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我大开眼界了,天堂这个美没法说了。”佛说:“天女美不美啊?”“哎呀,太美了!”佛问他:“天女跟你老婆比,谁美啊?”他说:“这怎么比啊?天女跟我老婆比,就像我老婆跟母猴比一样啊。”
天宫回来后,他想:这下要好好修行了,天上有五百天女等着我呢。他修行是为了享天福,佛陀就跟众比丘说:“你们不要理他,他出家修行不是为了了生死,他是为了升天享天福。”我们在座的你想过吗?如果为了求人天福报,佛陀会喜欢吗?大家不理难陀,他觉得很苦闷:我好不容易想出家了,你们又都不理我了。他要去晾衣服,别人就把衣服拿开了,看到他就走开,都不跟他在一起,我们佛教这叫“默摈”,大家沉默不理你。他就去找阿难尊者说:“他们为什么不理我啊?”阿难就汇报给佛陀:“大家不理难陀,他很痛苦啊。”
佛陀就跟难陀说:“我们今天再出去散散步,这次我带你去地狱看看,好不好?”他有点怕,但好奇心很强,好吧去地狱里看看。喔,那个简直恐怖不得了啊,到处刀山剑树,火海油锅,到处都是嘶嚎的声音,臭气熏天、惨痛呻吟,地狱众生非常丑陋。佛陀说:“你自己看看吧,我坐在这儿等你。”
难陀看来看去,哎呀,觉得太恐怖了,千万不能下地狱啊。他看到很多大油锅,那些罗刹狱卒拿一个大钢叉,一叉就把人挑起来,往油锅里一放,就像街边炸油条的,一声惨叫一股青烟,马上这个人就炸得酥脆酥脆的。浮上来以后又活过来,狱卒再一叉子摁进油锅,死去活来,惨不忍睹,每口油锅都在行刑。想想我们做人再怎么苦,也有停的时候,24小时,你总能睡几个小时觉,歇一歇对吧?如果你24小时睡不着觉,你说痛苦不痛苦?有人睡不着觉也很痛苦的,何况他们在地狱里受折磨?没有一刻停止。
他看到有一口油锅停在那里,炉火也是小小的,狱卒在旁边打瞌睡。他有点奇怪就问:“为什么这口油锅是空的呢?”狱卒说:“我们这油锅还早着呢,我们等的那个难陀,现在跟着佛出家,然后升天,天福享尽堕落下来,这口油锅是他的。”难陀一听赶快跑,千万不能让它知道我就是难陀。他吓得面如土色,赶快跑回来跟佛陀说:走吧走吧,太恐怖了,这地方我一秒都不能呆了。从此之后,佛陀讲法他才认真听,才知道三界轮回都是苦,修行是为了超越生死。
修行、菩萨
我们在座的能熬到这一世,能做人也是不容易的,做牛做马多少世才能来做一次人啊?好不容易换来这一点福报,我们又很快把它耗费完了,人啊,消福很快的。所以大家要思考啊,生命就这么几十年,每年都是一样,过年喽,过年喽,去年春节还在眼前呢,一晃一年就过去了。现在想想,就像我们读书啊,一年级学两位数的加减法,越学数字越大。以前从家门口到学校都觉得路远,现在好了,从这里到北京也不觉得很远,地球反而越来越小了。
但是三百六十五天是经不起算的,乃至百年三万六千日好了,算算也没有多少的。说是百年,有多少人能活到一百岁的?如果我们现在以百年倒计时算算,还剩多少时日?有人或许还有一万六千日,有人可能只剩六千日了,对不对?所以规划好我们的生命,学佛这个重点不要忘掉。
修行一年的人在修行,修行十年的人也在修行,修行一百年的人还在修行,阿弥陀佛西方三圣也在修。所以我们修行这个路上不能骄傲,不能自以为是。否则的话,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十年佛在天边。修行一年有一年的知见,两年有两年的知见,十年一百年都有自己的知见,这个知见都是暂时的,不能有定见,什么时候没有知见了,大概就差不多了。
《法华经》里说:一切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很多人想见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是坐在那儿喝喝茶之类的,我们很难想象观音菩萨在忙什么。像高旻寺百岁高龄的德林老和尚,你到那个庙里去看看,100岁了,他还在工地当总指挥呢。
我们初学佛的时候需要安静,要收住心在静中修,因为静中容易感悟,所以禅定很重要,很多人喜欢静,静也比较舒服,对不对?但是修到后来就要动中修,动中也能保持安静,保持正念。就像舍利弗尊者在林中修禅定,维摩诘大师看到就说:你们不会禅定。为什么?因为禅定不是坐在这边才叫禅定。当然,他讲的这个境界更高,舍利弗被他讲得哑口无言。小乘认为自己很会禅定,碰到一个大乘的说他:你不会禅定。那他就是不及格,所以佛陀也劝他们回小向大。
