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禅修中的认识论与价值观▪P2

  ..续本文上一页么状态。

  跟你们分享一下,我上个礼拜牙龈肿起来了,里面化脓,我的嘴唇也肿起来,整个脸胖乎乎的。最后我到医院里面去看的时候,医生不给我打麻药,直接用刀把我的嘴唇划破的时候,我一点都不觉得疼,说明原来的疼已经把我整个神经都麻痹了。晚上我爬起来的时候会被痛醒,但是那几天刚好有事情,要去义乌、又要去宁波,没时间去看病。我开始觉得可能是因为火气大,吃一点清凉药就好了,吃一天没好、吃两天也没好,最后吃止痛片发现还好不了,不行了,我到义乌出差的时候,还跑到医院里面去挂盐水,后来神经都失去感觉了,连开刀都不会疼。那个医生把我里面的脓挤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整个人就像被人家宰割一样。这时候你就发现什么叫痛苦,什么叫病苦。

  我今天跟宋老师讲,我们现在能吃能睡,不用去担心明天没饭吃了,外面环境这么好,我们此时此刻就活在天堂里,内心当中充满喜乐,你应当对眼前所碰到的事情充满着感恩。

  如果我们内心不平衡,就是让自己的生命活在饥饿里面。饥饿是什么?就是我们佛教里面讲的饿鬼,你虽然现在是一个人形人样,但此时此刻你贪婪之心没有满足,你就永远活在饿鬼的状态里面,吃的东西不够饱,永远要吃得撑。你一年有十万块钱收入,你还想着别人有二十万,赚一百万,十几个亿,那我就要想尽办法拼搏,这时你就永远活在饥饿的状态里,得不到幸福,他不会满足,不会在知足而喜乐的当下生活。

  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有没有满足于现状?有没有用心用力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呢?然后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恩你的家人、感恩你的公司、感恩你的属下、感恩你的老板、感恩你身边每一个给你工作、给你饭吃、给你扫地、给你种菜的人,我们能这样时时感恩吗?能感恩你就能得到喜乐,能感恩你就能知足于当下,能感恩你就在工作当中会找到无限的快乐,每天都笑呵呵地活着,即使生病了,你也感觉到这个病痛是来考验我的。

  所以佛教里面讲如何让自己解脱,从当下做起,不要去寻求很玄妙的东西,当下你可以让自己解脱。解脱是什么?就是得到清净的内心,对万世万物充满着喜乐。说白了,解脱是很简单的,我们为什么在人世间当中会形成那么多的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颗喜乐的心,总是在分别、在执着、在挑剔,在种种问题当中找不顺畅的心态。真正好的管理就是老板有一颗欣赏众人的心:欣赏这个人很乐观,就让他去接待客人;欣赏这个人做事情很细心,就让他去管财务;欣赏这个人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就让他去做销售,把每一个人都安放到最适合他的位置。这个公司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你如果总是要求这个人要做到放在哪里都行,做不到就去指责他,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完人。

  我们如果一直有不息追求的心且永远不能感到满足,就永远找不到快乐。你找不到适合为你工作的人,你的人生伴侣也永远得不到你的满足。很多小姑娘不断地问我,师傅,如何去找男朋友?我说你喜欢就好了,不要去挑剔对方所有的东西都要按照你的想象,要有车、要有房子,一年收入要多少,人要长到一米七八等。你如果坚持这个外化的标准,很多问题就在这里面隐藏着,可能你只能找到中山狼也不一定,所以适合我们就是最好的。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如何让自己得到解脱,就是你要有一颗欣赏的心,当你去欣赏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身上所有的地方都是最美的、都是最好的,当你如果用一颗挑剔的心去看待别人的时候,再完美的人站在你面前,也有一大堆问题。

  我们要欣赏人类,我们要欣赏生活,我们要欣赏世界,我们要欣赏一切的一切。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发现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佛教里面讲到的解脱就是一种观念的解脱,把我们内心当中对物质世界的那一份苛刻之心解脱出来,把看待一切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的执着之心解脱出来。当你这份心解脱了,放下了,打开了,你就发现一切问题展现在你面前,你都能接受它,没什么大不了,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你想想看,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你能找到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人?不可能。你走到街上再去找,都不一样的。我们搞活动的时候,又一个扮演毛泽东的演员,怎么看都像毛泽东,仔细跟他交谈一下,发现思想离得太远。

  所以我们不要去苛求这些东西,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只要我们的心打开,你碰到的一切问题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所以能不能解脱也在于我们自己,不是别人给我们的,不是别人教我们打坐我们就能解脱,不是别人跟我们说了两句话你就能解脱,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内心的观念、思维方式,要尽量拥有喜乐、欣赏、从容的心,当你做到的时候,发现原来困扰你的一切都迎刃而解。

