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法。师曰。大赦不放。曰如何是僧。师曰。钓鱼船上谢三郎。
圆悟一日请益临济四宾主。师曰。也祗个程限。是甚么闲事。又云。我这里却似马前相扑。倒便休。
师谓圆悟曰。你也尽好。只是有些病。悟再三请问。不知某有甚么病。师云。只是禅忒多。悟云。本为参禅。因甚么却嫌人说禅。师云。只似寻常说话时。多少好。时有僧便问。因甚嫌人说禅。师云。恶情悰。
师一日问圆悟无缝塔话。悟罔然。直从方丈至三门。方道得。师云。你道得也。悟云。不然。暂时不在。便不堪也。
三佛一日相谓曰。老和尚祗是干爆爆地。往往说心说性不得。因请益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师曰。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映于五色。五色是数。摩尼是佛身。圆悟谓二老曰。他大段会说。我辈说时费多少工夫。他祗一两句便了。分明是个老大虫。师闻之。乃曰。若说心说性。便是恶口。又曰。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所谓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若不如是。尽是弄泥团汉。
示众。将四大海水为一枚砚。须弥山作一管笔。有人向虚空里。写祖师西来意五字。太平下座。大展坐具礼拜为师。若写不得。佛法无灵验。有么有么。便下座。大众散。师高声云。侍者。者应诺。师曰。收取坐具。复问侍者云。收得坐具么。者提起坐具。师曰。我早知汝恁么也。
上堂。汝等诸人见老和尚鼓动唇吻竖起拂子。便作胜解。及乎山禽聚集。牛动尾巴。却将作等闲。殊不知檐声不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上堂。山僧昨日入城。见一棚傀儡。不免近前看。或见端严奇特。或见丑陋不堪。动转行坐。青黄赤白。一一见了。仔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乃问长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了。问甚么姓。大众。山僧被他一问。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还有人为山僧道得么。昨日那里落节。今日这里拔本。
师垂语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
室中常问僧。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
示众云。每日起来拄却临济棒。吹云门曲。应赵州拍。担仰山锹。驱沩山牛。耕白云田。七八年来渐成家活。更告诸公。每人出一只手。相共扶助。唱归田乐。粗羹淡饭。且恁么过。何也。但愿今年蚕麦熟。罗睺罗儿与一文。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曰头上戴累垂。云见后如何。曰青布遮前。云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花献。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云见后为甚么百鸟不衔花献。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问一代时教是个切脚。未审切那个字。师曰。钵啰娘。
天童正觉禅师
师至汝州香山。成枯木一见深所器重。一日闻僧诵莲经。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瞥然有省。即诣丈室陈所悟。香山指台上香合曰。里面是甚么物。师曰。是甚么心行。香山曰。汝悟处又作么生。师以手画一圆相呈之。复抛向后。香山曰。弄泥团汉有甚么限。师曰错。香山曰。别见人始得。师应喏喏。即造丹霞。丹霞问如何是空劫巳前自己。师曰。井底虾蟆吞却月。三更不借夜明帘。丹霞曰未在。更道。师拟议。丹霞打一拂子曰。又道不借。师言下释然。
华药智朋禅师
师依宝峰有年无省。因为众持钵。宝峰自题其像曰。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噫。你是何人。至焦山。枯木成禅师见之叹曰。今日方知此老亲见先师来。师遂请益其赞。成曰。岂不见法眼拈夹山境话曰。我二十年只作境会。师即契悟。乃曰元来恁么地。成曰。汝作么生会。师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成曰。直须保任。师应喏。
宝林果昌禅师
师与提刑杨次公入山同游山次。杨拈起大士饭石问。既是饭石。为甚么咬不破。师曰。祗为太硬。杨曰。犹涉繁词。师曰。未审提刑作么生。杨曰硬。师曰。也是第二月。杨为写七佛殿额。乃问七佛重出世时如何。师曰。一回相见一回新。
云盖智本禅师
上堂。满口道不出。句句甚分明。满目觑不见。山山叠乱青。鼓声犹不会。何况是钟鸣。喝一喝。
禾山方禅师
上堂。举拂子曰。看看。祗这个在临济。则照用齐行。在云门。则理事俱备。在曹洞。则偏正[口+十]通。在沩山。则暗机圆合。在法眼。则何止于心。然五家宗派。门庭施设则不无。直饶辩得倜傥分明去。犹是光影边事。若要抵敌生死。则霄壤有隔。且超越生死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洎合错下注脚。
空室道人智通
