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出了更高的价格,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怎么能保证你不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裳呢?
现在很多企业也都开始想方设法留住自己的人才了。他们开始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成立读书会,创作宣传平台,做专题讨论等等。这样做都是希望依靠文化来吸引人才。
那么文化的背后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企业创立者的人生使命,人生梦想。如果你有那么大的格局,有那么大的梦想,有那么大的愿景,有那么深的见识,那就自然会去创造一种持续、永恒的文化氛围。
企业家如何会有那么大的格局和愿景呢?这就有赖于他所积蓄的福德。他有多少福德,就有多大的价值和使命感。因此,我们提倡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广种福田,以此提升使命感,以此凝聚人心。
要培养这样的福德,需要你不断地学习和总结,需要你不被物质的表象、眼前的琐事所羁绊。当你真能将富贵视为浮云的时候,你才会站在更高远的角度上来经营企业,洞察人生。
这正如当一切菩萨在因位时都要发四个宏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意思是当我们想要修成正果时,我们必须先度化一切众生。只有成就别人,才能够成就你自己。只要你有一点能够帮助别人的地方,我们就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人生中的种种挂碍、烦恼,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去断除它,时时不生妄想,时时安住当下,使我们的心态平和,那么我们看待问题的高度就会超越一般人。还要学无量法门,成就终极佛道,这就是修行者的大愿景。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仰和崇拜观世音菩萨呢?正是因为她的愿景很大,且教法非常灵活。她提倡“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你是个农民,她就示现一个农民来度化你;你是个老板,她就示现一个老板来度化你。她总是会把自己转化到和你相同的频率来度化你,使你不生芥蒂,心悦诚服。
现在我们很多老板和员工谈话,总是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来讲话,很多餐厅的领班也总是要站在领班的角度上高高在上地训话。这样的管理模式,谁又能真正地服从于你呢?你越是三令五申,越是指手画脚,人才就越早离你而去。你要和员工沟通,就应该站在对方思考问题的角度上去跟他对话。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是你越是像水和空气那样的谦和、柔软,别人就越是会离不开你,会自己前来臣服。真正好的管理,不是申饬,不是中伤,而是德化。
父母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够给予他什么。比方说孩子在看《功夫熊猫》,你就应该和他一起去看,而不是关掉电视。看完以后,可以启示他:“功夫熊猫是怎么成功的呢?它为什么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把武功练得那么好呢?”教育并非强制,而是因势利导,点燃火焰。
禅修教我们静下来感受周围的一切。当我们没有这些感受的时候,就很容易沦为金钱、名望、地位的奴隶。
四、勤修生活禅
禅的思想是空灵、神妙的人间思维,禅的境界是积极自在的安心方式,禅的理念是教人放弃自欺、自慢的人生枷锁,禅的方法是教人认识自我。
所以,禅需要轻松,需要放下,需要高远的认识,需要博大的胸怀。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我们行住坐卧,时时都要感受禅的境界。这才是修禅所要达到的境界。
很多做企业的人,常常感到非常地劳累,不但劳心,而且劳身。每天就是应付各种找你的人,都应付不过来。各级领导来了,都要专门出面接见。谁来了都是上帝,谁来了都要打起十分精神应对。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就应该要用“行亦禅,坐亦禅”的精神来对治它。不管碰到谁,我们都接受;不管别人用怎样的语言来刺激你,我们都要用清凉的心来对待它。如果我们能够把心修行成这样,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圣人。
有多大的心量,就决定了你的事业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我昨天在给印度合一大学上课的时候,就分享了这样的一个思想。我说,我们中国有一首二胡曲叫做《二泉映月》。他的作者阿炳是一个流落街头的盲人。他原本是一个道教寺庙当家的儿子。他父亲是一个精通音律的道士,父亲死后,他成为了该寺的大当家。因为交友不慎,流连烟花之地,后来染上恶疾,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他且弹且走,在无锡一带小有名气。后来,两个音乐家机缘巧合,在阿炳逝世以前,抢录到了他的原声琴曲。这个原版的二胡曲和以后所有音乐大家的演奏在意境上差别很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阿炳在这首曲子中寄托的是他自己内心中至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不可复制的,其精妙处,只有他自己能够领悟。他的琴和情纠结在一起,不可剥离。因此,《二泉映月》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阿炳的《二泉映月》,这就是“合一”。以这种合一的精神来表现艺术,艺术才能够永垂不朽。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表现的也是这种艺术与生命的合一。
如果我们做企业的,能够将自己的企业和生命的诉求合一来考量,这个企业就是无人能够超越的。
