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一)诸佛菩萨形象不同功德事业无异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一)诸佛菩萨形象不同功德事业无异

  我等历代传承祖师无垢光尊者在《究竟胜义之教言——精要明镜》中开篇即言“具缘瑜伽士请谛听”,也就是说,这些直指心性的教言是对具缘瑜伽士宣讲的。那么,何谓“具缘瑜伽士”?

  “瑜伽”是具德和清净的意思,“具缘”则讲解具信心和精进之缘,其中信心尤为重要。需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赐予众生的加持是平等的,永远不会对某些人多做一些加持,对另一些人少做一些加持。但是众生能得到多少加持,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信心。就像诸佛菩萨把所有的一切食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能拿到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手去抓多少。

  平常无论我们听法还是修法,尤其在成办解脱的过程中,信心是唯一之殊胜方便道。如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时代,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即便已经遇到佛教的教主,但是最终没有得到丝毫之加持而堕入三恶道,不是释迦牟尼佛没有加持他们,而是由于不具有信心的缘故,所以无法得到加持。这个公案我们时时都要思维,纳入心相续。

  很多修行者从初次进入佛门乃至今天,依止了多位甚至几十位导师,因此在平常祈祷、修行的时候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我到底该祈祷哪一位导师?我在祈祷某位导师的时候内心又产生另一种显现,会不会由于没有祈祷其他导师的缘故,其他导师不会赐予加持?”这些疑问都是对法不理解的缘故所致。需知,诸佛菩萨示现不同的形象和事业,并非因为诸佛菩萨有很多,而是由于众生根机不同,诸佛菩萨只能呈现不同的形象来度化不同的众生。就好像我们在座的修行者,由于个人宿世的因缘和今生的感情,有些觉得阿弥陀佛非常亲切,有些觉得文殊菩萨最亲近,有些觉得莲花生大师最亲近,有些觉得地藏王菩萨最亲近等等。诸佛菩萨呈现不同的形象度化众生,如莲花生大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甚至各式各样的忿怒本尊,如金刚橛、金刚手、喜金刚、大威德等等,并不是说佛与佛之间有什么差异,说白了就像一个人每天以不同的妆容和衣饰呈现在不同的人面前般,实际上都是一个人呈现的不同形象。现前我们所依止的导师,都是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因为佛陀示现涅槃时为阿难及一切信众授记:“末法五百世,我现善知识,饶益汝等众。”如今世上一切善知识都是佛陀以不同的形象和事业度化不同众生的化身。比如慈悲心强的,佛就呈现以慈悲心为主来度化众生;信心很强的,佛就呈现以信心为主来度化众生。佛陀呈现某种形象,并非佛陀的功德和事业是单调的,而是为了顺应所化根机的众生,而呈现圆满功德和事业的某一面。如今很多弟子在依止导师的过程中,有些觉得这样的导师非常亲切,有些觉得那样的导师非常亲切,所有不同的感觉都是弟子根机的显现,从导师本身的角度来说,都是佛的化现,没有丝毫之区别。

  明白上述道理之后,在祈祷、修行的过程中,就能遣除很多疑问,增上普遍的信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