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八)▪P2

  ..续本文上一页。前两句说明地是身根所取之境,以此为根据,在后两句得出地是触处的结论。这样就再一次否定了触处的四大种是色处的因,从而否定了色处实有存在。

  “见地名为坚,是身根所取”,是说世间人们因为用身根觉察到了坚、湿、暖、动这四种性质,而相应地施设了地、水、火、风这四种名称。从这四大种名称的起源,就可以知道它们只是身根之境,而不是眼根之境。

  因为身根取的是触处,眼根取的是色处,所以接下来说:“以是唯触中,乃可说名地。”意思是说,人们说的地等四大种,只是触处,而不是色处。这样就否定了胜论外道说的地、水、火三大是色处的观点。进一步从身觉方面说明了四大种与色处自性相异,因此说明四大种不可能是色处的因,不能以四大种来证明色处存在。

  要推翻颠倒梦想,就要在内心中有正确的认识:哇!原来这个万法是无而现的,以中观正理观察的时候,发现纯粹是虚妄的相,与做梦时所现见的东西是一样的。在以中观正理抉择的时候,或者照见五蕴皆空、相应了诸法实相的时候,就知道万法本来就是不可见、无相、大空、离戏的。一切有杂染的、有观待、有安立、有取舍的法,都是分别心安立起来的,在无分别的智慧前,是压根都不可得的,并不存在。所以照见万法实相的时候,就见不到任何的形形色色的东西。

  没有学中观,没有以正理去观察、抉择的话,很多人口里说空、空、空,其实可能是断见,是断空。他们像顺世外道那样,认为没有前世、没有后世、没有地狱、没有净土、没有众生和佛的差别,全都是空的,就像一个没有讨到吃的乞丐,手里空的那样。这不是佛法中的般若空性,这是断见,诽谤了万法缘起的规律。

  在内道中,尤其是在大乘般若中观中讲,形形色色的万法,在显现的当下,就不可得,就像水月一样。不观察的时候,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非常像,又白又圆,还以为是天上的月亮掉到水里去了,但是跳下去找,怎么也找不到。凡夫就是这样,以为万法实实在在存在的,产生了实有执著,然后在实有执著的推动下,生起了欲望心,去追求这个东西,一门心思要得到。最后以中观正理观察,发现不可得,一个都没得到、不成立,而且发现原来一切法在显的当下就是空。哇,原来显就是空!以前是被显而有自性的颠倒执著骗走了,所以到今天还在轮回的迷梦当中,还在颠倒梦想当中。

  觉悟不是用针在脑袋上扎一个洞,然后洞里面出来一个智慧,然后把万法看成了空。佛法的智慧是照见五蕴皆空,这不是比量,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推测,而是像拿照相机“嚓”一照那样地,照见了五蕴当下就是离戏的大空。

  凡夫会认为:是世俗中百分之百地有,连佛也否定不了显现的法是实有存在的。做梦时,梦里的显现是有的,但是醒过来后就清楚知道,梦里的显现,不但不实有,而且连假的显现分,也一丝一毫也不可得。

  所以是本来不可见,本来不可得,本来就不存在的。并不是说世俗谛中有,然后住到山洞里,悄悄地修了个法,突然就开智慧,万法就消于法界了。

  万法显现的当下,本身就是空,所以叫“色即是空”,不是被乌鸦吃掉了,或者被小偷偷走了色法,眼前不见了,色法才空。不论你见或者不见,色法都没有任何差别,本来就不可得。如果说见到了就必定有,没见到才说没有,比如能见得到你,所以你有,但是见不到石女儿,所以石女儿没有。这就像一个人说:在梦里,我见到了他,所以他有,没在梦里见到你,所以你就是石女儿一样,这样人家会以为说的人精神出问题了。

  在中观师讲究竟实相的时候,你说眼睛看到了,能摸得到、感觉得到,这是业力、颠倒梦想的结果。在真正抉择胜义中诸法空性的时候,眼根、耳根、鼻根这些都不是正量,而是非量。这就像有人醒过来说石女儿有,因为昨晚梦到了。梦里什么都是假的,不能作为根据。同样,万法都是假的,是虚妄的相,说这些相是成立的,是根本不合理的。

  不是前面有,后面消失了,才叫空,也不是名言中有实法,用非常厉害的胜义正理,像锤一样把它们给粉碎了,像大风一样吹走了。很多人不理解显现本来是空,认为胜义中是空,世俗中百分之百有,而且是实法。在胜义正理面前,不管说胜义中不存在,世俗中存在,还是胜义中存在,世俗中不存在,这样分开二谛,就已经出了严重的大问题。这就像说兔子头上,长了两个角一样,而且还说一个长,一个短等等。但是兔子头上,哪里会有兔角呢?

  这样在用中观应成派理论抉择时,还分开二谛,就谤了一切万法的实相,谤了圣者根本慧,甚至会有万法永远不会空等的过失。

  大中观根本不分二谛,直接宣说众生和佛不二,轮涅不二、世俗与胜义不二、显的当下就是大空。没有这样了达,虽然学了大中观,但最多也只学到自续派的单空正见。说名言中有显现,胜义中是不存在的空。本来存在与不存在都是没有的,胜义中不存在也是戏论,对不存在有执著,也是颠倒的执著,不符合万法的法性,根本不是万法的如来藏本性。所以再怎么建立,从究竟上来讲,也属于所知障的范畴。如果究竟实相中分开二谛,佛就应说“世俗中的色法即是胜义当中的空”,但是佛没有这样说,直接说了“色即是空”。

  应成派大中观直接介绍诸法当下就是离一切戏论的大空,所以跟顿门比较接近。

  

《中观四百论讲记(五十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