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9 古尊宿语录▪P128

  ..续本文上一页者丐南康。

  逢人便出有理但伸。一锥一札要见通人。三头两面任起情尘。道不属诤法何有因。心既无住道乃通津。南康教化平等为人。富亦不富贫元不贫。男之与女佛也天真。贤之与愚性也法身。孰为彼我谁为疏亲。一一明妙一一精神。临事活泼应机妙陈。不自觉悟逐乐因循。从头指出无使漂沦。海净禅者莫惮苦辛。

  送言隆二禅者之南华礼六祖真。

  曾闻菩提本无树。又云一花开五叶。是非有眼分不分。可使吾道生暐晔。曹溪分派共入海。宝林人间翠相接。其中塔庙居真身。同往瞻礼不可辍。又闻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当生退怯。又不见。古人已灵尚不重。况求诸祖解脱乎。大丈夫大丈夫。灵光烜赫阿谁无。当机大用脱知解。举措何曾涉道途。本非文字不属教。亦非禅道莫昧渠。明明一一离诸相。刚把迷头贡面糊。二禅者是不是。若是。不妨南去见老卢。

  送十一禅者往诸方缘化。

  身是光明宝幢。心是神通法藏。多虚不如少实。千语终归一当。欲知教外别传。便是西来榜样。神通利物昭昭。光明到处晃晃。不属诸方语言。岂关森罗万象。大机大用天真。或是或非过量。一得永绝攀缘。无法更堪比况。唯此一事真实。其余总是虚妄。可使法界有情。同悟此心无上。十一禅者化行。雄雄法王大将。后又添一人之万载缘化。元是十一人。添子成十二。有利及无利。终不离行市。木塔老婆禅。河阳新妇子。普化解风颠。我今故直指。

  上高李居士求颂。

  李翁李翁慧性自通。知身幻妄处世皆空。尊卑贵贱暂且相逢。共若朝露总如春红。倏忽变灭谁是我侬。唯心即佛灵妙难穷。长生不死人性皆同。明明日用不自信崇。悟无彼此迷有西东。李翁李翁夙植善功。一家蒙庇吉庆常隆。儿孙乐善斋心融融。正信清净诸佛法中。或赞或毁如盲如聋。一切魔恼自然销镕。道心坚固有始有终。

  送照禅者。

  龃龃牙牙人谓我恶。是是非非我谓人莫。不莫不作不恶不乐。法喜禅悦去黏解缚。黄龙家风佛手驴脚。后代儿孙须自开拓。大启三关末后一著。虽涉语言不在糟粕。皎洁灵源此彼何若。神通光明圆满大觉。切忌思量应病与药。

  方禅人求师亲书偈送。

  字要亲手书。偈不凭人作。彼此有如意。应病即与药。闹里何妨佛手开。拟议之前出驴脚。任是碧眼胡儿。也须路头迷却。不是特地要辨清浊。活滚滚明落落。本自天然何须自缚。还乡曲调和者稀。干木逢场但戏乐。

  送诸郡丐者。

  诸郡丐者道无此彼。直截根源更何拟议。性本一源用无有二。但尽凡情别无胜义。触目遇缘无非佛事。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干木随身逢场作戏。或逆或顺或非或是。一主一宾一坐一起。照用临时纵夺有以。临济儿孙衲僧巴鼻。教化众生成就根器。家家观音门门势至。儿女大小神通活计。通人不疑法王已矣。

  送德禅者丐平江。

  平江一派东流。穿过千门万户。佛法大意分明。自是时人不顾。直到大海方休。浩浩无今无古。滔滔自有灵源。亦似参禅大悟。若也心地洞然。正法眼藏发露。何妨运出家珍。所在观机救度。明年是日归来。不尔却依位住。

