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人生,了解自己
贤崇法师讲课,石莹同学整理
记得在一次分享课上,我问大家,怎么样才能将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大家的回答有很多,比如忍耐、爱心、包容、奉献、利他、大度、安息、放松、放下、不计得失、让自己开心、关爱他人……大家的回答都很好。心如何才能真正的柔软呢?把心打开,因为打开的心才能感受到灿烂、和谐、自在的生活。可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拘谨、约束和不宽容,那样的生活一定不是快乐的。
其实,要想生活快乐只有从自己做起。你的心有障碍,不能打开,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这就说明,心之柔软,关键在于自己。
当别人从你眼中看到的是真诚、接纳、喜悦时,你的眼神就是柔软的。当你讲出口的话不是赤裸裸的、僵硬的时,你的话语也是柔软的。当你的身体语言是自在、从容和洒脱的时候,你就是柔软的。这些都代表着你的心是柔软的,因为我们的心可以由外在的一切展现出来。身体上的点点滴滴告诉了别人和自己,你的心已经柔软了。
《故道白云》中写道佛陀走在路上时,他的神情是慈和、自在、超脱的,有幸目睹其风采之人全都为之震撼和感动了。这就是柔软的心带来的力量。有时候,话语代替不了神情举止的力量。真正的感动源自无声,你的一千言远不及佛陀的一个眼神。佛陀能做到,正是因为其心早已宁静和柔软。没有憎恨、没有敌对、没有排斥,在他的神情和举止中只有超然的安宁。
大家可能已经了解了禅修,禅修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转化,让我们身心灵达到柔和的状态。当你的身心真的达到了柔和,你会发现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与客户的交流、跟团队的协作、和上司的相处、以及同家人朋友的联系,你都能自然的做到最好。
曾经,你与一个同事怎么也处不好。有没有想过到底是为什么?因为你觉得他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他也觉得你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大家谁也看不惯谁,都在互相指责和抱怨对方。人和人之间,矛盾越来越深,这种敌对就在时间中有增无减的循环。可是当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水一样没有状态,像空气一样的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你所遇见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问题不再是问题,矛盾就此化解。
柔软就是一种清安,柔软就是一种放下,柔软就是一份爱,柔软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接纳与包容。它就是正面的力量,它能帮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从现在做起,把自己从里到外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把以前做事情的观念,把以前看待问题的方法,把以前思考问题的方式,通通改变。
到今天为止,每个人的生活都已经经历过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你从前的一个好朋友和你分裂,或是你一直想得到的东西总是与你擦肩而过的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自私自立在心里作祟,这些黑暗势力总是左右着我们的一切。那么,考验的时刻到了。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它?如何去接纳它?如何去解决它呢?解决了之后,你又该如何放下它呢?我们必须学会,在哪里拿起来就要在哪里放下。你放不下,只会让你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最后,当你背不动了、走不了了,你就会倒下。
可是,拿起什么,放下什么?把事情本身拿起来处理,结束以后把执着和障碍的心放下,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得轻松写意。学佛就是这样简单,学会把真正要做的事情拿起来,把不该有的心理障碍放下。得到身心灵的自在,喜悦地面对每一天。如果做不到这个,我们就会有很多事情做不好、很多事情放不下,这样怎么会有真正喜悦呢?
