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岂有男女相”:对身体进行观察以后,我们知道它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如同梦境。但是,没有智慧的人还在执着,执着男相,执着女相。其实,这个身体就是无常的、无我的、空性的。无我的,不是实有的;空性的,没有自性,如梦境,如幻相。它还是痛苦的,不净的。这个身体从外到里,从里到外,没有一处是清净的,没有一处是可用的。
你看,头发,清净吗?你去天葬台看看,一见到人的头发,就会产生恐惧,就会恶心,哪有干净的,哪有清净的,哪有可爱的?现在很多人还执着头发,“有的人头发是黑色的”“有的人头发是黄色的”……你不去天葬台也行,当别人剃头的时候,你把那些头发都捡起来仔细观察一下,清净不清净,可爱不可爱?若还觉得清净可爱,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指甲、皮肤、骨头,这些多恐怖,多肮脏啊!你为什么还那么执着呢?有些人还执着皮肤颜色,“皮肤黑”“皮肤白”……白怎么了,黑又怎么了?还有肉,清净吗?可爱吗?还有骨骼。有些人甚至一见到头盖骨就觉得恐怖,看都不敢看,其实这些做法器时都已经被洒净了,都是加持过的,没有什么。而普通的骨骼都是肮脏的、恐怖的,没有一处可爱的。你到底贪什么,喜欢什么呢?还有内脏——心脏、肝、大肠、小肠等,拿出来看看,有干净的吗?有清净的吗?有可爱的吗?没有吧!
这个身体就是由各种不净物组成的。不进行观察不知道,还觉得挺美,觉得可爱。若一进行观察,从头发到指甲,从皮肤到内脏,没有一处清净的,没有一处可爱的,所有的这些统统都是肮脏的,恐怖的。这么多肮脏的东西堆积到一起,就开始贪了,就觉得可爱了。人啊,真是颠倒!这是事实啊。
无论是男身还是女身,第一,都是假相,都是如幻如梦的。第二,都是不清净的,都是恐怖的。第三,都是痛苦的。既然如此,我们还贪什么,执着什么啊?还当真,觉得实有,难道这不是颠倒吗?这是一切痛苦的根啊!
自己已经够无明的了,够不清净的了,身边再找一个无明的、不清净的人,这就是雪上加霜嘛!但人都是这样,还必须要结婚,必须要生孩子,都是“必须的”,不知道是谁定的。
佛在《念住经》中讲:“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女。”这是针对男人讲的。若是针对女人,就是“男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男。”
“现”指前世,“后”指后世,既毁坏今生,又毁坏来生。若女人贪着男身,男人贪着女身,今生不得安乐,来世不得解脱。若你不贪着,就没有什么;若贪着了,就是这样。如果希望利益自己,当舍一切女,或当舍一切男。
身边多了一个凡夫,然后烦恼、痛苦,不停息啊。在座很多人都结过婚,都生过孩子,都经历过这些。你结婚以后真的得到快乐了吗?你生完孩子以后真的得到幸福了吗?结婚后,新鲜感过去了,就开始吵啊闹啊,打啊杀啊……把身边的人视为“我”所有了,“我”的男人,“我”的女人,真的烦恼啊!觉得眼神有点不对,心里就开始烦恼了,然后就开始吵,开始造业。苦多乐少,甚至是无乐——只有痛苦没有快乐。过也过不下去,离又离不了,就互相折磨。怎么办呢?觉得生个孩子就好了,家里有个“宝贝”就好了。什么“宝贝”,又增加了一个债主嘛,有什么好的?有孩子了,更出脱无期了,因为要抚养孩子,孩子长大了,还有孩子的孩子,就没完没了了……都是自找的,什么叫自寻烦恼,自找痛苦?这叫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月灯经》中云:“极大怖畏之绳索,乃为难忍女人锁。” 谁会真正的捆绑你?谁会真正束缚你?对男人来说,执着女人是最大的、最令人畏惧的绳索。对女人来说,执着男人是最大的、最令人畏惧的绳索。最可怕的、最有力量的就是对男人或对女人的执着。它紧紧地捆绑你,让你不得自由,不得自在啊!
所以,对身体的执着是一切痛苦的根,一切畏惧的根。学会放下吧!不能贪着就是要放下的意思。若是有贪着,就是没有放下。没有放下,就有烦恼和痛苦。此处不是说不能结婚,不能生孩子,而是让你放下,不能执着。若是你放不下而去执着,那就是一切痛苦的根,一切烦恼的根,会毁坏今生和来世。若是你真正从心里放下了,就当了缘了债,这些也可以当做救度他人的一种方便。
“如是身若无,岂贪男女相”:前面讲了不净和痛苦。身体就是不清净的,就是痛苦的。这里讲的是无我和空性。既然身体不存在,身体的差别男相与女相又是什么呢?根本不存在。
我们要多思维、多观察,要尽量做到不贪着,尽量学会放下。彼此的执着和贪恋是一种伤害,没有利益。在一起相处时,应该以慈悲心互相对待,互相接触。这种慈悲心多好啊!你真心地希望对方远离痛苦,获得安乐;对方也是真心地希望你获得安乐,远离痛苦。彼此以慈悲心接触,用真心来对待,这样吵闹甚至烦恼和痛苦就都不会有了。
真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虽然现在我们也希望对方好,但若仔细观察,都还是自私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是我的家人,如果他不好,会给自己带来灾难,这样来保护对方,还是自私的。我们应该无私心地、真心地对待对方,跟他人相处。若能这样其他无情的众生,甚至物质都可以被感化,更不用说是有心的众生了。
执着和贪心都是不应理的。你去执着,然后有贪心,这都是不好的,都是不清净的,都是畏惧的、痛苦的。如果没有执着和贪心等,就可以感化、转变。念一转,心一转,境就跟着转了,变了。即使是不清净的,都可以变成清净;即使是可怖的,也可以变成可爱的。
好,今天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九十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