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学问答录(慧律法师)▪P8

  ..续本文上一页。你的行为若做得正确,做得对,人家就会说,你拜佛很好。所以,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我的成绩都有保持,嗯!普通啦!真的,你如果说拜佛的时候,害成绩很差,人家就说你看,拜佛拜的这样子,书读得这么差。所以说我们拜佛的人,在家庭上、在事业上、在公司团体里面,任何一个时间和空间所造成的环境,我们就要比别人更优秀,别人就会赞叹你。所以,我在读大学的时候,读了四年大学,从来没有一科说是被当掉的,绝对没有,为什么?成绩如果保持不好,人家会诽谤你,说你拜佛拜到入迷,是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拜佛,都是怎么样?不了解佛法,胡乱解释。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因果,就是说已经发生的事实,而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它,我们要用因果来认命它,当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又无能为力,找遍了所有的人,都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情,那你就要认命了,这个就是业障,这个定业不可转,转不过来,这个时候,讲因果就正确了,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推给因果,就不会推给“美国”。学佛之后,学佛没有正知正见,乱听乱说,曲解佛祖的意思。

  自杀之后,是不是都往生恶道?这不一定,看他生生世世所修的善与恶,如何预防自杀?要跟他开示,说我们生生世世都有自杀的因缘,才会常常自杀,所以你千万不要再自杀,解释因果给他听,这样他就比较不会自杀。

  问(7):比丘尼的戒律为什么比比丘更多条?(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比丘有二百五十条)是不是女众的业力较深重?如果是这样,为何女众的信徒比较多呢?

  答:比丘尼的戒律,因为她生理上的关系,举个例子来讲:女众在生理上每一个月有麻烦的事情,这在比丘尼戒就讲得很清楚。来就怎样啦!比丘尼就要准备什么。因为,佛在世时,有用布嘛!现在那个很多啦,什么舒洁啦,越薄型的啦,让你忘记了它的存在啦,太多了,现在这个社会,工业发展,女生痛苦减少,佛在世的时候,那有这种东西。在比丘尼戒律里面都说的很清楚用布。所以,因为女生的身体不同,生理作用也不同,所以,女众的戒律比较多,是因为这样,你要说业较深重,也可以这样讲,业障比较重,所以投胎成女众,就是说情比较重,感情比较重的人。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女众的信徒会较多?因为,女众已经知道痛苦了,从小就痛苦,生小孩也痛苦,结婚被先生打也痛苦,没去赚钱没得吃也痛苦,操心孩子也痛苦,所以,女众较有时间,较有时间。男众呢,白天打拼赚钱,晚上他想要享受了,歌厅啦!舞厅啦!咖啡厅啦!喝酒啦!所以男众信佛的较少,女众信佛的很多,每一间道场里面,有十个男众,差不多就有二百个女众,这个比率是二十比一,一间道场在共修,男众不超过二十个,至于女众动辄三、四百人,全都是女众,女众知道这世间痛苦,一切都痛苦,知道要赶快求往生极乐世界。

  问(8):我以前供养观世音菩萨、妈祖、土地公、地藏王、马府千岁,很多,关帝圣君,我本来住在新门,现在要搬往台北,要如何将妈祖、关公、土地公、地藏王、观世音搬往台北?

  答:我不知道。嗯,怎么拜这么多?如果拜佛的人,我们拜佛的人,都只供养三尊呢,这佛像不能供养两尊的,这一、三、五、七,这是什么意思,叫做三角。出家人,五衣、七衣、九衣,这都是有根据的,斧头是什么形状的?斧头的侧面叫做什么形?三角形,所以这奇数代表摧毁一切的烦恼。能摧毁一切的烦恼,能破一切的非障,所以以奇数作代表。打佛七,七天,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这样,所以,以七为主。是因为佛讲单数可以破烦恼,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中间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你不要只在右手边只供奉一尊观世音菩萨就好了,还要请一尊地藏王菩萨来供奉。反正要三尊就对了,不能摆四尊,要不然要摆五尊啦,要不,一尊就好。这样,所以说,不是一尊就是三尊,不要摆那么多。

  问(9):如果说我今天是正信的佛教徒,至于那些,我以前供奉的那些神要请到那里去啊?

  答:这个,以前拜神的人,现在是正信的佛教徒,那么那些神就请回它的本店,本店就是它的本坛啦!太子爷在哪里?就把它请回去。这是关公在哪里啦!就把它请回总坛,如果画有观音像的神龛,里面有画妈祖啦、灶神、或是关公啦!我现在要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知道拜佛和拜神不同,这样我要把它收起来,那又是观世音菩萨的神龛,该怎么办?这很简单,拿下之后用一张纸或是用布把它封起来,用绳子绑起来,放在较隐密的地方,较清净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这样而已。所以拜神的人,要改为拜佛的,就这样。如果是雕刻的神像,就把它请回总坛,如果用纸画的,把它收起来,把它卷起来,放在干净的地方,事先粉刷干净。初八、十五都可以安佛像,他说要看日子,都不用看日子,初八、十五都可以安佛像。要安佛像那一天,一碗饭、六碗菜、四种水果。

  问(10):请问师父,芭蕉、蕃茄可以拜佛祖吗?