  真的,天堂实际上在我们身边,西方极乐世界也在我们身边,地狱也在我们身边,饿鬼还在我们身边。你选择天堂就可以远离地狱,你选择喜乐的人生、知足的人生,你就会远离饿鬼。我有时候在想,实际上我们人的智商有时候差不了多少,除非极个别由畜生转过来的那种人,木疙瘩一样,实在说不通之外,一般的人我觉得智商都差不多。但是你们知道唯一不同的是什么吗?是思维方式,有的人看问题就是一根筋,从一面去想问题,不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不会从各种方面去理解问题,所以他智商就受到极限。佛教的思想就要求我们把自己内心当中对物质的片面的认识打开。

  你们知道吗?我们看问题往往只从自己习惯的一面去认识,所以会产生很多错误,就像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摸到的、嘴巴里所尝到的、鼻子所嗅到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也跟我一样地这么认为。其实人跟人之间的认知差得远呢。识见不同的人容易发生摩擦,所以明智的人只会希望能够“求同存异”,在差异中求得生存,而不会去强求别人要和你的看法完全一致。

  我们这个世间还有多少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呢?很多人认为宗教里面讲人死掉了会变成鬼是不可能的。因为他看不到,然而看不到就等于没有吗?很难讲,我们现在用的手机,可能一百年前也没有人相信这是可以用的,甚至现在有一些人到美国印第安那边去的时候,那边的人也不相信它可以用。然而我们现在就是可以,当下就可以跟美国人通话,而且现在用3G手机还可以同时看到对方,可能吗?接下来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鬼,跟我们同时坐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你会不会吓到晚上睡不着觉呢?

  这里有一个小姑娘,她每天在诵地藏经,她发现在诵读的过程中身边有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她一点都不害怕,她认为这些人是来听经的,得到了她的度化,很多人诵地藏经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有一个人诵的特别好的时候,他发现茶杯在空中飞了起来,有人端着它到处跑,他就跟那个小鬼讲,你们不要捣乱,捣乱我就不给你诵经了,真的没什么的。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的用我们看待世间的这种思想去认识世界,真的这个世界有无量无边的东西在我们身边存在。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真的只是这个世界上的多少万分之一的一还不到。

  以前的科学家会争论,这个地球是平的,天比地球大一点而已,海的尽头就是万丈深渊等等。我们发现是不是这样?不是这么回事。所以靠我们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世界,是没办法做到的。既然没有办法做到,我们为什么要一味地去找第一因呢?是鸡蛋孵化成鸡,还是鸡生鸡蛋?就像佛陀打的一个比喻一样,一个人突然间被一支毒箭射中了,旁边的人要把他身上的箭拔出来赶紧救他,他就是不让救,他说要找找这个箭是哪里射过来的,这个箭是什么东西造的,它为什么要射我?不断地把原因全部找清楚的时候,这个人也死掉了。

  所以我们佛教里面就强调不要一直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第一因,它不重要。我们认为重要的就是循环,这边死掉,那边生起来,然后活活活到又死掉了,就是这么一个循环,万物也是个循环体,地球也是个循环体,外在的太空还是一样,因果相系、轮回不息。那么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当下,重要的是现在的心态,重要的是如何去以喜乐的心去欣赏你眼前所碰到的各种问题,让我们时刻都快乐。

  佛学的思想,解脱的思想,就是教我们在当下如何去打开自己那一份对事物的执着,在目前的基础上,如何让我们身边的人因为我们的影响而让他们得到喜乐,要做到这点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也都能够做到。我们要想教育别人,首先要自己做到,我们如果要达到某种境界的时候,你首先要悟到、理解到,甚至实践到这样一种精神,不然的话你就不能影响别人。

  所以我们跟寺院的每一个义工都说,如果我们在办禅修,你们自己先要有禅修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则你的言行举止、你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能感动别人。当你自己都做不到的时候,你想去教育别人,那是不可能的。  

  三、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很多在家的朋友结婚了之后,我经常会送给他们几个字,第一是包容,第二是尊重,第三是理解,第四是喜乐。两个人生经历不同的人走在一起,如果你要按照你的设想做到所有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亮剑》里面的李云龙,他的老婆出自书香门第,结婚前她对这个英雄很崇拜,跟他结婚了之后,发现他经常不洗脚就上床,有时候一边坐在那里讲话一边在抠脚丫。他还竟然把她家里的一个很好看的油画扔掉,把她放在家里的钢琴也搬走了。前面有一块土地他竟然用来种菜,他老婆简直郁闷死了,最后要想跟他离婚。可见两种不同的观念走在一起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很多碰撞,即使你谈恋爱三年五年也一样会出现问题,所以这里就要包容,包容对方的缺点。你既然喜欢这个人,…

《禅修中的认识论与价值观》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