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张人人有一个神我,神我如同一面镜子,本来有光明的,因为起了爱念,爱念比如灰尘,将镜子的光明遮盖了,爱念去了一点,镜子的光明亮了一点,爱念去完了,镜子光明完全发现。如我见解,若爱念从镜起,又何必去除他?除了又来,无有了期,若爱念从外来,与镜子了不相干,这个道理是有轮回的,不彻底;镜子比喻佛法的见闻觉知,起念比喻见闻觉知的染缘,去念比喻见闻觉知的净缘,染缘净缘去了是黑暗的无始无明,是否?
答:是,不错。
问:理学家说无极是不动,一念静是阴,一念动是阳,一阴一阳出生宇宙万有,动念静念息灭反归无极本体。如我见解这个道理是自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五多数,由多数反归于一;无极如无始无明,是无知无觉不动的,一念静喻见闻觉知的净缘,一念动喻见闻觉知的染缘,由净缘染缘生出很多思想,由很多思想反归一念不动,是否?
答:不错。
问:以上二问,婆罗门的神我、理学家的无极,照佛法来说,是无始无明而已,与讲本来自性的话,天地之别矣。
答:不错。
〖西安戴传贤〗
问:“伽”字音怎么念?
答:“伽”字照佛经中念,本来音“家”,照你所念(ga),哥阿切亦可,万法惟心,只在诚心。如西藏有些喇嘛,俺(口旁)嘛呢叭咪[口+牛](音轰),他念:俺(口旁)嘛呢叭咪牛者,只在诚心便可。
〖上海周光中〗
问:东方世界名琉璃满月世界,佛名药师佛,是否?出何经?彼处是否净土?彼佛接引众生往生否?假如接引,我们这个世界有人发愿往生否?
答:世界名满月,佛名药师,是出于药师经。彼处是报身净土,彼佛接引此土众生往生,此士众生亦有发愿往生者。
〖济南陈家真〗
问:佛家说: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皆空,既然是梦幻,还要见什么佛性?生什么西方?生什么东方?
答:宇宙万物是成住坏空,我们用一个房子来比,新盖一个房子就是成,房子保存几百年就是住,房子旧烂了就是坏,房子一倒就是空,如盘古以前,建设尚无,盘古以后,建设渐多,有成必有坏,是相对的;佛家说无成灰坏,是绝对的,就是指佛性,无生无灭无来无去,遍满虚空,充塞宇宙;绝对是真的,相对是假的;见性之后,宇宙万物通是自性中的东西,未见性者,因自性的问题,有愿生西方修,有愿生东方修。反言之,佛家说一切皆真的,如圆觉经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北平拈花寺全朗〗
问:悟后的人,在其本人是何等境界?如何处世?
答:见性的人,自性之中,本无生死可了,无佛法可修,修与不修是两头话,但随缘度日,有缘说法度众生,无缘随便,如古人,船子和尚撑船过生活,疏山和尚卖布过生活,有闹市街前过生活,有处清净境界,有处烦恼境界,有清闲自在,有终日奔忙,有天子三诏不赴,有终日乞食,有坐脱立亡,有头朝下脚朝上而死者,有坐监牢而死者,有被斩头而死者,有终日受帝王供养,有穿荷叶衣服食松花,大约如是,种种境界皆可随缘,自性心中两不相干,在他的心得,如圆觉经说:“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他们的达人境界,如古人云:“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应。”“非但我今独达了,河沙诸佛体皆同。”
〖北平王理中〗
问: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过去的祖师及我们一切众生的佛性,是一样或是两样?
答:是一样,不是两样。
问:见性是生前见,是死后见?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法过东土,到现今见佛性的人有多少?有没有历史可以考查?见性是否人人皆可作到?
答:是生前见。从佛法入中华后见性人很多,其数不能悉记,在我由历史考查,大约有一千余人,尚有见性而无史可考者很多。见性乃人人可作,但要明白修行用功的法子。见性的人历史还有很多,因我没有看见,中国地土太大,见闻难周。
〖天津潘复〗
问:末法世界,众生下根居多,如我见解,佛法并无正法像法末法之等差,人无上根中根下根三根之分别,如六祖说:“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其发心修行者即为上根,不修者即下根,法无正像末三时之等差,人何上中下三根之端的?惟知近学之弗荒,不拟真功之自绩,此语出中峰广录,见解错否?
