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論》講記(九十九)▪P3

  ..續本文上一頁豈有男女相”:對身體進行觀察以後,我們知道它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如同夢境。但是,沒有智慧的人還在執著,執著男相,執著女相。其實,這個身體就是無常的、無我的、空性的。無我的,不是實有的;空性的,沒有自性,如夢境,如幻相。它還是痛苦的,不淨的。這個身體從外到裏,從裏到外,沒有一處是清淨的,沒有一處是可用的。

  

  你看,頭發,清淨嗎?你去天葬臺看看,一見到人的頭發,就會産生恐懼,就會惡心,哪有幹淨的,哪有清淨的,哪有可愛的?現在很多人還執著頭發,“有的人頭發是黑色的”“有的人頭發是黃色的”……你不去天葬臺也行,當別人剃頭的時候,你把那些頭發都撿起來仔細觀察一下,清淨不清淨,可愛不可愛?若還覺得清淨可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還有指甲、皮膚、骨頭,這些多恐怖,多肮髒啊!你爲什麼還那麼執著呢?有些人還執著皮膚顔色,“皮膚黑”“皮膚白”……白怎麼了,黑又怎麼了?還有肉,清淨嗎?可愛嗎?還有骨骼。有些人甚至一見到頭蓋骨就覺得恐怖,看都不敢看,其實這些做法器時都已經被灑淨了,都是加持過的,沒有什麼。而普通的骨骼都是肮髒的、恐怖的,沒有一處可愛的。你到底貪什麼,喜歡什麼呢?還有內髒——心髒、肝、大腸、小腸等,拿出來看看,有幹淨的嗎?有清淨的嗎?有可愛的嗎?沒有吧!

  

  這個身體就是由各種不淨物組成的。不進行觀察不知道,還覺得挺美,覺得可愛。若一進行觀察,從頭發到指甲,從皮膚到內髒,沒有一處清淨的,沒有一處可愛的,所有的這些統統都是肮髒的,恐怖的。這麼多肮髒的東西堆積到一起,就開始貪了,就覺得可愛了。人啊,真是顛倒!這是事實啊。

  

  無論是男身還是女身,第一,都是假相,都是如幻如夢的。第二,都是不清淨的,都是恐怖的。第叁,都是痛苦的。既然如此,我們還貪什麼,執著什麼啊?還當真,覺得實有,難道這不是顛倒嗎?這是一切痛苦的根啊!

  

  自己已經夠無明的了,夠不清淨的了,身邊再找一個無明的、不清淨的人,這就是雪上加霜嘛!但人都是這樣,還必須要結婚,必須要生孩子,都是“必須的”,不知道是誰定的。

  

  佛在《念住經》中講:“女人禍害根,毀壞現後世,若欲利己者,當舍一切女。”這是針對男人講的。若是針對女人,就是“男人禍害根,毀壞現後世,若欲利己者,當舍一切男。”

  

  “現”指前世,“後”指後世,既毀壞今生,又毀壞來生。若女人貪著男身,男人貪著女身,今生不得安樂,來世不得解脫。若你不貪著,就沒有什麼;若貪著了,就是這樣。如果希望利益自己,當舍一切女,或當舍一切男。

  

  身邊多了一個凡夫,然後煩惱、痛苦,不停息啊。在座很多人都結過婚,都生過孩子,都經曆過這些。你結婚以後真的得到快樂了嗎?你生完孩子以後真的得到幸福了嗎?結婚後,新鮮感過去了,就開始吵啊鬧啊,打啊殺啊……把身邊的人視爲“我”所有了,“我”的男人,“我”的女人,真的煩惱啊!覺得眼神有點不對,心裏就開始煩惱了,然後就開始吵,開始造業。苦多樂少,甚至是無樂——只有痛苦沒有快樂。過也過不下去,離又離不了,就互相折磨。怎麼辦呢?覺得生個孩子就好了,家裏有個“寶貝”就好了。什麼“寶貝”,又增加了一個債主嘛,有什麼好的?有孩子了,更出脫無期了,因爲要撫養孩子,孩子長大了,還有孩子的孩子,就沒完沒了了……都是自找的,什麼叫自尋煩惱,自找痛苦?這叫自尋煩惱,自找痛苦。

  

  《月燈經》中雲:“極大怖畏之繩索,乃爲難忍女人鎖。” 誰會真正的捆綁你?誰會真正束縛你?對男人來說,執著女人是最大的、最令人畏懼的繩索。對女人來說,執著男人是最大的、最令人畏懼的繩索。最可怕的、最有力量的就是對男人或對女人的執著。它緊緊地捆綁你,讓你不得自由,不得自在啊!

  

  所以,對身體的執著是一切痛苦的根,一切畏懼的根。學會放下吧!不能貪著就是要放下的意思。若是有貪著,就是沒有放下。沒有放下,就有煩惱和痛苦。此處不是說不能結婚,不能生孩子,而是讓你放下,不能執著。若是你放不下而去執著,那就是一切痛苦的根,一切煩惱的根,會毀壞今生和來世。若是你真正從心裏放下了,就當了緣了債,這些也可以當做救度他人的一種方便。

  

  “如是身若無,豈貪男女相”:前面講了不淨和痛苦。身體就是不清淨的,就是痛苦的。這裏講的是無我和空性。既然身體不存在,身體的差別男相與女相又是什麼呢?根本不存在。

  

  我們要多思維、多觀察,要盡量做到不貪著,盡量學會放下。彼此的執著和貪戀是一種傷害,沒有利益。在一起相處時,應該以慈悲心互相對待,互相接觸。這種慈悲心多好啊!你真心地希望對方遠離痛苦,獲得安樂;對方也是真心地希望你獲得安樂,遠離痛苦。彼此以慈悲心接觸,用真心來對待,這樣吵鬧甚至煩惱和痛苦就都不會有了。

  

  真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雖然現在我們也希望對方好,但若仔細觀察,都還是自私的。爲什麼這麼說?因爲他是我的家人,如果他不好,會給自己帶來災難,這樣來保護對方,還是自私的。我們應該無私心地、真心地對待對方,跟他人相處。若能這樣其他無情的衆生,甚至物質都可以被感化,更不用說是有心的衆生了。

  

  執著和貪心都是不應理的。你去執著,然後有貪心,這都是不好的,都是不清淨的,都是畏懼的、痛苦的。如果沒有執著和貪心等,就可以感化、轉變。念一轉,心一轉,境就跟著轉了,變了。即使是不清淨的,都可以變成清淨;即使是可怖的,也可以變成可愛的。

  

  好,今天講到這裏。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入菩薩行論》講記(九十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