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迷津----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
问: 惟觉老和尚传的禅法,有什么特色?
我现在的教法顿渐互相为用,先修数息,再参话头及放下。参话头也是一种方便。最后必须明白本心才行。本心就是菩提心。以打禅七来说,头两天先教大家数息,使心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再参话头。参话头才能转识成智。参话头,境界很多,必须「不离本参」,也就是不离当前这念心,才不曾走错路,放下就是保持当前这一念,清楚明白,常寂常照,常照常寂。
释迦牟尼佛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也是契合这一念心,清净心,就是大乘佛法的根本。我现在喝茶,举起茶杯,和释迦牟尼佛拈花,有什么差别?都是这一念心。谁在喝茶,如果是我自己在喝茶,每一口感受都不一样,第一口觉得很舒服,第二口也不错,第三口、四口就淡而无味,不想再喝了。如果说是心在喝,前后层次、心理感受不一样,请问:那一个是自己的心?如果契悟到喝茶是谁,就知道灵山会上拈花微笑的妙意。佛陀教下有很多方便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即是本心,找到本心,就可循旧路回家,路就不会走错了。这是属于禅宗的顿法。其他渐修的法门很多,例如种种三昧等等。
问:如果每天只能腾出一、二个小时,应该怎么修行?
早晚抽出一段时间,先礼佛,接著诵金刚经,诵完经就打坐,至少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诵经的时候,如果有妄念,不要理它,继续诵。起先是有念慢慢地由有念归于无念,无念才是本心,譬如:打妄想、昏沉、感觉无聊,这些都表示刚才诵经的那念心保持不住了。
除了早晚专修的功课以外,白天随时要保持安详、自在、六根清净、不攀缘,心清清楚楚,能够作主,做任何事也是清清楚楚,有条不紊,不生挂碍。时时刻刻观心返照,一有杂念妄想,立即把心收回来,这是动中修心。能够动静配合,静也静得,动也动得,修行很快就会相应。
问:禅坐会「走火入魔」吗
「走火」是属于生理上的问题。我们知道,生命是由两大部分所组成:一种是物质,一种是精神。精神是指我们这个心,物质就是指色身。每一个人都有眼耳鼻舌身,都四肢五官,佛法上就把这四肢五官分成为四大种:地大、水大、火大、风大。大家都知道,道家安炉练丹,就是要先守丹田,运气引导,存想一个定点。这个定点就是在我们肚脐眼下面一寸三分的地方,用我们的意识把心念集中于此,那里就会发烧、发热,这就称之为「火」。把火集中在那个地方,然后用意识来引导这个火,打通任、督二脉,甚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如果业障太重,心情过于急躁,方法拿捏不稳,就会产生气血逆流,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发生呕血,或者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佛法中根本就不修这个法门,是不会发生走火的毛病的。
再来讲「入魔」。什么是「入魔」?现在有很多学打坐的人,坐没打好,反而变成神经兮兮的,什么原因呢?就是有所求。希望佛菩萨来加持;希望上师来加持;希望耶稣来加持;希望济公活佛及神明来加持等等。白天如此祈求,晚上也是如此。长此以往,幻境就来了;或梦到上帝、上师,或梦到菩萨,或梦到种种神明来同他讲话,这时候他就信以为真了,乃至于告诉他种种法门及吉凶祸福等。最初有些感应,慢慢愈信愈深、愈执著。以后,在白天彷佛也听到有人跟他讲:他是妈祖,他是上帝,他是观音,是济公等等,乃至说自己是罗汉、菩萨、佛来转世度众生的。
渐渐地,左右的人误以为他得了神通,而他说出来的话也似乎有些灵验,有些似神通的样子。现在就有很多这种人。经过一年、二年、三年,这种感应慢慢不灵了,而且晚上失眠、头痛,甚至于精神失常。这时候旁边的人告诉他:「你是著魔了,不是得了什么神通!」他一想,确实认为著魔了;产生恐惧、烦恼,失去以前的信心,晚上睡觉也睡不著,精神恍惚。于是就到处找师父,求上师加持、念咒,用种种方法来降伏魔恼。不降伏还好,一降伏,问题就愈严重了,为什么呢?他不知道这些境界是意识变化出来的,是自己心当中生出来的幻境。这一降伏把心分成了两边,成了对立的两种境界,自己和自己作对;慢慢地就变成精神失常。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社会上,这种人似乎是愈来愈多,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著魔」。我们了解什么是「走火」、什么是「入魔」之后,就知道这些与「禅」是毫无关系的。
问:何谓「以心印心」?
