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从内心当中燃烧、升华起来的,而不是外在给予我们的。只有从内在去自我挖掘,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如果总想寻找一个救世主,这个救世主永远也找不到。人们常说“靠山山倒,靠墙墙塌”,所以我们只有靠自己才能屹立于天地之间。从自己内在里面去挖掘,才能寻找到那股成功的力量,立足于天地之间的力量。所以我们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寻找真谛,寻找永恒,寻找到自己心中期待的那个成果。
大家从早上起床到现在,可能已经经历了很多匆忙、奔波。那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心随时随地找到那份从容和自在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什么是禅修。大家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一个很舒适的方式坐着,可以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可以盘腿,可以翘着二郎腿,也可以很恭敬挺直的坐着。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找到能让自己身心安住的那份灿烂,找到自己本有的愉悦就可以。把眼睛闭上,把绑紧的腰带放松,让自己放松,告诉自己很舒服,告诉自己努力做到自在和愉悦,然后双手放到脸部,耳朵,颈部做个推拿,捏捏耳朵,搓搓脸,揉揉颈部……(静坐中)
当你用尽全力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就能从这件事情当中得到收获。所以当我们碰到问题,或达不到我们理想的状态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抱怨别人。因为今天那个果,就是自己以前种下的因导致的,抱怨别人也没用。就像刚才我教大家打坐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没感觉,甚至没有这样去做,那是因为你的心一直留在外面,不相信别人,所以你就不会有收获!
有句话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有智慧的人,当他听到一句有道理的话,就会在自己的生活、工作当中把它运用起来,最后得到很大的收获。一般的人,听到这个道理之后,做了两天,然后就扔在一边不去管它了。然后别人提起来,他又做两天,之后又不做了,这叫若存若亡。那根基最低浅的人是什么样呢?他听到这个道理要哈哈大笑,简直是笑掉大牙!
今天有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你以前种下什么样的因。同样的,未来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果,取决于你今天种下什么因。今天,罗亚帝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来闻道,那我们在这里有没有好好地听课?如果你觉得是被老板叫来的,觉得无所谓的时候,那你的人生永远不会改变。如果你永远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做事情,那会产生什么结果?人家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你以前的那种思想让你走到今天,但也许今天之后让你失败的,也就是你那固有的思想。一个智者,他总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不断面对新的挑战。孔子见到老子的时候,他说这个世界上如果要用一样东西来比喻老子的话,那就是天上的龙。见到它头的时候,你见不到它的尾;见到它爪的时候,你见不到它的身;见到它呼出的气的时候,你却不知道他在何处。也就是人家说的“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的一种姿态。你看那个时候孔子已经是功名成就之人,却能用这样谦卑的心来向老子学习。而我们在学习上,在交朋友中,我们的心打开了多少?放下了多少?专注了多少?如果你专注20%,最多只有10%的收获,你专注50%,最多只有30%的收获。真的,这是我自己很有感触的!很多父母都在问该如何教孩子成长。我就经常跟他们讲,让孩子去了解伟人,了解伟大人物的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他们碰到困难时是如何去面对的。我们每个人每天随时随地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就像现在,也许你坐在这里腰酸背痛,也许你早饭还没吃,也许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处理……每个人都有很多事情,就像我昨天来到这里,今天就有三四批人约我。关键是你的心如何安住在当下,在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中,你如何抉择自己,决定着你未来的方向。如果你不能以这样的一种心态来面对的时候,你就很难找到那个自己。决定我们未来的,不是天上的玉皇大帝,不是上帝,不是真主,也不是佛祖。那个人是谁呢?是自己!所以要相信自己,要从内在不断挖掘自己的宝藏。禅修就是这样一个从自我内在不断挖掘宝藏的过程。
我记得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乞丐,每天在街边坐在他的一个破旧的箱子上,见到一位先生,就说先生可怜可怜我吧!见到一位女士,就说女士帮助帮助我吧!当他无数次伸出手之后,最后一句话都懒得说了,每次就把那个破盆子提一提,提一提。有一天,有个人问他:“你坐的那个是什么箱子?”乞丐说:“一个破箱子,没什么稀奇的,我几十年一直坐在这个箱子上。”这位先生又问:“你可不可以打开让我看看?”当他把这个箱子打开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装满着一箱宝藏,一箱金银!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跟那个乞丐一样,自身内在拥有无尽的资源,拥有丰富的宝藏,但是我们不相信自己,永远拿着碗到外面乞讨:给我一点钱吧!给我一点时间吧!给我一点健康吧!给我一点知识吧!给我一点能量吧……我们永远伸着那个碗,在当那个贫穷的乞丐。实际上我们内在有无尽的宝藏。
