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啓生命
——賢宗法師開示于香海禅寺
楊柳整理
一、心安住處身安住
人在世間生活,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種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
能夠安心于自己的生活狀態,真是最美好的一件事情。心安住處即是身安住處,這種身心同在的棲居方式中有瑩潔浩瀚的星辰,有缤紛五彩的花草,有親和善良的同伴,有鸢飛魚躍的風光。
王爾德在寫過這樣一句話:“不論什麼地方,只要你愛它,它便是你的世界。”
但是,人們往往能夠覺知到,找到這種自己認可的生活方式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人常感歎,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有家庭的不如意,事業的不如意,伴侶的不如意,身體的不如意……各種各樣的煩惱如洪水侵襲,交錯煎迫著我們的身心。因此,很多人覺得活著很痛苦,很彷徨,很糾結,很抑郁。人們總是希望別人能夠給予我們一些力量,因此,還創造出了一個新詞,叫做“給力”。這個詞很有意思,誰能給予我們力量呢?看上去,亂自外作,實際上,亂由心生。一切問題都必須從我們的心靈出發,以智慧去觀照它,解讀它。所謂靠山山倒,靠水水流,沒有什麼外部世界的力量是能夠讓你終生依靠的,這一點,我們必須覺知。
多少豪門公孫,少年時車馬輕裘、一擲千金的日子過慣,突然有一天,家裏樹倒猢狲散,你看他須經曆多少苦痛方能自立成材,這些家道中落的王孫公子,又有多少能夠重新振拔于世,用堅毅與智慧再度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多少紅粉佳人,少年時熱鬧非凡、羅裙飄蕩的日子過慣,有一日依附于一個自以爲可信的男子,以爲終生便有了依傍,哪知人心易變,經曆人生的種種消磨與苦難,芳華凋零,紅顔落拓,她們中有幾人還能夠自潔自愛,自珍自重,重新回歸到心靈的甯靜之中呢?是世界出了問題嗎?不,這些變化都盡是無常而已,是我們自己面對無常的心需要修證和升華。
所有的東西都會在你的生命中經過,如風過水無痕,所有從外部得來的東西都會從外部消解,只有你內心充滿的堅定信念能夠支持你度過今生。
我們經常會聽到“衆緣性空唯識現”,可能也只是聽過算過,從來沒有去反思這句話的意思,更沒有將這句話中最可貴的思想精神灌注到生活實踐當中去。衆緣性空,說的是佛教緣起性空的根本思想,說世間萬有遷流不居、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它們都沒有恒定的自性,其性爲“空”;唯識,就是唯心,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被認識的,衆緣性空的道理也是通過心識來得到呈現的。衆生通過心識的力量,證得般若實相,而不再沈溺于表象世界之中浮沈周旋。從這句話中,人可以對世界,對自身進行最深刻的反思,從局限中解脫出來,找到一條最爲開闊的人生大道。
我們活得很痛苦,很糾結,是因爲我們的心識不明了,心處于一種被遮蔽的狀態之中。這樣的狀態猶如暗夜無光,人在絕望之中漫行,有所覺知的人開始焦灼摸索光明的道路,更爲可怕的是,一些心靈認爲這種黑暗就是世界的本質,而從未想到要把心靈的黑幕掀起,看看窗外的美麗世界。
我們現在都多少知道了衆緣性空的思想,接下來我要講的是如何將這種思想運用到生活之中。
二、衆緣性空唯識現
今天大家到此參加這個活動,一場活動需要有場地、老師、學員、主持人、贊助商等等,這些條件缺一不可。這些條件的綜合,構成了今天的這場活動,這在佛教中就叫做衆緣和合。這世上的一切事物,莫不是如此形成的,由許多因緣共同作用而最終形成。
我們寺院能走到今天也是衆緣和合的結果,你們來到香海禅寺,就是結下了一個緣,每一個人,每一片瓦,每一棵樹,都是我們寺院的一個緣。
大家想要身體健康,也需要衆緣的促和:健康的飲食,健康的作息,健康的心態,健康的基因等等都是健康形成的緣。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書叫做《腦內革命》,書上說,一個人從出生到二十五歲,大腦和身體的其他各個器官的生長運行其實只占到一生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這本書的作者認爲,人類正常的壽命應是125歲。按照他的這種說法,現在看來高壽的80歲老人,如果他們只活到80歲,都只能算作“夭折”,正常情況下,人應當可以輕松達到125歲的壽命。爲什麼現在的人都達不到這樣的壽命呢?很大原因就是心態不好,生活方式不對。現在很多人晚上上網上到叁四點鍾,下午一兩點都還沒有吃早餐,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和宇宙的運行規律是顛倒的,不符合宇宙運行變化的規律。
據說,現在每十個人中就有七個人呈現出抑郁症傾向。我們反思一下自己,如心情躁厲,難以入眠,食之無味,容易抱怨,看到別人懷有敵意等等,這些都是抑郁症傾向的表現。健康的四個向度中,有一個是“社會適應”,如果總是覺得懷才不遇,覺得周圍的人都是草芥,只有自己鶴立雞群,其實不是這個社會的問題,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在適應社會方面存在問題,需要我們從自身去進行調整。