  答:这在佛经里面和在戒律里面都没说不行。这个不知道是谁规定的,说那个不能拜,说那个里面有籽,吃下去又拉出来,种下去能活,就说不能拜佛,我说哪有人那么厉害,吃下去又拉出来,又拿去种。嗯!现在用马桶,按下去就冲掉了。我也不知道听谁说的,芭蕉、蕃茄不能拜。你们听过人家这样说吗?是吗?我没听人说过。我听人家这么说,我们出家人到今天还不晓得番石榴不能拜,那是真的,因为大家都这样讲,所以寺庙没有人敢拜芭蕉,对不对?这是依循风俗,还有些人很奇怪,他如果不爱吃那一种水果,他就绝对不可能买那一种水果拜佛,他就买他自己喜欢吃的,如果佛陀那时肠胃刚好差,要吃芭蕉。啊!哈!死了,就没有芭蕉吃。他都买他喜欢吃的哩,他如果不吃香蕉,没看不到香蕉,都是买他喜欢吃的。所以说,众生的习气都是这样。

  问(11):何为离心意识?我们的本性,跟我们的心,跟这个意识,有什么不同啊?

  答:跟诸位讲清楚,本性照说是不可说的,因为他是不可思不可议,讲不出来,看不到,听不到,它是菩提自性,本自清净,所以说本性就是清净、无烦恼、无污染,就像污泥里面的莲花,就像太阳光的光明,就像晚上月亮的光明,圆满、究竟,大智慧、般若的智慧,解脱、无任何的执着,无任何的爱恋、情执,当下解脱,解脱而能自在,自在当中具足无量的智慧,于分别当中,不作分别想,于不分别想当中,即是分别;不离烦恼,不即菩提,当下涅槃,不生不灭,这就是我们的本性。

  佛教说的心是什么?佛教说的这个心,是不能有统一的解释,这心上面加二字烦恼,就烦恼心,如加二字嫉妒,就嫉妒心,如加二字贪心就变贪,变嗔恨心,所以这心是一种笼统的名词,如果改成菩提心、清净心、慈悲心、平等心、无分别心、喜舍心这就变好的。所以,这心的解释,变成怎样呢,变成说它是一种笼统的名词。所以,在《大乘起信论》里面,一心开二门,真如门,生灭门,就清净的一面来讲,讲真如门,就污染的一门来讲,就讲生灭门,生灭就是刹那间的心,起心变化,起心动念,所以,刹那间都在思想,造成业,业就是我们意识的惯性意识,就一直培养这个习气,这念头就起来起重,起来起重,所以啊,就众生来讲,叫做生灭门,生生灭灭,生老病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是生的开端,生是死的开始,生死只是一念之间而已,当下变化而已,生本来就是死,死本来就会再出世,所以,在佛教来讲,生与死,都是刹那间在变化,没有真的生,也没有真的死,生后再死,死后他又再出世,只要他在生灭法。生灭法就是受时间跟空间的支配,名为生灭法。什么叫做受到时间跟空间支配呢?我们因为有时间的观念,所以,我们会产生一种执着,所以,我在台大的时候,告诉同学,时间跟空间是假的,为什么呢?当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现在几点。我们如果睡着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现在几点,我们在睡觉没有时间的观念,我们在睡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感受到这个空间,我睡什么榻榻米,还是睡在弹簧床,睡在床上,睡着的时候,就不醒人事。因为,大家还没开悟,所以,我只好用作梦来比喻,用这个比喻是不适当,但是,要突破时间跟空间的观念,暂时用这个比喻。如果见自性,就没有这种观念。那么,我们有时间的观念,我们就会有执着,会有很大的强烈的执着。时间从那里来呢,从太阳跟地球的转动,产生白天和黑夜,如果一个人,坐宇宙飞船射上太空,他就没有白天跟黑夜的东西,太空哪里有黑夜跟白天吗?所以,时间是虚妄的,不是实在的,是因为我们的错觉。那么,空间呢?也是错觉,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睡在哪个空间,如果知道我们现在在哪一个空间睡觉的话,我们就是还没睡。所以说,我们如果要学佛,要先突破这个时间跟空间,时间就是一种情执,空间就是一种胸量。空间就是讲我们的度量,那么,时间表示情执,当我们在等待一个人的时候,喔!我们会觉得时间很长,我们如果专心做一件事的时候,耶!咻一下时间马上过去,所以,在打坐入定的人,像虚云老和尚或是广钦老和尚,打坐,一坐下去就十四天、四十九天,他就没有时间的观念。如果空间呢?是一种胸量性,这空间就表示我们的心量,我们都不能大慈大悲,我们都只疼我们的孩子,不能疼别人的孩子,心量少,空间就少,心量大空间就大,心量大的人,随便住一间茅篷,随便住,他都觉得很快乐,心量小的人,跟这个人也不合,跟那个人也不合,让他住很宽敞的别墅,他都觉得很小间,到处树立敌人。所以,时间是代表执着,空间代表胸量。那么因为呢,我们突破这个时间跟空间,所以,佛祖最了不起,大慈大悲,一般的人要做到慈悲已经很困难了,一般的人只能说我们有爱心。爱心,…

《佛学问答录(慧律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