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爱、没有嗔恨,这个是出世法,染、爱、贪,这是世间法,不染、不爱、不贪,这就是在世间而出世间!丛林制你想出家了生死,你得离开家,家里有恩有爱啊,你得离开,不离开不行。
七月十五之后,辗转的天气凉快了,我们这一个初发心要没有制度是绝对不行,为什么要住丛林,要学习丛林的这一切?他这是出三界的一切,你象我们这个禅堂里边这些制度这是干什么的?这就是出三界的方式方法,象那跑香,坐香,上殿,这虽然行动还在社会上,我们的目的是出世间法,大家修行,就是没有爱心、没有染心、没有嗔恨心,要知道这就是出世法,这是我们的目的嘛,这个染心就是世间的嘛,我们学佛的就是没有染,断欲去爱,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我们当和尚就是干这个的,社会上也不知道这个,人家不也干这个。这是跟大家有缘,在这个古代的道场里修行,青原山也算是佛教的祖庭,云门、曹洞、法眼都是他下面的,大家能在这个道场里学习一番,这里当然是要苦些,江西、中国这些从林,还就是青原山这里苦些,他为什么苦啊?他钱也没有什么钱,也不是说常住有钱不给大家,他没有地方来钱,我到这里来的时侯只有四个人,这现在几十个人天天要吃饭,这个门票、功德箱收几个钱也就是大家吃饭,要说一个修行人哪,只要有点饭吃就算了,要弄些钱作什么唉?这说说,大家都放下来。
禅堂就是要见性,见性就是观心,能观心者即是上定,若不观心,法无来处。如何能见性呢?道无可修,法无可问,起心动念,即乖法体。禅堂里有人念那个念佛是谁,那你还小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是一个圣号啊,直接见性,那不是念的,就是古代念佛人多了,回光返照念佛的是谁,当下见性,不是光念那几个字。从前高旻寺,他说什么,你就念这个念佛是谁就行,那不是的,念佛是谁,他是几个字,阿弥陀佛他是一个圣号。祖师的意思,不管什么你得用,第一条,你在这个生活上没有染心没有爱心,这就是出世法,你那个染那个爱那个恨,那就是世间法。因为找们学的是出世法呀,出世法就是没有染,那不是光把和尚衣服穿上算了,那不行啊.就是社会上因缘所生法的这一切现象,你没有染心没有爱心,这就是出家人,不是到庙里就算是出家了,那不是的,你在家你所知道的、你所染的、你所爱的,你现在到庙上来了,穿上和尚衣服,你看到名利财色还染不染
有些人,在家里有老婆孩子,你想不想啊?你愿不愿把你那个一切放弃,把佛教的这个持戒修行坐禅在你脑子里面,在你行动之中,能不能站得住?你愿小愿接受佛教的这一切?并不是你外表像个出家人就行了,不是啊,那是个外表,那个不能了生死,你要没有染心,没有爱,这就是出家,你光跑到庙里面把和尚衣服穿上了,不行。欲得佛法利益,就要你把你的那一切放下来,把佛教这一切行起来,能不能作佛事?什么是佛事啊?就是没有爱、没有染,这就是佛事,并不是说人家上殿你也上殿,说念经大家都跟着念经,那是前边的祖师制,就是使你思想上在佛教里面有一个染,这个习气慢慢就少了。
出家受戒,要守戒,为什么要盘腿子?盘腿子是佛制,佛在世那诸大弟子都盘腿子,我在十多岁住禅堂,这维那师父很讲规矩,他坐十分钟二十分钟,他下位了,下位作什么?他检查,看看你盘腿子没盘腿子,他这个香板尖往你腿这里一叉,就晓得你盘没盘腿子,没有盘腿子就打两个香板,叫你把腿子盘起来,这就是制度,这就是染。你在禅堂里,你不盘腿子也不像个住禅堂的,住禅堂一定要盘腿子.维那师父下位子来检查腿子,若检查几次啊,你这腿子不盘或是你不是禅堂的人,他叫你走,怎么?禅堂里你就要学禅堂这一切。你们是到这里做啥的?你到这儿是出家的嘛,那你就要把家里这一切放下,就是在禅堂里用功,在禅堂外也用功,离开了寺庙,到城市码头功夫也不忘,虽然你这个身体不在寺庙里面,你这个思想还在那里修行,你慢慢的变成一个真正的和尚,不是就这样马马虎虎的算了,当和尚要认真哪,不是在这儿混上几天。