禅师传授禅法,先要看弟子是否可以接受心法,担当传灯的使命。所谓「印心」就是印证他的知见、契悟的道是否正确,如其所悟的「道」与老师的「道」相契合,就为「印心」。印即是印可,心是本心。既见自己的本心,当然也知道别人所契悟的本心,所谓佛佛道同。
其实,人人都有佛性,都可以契悟。儒家也说:「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一般人的心天天都在用,却不知道这念心的微妙,不懂得保护自己,一般人只知道保护色身,不使它饿、冻、有病赶紧找医生。自己的心有毛病,却没有办法防护。明白这念心,经常保持宁静,不起贪、嗔、疑,不造恶业,时时刻刻了了分明,自己作主,这才是真正保护自己。
问:神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神通本来是很简单的一回事,只要你心清净、心定了,这些都是心的作用,是人本自具足的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但是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没有这个能力,就认为是奇妙、不可思议的。
其实,真正有神通的人不会讲,就好像一个人在银行里存了几千万,他会到处去宣扬这件事吗?我相信没有人会这么傻吧!
真正有神通的人,才会知道人家说你有神通是在害你,因为这种事情一经宣传出去,所有的人统统都跑来求你指点,那你这一生不就完了吗?这还好一点,更坏的情况是,你没有神通,可是人家硬指你有神通,这个时候你说没有神通好像有失面子,于是也硬著头皮装作有神通的样子,那这就是大妄语了,要下地狱的。
就算你有神通,如果常常有人来找你挑战、测试,像那些会武功的人到各处道馆找人比划一样,那你不也要倒霉了吗?这里面问题很多,坏处不少,所以真正有神通的人就了解这些东西不能讲。当然有神通也不是不能用,但要看情形,不能乱用。
我们一个人,如果能保持心地的清净、光明自在,这比有神通更好。你有了神通,看到了其他的东西,假使没有智慧,马上会受这神通的攀缘跑掉,那坏处更多。
你即使得到了神通也不要执著,执著神通多半会走错路。因为你所看到的神通有远近、大小、深浅的程度不同,譬如你看到某个人下礼拜有灾难,但是你看不到下下礼拜的事情,说不定你这一看就判断错误了。所以有神通也很危险,要小心用。
修禅定要不执著才会进步,禅也有正有邪,你持戒要清净,不能说我们修禅的人,酒肉穿肠过,佛在当中坐,管他吃酒也好,吃肉也好,只要不做坏事就好了,这种思想慢慢演变就会产生邪见。
佛经上说:「不要执著神通。」但一般人觉得神通很好,可以帮人医病、解厄,为什么不要执著神通呢?这要你到了那个境界,才会知道这话里有甚深的道理存在。其实你不去求,不去执著,本事会更大,这就是道通了嘛!
当然神通也可以修,但是没有正知正见,修出来做什么?一般人把神通当做沽名钓誉的工具,这成了邪见。
不但神通不能执著,一切的智慧也是如此。修禅定境界就现前,不持戒,邪知见就产生。我们修行要清楚的保持当前这一念心,就不容易出事,在修行的路途上才不会担误时光,绕远路。」
问: 有何方法可以印证自己的修行有没有偏差?
佛法有事有理凡夫知事不知理,不管如何修都背道而驰,即使把身体烧了也是一样。佛法最重要的是保持当前这一念心,这念心是法界,你是否与法界相应,自己心里最清楚。
你守五戒,五戒与人道相应。你一天当中都在起贪嗔、邪见,这就是落入恶道的因,有因必有果,你反省自己一天当中起了多少恶因,如果恶因很多就必然堕入三恶道中,没有人救得了你。
如果你与十善相应,那你将来一定升天,这个法界是天道法界,修四禅八定的人,死后可升到色界天去,这就超越了欲界天。十善属欲界,四禅八定可到色界、无色界天,你自己有没有四禅八定自己心里明白,这完全是实质上的问题。
你现在即使证了果,还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不可能证了果,连五戒十善都没有了,也不可能说现在我悟到空了,五戒十善是天人的事,我们修了,那就是颠倒。
佛法是以五戒十善为根本,悟到缘起性空的道理,就更进一步深入法界、深入禅定,修行证到声闻,初果二果证入真空涅槃,这其中也有很多的快乐,没有烦恼,这就证入了声闻果位。
如果你说你顿悟了,悟到了自性当前这个心,那你还须渐修,时时刻刻保持这个心,因为你还有习气要在行住坐卧中磨练自己。
你说你是圣人,那最低限度就得和圣心相应,所谓圣心就是无畏心、清净心、慈悲心,你的行为当中就会呈现这些心性。
而菩萨修菩萨行是要修大慈、大悲、大智、大愿、大行,这就是现在因地修行必备的条件,如果你说你是菩萨,那就看看自己具备这些条件了吗?
佛法不只是说说而已,它是可以充份在生活中显现出来的。
问: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皆不可执著。当下暗示自己,此乃识心幻现,坚住正念。楞严经云:「虽有圣境,莫作圣解,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圣境如是,何况其他幻相。若见有幻相来扰,可将心安住在所修的法门上面,不要管它,继续用功,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若在平时,或梦中亦有境界现前时,亦不可执著,须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智者当知切不可被幻境所骗,否则失去正念,迷失本心。若幻境不停,将心安住正念,一心诵持「心经」…
《法海迷津(惟觉老和尚佛法禅法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