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个人很贫穷,身上一无所有,然后他来求佛陀。他说,佛陀啊!我贫困潦倒,我没有福德。佛陀跟他讲,如果你想富有,就去布施呀,布施可以得到富有报!他说,可是我什么都没有如何去布施呢!佛陀说,你身上有很多很多东西可以布施。大家知道是什么东西吗?其实有很多很多,比如眼睛,当你的眼睛用柔和,善良,真诚,友善的眼神注视着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怎么样?温暖、诚意、理解、交流,是不是这样?你们看别人时,是用什么样的眼神呢?是真诚的,还是躲闪的?眼神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能量!当你有一个座位,你可以把座位让给别人;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手脚去帮助别人。比如我们课程结束了,你可以帮忙把桌子整理得非常有序,把凳子摆放得和我们走进来的时候一模一样,这也是一种布施呀!甚至你走路的姿态都是一种布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东西可以布施,只要你有一颗布施的心,布施无处不在!大家想过没有,当你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眼神和言语不断地去实践这样的一种布施的时候,你身边的那个磁场会变成什么样?如果我对你不断地布施的是爱,不断地想你所想,急你所急的时候,你还会排斥我吗?你还会远离我吗?当我们用什么样的行为往这个世界上,往这个土壤里种种子,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种西瓜肯定长出西瓜,种南瓜肯定长出南瓜,种西瓜不可能长出南瓜,这是世界上最基本的原理。但是我们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往往是种西瓜想得到南瓜,种芝麻想收到地瓜,总是因果颠倒。
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我们都期待身体健康这个果,但大部分人都在种什么因呢?黑白颠倒,彻夜不眠,一群朋友带着去狂欢,爆吃爆饮,不去运动,心态不好,等等。这样我们怎么会得到健康的果呢?得不到的!这种状态所得到的是痛苦的果。也许现在我还年轻,我精力旺盛,我还可以让自己透支,没关系,但问题很快就会出现了。所以请大家用手捂住胸口,做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要得什么果,就要种什么因。深深记住这一点,当你未来想得那个果,现在就要种那个因,当你想让这个朋友和你的关系很好地和谐下去,那你就要种和谐长久的因;如果我们和自己家里人的关系不和谐,就是我们没有从那个果去定那个因。当家庭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把所有的问题都强加给别人,而没有从自身去反省自己。
看过《亮剑》的都知道,李云龙跟他太太就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文化理解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困扰。如果你很想得到你所期望的那个对象,觉得他很有修养,觉得他长得很帅或很漂亮,但是你们的文化,出生等等各方面没法达成共识的时候,千万不要追逐这样的人。如果你钦慕对方的修养,那首先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修养。如果不想去提升,又想得到,那是不可能的。即使暂时得到了也很快会失去。为什么古代强调“门当户对”?就是因为双方的生活状态决定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只有两个人的生活状态越靠近的时候,这个家庭才会越和谐,各自才会找到内心当中最清凉自在的状态。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内心都很躁动,这躁动源于压力过大又无处排解。我们每天都像老牛一样,拉着磨辛苦地往前走,但是我们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不理想。我们都希望人生当中心想事成,时时吉祥,万事如意。但最后发现什么都不如意,不吉祥,也什么都得不到,我们活得很辛苦!如何从这样的辛苦状态里去调适自己呢?那就需要一份情调,一份自在、安住、开阔、理解和珍重。要做到这点,就要我们懂得如何去付出,如何去给予,如何舍弃,如何去关注。
禅是什么?禅也叫禅那,或冥想,就让我们烦躁的心安住下来,让自己融入当下去感受。也许我们的身体在跑,在不断劳作,但我们那份心永远是清凉的。有很多著名的诗句都可以说明这一点,禅宗有句话叫“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想像我们在山路上走到水的尽头时,坐在山上看着云从山底慢慢升上来,可以看到天地之间的万物,感觉到很舒服很自在;“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在田埂采菊花的时候,把头抬起来,看到悠然的南山高高地耸立在天的边境,看到云朵在南山中间飘扬;“手把青秧插满田,抬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的时候是往后退的,在太阳照射下,水里面看到倒影的太阳印在水上面。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要用一种超然自在,享受当下,随时随地接受当下的心去做每件事。我们有…
《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