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的那个人,是你
香海禅寺举行禅修,让我们大家有机会相聚在一起。同吃同住、同修同乐,不能说这不是一种缘分。佛教里面讲,所有的痛苦和不快乐都是源于我们对事物的不了解、对人生的迷惘以及对自身的认识不正确,而禅修可以帮助我们将迷失、痛苦和迷茫看破,进而使自己得到完满的人生。我们聚集在一起禅修,也正是因为希望自己在禅修中受益。
一切错误的认知都来自我们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思维走向正轨。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灿烂和辉煌,希望自己能够心想事成,希望在自己短暂的生命中留下更多的价值与意义。可现实往往就会这么近于残酷的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们个个都满怀激情,每个人都在摩拳擦掌,像是正有一个伟大的工作在眼前,只等他们开始了。他们把一切想得过于美好,以至于走上岗位后,收到越来越多的打击了就没了最初的豪气和信心。到最后,那些抱负和梦想都早已不知飞向何方……
说到这,我不由地想到我们这个社会评定一个人的价值和成功与否的标准,仅仅是看名与利。每个想要得到社会认可的人只好挤破脑门涌上塔尖,在这个过程中不知有多少人都摔了下来。这样的社会导致了许许多多人这样的命运。好像只有当了官,只有当了大老板,只有成为了一个出名的艺术家才能代表你成功了,又好像只有这样,你才敢说你没有白来这个世间一遭。难道,我们不知道生命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吗?每个人都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要向一个方向前进呢?城市里那么多的清道夫,他们比很多人都活得自由和快乐,他们可以从扫地中得到快乐,他们的工作平凡而伟大,你能说他们不成功吗?在一个夏日的傍晚,我走过一条街道,看见一个清洁工和她的丈夫并排坐在街道拐角处吃盒饭,从他们的笑容中,我看到了幸福。突然觉得夕阳衬得他们好美。
现在的很多世俗观念是该变一变了,我们自己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禅修就是这个寻自己过程中的助力。转变自己从前固有的观念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在禅修中,我们要自己常常进行内在的观察,让自己慢慢地了解自己、了解事物,然后才能正确地透视人生。不要让自己迷失在社会的大流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幸福。
大家都是为了财和名,贡献出了自己所有的时间、精力、青春、快乐,最后把健康也交了出去。佛教所说的财、色、名、食、睡,都是我们毕生在追求的。可我们在追逐的过程中,有没有想过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合理呢?在你还年轻的时候,你放弃了自己的青春;在你还拥有健康的时候,你献出了健康;在你仍能开怀大笑的时候,你丢开了快乐……你放弃了你所有的拥有,只是为了去换一个连你自己也不知道值不值得的未来。等到你不再青春、不再健康、不再快乐,不再拥有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的时候,你终于懂得了要冷静的思考一切。你开始懂得生命的价值,可是,什么都已经晚了。可能,你会为你曾经做出的决定懊恼不已;也可能,你只是轻轻报以一微笑,希望用剩余的生命来弥补失去的快乐时光。但它们早已悄然离去,路上只剩下你婆娑的背影。
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在和着同样的节拍顺流而下,我们人生存在的价值只有用钱财才能衡量,这不能不叫人心酸。我们失去了自己,我们迷失了本性,我们就这样在黑暗当中度过了一生。是时候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要成功,不管用什么方式!用俗语来说就是:管它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和不管用抢还是用偷,能有钱就是本事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吗?以前,社会风气良好、官洁民淳,人们都可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而现在民风日下,走在街上,自己的钱包就莫名其妙的没了;晚上也不敢再出门了。这样的社会叫我们时时刻刻都处在惶恐和不安中,怎么能快乐?这样一种生活环境无异于“地狱”,令你恐惧,令你的神情不宁。
大环境使然,让我们连走路都是在跑,我们的眼神永远都在游离不定。为了升学我们彻夜苦读,为了工作的业绩我们被压得喘不过气。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最重要的是健康。等到我们有了一定的经历和体会,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上,活得心安最重要。有时候,我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能给别人自己真挚的爱,人生才有意义。
皈依了的弟子,总是会发四个宏誓愿,那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芸芸众生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伸出慈爱的双手把他们拉上岸来。在烦恼和污浊侵扰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沉迷,不能让自己在这个世间中无法自拔,我们需要让自己的身心清净无碍。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提升、要改变,我们要具备无穷的能量让自己坚强,这样才能让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我们的愿望,这是我们的使命,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价值。