龙图范珣女也。幼聪慧厌世相。求父祝发。龙图难之。遂清修。因看法界观有省。乃连作二偈见意。一曰。浩浩尘中体一如。纵横交互印毗卢。全波是水波非水。全水成波水自殊。二曰。物我元无异。森罗镜像同。明明超主伴。了了彻真空。一体含多法。交参帝网中。重重无尽处。动静悉圆通。后父母俱亡。兄涓领分宁尉通偕行。闻死心名重。往谒之。心见知其所得。便问常啼菩萨卖却心肝。教谁学般若。通曰。你若无心我也休。又问一雨所滋。根苗有异。无阴阳地上。生个甚么。通曰。一叶五叶。复问十二时中向甚么处安身立命。通曰。和尚惜取眉毛好。心打曰。这妇女乱作次第。通礼拜。心然之。
政和间。居金陵。尝设浴于保宁。揭榜于门曰。一物也无。洗个甚么。纤尘若有。起自何来。道取一句。乃可入浴。古灵祗解揩背。开士何曾明心。欲证离垢地时。须是通身汗出。尽道水能洗垢。焉知水亦是尘。直饶水垢顿除。到此亦须洗却。后为尼。名惟久。挂锡姑苏之西竺。
雪窦持禅师
上堂。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源到处闲。斗转星移天欲晓。白云依旧覆青山。
石佛益禅师
上堂。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一法透。万法周。且道透那一法。遂喝曰。切忌错认驴鞍桥作阿爷下颔。便下座。
中岩蕴能禅师
师一日与黄提刑奕棋。黄曰。数局之中无一局同。千著万著则固是。如何是那一著。师提起棋子示之。黄伫思。师曰。不见道从前十九路。迷杀几多人。
慧日安禅师
僧问如何是和尚为人一句。师曰。狗走抖擞口。曰意旨如何。师曰。猴愁擞欶头。
雪窦智鉴禅师
上堂。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一夜落华雨。满城流水香。
大平慧勤佛鉴禅师
师以惟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味之。有省。乃遍参名宿。往来五祖之门有年。恚祖不为印据。与圆悟相继而去。及悟还侍五祖得彻证。而师忽至。意欲他迈。悟勉令挂搭。且曰某与兄相别始月余。比旧相见时如何。师曰。我所疑者此也。遂参堂。一日闻祖举僧问赵州。如何是和尚家风。州曰。老僧耳聋。高声问将来。僧再问。州曰。你问我家风。我却识你家风了也。师即大豁所疑。曰乞和尚指示极则。祖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师展拜。祖令掌翰墨。后同圆悟语话次。举东寺和尚问仰山。汝是甚处人。仰山曰。广南人。寺曰。我闻广南有镇海明珠。曾收得否。山曰收得。寺曰。珠作何色。山曰。白月即现。黑月即隐。寺曰。何不呈似老僧。山叉手近前云。慧寂昨到沩山。被索此珠。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悟顾师曰。既云收得。逮索此珠。又云无言可对无理可伸。是如何。师无语。忽一日谓悟曰。仰山见东寺因缘。我有语也。东寺当时只索一颗珠。仰山倾出一栲栳。悟深肯之。乃告之曰。老兄更宜亲近老和尚去。师一日造方丈。未及语。被祖诟骂[忏-千+么][忏-千+罗]而退。归寮闭门打睡。恨祖不巳。悟巳密知。即往扣门。师曰。谁。悟曰。我。师即开门。悟问你见老和尚何如。师曰。我本不去。被你赚累我遭这老汉诟骂。悟呵呵大笑曰。你记得前日下的语么。师曰。是甚么语。悟曰。你又道东寺祗索一颗。仰山倾出一栲栳。师当下释然。悟遂领师同上方丈。祖才见。遽曰。勤兄。且喜大事了毕。
龙门清远佛眼禅师
师读法华。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质其讲师。师不能答。遂遍参。至太平见五祖。旋丐于庐州。偶雨仆地。烦懑间。闻二人交相恶骂。谏者曰。你犹自烦恼在。师于言下有省。及归。凡有所问。祖即曰。我不如你。你自会得好。或曰我不会。我不如你。师愈疑。遂咨决。于元礼首座。礼乃以手引师之耳。绕围罏数匝。且行且语曰。你自会得好。师曰。有冀开发。乃尔相戏耶。礼曰。你他后悟去。方知今日曲折耳。太平将迁海会。师慨然曰。吾持钵方归。复参随往一荒院。安能究决已事耶。遂作偈告辞。之蒋山坐夏。邂逅灵源禅师。相与甚善。话次。师曰。比见都下一尊宿语句。似有缘。源曰。演公天下第一宗师。何故舍而事远游耶。所谓有缘者。盖知解之师。与公初心相应耳。师从所勉。径趋海会。后命典谒。适寒夜孤坐。拨罏见火如豆许。恍然自喜。曰深深拨。有些子。平生事。只如此。遽起阅几上传灯录。至破灶堕因缘。忽大悟。作偈曰。刀刀林鸟啼。披衣终夜坐。拨火悟平生。穷神归破堕。事皎人自迷。曲淡谁能和。念之永不忘。门开少人过。
示众。以迷心故。山林中来见善知识。将谓别有一道。可令人安乐。不知返究向来迷处工夫。乃最第一。
大随南堂元静禅师
师参永安恩。于临济三顿棒话发明。次依诸名宿。无有当意者。闻五祖机峻。欲抑之。遂谒祖。祖乃曰。我此间不比诸方。凡于室中。不要汝进前退后。竖指擎拳。绕禅床作女人拜。提起坐具。千般伎俩。祗要你一言下谛当。便是汝见处。师茫然。退参。历三载。一日入室罢。祖谓曰。子所下语。巳得十分。试更与我说看。师即剖而陈之。祖曰。说亦说得十分。更与我断看。师随所问而判之。祖曰。好即好。祗是未得老僧说话在。斋后。汝可来祖爷塔所。与汝一一按过始得。至及彼。祖便以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睦州担板汉。南泉斩猫儿。赵州狗子无佛性。有佛性之语编辟之。其所对了无凝滞。至子胡狗话。祖遽转面曰。不是。师曰。不是却如何。祖曰。此不是。则和前面皆不是。师曰。望和尚慈悲指示。祖曰。看他道子…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