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P80

  ..续本文上一页物。豁然有省。说偈云。非心非佛亦非物。五凤楼前山突兀。艳阳影里倒翻身。野狐跳入金毛窟。谒师求证。师云。居士见处。只可入佛。未得入魔在。葛礼拜。师曰。云何不道金毛跳入野狐窟。葛乃顿领。

  华藏安民禅师

  师谒佛鉴。鉴问佛果有不曾乱为人说底句。曾与你说么。师曰。合取狗口。鉴震声曰。不是这个道理。师曰。无人夺你茶盐袋。叫作甚么。鉴曰。佛果若不为你说。我为你说。师曰。和尚疑时。退院别参去。鉴呵呵大笑。

  玄沙僧昭禅师

  上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且道弥勒在甚么处。良久曰。夜行莫踏白。不是水。便是石。

  南峰云辩禅师

  师参圆悟值入室。才踵门。悟曰。看脚下。师打露柱一下。悟曰。何不著实道取一句。师曰。师若摇头。弟子摆尾。悟曰。你试摆尾看。师翻筋斗而出。悟大笑。

  上堂。好是仲春渐暖。那堪寒食清明。万叠云山耸翠。一天风月良邻。在处华红柳绿。湖天浪稳风平。山禽枝上语谆谆。再三琐琐碎碎。烛付叮叮咛咛。且道叮咛嘱付个甚么。卓拄杖曰。记取明年今日。依旧寒食清明。

  僧问十二时中教学人如何用心。师曰。蘸雪吃冬瓜。问浩浩尘中如何辨主。师曰。木杓头边镰切菜。曰莫便是和尚为人处也无。师曰。研槌撩馎饦。

  大沩佛性法泰禅师

  上堂。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咄。傅大士不识好恶。以昭昭灵灵教坏人家男女。被志公和尚一喝曰。大士莫作是说。别更道看。大士复说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志公呵呵大笑曰。前头犹似可。末后更愁人。

  鼓山珍禅师

  上堂。寻牛须访迹。学道贵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竖起拂子曰。这个是迹。牛在甚么处。直饶见得头角分明。鼻孔也在法石手里。

  昭觉道祖首座

  初见圆悟。于即心即佛语下发明。久之悟命分座。一日为众入室。师忽问曰。生死到来。如何迥避。僧无对。师掷下拂子。奄然而逝。众皆眙愕。悟闻。至召曰。祖首座。师张目视之。悟曰。抖擞精神透关去。师点头。竟尔趋寂。

  慧日默庵道禅师

  上堂。同云欲雪未雪。爱日似晖不晖。寒雀啾啾闹篱落。朔风冽冽舞帘帷。要会韶阳亲切句。今朝觌面为提撕。卓拄杖下座。枢密徐俯师川居士。公参圆悟。悟喜其见地超迈。一日至书记寮。指悟顶相曰。这老汉脚跟犹未点地在。悟颐面曰。瓮里何曾走却鳖。公曰。且喜老汉脚跟点地。悟曰。莫谤他好。公休去。

  龙牙智才禅师

  师初住岳麓。开堂日。僧问德山棒。临济喝。今日请师为拈掇。师曰。苏噜苏噜。曰苏噜苏噜。还有西来意也无。师曰。苏噜苏噜。由是丛林呼为才苏噜。

  何山佛灯守珣禅师

  师参佛鉴。随众咨请。邈无所入。乃封其衾曰。此生若不彻。誓不展此。于是昼坐宵立。如丧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师闻顿悟。往见鉴。鉴曰。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乃诘之曰。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处。师曰。莫道灵云不疑。知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鉴曰。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那里是他未彻处。师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鉴然之。师拜起呈偈曰。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鉴烛令护持。是夕厉声谓众曰。这回珣上座稳睡去也。圆悟闻得。疑其未然。乃曰。我须勘过始得。遂令人召至。因与游山。偶到一水潭。悟推师入水。遽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悟曰。见与未见时如何。师曰。伸脚在缩脚里。悟大称之。

  待制潘良贵。依师久不契。谓师曰。某只欲死去如何。师曰。好个封皮。且留著使用。而今不了不当便去。忽被他换却封皮。卒无整理处。公又以南泉斩猫话问曰。某看此甚久。终未透彻。望和尚慈悲。师曰。你只管理会别人家猫儿。不知走却自家狗子。公于言下如醉醒。师复曰。不易公进此一步。更须知有向上事始得。如今士大夫说禅说道。只依著义理便快活。大率似将钱买油糍吃了便不饥。其余便道是瞒他。亦可笑也。公唯唯。

  师尝谓众曰。兄弟如有省悟处。不拘时节。请来露个消息。雪夜有僧扣方丈门。师起秉烛。震威喝曰。雪深夜半。求决疑情。因甚么威仪不具。僧顾视衣[衶-中+戒]。师逐出院。

  龙翔士圭禅师

  师醉心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巳极。但欠著力开眼耳。俾职堂司。一日侍立次。问云。绝对待时如何。眼曰。如汝僧堂中白椎相似。师罔措。眼晚至堂司。师理前话。眼曰。闲言语。师遂大悟。

  黄龙法忠禅师

  师习台教。悟一心三观之旨。未能泯迹。遍参名宿。至龙门。观水磨旋转。发明心要。乃述偈曰。转大*轮。目前包里。更问如何。水推石磨。呈佛眼。眼曰。其中事作么生。师曰。涧下水长流。眼曰。我有末后一句。待分付汝。师掩耳而出。巳而礼辞。渡九江。登庐阜。露眠草宿。相羊山水。会意则居。或数日不食。或连宵不卧。发长不翦。衣敝不易。故禅会呼为忠道者。