大家來到這裏修行,希望能夠將佛學的智慧運用到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中:學習、工作、家庭、人際,都用佛陀圓融的智慧來省覺自己,使生活符合于天地大道,達成此生的輝煌,也尋得最究竟的解脫。
但是不管人生怎樣輝煌,最終我們共同的結局是什麼呢?是永遠地睡過去。很多人是連睡過去都辦不到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由于想蘊太重,夜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很多人在纏綿病榻時日悠長,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真是痛苦。
現在有一些所謂的孝子賢孫,爲了彰顯孝悌之道,拼命地拖住長輩的生命,哪怕那個病床上的人再痛苦,也要全力奮爭到最後一刻。大家知道嗎?一個人如果身上插著五六根管子,其實就像用刀子時時在剮他身上的皮肉一般,實在非常痛苦。我一再地勸誡身邊的朋友說,如果身邊的長輩真的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長時間地休克、昏迷或陷入植物人的狀態,那真的可以考慮適時放棄,因爲他們那時真是想叫苦卻叫不出來,所有的口都被管子堵住了,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
一旦自然的生命走向盡頭,就是因緣已然離散,此時盡管痛苦,盡管悲傷,還是要尊重生命隨流而去的事實,而不要做過多人爲的挽留,那種過度的挽留造成病者的痛苦,也造成家人的悲傷。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記得尊重宇宙運行的基本規則,這個規則指的就是衆緣和合。
叁、不迎不拒中道求
事物的理往往是辨證的,一個人如果一帆風順,在最快的時間內走向了人生的巅峰,也就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經曆滑坡的風險。何故?積累不足之故也。月亮趨向圓滿要經曆一個月的積累,但這一個月的積累仍舊不足以使它永恒圓滿,它總是要經曆月盈而虧,月虧而盈的反複運轉過程。這個過程看上去是“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但是月亮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斷積蓄和釋放能量,使其自身的生命形式走向成熟。
人呢?人要注意警惕圓滿、成功之後的落寞與失敗,也要省覺成敗乃是因緣自然運作的過程,是最自然的事情。《老子》:“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這話真是千古一言,但是能夠做到的人太少太少。我認識一個朋友,事業上一路順遂,做到了風投集團的總裁以後,卻在適當的時機選擇辭去一切職務,出國去照顧妻子。他與我對談,我發現,他十分懂得功遂身退,因緣和合的義理,這是一個生活中的智者。
世上之事的好醜高下都沒有絕對。比如這一次,很多人跑來我們香海禅寺做義工。義工和義工不一樣,有的人中午偷偷溜去房間吹空調睡覺,有的人卻在烈日的炙烤下出坡去清除雜草。有人就會覺得,前者真是聰明,後者真是愚蠢啊。但真是這樣嗎?在空調中呼呼大睡的人可能明天就得了感冒,甚至因爲體力不足,上吐下瀉;在烈日下出坡的人卻正因爲身心受到了極大的考驗而有所醒悟,人生正在此刻得到了極大的升華與成長。
我童年時期住在伯父的寺院裏,我在那裏讀書,也在那裏勞作。夏天四十多度的高溫,他把我趕到田裏去清除水稻下面的雜草。八九歲的少年,皮膚多麼細膩光滑,可是水稻的葉子卻如此鋒利,一割過去手臂上便是一道血痕。拔完草晚上回去時,整個手臂都是血淋淋的。當時我感到十分痛苦,現在我卻萬分感激我的伯父,因爲他給我以曆練,讓我面對一切苦難,都有了堅毅的勇氣,什麼事情都不退縮,都不畏懼。
有一次我去深圳參加了一個BSE總裁班,八天八夜的時間,每天學習培訓十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在上課途中睡著了,一次就罰款伍佰元,有許多學員在八天之內,被罰掉四五千元。但是在這八天之內,我沒有被罰過一分錢。在這八天時間內,白天大家一起上課,晚上一起練習運動,比如遊泳在當時的課程中是一個競技項目,哪一個小組如果能夠在最後的遊泳比賽中勝出,將會得到一筆非常豐厚的獎金。那時班上的同學都是清一色的總裁,但是爲了榮譽,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團隊能夠勝出遊泳比賽,得到獎金。有一些人甚至半夜叁四點去遊泳池加緊練習,希望在比賽中能夠有上佳表現。我也就在這叁天之內被強製學會了遊泳。我們團隊的十二個人把我按下去、拉起來,再按下水、再拉起來,就是那樣很快學會了遊泳。
很多的人生苦難,我們應當抱著不迎不拒的態度,不用避諱它,不會畏懼它;如果遇到苦難,迎頭而上的勇者,會在汗水與血水中得到超拔的成長,這是那個被養在溫室之中的人終生難以想象的。
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時間,這話真是可笑,在時間中流動的生命,卻不住在時間之中,那除了時間之外,你又擁有什麼呢?多去墓地走走,你會知道自己的抱怨是多麼的荒誕;多去看看青山明月,你會知道盡管時間緊迫,而它依然正在眷顧著我們,懸臨于我們生…
《開啓生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