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
2014.01.29
今天是腊月二十九,明天才是大年三十。今天的法会,是对过去癸巳年的一个总超度,也是跟蛇年的一个告别。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写牌位,祈祷诸佛菩萨。那怎么祈祷呢?要以一个虔诚的心来祈祷,虔诚就会有感应。因为所有众生都有佛性,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觉性,只要我们恢复正觉,就会跟诸佛相通。你看,我们“2014”这个“2”字做的是一个马头,象征以马的精进,跨入新的一年。
寺院、过年
我看今天来了很多人,很多都是一家人一起来的,这个非常好。我也在思考,春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最是体现浓浓亲情的一个最重要节日,大家义无反顾地都要回家过年,一家子大团聚。你们想到来寺院里过年,真是要有很大福报的,至少也是全家信佛的佛化家庭才能做到。如果家里就你一个人学佛的,你走了,家里觉得不团圆,这个气氛不好,也会对你有怨气。只有全家学佛的才能达成这样一个共举,很欢喜地一起来寺院里过年,体会别一种氛围的喜庆,别一种感觉的过年,或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别一种收获。
我们这么多人齐聚在慧日寺,生活上是有点艰苦的,不比你们在家里那么舒适。这里是人多地方小,但是我们过年的内容跟你家里不一样,这里空气清新,阵阵的梅花香味,你们有没有闻到梅花香?闻到了哦,好好。今天大家来看,已经有点过年的气氛了。
社会有很多层面,一个人也有很多层面。像刚才她唱妈妈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唱妈妈感觉亲情更浓,有人唱妈妈的时候就哭了,即便是修行人,我们也会有感觉。我也在想,一年过去了,日历一页一页翻过去了,曾经的每一天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命,那对我们来说,过去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
思考、回归
学佛有很多理性的思考,这个思考主要决定我们怎么活着。《金刚经》里就探讨这个问题,我们这个脚跟要站在什么地方?每次过年都会有一些想来却来不了的,或是生病,或者已经去世了。我们看去世的,就像一片枯叶飘落下来,回归大地,它曾经的春天和夏天也是那么真实的。
今天我们做超度,我们还是要说,生命在于回归自性啊,学佛修行,就是要明白这个问题,要在生老病死中找到那个不生不灭的。大家都会念阿弥陀佛,不管是念阿弥陀佛,还是真如、法界,还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都是讲这个,彼岸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佛陀说无二亦无三,只有一真实,所以叫“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我们不管学哪一门哪一派,念佛是要发明心地,明白那句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是什么?参禅也是要参明心地,明心见性。学哪宗哪派,如果离开了心地,就不是佛教了,那就是外道。佛教八万四千法门,讲的都是一个真实的目的。如果能明了这个,就是我们生命的升华,生命如果能升华,是这一生最大的目的,无量劫来的轮回从此终结。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达成这个目的,那你这一世间取得的成就再辉煌,都抵不过生老病死,到时候还不是等同于那片枯叶?枯叶落在地上还能当肥料,我们很多人不觉悟的话,下生甚至堕落得更深哦。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寺院里的唱歌跳舞,还是我们自己排得春晚节目,跟世间的娱乐还是不一样的。我们是怀着对佛菩萨的虔诚心,以清净心歌唱梵呗,供养佛菩萨。我们这样子目的来到寺院,你就是打地铺或者怎么样,都不会太计较的。
放下、拿起
我们寺院里的塔很多,你自己可以去绕塔,或者发心做义工、帮忙装光盘。反正这几天放假,我们珍惜这个机会,这里是有挖掘空间的,不像你外出旅游那种平面的,只是看看风景拍两张照片。我们来庙里,就是一次精神上探索心灵之旅,享受一下佛教的氛围,在师父的引导下,挖掘一下内心的珍宝。所以我们希望,今年慧日寺的春节假期,成为我们心灵的一次精神之旅。
我们或许没有时间去青藏高原,也有可能你有钱有时间,但你的身体受不了高原反应。那就在这里,稍微拿出一点吃苦的精神,但又不必受苦,然后去享受这份心灵的扩展、放飞、追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享受,然后思考一下生命的方向,以后你再读《金刚经》,或许能读出一点味道来;再念阿弥陀佛,或许能念出一点真谛来。
