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也。
九带(名法远)
浮山每于示徒之际。遍举宗门语句。而学者编集。乞师名之。师因其类聚。目之曰佛禅宗教义九带集。盖拟班固九流之作也。
【佛正法眼藏带】
夫真实之理。证成法身。照用之功。作为报土。诸佛之本因既尔。诸祖之洪范亦然。五部分宗。万派之精蓝棋布。一灯分焰。十方之法席鳞差。又华严经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昔灵山会上。世尊以青莲目瞬示四众。无能领其密意。惟大迦叶。独领解佛旨。经云。佛告大迦叶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与汝。汝当流布勿令断绝。又临涅槃告阿难言。十二部经。汝当流通。告优波离言。一切戒律。汝当奉持(一作受持)。付大迦叶偈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于是大迦叶。持佛袈裟。于鸡足山中。入寂灭定。待慈氏下生。两手分付(古德著语云。鸟栖无影树。花发不萌枝。四海波涛净。一轮明月天)。
【大圆智颂】
佛正法眼。迦叶亲闻。祖祢不了。殃及儿孙。
【大慧杲】
迢迢空劫不能拘。佛眼何曾识得渠。妙体本来无位次。正因那得有规模。太虚寥廓尘埃净。智鉴圆明物象殊。从此华山千古秀。任他潘阆倒骑驴。
【佛法藏带】
夫三乘教外。诸祖别传。万象之中。迥然独露。纤尘未泯。阻隔关山。拟议差殊。千生万劫。三贤未晓。十圣那知。截断众流。如何凑泊。圣人曲成万物而不已。刻雕众形而无功。而况如来藏乎。所谓藏者。该括三世过现未来诸佛法藏。其间有大小乘。小乘为声闻缘觉。大乘谓菩萨。于中支分为八。谓三藏五乘。其三藏。谓经律论。五乘。谓声闻缘觉菩萨而兼摄人天。然则教分名数。依根所立。而不离一乘。法华经曰。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又曰。尚无二乘。何况有三。又曰。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此明依根立权。如华严说。如来藏以法界为体。如来藏无前后际。无成坏法。无修证位。绝对待义。所以文殊偈曰。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圣人说了义不了义。并是依根安立。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辨。三藏五乘各有宗旨。于一乘论圆顿半满。并是权立。惟华严一经。以法界为体量。佛与众生同一体性。本无修证。本无得失。无烦恼可断。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古德著语云。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古涧寒泉涌。青松雪后苍)。
【大圆颂】
吾佛法藏。捞捷众生。百千三昧。弹指圆成。
【大慧】
十方通摄了无遗。三际全超在此时。圣号凡名同一舌。劣形殊相谩多岐。家家门外长安道。处处窟中师子儿。打破净瓶无一事。杜鹃啼在落花枝。
【理贯带】
夫声色不到。语路难诠。今古历然。从来无间。以言显道。曲为今时。竖拂扬眉。周遮示诲。天然上士。岂受提撕。中下之机。钩头取则。投机不妙。过在何人。更或踌躇。转加钝置。理贯带者。理即正位也。其正位中。而无一法空同实际。其实际理地。不受一尘。
(古德著语云。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大圆颂】
理贯全收。万派同流。毗卢华藏。物物头头。
【大慧】
真理何曾立一尘。呼为正位早疏亲。乌鸡半夜鸣何处。枯木花开劫外春。信手垂慈常利物。拟心执著已乖真。君看鹤树泥洹日。曾举双趺示众人。
【事贯带】
夫日月照临不到。天地覆载不著。劫火坏时彼常安。万法泯时全体露。随缘不变。处闹常宁。一道恩光。阿谁无分。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国土一时说(古德著语云。觅火和烟得。檐泉带月归石长无根树。山含不动云)。
【大圆颂】
事贯万有。纤尘不漏。万象森罗。全机无咎。
【大慧】
转处孤危万事休。随缘得旨复何求。群生造化乘斯力。一道灵光触处周。即事即空无剩法。全心全佛有来繇。填沟塞壑无人会。可笑骑牛更觅牛。
【理事纵横带】
夫触目是道。佛事门中。绝迹无私。通贯实际。圆融事理。运用双行。器量堪任。随机赴感。门风露布。各在当人。建立宗乘。强生枝节。出门问路。指东划西。历劫顽嚚。如何扣发(古德著语云。针锋头上翻筋斗。红炉焰里碧波生。猿抱子归青嶂里。鸟衔花落碧岩前)。
【大圆】
理事纵横。照用齐行。这边那边。日午三更。
【大慧】
尘尘实际本和融。举体全该事理同。应物行权无定法。随缘立理绝罗笼。竿头有路通车马。棒下无生触祖翁。出没纵横全体用。夕阳西去水流东。
【屈曲垂带】
夫垂者。圣人垂机接物也。屈曲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也。同安云。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珍御名不出世。垢衣名出世。僧问石门彻和尚。云光法师为甚么。却作牛去。彻云。陋巷不骑金色马。回途却著破襕衫。圣人成佛后。却为菩萨。导利众生。是名不住无为不尽有为矣。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云。菩萨云何通达佛道。摩诘云。菩萨行于非道。是名通达佛道(古德著语云。慈云普覆无边际。枯木无花争奈何。宛转是非从曲直。个时消息解通风)。
