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启生命

  开启生命

  ——贤宗法师开示于香海禅寺

  杨柳整理  

  一、心安住处身安住

  人在世间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

  能够安心于自己的生活状态,真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心安住处即是身安住处,这种身心同在的栖居方式中有莹洁浩瀚的星辰,有缤纷五彩的花草,有亲和善良的同伴,有鸢飞鱼跃的风光。

  王尔德在写过这样一句话:“不论什么地方,只要你爱它,它便是你的世界。”

  但是,人们往往能够觉知到,找到这种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人常感叹,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有家庭的不如意,事业的不如意,伴侣的不如意,身体的不如意……各种各样的烦恼如洪水侵袭,交错煎迫着我们的身心。因此,很多人觉得活着很痛苦,很彷徨,很纠结,很抑郁。人们总是希望别人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力量,因此,还创造出了一个新词,叫做“给力”。这个词很有意思,谁能给予我们力量呢?看上去,乱自外作,实际上,乱由心生。一切问题都必须从我们的心灵出发,以智慧去观照它,解读它。所谓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没有什么外部世界的力量是能够让你终生依靠的,这一点,我们必须觉知。

  多少豪门公孙,少年时车马轻裘、一掷千金的日子过惯,突然有一天,家里树倒猢狲散,你看他须经历多少苦痛方能自立成材,这些家道中落的王孙公子,又有多少能够重新振拔于世,用坚毅与智慧再度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多少红粉佳人,少年时热闹非凡、罗裙飘荡的日子过惯,有一日依附于一个自以为可信的男子,以为终生便有了依傍,哪知人心易变,经历人生的种种消磨与苦难,芳华凋零,红颜落拓,她们中有几人还能够自洁自爱,自珍自重,重新回归到心灵的宁静之中呢?是世界出了问题吗?不,这些变化都尽是无常而已,是我们自己面对无常的心需要修证和升华。

  所有的东西都会在你的生命中经过,如风过水无痕,所有从外部得来的东西都会从外部消解,只有你内心充满的坚定信念能够支持你度过今生。

  我们经常会听到“众缘性空唯识现”,可能也只是听过算过,从来没有去反思这句话的意思,更没有将这句话中最可贵的思想精神灌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众缘性空,说的是佛教缘起性空的根本思想,说世间万有迁流不居、生住异灭、成住坏空,它们都没有恒定的自性,其性为“空”;唯识,就是唯心,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被认识的,众缘性空的道理也是通过心识来得到呈现的。众生通过心识的力量,证得般若实相,而不再沉溺于表象世界之中浮沉周旋。从这句话中,人可以对世界,对自身进行最深刻的反思,从局限中解脱出来,找到一条最为开阔的人生大道。

  我们活得很痛苦,很纠结,是因为我们的心识不明了,心处于一种被遮蔽的状态之中。这样的状态犹如暗夜无光,人在绝望之中漫行,有所觉知的人开始焦灼摸索光明的道路,更为可怕的是,一些心灵认为这种黑暗就是世界的本质,而从未想到要把心灵的黑幕掀起,看看窗外的美丽世界。

  我们现在都多少知道了众缘性空的思想,接下来我要讲的是如何将这种思想运用到生活之中。

  

  二、众缘性空唯识现

  今天大家到此参加这个活动,一场活动需要有场地、老师、学员、主持人、赞助商等等,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这些条件的综合,构成了今天的这场活动,这在佛教中就叫做众缘和合。这世上的一切事物,莫不是如此形成的,由许多因缘共同作用而最终形成。

  我们寺院能走到今天也是众缘和合的结果,你们来到香海禅寺,就是结下了一个缘,每一个人,每一片瓦,每一棵树,都是我们寺院的一个缘。

  大家想要身体健康,也需要众缘的促和:健康的饮食,健康的作息,健康的心态,健康的基因等等都是健康形成的缘。前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叫做《脑内革命》,书上说,一个人从出生到二十五岁,大脑和身体的其他各个器官的生长运行其实只占到一生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正常的寿命应是125岁。按照他的这种说法,现在看来高寿的80岁老人,如果他们只活到80岁,都只能算作“夭折”,正常情况下,人应当可以轻松达到125岁的寿命。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达不到这样的寿命呢?很大原因就是心态不好,生活方式不对。现在很多人晚上上网上到三四点钟,下午一两点都还没有吃早餐,这样的生活方式其实和宇宙的运行规律是颠倒的,不符合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

  据说,现在每十个人中就有七个人呈现出抑郁症倾向。我们反思一下自己,如心情躁厉,难以入眠,食之无味,容易抱怨,看到别人怀有敌意等等,这些都是抑郁症倾向的表现。健康的四个向度中,有一个是“社会适应”,如果总是觉得怀才不遇,觉得周围的人都是草芥,只有自己鹤立鸡群,其实不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心灵在适应社会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从自身去进行调整。