这也是“有舍有得”嘛,人生的经历是有限的,做了这一样,就没了那一样。佛经里有一个比喻:一个人背着一大捆稻草,背了好几公里。别人跟他说:我拿木头换你这一大捆稻草吧?他想:稻草没有木头值钱,就换了木头。再走了几公里,别人说:我拿铁换你木头吧?嗯,铁比木头值钱,他又拿木头换了铁。他是放下手里的一个,换取更好的一个。另外一个人也背着一大捆稻草,他就不愿意换:我都背了几公里了,让我换?不换。结果一个人越换越好,铁换成铜,铜换成金,最后带回家的是黄金。而另一个就是舍不得换,一直背着那一大捆稻草,最后带回家的就是一捆稻草。
佛经里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学了小乘的知识,是用来突破我们对世间的执着,小乘就是要生起出离心,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虚伪不真实的,所受是苦的,身体是不净的,心是无主的,诸法是无我的,小乘佛法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懂得这个道理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佛把我们从轮回里救出来,等于换了一个频道,明白了之后我们就愿意换。
天堂、地狱
也有不愿意换的,佛陀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叫难陀,他就不愿意换,他等着要做皇帝。佛陀觉得应该度他出家修行,就亲自到他门口去化缘。难陀听说佛陀来了,亲自到门口迎接,把佛的钵拿到里面去盛饭。他太太孙陀利是迦毗罗卫国最美丽的女人,难陀非常爱她,夫妻俩感情特别好,形影不离。孙陀利跟他说:“你把这钵饭送给佛陀,马上就回来哦。”她把唾沫弄到他身上说:“唾沫未干之前,你就要回来,我受不了跟你分离。”
难陀把饭送给佛陀,佛陀不接,身体往后退。佛陀不接,他就只好往前送。佛陀以神通力就这样退退退,难陀捧着钵就这样送送送,一直送到佛陀住处。到了住处他就想:“管你接不接,我把钵放在桌上我就回去。”结果佛陀跟他说:“你不要回去了,你应该在此出家。”因为佛陀的威德力,他不能对佛说“不”,佛陀有这个威德力,佛陀说你应该出家,他就心里完全不愿意的,他嘴里也没办法拒绝,因为没有人能够拒绝佛。
佛陀有四十二颗牙齿,舌头伸出来能遮住整个脸,这叫广长舌相,所以佛陀讲出来的话,没有人能够拒绝,佛有这个威德力。佛就叫侍者给他剃度,他还小声说:“你们千万别跟我剃啊,我以后是要做皇帝的,你们要给我剃了,我以后找你们算账的。”佛陀说:“给他剃”,就这样把头剃了,然后出家人衣服就穿上了。他想:这糟糕了,我送一钵饭来,怎么就变出家人了?我太太不要想死我啦?要发疯了啊?他的心一分一秒也不愿意在寺院里,但是佛陀的眼光一直看着他,他又不能当着佛陀的面跑。
以前佛陀他们吃饭都是外出托钵的,我们现在很享受啊,你看共产主义啊,板一敲就吃饭去了。泰国、缅甸到现在还保持着托钵的传统,你到他们寺庙里没饭吃的,到寺庙去只有自己家里做好饭,开着车到庙里来供,供过以后,剩下来的自己吃。佛陀时代,有时候别人会到佛的精舍来供斋,佛陀享受这样的级别。我们大乘佛教有一些改变,我们现在享的福就是佛的级别,甚至超过了佛陀的级别,这都是佛陀加持给我们的。
所以佛陀要去托钵了,难陀就想:这下我跑的机会来了。佛陀知道他要跑,就派一个任务给他:你在家把庙里扫干净。佛陀走了,他就在那里扫地,他想赶快扫好了就走,但是刚把树叶扫到一块儿,一阵风就吹散掉了,他只好再扫、再扫。怎么回事?算了,我不扫了,等我回去做了皇帝之后,我派人来扫。他把扫帚一丢,心想佛陀从大门走的,我从后门跑。谁知刚跑到后门,佛陀就从后门过来了,他赶快躲到树后面。结果这个树神很生气,树都不让他躲,树让开,把他让出来了。佛陀一眼看到他就问:你在这儿干嘛?他又不好说我要跑,只好乖乖地跟着佛回来了,但他没有一天不想着要回去。
有一天佛陀跟他说:“我看你好像内心很痛苦,我带你到后山去散散步,好不好?”他说:“好的,我就是要散散步。”到了后山,看到一群猴子蹦上蹦下的,里边有一个老母猴,皮也癞了,毛也掉了,眼也瞎掉了。佛陀指着这个老母猴问他:“你看,这个老母猴漂亮,还是你家太太漂亮啊?”难陀说:“这个老母猴跟我太太怎么好比啊?我太太是印度出名的美女啊。”佛陀说:“这样子啊,那你不会喜欢这个老母猴吧?”他说:“肯定不会喜欢的,我太太那么漂亮。”佛陀带他转了一圈回去了。
第二天佛陀说:“我带你去天堂散散心,好不好?”他说:“好啊!”这个有点兴趣了,比去后山高兴。佛说:“你拉着我的衣服,闭上眼睛,我叫你睁眼再睁眼哦。”他就拉着佛陀的衣服,只听到耳边“呼呼”风响,过了一会儿,佛说可以睁眼了。他睁眼一看,哇,全是金碧辉煌,什么都那么美,天堂一切都放出淡淡的光明,飘着天香,天乐鸣空。佛陀说:“你自己走走吧,我坐在这里等你。”
他走到里面一看,天子英俊享福,五百天女服侍他,歌舞伎乐种种欲乐。他羡慕得不得了,看这里看那儿,最后来到一个宫殿,里面空空的没有天子,天女们都在打瞌睡。他觉得好奇就问:“其它宫里都有天子,你们这里为什么没有天子啊?”她们说:“我们的天子还没来天堂呢。”“你们天子是谁啊?”“我们的天子是人间的难陀,他现在跟着佛出家,死了之后就升天堂了,我们是准备服侍他的。”他一听高兴坏了,那不是我吗?他又不好跟她们说:我就是难陀。高兴坏了,马上回来找佛陀。佛问他:“你看了什么?”他说:“这下…
《辞旧迎新(2014年腊月二十九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