一切都是靠自己用心去感受,不是一种习得的知识。特别是佛法,没办法用传授的方式让你体会到。正如禅,它也是个没办法用语言来表述的东西,只有靠你自己去体验它。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天生就盲了的人,他从来不知道白色是什么。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一条白布,他就会去摸摸那些柔软的布匹;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洁白的鸽子,他就会去摸摸那些带体温的鸟儿;可是你又告诉他,白色应该像白雪,他去摸后就认定白色是冰冰冷冷的。你无法理解,他怎么一直曲解你的意思。可是你忽略了一件事,你了解是因为你本来心中就清楚白啊。他没有这样的概念,任你怎么解释也是无补于事的。
禅就像这个故事里的白。没办法用言语说清楚,没办法用比喻解释明白,理解和融合它全凭你自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就是禅。
禅的境界其实离我们很近。下班回家,将心沉静下来把一天的疲惫赶走,此时此刻的宁静、舒展和放松就会给予你快乐与祥和,这就是禅了。禅就是把我们分离在外的心找回来,然后让它安静,从而方便我们更好的自我觉察和提升,这就是禅的境界。
禅修就是希望我们学会自我觉性。觉性什么?不是觉你的工作,而是觉生命的本质。觉悟的觉,性格的性,合之为觉性。觉性之人,在生活中无所畏惧,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面对一切都可以坦然从容。因为当你站在觉性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具足了智慧。而当我们具备这无量智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能障碍你。
不管你是谁,只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一天,你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它们会打扰的你生活,影响你的心情。比如你觉得今天中午的饭不好吃,今天某个人对我不好,今天我还没睡够就得起床……这么多无法使你称心如意的事一直在你身边出现。就算是没有遇到什么明确的事,可是潜在的不安一直都没有消失。因为今天的健康不代表明天的疾病不会来临,今天和睦的人际关系始终不能担保明天的和谐,今天顺利的工作有可能无法延续至明天……如此多的问题总在缠绕着你,你要如何应对?用一颗智慧、平和、接纳的心去解决问题吧。
你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真正清楚如何认识世界?你每时每刻产生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出现的?可能你从未清楚过。首先,让我们了解“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有颜色、固态的东西,就像我们的身体、形象,都叫做色。色包含了男色和女色,也包括了生命、障碍、变化这些色法。我们了解了一切色与色法,就能了解属于我们身体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识了。
了解到眼睛看颜色,耳朵听声音,鼻子闻香气,舌头尝味觉,身体所接触的一些东西。好像说我穿什么衣服,衣服的跟我身体的感觉,或者说我摸这个凳子什么感觉,就叫身体跟外界的接触。我们的意识所分别千差万别的各种法,叫做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我们耳朵听到的声音好听,我们就会信奉,耳朵听到的声音不好听,或者说被人家诅咒,被人家辱骂,心里就产生抵触,甚至会产生报复的心理。我们闻到好闻的味道,好闻的味觉,就会产生贪婪之心。你们看电视上说出家人六根不净,就是讲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六根。六根不清净我们所有的行为和思想就在这样的一种错误的状态里面产生出来。不该贪的东西你去贪,不该看的东西你去看,不该吃的东西你去吃,所有不好的思想,错乱的问题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在生命的过程中,什么叫做修行呢?把不该有的东西它修正过来,不该看的东西也修正过来,不该听的东西同样修正过来,一直这样慢慢地从自己的身心灵中去转化和调节。那么首先要关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识,能把这些东西修正过来就行了。如果你不去管理自己的思想,肆意地让它跟随感觉乱行,那么问题即会随之而来。所以,朋友之间的矛盾、工作之间的问题、客户之间的不和谐都是由于我们的六根不净而产生的。
人总是这样,当自己还很健康的时候从来不知道珍惜,直到失去。可是大家忘记了,有血有肉的躯体是有时限的,它会坏会消失。也可以说,它随时都会坏灭。佛理中讲生命的存在只在呼吸之间,如果呼吸突然停了,你的生命也就真的走到终点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健康的时刻。
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常常提醒自己活着的意义,问问自己,通过我和我的团队的努力工作,我们可以为这个社会和世界贡献出什么?要活得有意义,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柔软心、爱心、包容和奉献精神,尽力去把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否则,我们来这个世间一遭,如此匆匆地来,不知所以的存在一番以后,却又匆匆离开了。此时,把握当下、珍惜现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意识到自己的肉体只是有色之身,它是刹那生灭的。它的存在就是一个过程,从生下来到发育、长大,最后到死亡。明了了这样一个谁也逃不过的过程,我们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体现生命的价值了。找到几个问题的答案,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用柔软心与朋友、家人相处。是否尊重、理解、接纳了每一个人。
要知道,每个人来到世间的人所得到的福报都是有限的,当你的福报消耗殆尽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一团糟了。所以,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要不断地去种福田,这样才能让福报不至于枯竭。种植福田,就是不断地付出。谁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只知付出不求回报时,你得到的时候反而更多。同样,你的付出少,回报也就少可怜。说白了,就是一种爱的普及和反馈。当我们将自己的爱毫不吝啬的发射给别人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反馈往往是最多的。就算是身边的事和物,只要你用爱去跟它对话,你一样可以得到它的回应。你的内心因此而变得柔软、接纳和包容,你的生活也将变得妙不可言。
世上存在的每件事物都是有联系的,它们跟我们的心灵也是相通的。以前我的房间花瓶里养着百合,我总是用心跟这支百合交流,用柔软心来对待它。每逢朋友来做客总是会夸赞它,说它开得灿烂、长得鲜艳,看上去就觉得美。这也就是用心去…
《了解人生,了解自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