  宣和间湘潭大旱。祷而不应。师跃入龙渊。呼曰业畜。当雨一尺。雨随至。居南岳。恒跨虎出游。儒释望尘而拜。

  世奇首座

  师遍参诸方。晚造龙门。一日燕坐瞌睡间。群蛙忽鸣。误听为净发版响。亟趋往。有晓之者曰。蛙鸣。非版也。师恍然。诣方丈剖露。佛眼曰。岂不见罗睺罗。师遽止曰。和尚不必举。待去自看。未几有省。乃占偈曰。梦中闻版响。觉后虾蟆啼。虾蟆与版响。山岳一时齐。由是益加参究。洞臻玄奥。佛眼命分座。师固辞曰。此非细事也。如金针刺眼。毫发若差。眼则破矣。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佛眼因以偈美之。

  护圣居静禅师

  师年十四礼白马安慧为师。闻南堂道望遂往依焉。南堂举香严枯木里龙吟话。往返酬诘。师于言下大悟。一日南堂问曰。莫守寒岩异草青。坐却白云宗不妙。汝作么生。师曰直须挥剑。若不挥剑。渔父栖巢。南堂矍然曰。这小厮儿。师珍重便行。

  开先智和尚

  示众曰。宗之与教。权道。佛之与祖。强名。受教传心。俱为虚妄。求真觅实。转更参差。若取自已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作对治。时有僧问如何则是。曰是则有非。云如何得入。曰汝何劫在外头。问如何是佛。曰汝唤那个作众生。云与么则无佛无众生也。曰者众生。问如何是平常心。曰蜂虿狼贪。云与么则全众生心也。曰你道那个是平常心。云不会。曰汝他后会去在。问四大何缘有形。曰你道虚空何缘无像。云到者里却不会。曰我也不会。又曰汝道汝不会。与我不会是一是二。云乞和尚慈悲。曰我早晚曾骂辱汝。问如何是大道。曰我无小径。云如何是小径。曰我不知有大道。问和尚见处如何。曰非汝境界。云学人见处如何。曰取我处分又争得。云乞师指授。曰我长劫来。不曾蒙蔽汝。

  龙图王萧居士

  居士字观复。留昭觉日。闻开静板声有省。问南堂曰。某有个见处。才被人问。却开口不得。未审过在甚处。南堂曰。过在有个见处。南堂却问朝旆几时到任。公曰去年八月四日。南堂曰。自按察几时离衙。公曰前月二十。南堂曰。为甚么道开口不得。公乃契悟。

  南台安和尚

  因僧问寂寂无依时如何。曰寂寂底呢。因有颂曰。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忘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轮添禅师

  上堂。喝一喝曰。狮子哮吼。又喝一喝曰。象王颦呻。又喝一喝曰。狂狗趁块。又喝一喝曰。虾跳不出斗。乃曰。此四喝。有一喝堪与祖佛为师。明眼衲僧试请拣看。若拣不出。大似日中迷路。

  光孝深禅师

  上堂。维摩一默。普贤广说。历代圣人。互呈丑拙。君不见落华三月子规啼。一声声是一点血。

  上堂。风萧萧。叶飘飘。云片片。水茫茫。江干独立向谁说。天外飞鸿三两行。

  中竺痴禅玄妙禅师

  僧问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佛祖开口无分。曰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曰。匝地普天。曰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曰。有时入荒草。有时上孤峰。

  卷十九

  御制序

  朕自去腊。阅宗乘之书。因遇辑从上古德语录。听政余闲。尝与在内廷之王大臣等言之。自春入夏。未及半载。而王大臣之能彻底洞明者。遂得八人。夫古今禅侣。或息影云林。栖迟泉石。或诸方行脚。到处参堂。乃谈空说妙者。似粟如麻。而了悟自心者。凤毛麟角。今王大臣于半载之间。略经朕之提示。遂得如许人一时大彻。岂非法会盛事。选刻语录既竣。因取王大臣所著述。曾进呈朕览者。择其合作。编为一集。锡名当今法会。附刊于后。朕惟如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如杲日在空。有目共睹。迷者自迷。悟者无语。诚于此一超直入。则经纶万有。实为行所无事。朕一日二日万几。诸臣朝夕不懈于位。莫非平治天下之为。而即于此深尝圆顿甘露之味。可知此事之为实际理地。而非狂参及解路。所可得而托也。朕居帝王之位。行帝王之事。于通晓宗乘之虚名何有。况此数大臣。皆学问渊溥。公忠方正之君子。一言一行。从无欺妄。又岂肯假此迎合。为谄谀小人之事。朕又岂肯默传口授。作涂污慧命之端。诚以人果于心性之地。直透根源。则其为利益自他。至大而至普。朕之惓惓于此。固非无谓而然也。卷中言句。所为师子只三岁。便能大哮吼。可以启人弘信。广布正灯。是选之传。或于宗风不无小补。至在内焚修之沙门羽士。亦有同时证入者六人。其所作亦附刊焉。是为序。

  雍正十一年癸丑九月望日。

  御选当今法会。

  皇十六弟庄亲王爱居士。

  礼佛

  盈天地间。惟一真佛。百千万亿泥佛木佛。总是一佛。若著相而求。翻成隔碍。不须拟议叩求。但办立地荐取。欲识真佛。无往不是。非将旷劫无明彻底尽去。何可得见…

《004 御选语录(清 世宗皇帝 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