  大家来到这里修行,希望能够将佛学的智慧运用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中:学习、工作、家庭、人际,都用佛陀圆融的智慧来省觉自己,使生活符合于天地大道,达成此生的辉煌,也寻得最究竟的解脱。

  但是不管人生怎样辉煌,最终我们共同的结局是什么呢?是永远地睡过去。很多人是连睡过去都办不到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想蕴太重,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很多人在缠绵病榻时日悠长,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真是痛苦。

  现在有一些所谓的孝子贤孙,为了彰显孝悌之道,拼命地拖住长辈的生命,哪怕那个病床上的人再痛苦,也要全力奋争到最后一刻。大家知道吗?一个人如果身上插着五六根管子,其实就像用刀子时时在剮他身上的皮肉一般,实在非常痛苦。我一再地劝诫身边的朋友说,如果身边的长辈真的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长时间地休克、昏迷或陷入植物人的状态,那真的可以考虑适时放弃,因为他们那时真是想叫苦却叫不出来,所有的口都被管子堵住了,根本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愿。

  一旦自然的生命走向尽头,就是因缘已然离散,此时尽管痛苦,尽管悲伤,还是要尊重生命随流而去的事实,而不要做过多人为的挽留,那种过度的挽留造成病者的痛苦,也造成家人的悲伤。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记得尊重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则,这个规则指的就是众缘和合。

  

  三、不迎不拒中道求

  事物的理往往是辨证的,一个人如果一帆风顺,在最快的时间内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也就将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经历滑坡的风险。何故?积累不足之故也。月亮趋向圆满要经历一个月的积累,但这一个月的积累仍旧不足以使它永恒圆满,它总是要经历月盈而亏,月亏而盈的反复运转过程。这个过程看上去是“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但是月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积蓄和释放能量,使其自身的生命形式走向成熟。

  人呢?人要注意警惕圆满、成功之后的落寞与失败,也要省觉成败乃是因缘自然运作的过程,是最自然的事情。《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话真是千古一言,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太少太少。我认识一个朋友,事业上一路顺遂,做到了风投集团的总裁以后,却在适当的时机选择辞去一切职务,出国去照顾妻子。他与我对谈,我发现,他十分懂得功遂身退,因缘和合的义理,这是一个生活中的智者。

  世上之事的好丑高下都没有绝对。比如这一次,很多人跑来我们香海禅寺做义工。义工和义工不一样,有的人中午偷偷溜去房间吹空调睡觉,有的人却在烈日的炙烤下出坡去清除杂草。有人就会觉得,前者真是聪明,后者真是愚蠢啊。但真是这样吗?在空调中呼呼大睡的人可能明天就得了感冒,甚至因为体力不足,上吐下泻;在烈日下出坡的人却正因为身心受到了极大的考验而有所醒悟,人生正在此刻得到了极大的升华与成长。

  我童年时期住在伯父的寺院里,我在那里读书,也在那里劳作。夏天四十多度的高温,他把我赶到田里去清除水稻下面的杂草。八九岁的少年,皮肤多么细腻光滑,可是水稻的叶子却如此锋利,一割过去手臂上便是一道血痕。拔完草晚上回去时,整个手臂都是血淋淋的。当时我感到十分痛苦,现在我却万分感激我的伯父,因为他给我以历练,让我面对一切苦难,都有了坚毅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退缩,都不畏惧。

  有一次我去深圳参加了一个BSE总裁班,八天八夜的时间,每天学习培训十个小时的时间,如果在上课途中睡着了,一次就罚款伍佰元,有许多学员在八天之内,被罚掉四五千元。但是在这八天之内,我没有被罚过一分钱。在这八天时间内,白天大家一起上课,晚上一起练习运动,比如游泳在当时的课程中是一个竞技项目,哪一个小组如果能够在最后的游泳比赛中胜出,将会得到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那时班上的同学都是清一色的总裁,但是为了荣誉,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团队能够胜出游泳比赛,得到奖金。有一些人甚至半夜三四点去游泳池加紧练习,希望在比赛中能够有上佳表现。我也就在这三天之内被强制学会了游泳。我们团队的十二个人把我按下去、拉起来,再按下水、再拉起来,就是那样很快学会了游泳。

  很多的人生苦难,我们应当抱着不迎不拒的态度,不用避讳它,不会畏惧它;如果遇到苦难,迎头而上的勇者,会在汗水与血水中得到超拔的成长,这是那个被养在温室之中的人终生难以想象的。

  很多人总是抱怨自己没有时间,这话真是可笑,在时间中流动的生命,却不住在时间之中,那除了时间之外,你又拥有什么呢?多去墓地走走,你会知道自己的抱怨是多么的荒诞;多去看看青山明月,你会知道尽管时间紧迫,而它依然正在眷顾着我们,悬临于我们生…

《开启生命》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