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三)▪P2

  ..续本文上一页遇到摩尼宝、如意树,然后诚心祈祷,他们的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

  “因福与宿愿,诸佛亦现身”:同样,成佛了以后,佛也没有心识,没有想法,可以说没有任何分别念,但是当众生的福德和佛的宿愿(佛当初在因地时发的愿)二者聚合时,佛就可以显现,也可以说能显现佛的加持或力量,就可以满足众生的所愿,也可以利益无边的众生。

  成佛后,利益众生的事业是任运自成的。“任运”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远离勤作。我们现在要利益众生,必须要有利益众生的想法,要去做这件事情,这样才可以利益众生,否则若没有想法或不去做,就不能利他了。但是佛就不一样了,这就是“远离勤作”。

  若众生自己有福报,心诚,佛随时都会现前;若众生自己没有福报,没有信心,没有诚心,无论在哪里都不可能见到真佛,佛不会现前。主要是靠自己的福报。所以,我们积累福德很重要。大家都想见佛,如果自己有福报,具有福德,佛就会现前;否则,若没有福德,佛不会现前。

  祈祷也是如此。自己有诚心才有加持,心不诚是不会有加持的。心诚就是要一心。无论你祈祷佛,祈祷菩萨,还是祈祷上师,都要一心一意,这样才有加持。若不是一心一意,不会有加持的。

  所以主要是自己要积累福德,福德圆满了,佛就能现前。自己要一心一意,这样才有加持,才有力量,才能超越一切违缘障碍,超越一切魔力。内外密的魔力(违缘)真的非常可怕,随时都会出现。很多所谓的魔力、违缘,当时是很难认识到的,有时根本认识不到,甚至还觉得“这个好”“这样对”。就是迷嘛!真正的根是什么?就是一个字:迷!

  我们能知道的“违缘”“障碍”“魔力”,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障碍,也不是特别严重的违缘。很多真正的违缘障碍都是我们很难发觉的,很难认识到的。所以大家要以正知正见摄持自己的这颗心,看住自己的这颗心,这是很重要的。

  卯二、作者虽灭然有作用:

  如人修鹏塔,塔成彼人逝。

  虽逝经久远,灭毒用犹存。

  随修菩提行,圆成正觉塔。

  菩萨虽入灭,能成众利益。

  对方认为:佛入寂灭以后,就没有这个愿了,那么他怎么能利益众生呢?

  中观答辩:其实没有这样的过失。

  以前很多人得了一种龙病,当时一位名叫桑革的婆罗门通过念咒修了大鹏金翅鸟的塔,然后发愿:谁能供养这个塔,向这个塔祈祷,就能遣除龙病,遣除疾病。之后很多人供养这个塔,祈祷这个塔,消除了很多疾病。后来这位婆罗门去世了,虽然去世了很多年,很多人一如既往地供养这座塔,祈祷这座塔,也和从前桑革在世时一样,遣除了疾病。这是比喻。

  同样的道理,一位菩萨发心要利益众生,精进修行菩提道,最后成佛了。他成佛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他成佛后,虽然趣入不住之涅槃,灭尽了一切分别念,没有利益他人的这种想法,但是仍然可以利益众生。

  癸三、虽无心然能生福:

  供养无心物,云何能得果?

  供奉今昔佛,经说福等故。

  供以真俗心,经说皆获福,

  如供实有佛,能得果报然。

  对方说,如果佛无有心识,那么供养他,何能得果?供养有心的佛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若佛没有心,供养他怎么能得到无量的福德呢?

  中观反驳道:无论是供养在世的佛,还是佛趋入涅槃后,供养佛的遗塔,经中说,一样能获得福德(福报)。《绕塔功德经》云:“若人清净心,供养住世佛,灭后之遗塔,功德无差别。”若是你发心不清净,即使供养真实的佛,即使释迦牟尼佛在世,亲自供养释迦牟尼佛,也得不到任何福德。因为你心不清净。若是发心清净,虽然你供养的不是现世的佛,而是佛的遗塔或佛像,也一样能获得福德。以清净心做供养,以清净心绕佛、绕塔,才有真正的福德。供养佛的遗塔、塑像和供养真实的佛,二者所获得的福德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是佛亲自讲的。

  虽然佛的遗塔、佛塔、佛像没有心识,但供养者同样能得到福德。所以,能否得到福德,并非有心与无心的差别,主要看供养的心是否清净,诚不诚心。若是心清净,心诚,虽然佛涅槃了,也一样能获得佛的加持,一样能积累福德。否则,即使佛在世,看到真佛了,你也不一定能认识到这是佛,也不一定能得到佛的加持。若是自己有信心,佛有心或无心没有差别,在眼前和不在眼前都没有差别;若是自己没有信心,即使经常在佛跟前,经常跟佛在一起,也没有用,不可能得到任何的加持。

  佛在世时,善星比丘是佛的侍者,每天几乎24个小时都在佛的身边,但是他没有看见佛的任何功德,所看到的都是过失。最后他生起邪见了,对佛说:你功德不如我,我精通三藏十二部,能背能读,能说能辩,你有时还不如我,我不伺候你了,我走了。你看,他就这样生起了邪见,然后走了。所以,还是保持点儿距离好。

  若是心清净,哪里都有佛,都是佛,主要是自己内心的问题。

  此处讲的“无心”,就是没有分别念的意思,转识成智,留下的只有智慧。“无心”不是什么也没有,这时就是智慧。《大疏》中说:“远离世俗心之佛陀。”就是这个意思。

  好,今天讲到这。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三)》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