体验、充电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修行脚步要放慢一点,一年当中要多花点时间来修禅定,体验一下,能够有一点小乘的禅定也好。人类社会现在发展的步伐太快了,这个太快,就是向死亡线的冲刺太快。放缓脚步,多拿出一点时间花在精神上。国家领导人也讲: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来指导各项发展。许嘉璐解读习主席的曲阜之行,他说:曲阜之行,要把它放到像邓小平南巡讲话一样的高度,他还特别讲到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踏实一点,脚步放慢一点,散散步。
你看难陀跟着佛陀散步,散出这么多智慧来。我们也可以散散步,听听民族乐器,读读古圣贤之书,补充一些养料。我们学佛就是补习东方文化最快的一种方法,学佛两年,讲话就一套一套的了。因为佛教它涵盖面大,不仅涵盖东方文化,也涵盖全世界的文化,所有精神最顶端的研究佛教里面都有。
人天乘把其它的儒、道全部概括了,小乘教法把世俗间所有的精华都概括了,大乘佛教更不要说了。你去读佛经好了,一读你就觉得这宇宙世界很渺小,超越生死根本不在话下。打开经典“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一时”就是任何时;“佛在”就是佛永恒都在,我们的佛性是如如不动的,是大乘常住的。所以珍惜我们的佛缘哦,我们现在讲正能量,佛教就是正能量中的正能量,对不对?我们唱大悲咒,它是印度的梵语,虽然一个字听不懂,但是它来自于佛的咒,是佛的心啊,它传递一种大爱的声音。
我们老祖先有很多很好的文化,你们唱英文歌,日文歌,唱不同国家的歌,对这个法会来说也是一种庄严。但在人类文明当中,我们中华文明确实是非常优秀的一个文明,我们在座的首先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好好继承呢?以后多花一点时间来学习继承。然后再放眼世界,看一看人类文化的精华在哪儿?你会发现东西方文化也是大同小异,西方他也觉悟到生命有很深的内涵,有灵感的人肯定也是保持生命的清静,清静才会有灵感。被业障压着的人不可能有灵感的,所以我觉得这个业力是很厉害的。
包容、放松
这次大家到寺院来过年,要加入到佛的这个力量当中,沾点佛光,然后带着这种清新的力量,回到你们的工作岗位,学习环境中去。明天我们会比较正式一点,今天这样放松一点,我给你们这个机会,我们聊聊天,唱唱歌,这样交流一下。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登台的,有的人一辈子登台几次,然后一登台腿就哆嗦,有的话筒都掉下来,大家要有一个欣赏的心、鼓励的心。
多少年前,美国有一次歌唱比赛,最后那个五音不全的华人得奖了,说是流行五音不全,这其实就是西方人的包容。这个小伙子长得其貌不扬,身材什么都谈不上,声音又是五音不全,结果他得第一名。英国那个音乐大赛,又出了一个苏珊大妈,六十多岁了,真是要什么没什么,结果世界给她很多的掌声。就是说这个世界越来越包容了,这也是一种欣赏。看台上别人在表演,其实自己的心也是一种表演,自己的心态自己知道,这是很重要的。
我们这样随便聊,希望大家的心也放松放松,那地狱、饿鬼、畜生的众生也放松放松,不要太斤斤计较。嗔恨心太强:我一定要报仇。它不知道为什么受苦?受苦就是它特别计较,明明无我,但它这个“我执”就特别强。记住:我执越强,痛苦越重。以后当你觉得烦恼痛苦来的时候,赶快,把这个我执放松、放松。我执放松了,痛苦马上就会衰减下来,其实痛苦只是我执的一种表现。
小鸟念佛
昨天我还发了一个微信,是法鼓山那边,有一只斑纹鸟会念阿弥陀佛,动物专家都不可思议。原来刮台风的时候,这个鸟巢从树上刮下来,爸爸妈妈都不知道哪儿去了,三个小鸟还很小,庙里的师父就收养了它们。师父拿针筒一点点喂它们食,就这样三个小鸟慢慢长大了。小鸟也不怕生,跟人很亲热,会落在人的手上肩膀上。因为是在庙里长大的,平时经常听到念佛声,没想到其中一只小鸟,从“呷呷呷、呷呷呷”叫开始,慢慢地有点像念“阿弥陀佛”。
师父们发现之后,就给它录像拍下来,然后一段时间、一段时间记录它的成长。它慢慢“阿弥陀佛”念得越来越清楚,越来越清楚,念到后来它还会拉长调,一开始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后来它还会“阿——弥——陀——佛”,你看厉害吧?还会变调了。我那个微信,你们收到的话可以听,非常清楚念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清楚得不得了,比我们宁波人念得还标准。