答:不错。
〖汉口智清大师〗
问:五重玄义、三分、十门分科?
答:此是讲经所用的方式,五重玄义: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
问:闭关之说,出于何种经典?
答:此问从前莲池大师说过,经中并无闭关之说,元朝高峰禅师证道后,因年老山中盖房养道,题名曰死关,意指年岁已老,只待有漏之身老死而已;后人于房内关锁数年,名曰闭关,以讹传讹,假若如高峰悟后养道的事,在未悟以前要参访学道,亲善知识,若于一房内关锁,无有是处。
〖福建荣增和尚〗
问:参禅透三关,是破本参、破重关、破末后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无阶级无层次,为什么还有本参、重关、末后关三个阶级?
答:禅宗本无阶级,一悟便悟,不悟便不悟,本参重关末后关是伪造,后人说的,古无此说。三关之说分两种,出在祖师公案,黄龙三关、高峰三关,黄龙三关:人人尽有生缘,上座的生缘在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曰: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骡脚?名曰黄龙三关;高峰三关:语验学者,大彻的人本脱生死,因什命根不断?佛祖公案只是一个道理,因什有明有不明?大修行人当遵佛行,因什不守毗尼?名曰高峰三关;三关之语是祖师接引学人用的机锋转语。
〖天津靳云鹏〗
问:心法双忘尚余尘,一念不生受后有,是什么境界?
答:心法双忘只有一个黑黑暗暗、无知无觉的无始无明深坑,尘者,指此无始无明深坑;一念不起是见问觉知的净缘,与染缘相对,受后有者即指此净缘。要将无始无明打破方始见佛性。
〖天津夏溥齐〗
问:有人言“佛性有染,有染即众生,离染即佛”,在我的见解,佛性是如如不动的,染是知觉作用,染与不染与佛性无干,假如见性后,染即变为佛性。
答:不错。
〖芜湖广通大师〗
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明白本有之自性,我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世,一大事者,就是指令众生明白本有之自性,经云:“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参禅者,亲近善知识,明白路径,假如无善知识,看祖师悟道的书籍,照着去修,就可以明白本有的自性。念佛者,在这个世界不求明白自性,到净土再去修,然后明白自性。
〖苏州王治中〗
问:五祖戒禅师身后为苏东坡,草堂清禅师身后为曾鲁公,看五祖、草堂语录,并无其说,草堂、五祖皆大澈大悟之人,有语录可查,既悟道之后,决定不受后有,我想彼二人或后人附会的话,因苏东坡、曾鲁公二人,是风流名士,如曾鲁公降生时,梦中看见一个和尚来,醒中亦梦,况梦中之话?何足为信,看见不看见,要其本人方知,如梦见五祖禅师来,醒了却见是苏东坡,此话亦是梦人说梦话,古人云:处世如大梦,况梦中之梦?岂足以信耶?错不错?
答:不错。
〖峨嵋山圆悟和尚〗
问:如诸佛诸祖见性后,肉体坏了,去什么地方?阅祖师的语录,参禅人假如未悟,死了堕落不堕落?
答:自见性后,自性遍满虚空,无所不在,还有什么去来?还有什么地方?肉体坏了与自性两不相干。参禅未悟,依华严经古祖师语录,参禅未悟,发愿来生,早闻佛法,明心见性,普度众生。
〖五台山通明法师〗
问:中峰禅师是否修净土?
答:中峰禅师是参高峰禅师悟道,并未修净土;能参禅者教参禅,愿修净土者教修净土,其本人并未修净土,语在中峰广录中。
〖杭州智生和尚〗
问:我心中不起念,不断念,不执着念,亦不执着无念,不被万缘所转,一切无碍,这个境界如何?
答:起念是见闻觉知的染缘,不起念是见闻觉知的净缘;执着、不执着、无碍、能转,是知觉的作用,与自性两不相干。
问:既然与自性不相干,上面所问的一切断了,空空如也的没有佛性了,如楞严经中,“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名之为心,则我无着,名为心否?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着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着?有不着者,不可名无;无相即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是否与前问一样?
答:是一样。
〖北平李广权〗
问:金刚经云:…
《月溪禅师问答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