,没有生在地狱饿鬼旁生,没有生在长寿天,没有生在边鄙地,没有生邪见,也没有生在暗劫,也没有生于喑哑之处,如此就称之为闲暇。

  下面我们讲十圆满。暇满的暇是闲暇的意思,暇满的满,就是指圆满,圆满是指能有修法机缘。〖如云:“为人根具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佛出世间与说法,法住入教有施主。”〗前两句是指五种自圆满,后两句是指五种他圆满。注释中首先介绍五种自圆满:

  第一〖身为具足男根或女根的人。〗颂词中讲“为人”,这是指比较正常的人。有些特殊业力的人,同时具男根女根,或者男根女根都不具足,如天生的黄门,都不堪为修道所依。此处所指是具足男根、女根的人。

  第二〖转生于地界中土。〗中土有两种:一个叫地界中土;一个叫佛法中土。佛法中土指佛法兴盛的地方,哪个地方佛法兴盛,这个地方就叫佛法中土;还有一个是地界中土,比如印度金刚座为中心的城市,叫地界中土。转生于佛法兴盛的地界,叫转生中土。

  第三…

《《入菩萨行论》第07课》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