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慧”:以佛的境界、佛的智慧能消除无明愚痴。愿现量见到这样一个遍知光明大智慧,也可以说是直接达到这样一个究竟的智慧,直接达到佛的果位。
这是站在我们凡夫的境界里供灯的。有刹土,还有佛菩萨,还有我们所准备的灯等供品。以灯供养这些佛菩萨,这是我们凡夫供养的一种方式。佛菩萨一加持,我等一切众生心灵上的无明愚痴都消除了,现见了本具的究竟智慧,显现了佛的果位。
供灯的时候,就要以这个方式。什么都是有方式方法的,都要以这些方式方法去做,这样才是如理如法的。发心、发愿时都要按仪轨、按偈颂,这些都是佛讲的,这些都是这些大德高僧们的意藏法。什么叫意藏法?从觉性当中自然流露的,都是金刚语。无论是心里发愿还是在口头上说,若自己去摸索、去编,我们很多还是凡夫,这是没有力量的,没有禅定的力量。所以不要自己去摸索,不要自己去编。要念这些偈颂,边念边供灯。
供灯结束的时候,直接回向就可以了。
供香的时候,前行仪轨都是一样的。念三遍《金刚七句祈祷文》,然后皈依和发心,还有《供养仪轨》。
发愿文如下:
慈诚哲丹服窍丹巴德,(具有戒香殊胜此妙香,)
当真阿当夏吉希拉尼,(以此禅定咒力做加持,)
桑吉香得服哲阿丹比,(香云遍满一切佛刹土,)
嘉瓦嘉措措南尼杰吉。(如海佛陀普愿皆欢喜。)
纳美萨瓦达塔嘎达班匝度比抓得匝布匝美嘎萨莫扎萨帕RA纳萨玛耶阿吽。
“具有戒香殊胜此妙香”:戒是什么?戒是净,身口意三门要清净。“戒香”就是清净的妙香。
“以此禅定咒力做加持”:念《供养仪轨》的时候,里面有《普贤云供咒》,就是以禅定和密咒的力量加持。
“香云遍满一切佛刹土”:这样的清静的妙香,遍满一切佛刹土。
“如海佛陀普愿皆欢喜”:一切佛的净土、刹土里都有清净的妙香。浩如烟海般的佛陀也是“皆欢喜”,都非常欢喜。
这里主要讲的是清净。清净是很重要的。你想让佛菩萨欢喜,你想获得加持,自己的身口意先要清净。我们通过供香,自己的身口意三门要清净,要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生起禅定的功德,这样佛菩萨才欢喜。佛菩萨欢喜了,得到了佛菩萨的加持,同时自己也在解脱,在圆满。如果自己的身口意三门不清净,佛也不欢喜,你也不可能得到加持。现在很多人到处求加持,求灌顶,“啊,加持加持吧!给我灌灌顶吧!”若是自己身口意不清净,得不到加持;若是自己身口意不清净、相续也没有成熟,是得不到灌顶的。所以身口意保持清净,就是戒。戒是定的基础。身口意清净了,才会产生禅定的功夫。
供灯的时候,是要开启智慧;供香的时候,是身口意要清净,并且要有定力,要有禅定。其实无论是供灯还是供香,都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但是通过这些形式上的东西,要启发内在的正念、智慧、功德。若你不通过这些缘起,不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无法开启内在的智慧,无法开启本具的光明。
“哎呀,这都是外在的东西,还是内观好。不用做这些善根,不用做这些功德。佛法主要是往内求的。”是,但是这都是方法。比如,开锁要有钥匙。若没有钥匙,你能开这个锁吗?若没有这些缘起,没有这些方法,能打开智慧吗?能显现本具的光明吗?不可能的。所以还是要靠外在的这些因素,要靠这些缘起。
但是若仅仅做表面上的功夫,那确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为什么说内观,为什么说往内求呢?也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供灯、供香,通过这些,发的是菩提心;通过这些,要增加自己的善念,要提起自己的正念。若是没有这些形式,你能提起正念吗?你的善念能得以增长吗?
我们经常讲,二谛要双运。我们旧译宁玛派,基、道、果都不离双运。基是二谛双运,道是二资双运,果是二身双运。诸法的自性、本性是不离二谛的。空性和显现,现即是空,空即是现。一切法不离二谛双运这个本性、自性,这叫基。道是二资双运,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二资粮双运。要有无我与空性的智慧,但是形式上的磕头、供灯、供养等等这些也要有。最后是果。成就的时候是法身和色身二身双运。若是你没有积累福德,那果也只有法身,没有色身,这样的果位是不会有的,佛法里没有这样的最终的果位。
然后是咒语:纳美萨瓦达塔嘎达班匝度比抓得匝布匝美嘎萨莫扎萨帕RA纳萨玛耶阿吽。
这是伏藏法。伏藏就是佛亲自讲的,当时若弘扬这个法,也许机缘不是很成熟,然后通过莲花生大师等这些大师被伏藏了。这些法要度化众生也是要靠因缘,靠机缘的。因缘成熟了,机缘到了,从这些伏藏大师们的智慧当中再次显现,然后弘扬到人间,这都是有特殊的加持力的。
供水的时候,前行仪轨也是一样的。先念诵三遍《金刚七句祈祷文》,然后皈依发心,然后诵《供养仪轨》。
水代表自己清净的戒律,接下来边供水边念清净戒律咒:
嗡阿摩嘎协拉桑巴RA桑巴RA巴RA巴RA玛哈协达萨多巴玛波波科达波匝达RA达RA萨曼达阿瓦罗格得吽帕的所哈。
这个发愿文是:
愿持净戒无垢染,
具足梵行持净戒。
于戒贪着亦舍离,
圆满净戒波罗蜜。
主要是持戒,持戒要清净。“于戒贪着亦舍离”,比如,你在表面上持戒比较清净,但是心里有一种贪着,有一种傲慢,觉得我很清净,我持戒很严格,这是持戒最大的过患。圆满净戒波罗蜜,就是要去掉对戒律的贪着。
现在这里有很多出家的,还有很多准备出家的。一穿上法衣,暂时没有犯这些戒条,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这就是持戒的过患。所以就要放下这种心态,这样才能圆满戒律波罗蜜。
我今天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大家千里迢迢、跋山涉水来到了这里,就要开始供灯、供香、供水了。把灯点燃,把香点燃,把水灌满,谁都会,几岁的小孩都会,山上放牦牛的那些人都会,这没有什么特别。若是这样随随便便地供,那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若是糊里糊涂地来,糊里糊涂地去做,然后糊里糊涂下山,这样不会有任何的收获,不会得到任何的加持。这次利用供灯、供香这些机会,要开启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相续变得清净。虽然这次法会的时间短,只有十天,若是你们能够依法修行,真正以这些方法去修持,去修练自己,那变化是非常大的,收获是非常大的。所以大家要会供灯,会供水,会供香。什么叫会?你要有这些正知正念,有这样一个心态,保持那样的状态,然后再去供灯、供香、供水,那才叫会。
大家上山也不容易,这次在山上没有别的事情要做,只有佛法。这是学习佛法、修持佛法,积累善根的地方,不是旅游的地方。我们今年有修法、供灯、供水三个组,轮番这样做。大家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不要错过,如理如法地去做这些功德。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仪轨解释·供灯香水(达真堪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