同样的,如果我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课,总是在乎大家听还是不听,接电话还是发短信,讲话还是安静,那我这堂课就算了废了。正是因为我不在乎这些,我只在乎讲我自己想讲的东西,所以我才能不受每个听众反应的影响。我只要确定自己讲的乃是正见,然后投入去讲,总有一些频道与我对接的人很想听。这就是合一的精神。
我认识一位上海的音乐家。我邀请她来香海年会唱歌,她很快就答应下来。我把她安排在压轴的位置上表演,可是因为天太冷,还没到散场的时候,有的宾客就离席了。我心想,真是很不好意思,人家那么著名的演唱家,屈就来演唱,竟然还遇到这样的情况。可是她一上场,不管场下是怎样的,她依然是十分地投入,声音美不胜收。场下原来要离开的人,也都纷纷回席,原本闹哄哄的场合,马上鸦雀无声,听她演唱,给她鼓掌。当她陶醉在音乐中时,似乎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唱歌。这就是合一的境界。
五、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做到合一,有的人就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痛苦不堪呢?这其实都是由你的起心动念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念头,当不好的念头一要生起的时候,就马上对治它。
有的人怀孕的时候夫妻总是吵架,生出的孩子来性格就很怪异。有的人总是把时间花在KTV里,却要感叹怀才不遇。时间对人是公平的,就像基督教认为上帝对人是公平的一样,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以后就在哪里结出果实。你今天遇到怎样的状况,也都是因为过去的某个时刻你的某个念头所决定的。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好和坏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有的屠夫今天生病了,来庙里忏悔,他立地成佛;病好了,又开始杀生,那么又立地成魔。所以我们说:“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今天的念头,就是我们种下的一个因,在以后它就会结出某个果,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当我们要去和客户、员工进行沟通时,都要问问自己:我们是抱着怎样的念头去和对方交流的呢?如果你是抱着想助益他的心和他说话,那么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中流露出的都是无限的慈祥、安和。对方也能够感觉到你的心态,他就能够完全接受你的言辞。相反的,如果你有害人之心,那么无论是锦心绣口,都不能够使人折服。这是由我自己实践得出的结论。连三岁的小孩都能感受到别人的起心动念,更何况是成年人呢?
如果我们真正地想要得到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态,那我们就应该坚持几样东西:
第一,坚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活力就是在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坚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你告诉自己,每天十一点休息,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坚持这个休息的时间。因为夜间是五脏排毒的重要时间,不要耽误。最晚,也不要超过十二点休息。熬夜对健康损伤很大。有了这样的念头以后,就应该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前几天,有一个医学家跟我说,三年前,他们的调查显示,平均每三百七十个人中有一个人得癌症;但是,今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平均每三百零七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得癌症。
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生活调整好,不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病魔就会随时击倒你。每一个健康的人,每天身上都会产生两千多个癌细胞;而一旦我们生气一次或者失眠一次,身上的癌细胞就会乘以千倍地增长。因此,我们要时刻看住自己的念头,不要起怒火,不要起傲慢,不要起焦虑。
第三,要坚持读书,坚持思考。不是只有读文章才是读书,审时度势,品藻人物,闲看风云,遥指星辰,都是读书。我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思考、学习使人自信,使人豁达,这样,自然而然气场也就强大起来。
说到气场的问题,我顺便来讲讲礼仪。我认为,现在的教育中,对礼仪的教育还很不够。在什么场合应该怎么穿衣,怎么讲话,怎么处事,这些都比死读书要重要得多。
我有一个朋友,去德国谈一单生意。在和德国人谈话之中,接到一个电话。他就跑出去接了电话。打完电话以后看见那个德国客户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纸条说:“某某先生,既然如此繁忙,请另约时间。”那个中国的朋友就感到非常不可思议,接电话本是很平常的事情,为了表示尊重,他还特地出去接电话。没想到德国人就这样拂袖而去。因为在德国人看来,既然这段时间是约了我的,就应该专门来谈我们的事,不应该再处理其他事情了。这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礼仪啊。一个人如果懂得尊重别人,也就能够得到别人的敬重。当你的作风、品质都能够达到如水的状态,我们就能够使自己的气场强大起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不必强求。今天所讲的能对大家有半点帮助就好。阿弥陀佛。
《商道禅心》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