  南台和福严长老结夏。

  今夏南岳南台。晚饭不通水泄。杉松空引寒风。田地莓苔不洁。又道禁足九旬。人人口中一舌。去夏腊人消尽。今后浑铸成铁。殊不知有佛有法。岂更解移凹就凸。只待置个葛衫。准备来年夏热。

  送叶道人。

  一叶落天下秋。夕阳西去水东流。黄河澄清圣人出。三千年事何悠悠。稀复稀少复少。使我虚生几回老。如今共喜居太平。何妨学佛闲访道。归去来归去来。老卢得不在黄梅。普光心印神通藏。日用分明眼自开。

  送琪道者作丐。

  衲僧门下纵夺临时。灵蛇在手猛虎当骑。有须便捋无尾莫追。放去防渴把住知饥。宾主易见隐显难思。禅家大道法眼慈悲。

  送闲上人之黄龙觐老师。

  闲闲。一片祥云别海山。卷舒出没自有信。岂问薄雾萦渔湾。闲闲。闲情意态西南还。黄龙久约待为雨。我今目送胡高攀。

  和黄檗老和尚送李居士。

  踏断秤槌两截分明。为君直说黄檗苦口。多嫌三冬何处无雪。难难。翻忆庞公与儿女。不婚不娉共头活。

  送吉州曾居士昆季。

  来从山下来。去从山下去。行也晓便行。住也晚便住。在路同弟兄。到家会儿女。莫嫌言语太寻常。最是为君省要处。省要处三四五。须弥勃跳迦叶舞。

  寄福严谨上人时在南台。

  白云笼高峰。明月照浅水。谁云与日同。方曰为知已。北岭壤边人。南台石上子。救得老卢头。失却少林齿。

  送一禅者袁州丐。

  佛子之心丝毫不挂。无底篮子骊珠满泻。袁州城里任人著价。异日归来倒骑铁马。

  送俨禅者吉州丐。

  佛子之心大喜大舍。唤龟作鳖指鹿为马。偃溪水声庐陵米价。一一法门死蛇活把。

  送庆禅者崇阳丐。

  佛子之心无非利乐。众生界中应病与药。或呈佛手或出驴脚。我宗赫然莫错莫错。

  送泰禅者丐米。

  佛子之心能施惠泽。山前谷熟人间米白。十升一斗大翁二伯。但尽凡情钱不露陌。

  送际修造。

  佛子之心逢场作戏。遇缘即兴常可如意。佛殿三门观音势至。弹指乃成九峰山寺。

  过义井庄猛才上人求颂。

  古佛家风在。寻常已自知。不劳心力处。忽迸电光时。既作韶阳客。当为师子儿。目前凡与圣。一一莫存伊。

  又满庄主求颂。

  智者能孤立。开花自有春。不为万法侣。肯作半途人。快臆乾坤大。威光日月新。寻常抛掷里。谁识是天真。

  寄饶守邹几圣。

  此身秽恶聚。无佗又不得。智者知是幻。饮食聊滋益。中有净法身。精明妙谁识。君与我无差。一得即永得。

  寄叶推官二首。

  此心难是便忘机。况属衣冠富贵时。终日素餐甘自得。浮生虚幻许谁知。能将悟意唯书偈。不把吟情更作诗。一种家居超俗类。西天摩诘亦如斯。

  近想道弥著。前来所得深。虚通真法性。皎洁净名心。王事何妨及。尘劳已不侵。妙灵居日用。谁古复谁今。

  和宜春张簿见寄。

  万类纷然居有为。一一天真本无住。岂是明公独妙明。我亦从中获灵悟。情与无情及圣凡。解脱门开同一路。王也臣也自可知。此是如来亲付嘱。

  卿上人礼师乞颂。

  有僧近从庐山来。辄然问我求禅偈。我既临时解变通。人头鬼面超言义。而况佛法无定机。宗门自有通人至。子应久历丛林师。潦倒所说是也不是。

  张道人寂庵。

  离念性虚明。居此常寂照。万象圆光中。清净同一妙。开池养白莲。门当市井道。我无人事心。人事不相到。

