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P9

  ..续本文上一页果见韶阳下手弄(忍俊不禁)。下手弄(弄不出即休两回三度)。激电光中看变动(眨眼丧身失命)。在我也能遣能呼(少卖弄)。于彼也有擒有纵(七寸在手)。底事如今付阿谁(万松老汉)。冷口伤人不知痛(阿耶阿耶)。

  师云。玄沙专使驰书上雪峰。峰拆开乃见三张白纸。示其僧云。会么。僧云。不会。峰云。不见道。君子千里同风。僧回举似沙。沙云。山头老和尚蹉过也不知。玄沙承嗣雪峰。寻常证父攘羊。当仁不让。道要南山作么。此又果毅无前。太刚之甚。长庆随邪便道。大有人丧身失命。不解师子返掷。此真见义不为。是无勇也。风云际会头角生。果见韶阳下手弄。此颂云门觌面拈出一条活蛇。不同诸师弓柸现影。能遣能呼者。俚谚有云。呼蛇即易。遣蛇即难。有擒有纵者。此颂既撺向面前复作怕势。已能擒纵必解遣呼。天童末后道。底事如今付阿谁。冷口伤人不知痛。但凡拍颂归于自己。拈向面前。始是作家。雪窦亦云。如今藏在乳峰前。来者一一看方便。师高声喝云。看脚下。万松道。雪窦贪观脚下。不知穿过髑髅。天童冷口伤人。明人不作暗事。我当时若作云门。以拄杖撺向雪峰怀里。拟议不来。随后教伊自作自受亲遭一口。为什么如此。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

  第二十五则  盐官犀扇

  示众云。刹海无涯。不离当处。尘劫前事。尽在而今。试教伊觌面相呈。便不解当风拈出且道。过在什么处。

  【举】盐官一日唤侍者。与我过犀牛扇子来(要且少他不得)。者云扇子破也(未举时却完全)。官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不见道破也何不领话)。者无对(扇子犹在虽有如无)。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出巧新行能做会卖)。

  师云。杭州盐官县。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本唐皇宗枝。宣宗在潜为僧。将谒师。师预知告主事。大禁杂言。止约横事。帝住久。忽辞。师密谓曰。时至矣。无滞泥蟠。兼嘱以佛法后事。武宗灭教六年。宣宗复兴。师有力焉。帝将诏师归宫供养。师化已久。帝恻怆追谥悟空禅师。师一日唤侍者。与我过犀牛扇子来。侍者道。扇子破也。也是平实父子说话。师云。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此乃全身入草养子之缘。侍者无对。却也因邪打正。只是自不知有。投子代云。不辞拈出。恐头角不全。万松道。善能修补。雪窦拈云。我要不全底头角。万松云。乃吾家之旧物。石霜云。若还和尚即无也。万松道。当面讳却。雪窦拈云。犀牛儿犹在。万松道。明眼难谩。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万松道。恩多怨深。雪窦拈云。可惜劳而无功。万松道。好心不得好报。据这一队老汉。空说道理。扇子与牛儿。终拈掇不出。唯资福画一圆相。于中书一牛字。扇子犀牛。斩新不动。雪窦拈云。适来为甚不拈出。其实道扇子破也。何曾动著分毫。适来不拈出。又何曾少。而今拈出也不曾添。天童赏资福拈得出用得亲。标名挑请。特为煎点一上。颂云。

  扇子破索犀牛(一不做二不休)。棬挛中字有来由(强如说道理)。谁知桂毂千年魄(埋根千丈)。妙作通明一点秋(现世生苗)。

  师云。诸方谓。扇画犀牛玩月。或云。犀角为扇。或云。以犀为柄。皆得名为犀牛扇也。盐官当时开个铺席。各人拈出一柄。独资福亲手新样。脱体偏别。师尝示众云。隔江见资福刹竿便回后。脚跟下好与三十棒。岂况过江来。时有僧才出。师云。不堪共语。大抵讲肆贵说到。宗门贵用到。以棬挛中字最有来由。玄沙示众云。吾有正法眼藏。付嘱摩诃迦叶。犹如画月。曹溪竖拂子。犹如指月。桂毂乃月也。涅槃经世尊放月爱光。阿阇世王热恼清凉。所以道。谁知桂毂千年魄。妙作通明一点秋。可谓大柄若在手。清风常及身。犀牛扇话。拈颂最多。要且端的不曾与盐官相见。万松若作侍者。见道与我过犀牛扇子来。有甚羽蒲纸竹绫绢础牦。信手拈来便与一柄。何者纵有千般巧。终无两样风。

  第二十六则  仰山指雪

  示众云。冰霜一色。雪月交光。冻杀法身。清损渔父。还堪赏玩也无。

  【举】仰山指雪师子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仰山不觉平地吃交)。云门云。当时便与推倒(不奈舡何打破戽斗)。雪窦云。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师云。古人临机遇物。发明空劫以前一段大事。法华经云。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说者以谓。白是众色之本。一乘是诸乘之源。而不说白色向上更有事在。故仰山指雪师子。示众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且白是众色之本。雪色至白。如何更有过此色者。万松道。既称为色。必与眼对。过白之色。唯无色者。不与眼对。云门所以道。当时便与推倒。若便向至白无白处。认著正是堕在无色界中。雪窦所以别指出一条活路。向推倒处。却教扶起。佛眼云。若向这里扶持起来。甚生次第事。万松道。若是他宗异派。不道不得。更须知有洞上宗风正倒时便起。正起时便倒底时节。然后起倒同时。起倒不立。更买草鞋。行脚三十年不见。佛觉颂云。一色无过指示人。白银世界里频申。超然推倒还扶起。争似东风煦日新。万松道。日出后一场[忏-千+么][忏-千+罗]。一等学人。见云门推倒雪窦扶起。便作机锋转换。大用无方会。见向一色边不得色边会。以为宗旨血脉。已有佛觉为证。如或不信。更问天童。颂云。