我在自己的车上贴上了一句话:一个有使命感的生命,是人类最伟大的作品。我始终觉得,当我们的人生和价值观里充满大悲、大愿、大慈精神的时候,一切都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变。
当我们的眼睛里只有自己的小家,我们的脑子里只有自身的感受,我们的人生只有自己的得失时,我们的人生将是何等的狭小。此等人生,只有自己无限的欲望,自然也就有无穷的局限。禅修中,我们坐禅就是要把自己的局限和狭小思维方式解除,让自己能更开阔,就像古时候那些贤良的君主和大臣都有“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的思想一样,菩萨的思想也就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就是我能感受你的感受。同体之感具备了的人,如何忍心去屠宰生灵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看到一个陌生人躺在病榻上痛苦呻吟,我们也会感同身受,这就是无缘大慈。我们的禅修,就是要培养自己这样一种德行和良知。佛教的思想从来都不悲观、不消极,只是因为它的博大和深切,所以跟人们产生距离。而当你有缘靠近它时,你又能深刻体会到它近在咫尺的爱。
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那我们又何必苦恼和不安呢?当我们绞尽脑汁去争去夺的时候,我们的心门就已经关上了,这样的我们已经受到了生活的局限,所有本该产生的快乐就离你远去了。而当你领悟到这一层并且做出适当的改变后,潜藏在你身上的能量就得以释放了。什么都不能困惑你,你将不会因为一个员工的突然离开而介怀,不会因为自己的事业受挫而失去进去的决心,不会因为自己的另一半的离开而痛苦不堪,不会因为父母的离世而久靡不振。
时下很多的年轻人,看到自己的恋人与自己分手后投入他人的怀抱时就觉得人生一片漆黑,甚至想去自杀。在这样的感情中局限起来,解脱不出来也就表示他的心不够宽广,对人生的认识还不够深远。禅修就是要你不断的蜕变,认识正确的你,离开狭小的你,进而拓宽你的人生境界。学佛就是让你更好的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无常。万物都在变化、无常、流动和生灭,它们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宇宙中的一切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感情会变、人与人的关系会变、事业会变,一切一切都在无常中生灭、存在、成长。
细细想来,现在身边的朋友还有多少是儿时的玩伴呢?曾经经历的成功还在不在呢?从前认为会一生相守的人是不是还在你身边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要执着自己的事业、人际和爱情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消失殆尽。如果你还是要执着于它们,那么等到它们全都不在的时候,你准备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现在的我们把每件事都看得太重了,以至于我们在执着、痛苦与不安中纠缠着。
你试想一下,就在此刻,一个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人突然间从你的生命中消失了,你能承受吗?也许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会渐行渐远。谁都免不了衰老和死亡,那时过往的一切记忆也都随风飘散了,也许那时的我们才懂得无谓再执着了。所以我赞成人们到养老院去走走,到墓地去看看,或者到殡仪馆去感受一下,这样我们就会有平时得不到的觉醒,也就不会钱财的得失、感情的骤变、事业的打击而萎靡不振。这样也有助于让我们更正确的认识人生和面对人生。
人与人的交往是由于彼此身上有相互吸引的东西。如果你要和一个人长相厮守,就要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创造出更多他想要的东西。当你创造出许许多多和他相同理念和特点的时候,对方就没法离开你了。
可是如果你非得这样把自己和他绑在一起,那么这样就太痛苦了。因为你得不断的改变自己、创造自己,最后,你可能已经不是你了。所以当缘分不再了的时候,你也不要去执着,该离去的就让他走吧;当缘分具足的时候,他一定会在你身边,你也不要去排斥。曾经有很多母亲来跟我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上学好好念书,让她很痛苦。我就跟她说,孩子不愿意就不要强求,没考上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以让他现在去社会历练几年,等哪天他想读了再让他去读吧。当然,这其中你可以通过你的努力让他有所改变,但也不要执着于这样的情况,因为这种改变也是需要一种缘去创造的。
要让自己更理智地生存与世间,就不要被这个世间的价值观牵着你走。不要认为只有拥有充足的金钱就是成功,也不要认为坐上某一高位就是成功,因为这世间的名和利,对一个能透视人生和感受生命存在的价值的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一旦你觉得名和利就是衡量你生命的标准了,你就不会快乐,你只能被它们牵着鼻子走,成了它们的奴隶。因为我们寄希望于这些变化无常的东西,所以我们就有…
《决定的那个人,是你》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