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者细。佛又问,如来在燃灯佛所有得菩提之法否?世尊,以我所解,一切法空,并无法得无上菩提。佛印可其说,实无有法如来得无上菩提,若如来有法得无上菩提,燃灯佛就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我是无法得菩提,燃灯佛才与我授记作佛。为什麽这样呢?因为“如来者即诸法如义”,真如理体遍一切处、遍于一切法上,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虽诸法随缘生灭,而真如却如如不动。离一切法差别之虚相,便证一切法平等之真性。譬如金器形状种种不同,但金体则完全一样。所以一旦证悟,则一切诸法与真如无二无别,性即是相,相即是性,性相不二,色空一如。也象全镜即影,全波即水,烦恼即是菩提,妄心即是妙用了。佛对须菩提说,若有人说,如来得无上正觉,实际上,如来所得无上正等正觉,于中“无实无虚”,“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无实;“一切法皆是佛法”就是无虚。所谓“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切法成为妙有了。所谓“一切法”者,是假谛;“即非一切法”,是空谛;“是故名一切法”,是不即不离的中谛。佛又比喻说,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如报身。须菩提马上插语,所说的大身,非是大身,乃是法身,不过假名大身。佛说:菩萨亦是这样,如果说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就不能称为菩萨。为什么呢?一切法缘会而生,毕竟无性,能度所度,都不可得,实无有法可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菩萨若认为我当庄严佛土,这就不称为菩萨。因为所谓庄严,其性本空,不能执著,但可名为庄严。须菩提,如菩萨能证悟无我无法,如来才说他真是菩萨。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肉眼吗?是的,如来有肉眼。又问,如来有天眼否?是的,如来有天眼。又问如来有彻见我空之理的慧眼吗?是的,如来有慧眼。又问如来有彻见差别之法的法眼吗?是的,如来有法眼。又问如来有“五眼圆明”的佛眼吗?是的,如来有佛眼。又问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吗?是的,如来说是沙。须菩提,假如一沙一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一沙一佛世界,多吗?须菩提说:甚多,世尊。佛就告诉须菩提:那么多佛土中,所有众生的种种心念都在如来真心里显现,如来悉知。为什么呢?因为这诸心念皆本非实有,当体即空,假名为心。这又是什么原故呢?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都是不可得的呀!从前禅宗二祖慧可大师,在达摩初祖处,请求安心,说“我心未宁,乞师为安。”初祖便说将心来与汝安!但心是幻生幻灭的,怎么拿得出来,二祖半晌说:“觅心了不可得”,初祖便说:“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真是干净利落。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佛说,须菩提,若有人把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来布施,这样以离相布施的因,七宝布施的缘,你认为得福多吗?须菩提说:“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佛告须菩提,但若福德有实数可计,不算得福德多。若不住著于福德,得福离相,福同虚空,如来才说得福德多。有些大德说,这次不是较量之文,重在说明“以是因缘”。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佛又问须菩提,您以为怎样,佛可以从完全、圆满的报身上来见到吗?世尊,法身不应以具足色身来见到。为什麽呢?如来所说的具足色身,是指报身。法身无相,空无自性,假名“具足色身”而已。前面“具足色身”是指报身佛的总相,“具足诸相”是指报身佛的别相。佛有无量相、无量随形好。是否可以在这诸相、诸随形好上见到如来法身呢?答说:不可以从具足诸相上来见到法身。为什麽呢?报身能说诸相具足。但法身无相,无相即非具足,但能悟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是假名为“诸相具足”。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一念:“我当有所说法”,不要这样想,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他是在谤佛,因为他并不了解我的意思。须菩提:“说法者,是无法可说”,说而无说,不生执著,这样才假名说法啊!这时,能续法身慧命的须菩提问佛,未来世可能有众生,闻此法要生信心否。佛说,这样般若大法,末世不无生信的人,此等众生已明了离相无住,本来无我执、无法执,这就不是众生。但是解悟虽圆融,修证未臻终极,故又非不众生。为什么称这些众生还叫众生呢
如来说实非凡夫众生,名为菩萨众生,能荷担如来无上菩提。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对佛说,世尊,佛得无上菩提,是无所得吗?须菩提这时已深入悟证,以反问的口吻,表白他自己体会的境界。佛便同意他“如是如是”,说得很对。我于无上菩提,甚至没有微少的法可得,不得而得,名为得到了无上正等正觉。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还有,须菩提,是法——无上正等正觉的理体,是人人平等,个个不无的,没有高下之分。要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远离四相,修五戒、十善、六度、万行一切善法,就能得无上菩提。但是须菩提,不能住著在善法上。所谓善法,如来说即非善法,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处处修善法,而处处不着相,这才名为无漏的善法。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是第六次较量功德。佛告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诸须弥山王,这样多的七宝,有人用来布施,若人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并为他人解说,前面所说福德的百分不及一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亦所不能及。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你以为怎样,你们不要以为如来有“我当度众生”的念头。须菩提,不要起这个念,为什么呢?如来实没有度众生。如来若有我度众生的念头,即有“我等四相”。须菩提,如来所谓“有我”者,乃是方便度生,并不执著我相。但世间凡夫,却处处执我,佛随立随扫说,所谓凡夫者,也不可执著,即非凡夫,不过假名为凡夫而已。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佛对机说法,过去对二乘人说过“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话。因此对须菩提说:你认为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吗?须菩提认为过去佛曾说过,便说对的,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说,如果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转轮圣王亦是如来了。须菩提当下领悟,改变所说观点,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