青原山下边那几块田,政府他提出来要给我们,现在也没给,要给嘛就给,不给也没有什么了不得,这山河大地是谁的?你说谁的也可以,你不说是谁的也可以,那顺治皇帝他是山河大地主,都归他,现在还归他吗?现在也不归他了。究竟你说这是谁的?就是当时当权者说是他的,要过一个阶段,皇帝也会死,当官的也会死,你说这地是谁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个样,你说是谁的呢?我们是出家人,是修行的。原来青原山管九个县的土地,这现在你要说地是和尚的也不成,就是这个样子,那就是社会上这个变化不同,固定不下来,现在我们这儿,门票一块钱.我们这么多的人要吃饭,政府也没有什么话说,卖门票的师父,人家要不给钱不要勉强,没有什么,我们功德箱还有几个钱 大家把菜种好,弄弄,够吃的就算了,出家人嘛,你要学佛啊.你要不学佛你在这里干什么?一定要改变,僧装、素食、独身,要穿和尚衣服,不穿和尚衣服你不是个僧人 要吃素饭,要孤身,你有老婆不行,我们就是这个样子,历朝历代的出家人都是这样 不这样就不是的。你到这儿来,你是不是来真出家.客堂里知客都要看看,那不是说我到这儿来吃两天饭,不对了我走了,你放不下就不要来嘛.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你要是在家人谁会管你?我们不能跟在家人讲清规戒律呀,你给他讲什么清规戒律?清规戒律是出家人的,你给他讲不是白讲吗?他也不会相信你。
从八月十五之后,班首师父.禅堂里面有些事情他要经常讲讲,我们要讲就是讲修行,不是社会上拉拉扯扯的事,因为我们出家的目的就是要出世.要出这个婆娑世界,平常对于这个社会上啊,没有爱,没有染,跟着佛所说的,佛的知见,要入佛知见。天气凉快了,八月十五,禅堂开示讲修行,修行是干什么的?班首师父要说明白,“如班首示”嘛,开示,就是说修行怎么修行,修行是什么目的?我们是出世间的,要出这个痛苦的世间,没有染、没有爱,没有恨,我们是学这个的嘛,学这个要做这个,不做这个你有什么用?不是说住一个庙上,有吃的,有用的,快快活活,那不是那个样子。我们最初是割爱辞亲,远离自己的家乡,为什么要和父母离开呢?因为他们是个染嘛,他们做的是世间法,亲属、妻子儿女,我们出家人就是孤身,没有这个。我们是修行的,我们是了生死的,我们是干这个的。
天气辗转的凉快了,常住里还有一点事情,有一点事情还是大家的事情,我们种点菜,修修房子,瓦、椽子都搞一搞,大家都好过。到打禅七的时候,这些事能不做就都不做了,修行的嘛,冬天来了,一定要好好的修行。天天要吃饭,大寮里安排一下,因为人人都要吃,人人都有责任,和尚的事大家办,身体不好的,随众不随力,有些人有力气,能拿一百斤,叫大家都拿一百斤这不行,从来庙里有这句话,叫“随众不随力”,随众就是大家去你也得去,除非是病得不行了,跟着以前高旻、金山,僧值斋堂里看见你三天没吃饭,客堂才允许你告假,不这样不行,古代要严格一些,丛林制嘛,就是十方来的人,有什么事还要十方人来做。
佛出世间,唯以一大事因缘,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那就是对于世间上的名利财色没有这个心了,没有染心,没有爱心,没有嗔心,我们所作皆办,具诸佛法,佛法就这么个样,什么样都不是,起心动念,即乖法体。八月十五那一天,禅堂里维那得知道这个事情,要到客堂外头挂牌,牌上写什么呢?“如方丈示”,“如班首示”,就是由维那师父带领大众请班首师父开示用功。从八月十五要讲修行,修行是什么样子?怎么修行?要由班首师父讲明白,那就在这个丛林下就是不辜负住这个丛林,这是修行的,要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的知见就是对于这一切没有染、没有爱。佛教存在几千年了,现在弄的差一点,以前认真的很哪!就说高旻寺、金山这些大丛林,那些起七的仪式怎么弄法,那忙的不得了,这现在也不知道了,你现在到金山还搞个什么修行?那里面还吃酒吃肉,你看这,这完全把千百年来丛林遗留下来的规矩都算了!那就是这个地方能搞一下我们就搞一下,弄不了嘛就算了,这现在时代就这个样子。那以前解放初期虚云老和尚到云居山,那是云门事件之后,云居山就是青原山下边第六代的祖师,到现在还住一百来个人,年年也打几个七,本来旧社会我在云门寺·…
《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九》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