  寄塘浦张道人。

  世俗尘劳今已彻。如净琉璃含宝月。炼磨不易到如今。宝月身心莫教别。死生倏忽便到来。幻化身心若春雪。唯有道人明月心。日用廓然长皎洁。

  靖安令程节推。一日游山。以诸堂寮旧名猥冗。各随事易之。揭为熏修精进廓然证宗性空实际不二了义法忍妙用和集云鹤。老拙乃一一颂之。又作通人偈。共十三首寄呈。

  熏修。

  圆满菩提道。熏修乃得成。理虽顿悟胜。事要渐除轻。镜藉重磨莹。金须再炼精。劝令先自利。然后利群生。

  精进。

  六种波罗岸。先乘般若舟。自然无所住。何更有踪由。勇猛能成佛。疏慵不到头。蒙君共著力。禅者总精修。

  廓然。

  每来常默坐。却洞廓然襟。广大乾坤量。包含日月心。庞公虽去世。程老复知音。别听为霖雨。当期外护深。

  证宗。

  达佛心宗也。寸无差互时。相应存解行。瞻敬见师资。琢玉当成器。磨砖莫问伊。西来诸祖令。一一总如斯。

  性空。

  佛及众生性。圆明体本同。见闻皆共有。取舍总非空。在事能潜隐。当机解变通。谈禅并治俗。一一见全功。

  实际。

  妙湛总持际。光明觉性身。在家疑是客。别国却为亲。渐诱终难信。高提复倍嗔。如今法末世。教我若为人。

    不二。

  平等观诸子。家门不二开。客程无是处。浪迹总归来。法宝名如意。禅朋号善财。共游华藏界。寰宇一尘该。

  了义。

  迷头曾认影。了悟总成非。唯有道心在。更无禅病依。静中闻水过。闲里见蜂飞。一一天真事。何人共所归。

  法忍。

  对境心常寂。灵源本不生。事随高下应。机逐浅深评。剖判彰神用。观瞻洞觉明。无非法忍力。更莫外求声。

  妙用。

  神通并妙用。迎送及攀陪。更不假人教。自然随事来。幻身同草木。净性出尘埃。多谢程居士。迷头总唤回。

  和集。

  法门元不二。所到便为家。圆顶栴檀树。方袍萏菡花。六和仪有伴。四摄道无涯。岂独携禅者。俱登大宝车。

  云鹤。

  旦过晚应宿。山堂任去留。孤云能自在。只鹤更优游。楖标开青眼。袈裟伴白头。未明西祖意。萍迹谩悠悠。

  寄通人。

  通人何拣择。一一道无偏。拟欲分优劣。还应落盖缠。心心同作佛。法法共谈禅。但尽常情也。东流水满川。

  禅定轩十偈。

  摄心名净戒。禅定号波罗。到岸仍留筏。行慈复度他。悟怀生极乐。见性识弥陀。即此明轩下。菩提萨摩诃。

  其二。

  虽然迷悟别。平等一禅心。莫向云门觅。休从临济寻。瑕销成白玉。矿尽得黄金。无比不思议。灵源最甚深。

  其三。

  本来同作佛。妄想共留连。此日不为道。何时能去缠。便宜归宝所。休更认空拳。一一天真性。花开火里莲。

  其四。

  西来元不二。天下所传差。佛法无多子。门庭有几家。主宾分兔马。棒喝辩龙蛇。学者宜详审。如今正可嗟。

  其五。

  诸祖传心印。何曾别有禅。宗乘迷有异。佛法悟无偏。宝觉人人大。灵机事事圆。莫求奇特说。荒却自家田。

  其六。

  小乘不见性。心外别有禅。妄现涅槃乐。迷遭烦恼缠。岂知潭底月。元在屋头天。更把古人语。将为奇特传。

  其七。…

《009 古尊宿语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