  一倒一起雪庭师子(恰似个活底)。慎于犯而怀仁。(识法者恐)。勇于为而见义(路见不平)。清光照眼似迷家(东西不辨)。明白转身还堕位(更上一层楼)。衲僧家了无寄(且过一生)。同死同生何此何彼(刀斧斫不开)。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收得返魂香)。凉飙脱叶兮秋澄潦水(来挝涂毒鼓)。

  师云。云门一倒。雪窦一起。仰山指师子。要过此色。三个鼎足阙一不可。三玄三要尽在于兹。仰山恐人坐在明白里。岂非慎犯怀仁也。指似于人令过此色。岂非勇为见义也。鲁语曰。见义不为无勇也。云门又恐坐在一色边也。岂非慎犯怀仁。便与推倒。亦勇为见义也。雪窦恐人只解推倒。乃慎犯怀仁也。更能扶起。勇为见义也。不见。赵州道。老僧不在明白里。良以清光照眼犹自迷家。明白转身未免堕位。只解推倒不解扶起。而堪作什么。本色衲僧如珠走盘。虽同死同生而不居生死。虽无彼无此而权立彼此。末后两句。有时。太阳门下。有时。明月堂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朝菌蟪蛄。且道。而今是什么时节。且随老木同寒瘠。将逐春风入烧瘢。

  第二十七则  法眼指帘

  示众云。师多脉乱。法出奸生。无病医病。虽以伤慈。有条攀条。何妨举话。

  【举】法眼以手指帘(莫道不知莫道不见)。时有二僧。同去卷帘(同行不同步)。眼云。一得一失(剑下分身)。

  师云。法眼斋前上参。以手指帘。二僧同去卷帘。眼曰。一得一失。东禅齐云。上座作么生会。有云。为伊不明旨。便去卷帘。亦有道。指者则会。不指而去者则失。恁么会还可不可。既不许恁么会。且问。上座阿那个得。阿那个失。万松道。泥里洗土块。此非但法眼。南泉一日谓僧曰。夜来好风。僧亦曰。夜来好风。泉曰。吹折门前一株松。僧亦曰。吹折门前一株松。泉次谓一僧曰。夜来好风。僧曰。是什么风。泉曰。吹折门前一株松。僧曰。是什么松。泉曰。一得一失。指帘话极有为人作略。二僧卷帘。在当人分上。自有两条路子。法眼先与一印。印定更无移改。在法眼分上。明暗相参。杀活机。大人境界普贤知。诸方皆以离得失忘是非为上。法眼走入是非海里得失坑中。作活计。盖无得失人。可以定天下之得失。万松恁么。提唱也有得有失。诸人恁么。上来也有得有失。唯深明利害之端者。可以较其损益。孙个唤做现成公案。不劳再勘。为伊不能倒断。不免天童引惹词讼。颂云。

  松直棘曲鹤长凫短(不得动著)。羲皇世人俱忘治乱(葫芦提錾得肥)。其安也潜龙在渊(佛眼觑不见)。其逸也翔鸟脱绊(斫头望不及)。无何祖祢西来(上梁不正)。里许得失相半(下柱参差)。蓬随风而转空(业识茫茫无本可据)。舡截流而到岸(顺水张帆难逢快便)。个中灵利衲僧(骂街醉汉谁敢承头)。看取清凉手段(我这里也有只是罕遇其人)。

  师云。古人不得已。强名本分事。松直。棘曲。鹄白。乌玄。本出楞严经。天童点化鹤长凫短。庄子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俗谚云。要不闷依本分。岂直羲皇世人俱忘治乱。孔子谓。西方有大圣人。不治而不乱。治乱者得失也。三祖云。得失是非一时放却。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四或跃在渊。秦台记。王次仲年弱冠。变苍颉古文为隶书。秦始皇征之不起。上怒槛车囚之赴国。路化作鸟脱羁绊。飞至西山落二翮。今妫川县有大翮碢。即其处也。此颂上古之风。出处行藏。各安其分。佛未出世。有多少经论公案。及至祖师西来。便有得有失。何不向未指帘时会取。随风转空。截流到岸。此二句点出二僧得失。天童大有功夫不易。恁么道。若无活人手。争能杀得人。是故又道。个中灵利衲僧。看取清凉手段。且道。据什么令。便得如此。待尔吃棒了。向尔道。

  第二十八则  护国三[忏-千+么]

  示众云。不挂寸丝底人。正是裸形外道。不嚼粒米底汉。断归焦面鬼王。直饶圣处受生。未免竿头险堕。还有掩羞处么。

  【举】僧问护国。鹤立枯松时如何(步步登高易)。国云。地下底一场[忏-千+么][忏-千+罗](心心放下难)僧云。滴水滴冻时如何(法身无被不禁寒)。国云。日出后一场[忏-千+么][忏-千+罗](雪消露出死人来)僧云。会昌沙汰时。护法善神向甚么处去也(点即不到)。国云。三门头两个一场[忏-千+么][忏-千+罗](到即不点)。

  师云。隋州隋城山护国净果大师。讳守澄。与二世演化大师讳知远。同在湖南报慈。慈升座。师问如何是真如佛性。慈曰。谁无。参退。首座问。汝适…

《015 从容庵录(万松老人 评唱 天童觉和尚 颂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