【大圆颂】
屈曲垂慈。棒喝齐施。覆藏密旨。少室灵枝。
【大慧】
不装珍御示初机。出世权披弊垢衣。细路曲盘连夜过。故乡迢递几时归。垂丝千尺钩还曲。利物多方语带悲。休论长安风物好。得便宜是落便宜。
【妙[口+十]兼带】
汝州风穴和尚示众云。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莫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劝汝诸人。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昧两岐。凡圣疑情。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哮吼一声。壁立万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则瞎却渠眼(古德著语云。一句曲含千古韵。万重云散月来初。垂丝千尺意在深潭)。
【大圆颂】
妙[口+十]真机。境物如如。是凡是圣。无欠无余。
【大慧】
抬搦繇来作者知。个中一字两头垂。同生同死何时晓。双放双收举世疑。照胆蟾光沉碧汉。拍天沧海浸须弥。闻韶忘味有余乐。方识诗人句外奇。
【金针双锁带】
夫鸡足分灯之后。少林传芳以来。各阐玄风。互兴佛事。若凭言诠为据。断灭法门。更成造作修功(一作更或功行修持)。平沈先圣。头头显露。物物明真。不用踌躇。直截便道(古德著语云。风吹南岸柳。雨折北池莲。白鹭下田千点雪。黄鹂上树一枝花)。
【大圆颂】
金针双锁。全心印可。有句无句。千花万朵。
【大慧】
突出全机理事玄。东村王老夜烧钱。等闲得路明如日。举步回头直似弦。玄要并行无别语。机缘才兆不堪传。从来大道无拘束。信手拈来百事全。
【平怀常实带】
洛浦和尚示众云。末后一句。始到牢关。把断要津。不通凡圣。寻常向汝诸人道。任从天下乐忻忻。我独不肯。何故。灵龟负图。自取丧身之兆。凤萦金网。拟趣霄汉。以何期。寻常向汝诸人道。须于旨外明宗。莫向言中取则。所以道。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僧问南泉。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如达平常道也。见山即是山。见水即是水。信手拈来。草无可无不可。设使风来树动。浪起船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何差异。但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方宁静。君臣道合。岂在麒麟出现凤凰来仪。方显祥瑞哉。但得理归其道事乃平实。无圣可求无凡可舍。内外平怀。泯然自尽。所以诸圣语言。不离世谛。随顺世间。会则途中受用。不会则世谛流布(古德著语云。长因送客处。忆得别家时)。
【大圆颂】
平怀常实。事圆理毕。露柱灯笼。无得无失。
【大慧】
更无回互本圆成。觌面无私一体平。水上东山行不住。火中木马夜嘶鸣。人间但见浮云白。天外常看列岫横。若为平常心是道。拟心已在铁围城。
浮山云。据圆极法门。本具十数。今此九带。已为诸人说了也。更有一带。诸人还见么。若也见得亲切分明。却请出来说看。说得相应。则通前九带。圆明道眼。若也见不亲切。说不相应。但依吾语言。以为己解。则名谤法。无有是处。诸人到此合作么生。众皆罔措。师遂叱散。
黄龙三关
南禅师问隆庆闲禅师云。人人有个生缘。上座生缘在什么处。闲云。早晨吃白粥。至晚又觉饥。又问。我手何似佛手。闲云。月下弄琵琶。又问。我脚何似驴脚。闲云。鹭鸶立雪非同色。黄龙每以此三转语。垂问学者。多不契其旨。而南州居士潘兴嗣延之。常问其故。龙云。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关吏问可否。此未过关者。复自颂云。
我手何似佛手。禅人直下荐取。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著无生。会得云收月皎。方知此道纵横。
生缘有路人皆委。水母何曾离得虾。但得日头东畔出。谁能更吃赵州茶。
(芦山旻古佛语录云。昔见广辨首座收南禅师亲笔三关颂。讽诵无遗。近见诸方语录。不全。又多讹舛。故兹注破)。
真净文颂
我手何似佛手。翻覆谁辨好丑。若是师子之儿。野干谩为开口。
我脚何似驴脚。隐显千差万错。豁开金刚眼睛。看取目前善恶。
人人有个生缘处。认著依然还失路。长空云破月华明。东西南北从君去。
景福顺(蜀人嗣南禅师)
长江云散水滔滔。忽尔狂风浪便高。不识渔家玄妙意。却于浪里飐风涛。
南海波斯入大唐。有人别宝便商量。或时遇贱或时贵。日到西峰影渐长。
(黄龙老和尚。有个生缘语。山僧承嗣伊。今日为君举。为君举猫儿。偏解捉老鼠)。
南堂静(名道兴蜀人嗣五祖)
我手何似佛手。炉[革+(备-人)]钳锤扫帚。曾烹紫磨金身。光射七星牛斗。
我脚何似驴脚。白刃红旗闪烁。坐断百战场中。妙用六韬三略。
人人有个生缘。视听俯仰折旋。顶戴寰中日月。怀藏阃外威权。
圆悟勤
我手何似佛手。随分拈花折柳。忽然撞著…
《017 人天眼目(宋 智昭 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