这么小小的一只小鸟,它也不是会发声的八哥那种鸟。那些动物学家、院长什么的去考察,记者采访,他们说:“这种小鸟的声带,是发不出这种声音的,这个真叫不可思议,真是奇葩。”他们也解释不了,这种鸟它天性不会模仿其它声音的,现在居然像八哥一样会念“阿弥陀佛”。鸟的身子小小的,放在手上就跟麻雀差不多大,它会发出清楚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声音,真是神奇,非常有意思。
现在小鸟念佛,成了法鼓山安养院的一道新风景,所有到法鼓山安养院去的人,都要去看那个鸟,听它念佛。人本来没信心的,听了鸟念佛开始有信心了,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讽刺?法师讲的话他不相信,鸟一讲他相信了,这就是应以鸟身得度者,即现鸟身而度化啊,这就是人的根器不一样。
现在好了,有时候法师出去弘法,那只鸟也跟着一起出去,你看变小法师了,现场表演,念佛给大家听。这只鸟真是菩萨啊,对不对?超越了它的极限。我们人会念阿弥陀佛很正常,它毕竟是鸟哎,就是从小跟着法师们,听着念佛声长大,然后就会念阿弥陀佛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小鸟念佛,真的很神奇。
般若智慧
《心经》是非常殊胜的,不好的事就用《心经》的空性来回遮。佛说般若说了二十多年,人间天上各处,印度最主要的几大圣地,佛都在那里讲过般若。佛的身口意本身就是般若空性的,诸佛从般若而生,所以说般若是佛母啊。“般若佛母”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没有通达般若,怎么可能有大乘?特别我们汉传佛教,主要就是以大乘为核心的。有一次海涛法师问DB法王:“众生学佛最关键的是什么?”法王说:“智慧。”佛是智慧,佛教就是智慧的教。
《心经》是佛陀般若智慧的一个精要,不管是小乘的,大乘的,金刚乘的,三乘教法全部概括于般若。从物质世界来说,有情的五蕴,六根对外在的六尘,这是器世界。从修行境界来说,小乘苦集灭道,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大乘无智亦无得,金刚乘的无所得之心,没有取舍,这个安住就是本然的状态。这个本然的状态,不是另外找出修出一个智来,所以“无智亦无得”。最后都归到总持“般若佛母心经”上,短短的一个咒内涵丰富,佛陀的一代教法都在里面了,《心经》侧重了般若佛母的功德力。
在藏地,每年年尾的时候要念九遍《心经》,开年的第一天也是念九遍,把那些不好的东西都回遮转变掉。只要有智慧,就会有吉祥,吉祥就是智慧产生的,所以智慧非常非常重要。另外我前面也讲了,我执越重,苦难越重。那怎么照见我执是空的呢?就是靠智慧,智慧就是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我执是空的,智慧越高快乐越多。
所以我也提倡大家,每天早晨醒来,《心经》默默地念一遍,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是《心经》默念一遍,然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着佛睡觉。除了忆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最主要的还是要提起正念。有人不会提正念,那你就多念佛,念佛就与佛相应,就有正念;不念佛,你就会胡思乱想,心是散乱的。所以念佛的时候有定,念佛的时候就是戒恶修善,就是有戒,念佛的时候就会有智慧。平时也要多读经典,佛号的意义在经典当中就开显了。如果把佛号比作汽车的话,念经就是对这部汽车的加油充电,让它能保持工作。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事物都是两方面的,有正面能力,肯定会有反作用力。比如说我们慧日寺如果有一点如法,好了,马上违缘就会来,给你打岔,让你不要学佛,阻碍你。如果你意识不到,在庙里因为一点小事就生烦恼了,那你就是中计了。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世界很神奇,我们像傻瓜一样。为什么要学佛开智慧?你必须要知道我们很笨,我们很傻,我们无量劫来不单笨,我们还自以为是,身口意造作了很多恶业,所以要谦虚,要忏悔,这样才对。
《辞旧迎新(2014年腊月二十九日)》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