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在充电的习惯,当你走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美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很漂亮很优雅,那这里面除了她的长相和穿着装扮之外,还有她的气质和精神,形成一种潜移默化、愉悦人心的磁场,她的衣着打扮肯定和她整个人合二为一相得益彰,当物我合一的时候那种状态是最美的。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打扮,衣服和人不分家,最妙的是让别人感觉这个衣服天然就穿在她身上,或者她生下来就带着的,那这种状态,就需要我们揣摩和研究。
学习真的可以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你就可以随时得到“晋级”,提升自己。在培训之外,多去读书,在读书之余,要了解每一个客人的心灵,他有什么爱好,消费心理是什么……今天,我不具体讲销售的方法和技巧,这不是我擅长的。我只给大家讲最关键的一点:希望从今天起,每个人都走上一条修行之路。修行,不是说让你多到庙里去焚香、诵经、磕头;修行,是不断地修正,不断地实行,其实是一条不断地自我改变、自我超越之路,说白了一句话,就是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从佛教的角度讲,是向道而生,转凡成圣的过程。有人觉得这个和我没有关系,什么道啊、圣啊之类的,但是你知道吗,在生活中你会痛苦吧,如果你痛苦,你就是凡夫,如果你快乐,你就是得道之人,如果你迷茫,你就是凡夫,你如果自在,你就是得道者。如果你把什么事情都处理的非常好,你就是得道之人,反之,你把什么事都搞的乱七八糟,你就是一个凡夫。凡夫和得道者差别不一定多大,常常就在一念之间,——比如遇上一件事,你心生嗔恨,就是凡夫,你消除怨恨,包容他,转嗔恨为慈悲,就是得道之人。一个得道之人,他自然就在道中。道无为而无不为,至物而不伤,故可以长久。
但是我们往往都是凡夫而不是得道之人,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去修行,没有去修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修行本没有什么高深,也不是剃个光头穿个袈裟躲在庙里才叫修行,你在家庭中,在菜市场,在工作单位,在滚滚红尘中才是最大的修行。而且,修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事,它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达到更圆满的状态。
利他之心,自度度人
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大家学会一种思考的生活方式,刚才戴总讲过,无论碰到什么问题要多问自己,不断地思考。其实西方哲学最重要的一块便是提问,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全是这样。好比说,客人为什么不来我的店呢,他为什么要和我过意不去呢,我最近为什么老头疼呢,为什么睡觉不香呢,都可以不断问自己,去寻找答案。我以前上过一个教练技术的课,有次老师让我们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要求每个人走的不一样。结果有人走过去,有人跑过去,有人跳过去,有人爬过去,有人唱着歌过去,我们50多人,没有一个一样的。所以你开动脑筋不断想办法的时候,办法就来了,如果一个人老是不动脑子,坐在那里不动,以后会得老年痴呆症的。多动脑子还有一个好处,会把你身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不信的话,你看看我就知道了,我这么瘦,就是因为脑子一刻不停地在运转。所以奉劝那些想减肥的人,此是无上减肥妙法,不传之秘诀,今天我布施出来。
实际上,只要碰到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这世上一物降一物,都有对治的方法。只要你开动脑子,凝神想象,总有办法解决。
我以前在普陀山教书的时候,要买一台音响,我去街上到处转,上海人热情,刚进去的时候,他巴不得跪下来给你擦鞋,可当你没有买一旦离开他的店,整个脸就拉了下来,长的像驴脸,理都不理你。我本来是想转一下再看,回来可能买他的,可看他的神情,就是他的东西最好我也不想买了。为什么,客户是需要用心去经营,你不能认为他今天不买,就冷若冰霜,他今天不买,你要让他明天再来买,后天再来买,要有这种功夫。所有的客户,都可能是我们的潜在客户,这是一个巨大的交易市场,我们钓鱼,还放长线钓大鱼呢,你对人家没有耐心,人家怎么可能马上投怀送抱过来,这事说的直白一点就像谈恋爱一样,不遗余力、全情付出、耐心守候,才可能赢得对方。
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很年轻,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和财富,不过要记住一点,如果你觉得今天很无聊,不知道时间怎么打发,玩玩手机,看看电视,侃侃八卦,逛逛街,你这个月是这样活,下个月还是这样活,今年是这样活,明天还是这样活,那你活100岁跟活20岁有什么区别?20岁死了和100岁死了有什么不同?只有找到生命的价值原点,你才能找到现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意义在哪里。人为什么活着?在称为“企业中最伟大的哲学家,哲学家中最伟大的企业家”的稻盛和夫说过,人生的目的在于提升心性、磨炼灵魂。换句话说,人生是用来提升心智的修炼场,是造物主为了塑造我们的人格,利用各种不同的道具给予我们的训练而已。所以人生本来都是一种修行,只有修的好与不好之分,但每个人都在修炼场中。
如果你把你的店,这一亩三分地当做体现你生命价值提升灵魂的一个场所,每一个人来,你能提升他的生命内涵,赞美他,让他穿最漂亮的衣服展现最优美的一面,使他觉得活着是那么有意义,那样你开的就不是一个店,你影响的也不是一个地区,你可以辐射全球造福人类,可以改写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那么你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会焕发出精彩的光芒,人我两利,这是最有价值的。
有人觉得我这话太大了,但人活着一定是跟生命的意义相关,当我们从来不知道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的时候,就会把生命看的非常狭小,局限,从象牙塔里走不出来。如何让你个体的价值跟所有人结合在一起?利他。当一滴水放入大海之后才能永恒,否则就干枯掉了。我们知道国民党那个时代基本上统治着整个中国,但最后为什么被毛泽东打垮了,当然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利他,共产党当时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的利益,你看我们每一个政府前面都有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什么是人民?芸芸众生,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自己的价值跟芸芸众生合二为一,社会需要的就是你努力的方向,那么你的价值就变成普世价值。不要认为这个普世价值我当了总统才能做,你是一个老百姓,你做每一件微小的事都能体现这种价值,正如一滴水里可以映射出整个大海的恢弘。
相反,一个人没有利他之心,自私自利,整天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得失,这种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你如果跟父母、朋友、伴侣在一起,时刻考虑到对方,时刻为别人服务,这样的家庭无疑是非常温馨、美好、快乐的。如果你跟你的员工、朋友、亲人都处于那种状态的时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
利他。他,是指你之外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父母,伴侣,邻居,朋友,员工。佛教讲,修行是个漫长的过程,中间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利他。我们要从凡夫到成就无上大道,中间所有的历程也是利他,在利他的过程中放下我执,放下贪嗔痴,——因为我执和贪嗔痴,会妨碍你更好地利他。
守持这样一种思想,可以帮助你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我们想把企业做到多大,你的利他就要多大。大到全中国,全世界,甚至六道众生。当然六道众生是佛教的境界,你利益的人越多,企业就越大,你利益一个省,你的企业就是省级的,你利益全中国,你的企业就是国家级的,你利益全球,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都受益,你的企业就是世界型的。你能利益一切,就能成就一切,在度人中度己,这其实已经步入了佛教的无上智慧。
利他并不代表我们都要用金钱去做施舍,金钱和物质只是我们利他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利他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一颗利他之心。你有这样一颗心的时候走到哪里都可以利他,上街可以捡垃圾,下班可以搀扶老人,坐公交可以让座位,对陌生人可以善意地微笑,就是面对空无一人的大自然,面对沉静的一草一木,你都可以默默无闻地感恩。
《大商通佛,小商通我》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