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9 古尊宿语录▪P142

  ..续本文上一页喜云。某甲颂得了也。适来儿子念便是。圆悟大喜。乃云。我与你改一字。可作闷来打三盏。大底古人发扬先德因缘所有言句。乃借路经过尔。其实纵横妙用。于言意之外。初不在文饰。上曰甚善。复云。臣不敢久坐。谢恩下殿。  师绍熙元年十一月初八日。寿皇召对赐坐。

  师云。陛下释万机燕御重华想。于此道日有新证。

  寿皇云。朕向来得禅师开发。日用便觉省力。

  师云。省力处得无限力。得力处省无限力。

  寿皇云。朕于一切事物亦不著。

  师云。陛下视天下如脱敝屣。以宝位授圣子。俾太祖丕祚中兴。的的相承绵亿万载。若非得大自在受用三昧。焉能如是。遂举。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陛下如何会。

  寿皇云。放下著。

  师云。放下即不无。著在什么处。

  寿皇云。二边不立。

  师云。如何行履。

  寿皇云。中道不安。

  师云。正坐在百尺竿头。陛下如何进步。寿皇拟议。师恶一声。

  寿皇云。谢禅师提撕。

  寿皇云。世法佛法不出这背触两字。

  师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遂指御案净瓶云。只如净瓶作么生转。

  寿皇云。去来自在。

  师云。去来自在底。是什么。

  寿皇咳嗽一声。

  师云。更进一步始得。

  寿皇朕直是要打彻。

  师云。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寿皇复云。禅师所陈。直指因缘甚好。其间亦有理会不得处。

  师云。陛下但扣已研穷。自然七通八达。

  寿皇云。因缘更举一二。师举。夹山初住润州鹤林时。道吾到遇上堂。有僧问。如何是法身。云无相。如何是法眼。云法眼无瑕。吾不觉失笑。夹山便下座。

  请道吾问。某甲适来祗对僧话。必有不是处。致令上座失笑。望上座不吝慈悲。吾云。和尚一等是出世。未有师在。夹山云。某甲甚处不是。望为说破。吾云。某甲终不说。请和尚却往秀州华亭船子处去。夹山云。此人如何。吾云。此人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和尚若去。须易服装束。夹山乃散众易服。直造华亭。船子才见便问。大德住什么寺。夹山云。寺即不住。住即不似。船子云。不似又不似个什么。夹山云。不是目前法。船子云。甚处学得来。夹山云。非耳目之所到。船子云。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船子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夹山拟开口。船子以篙打落水中。才上船。船子又云。道道。拟开口。又打。夹山于此有省。乃点头三下。

  寿皇云。他到此悟也。

  师云。可谓庆快平生。师又曰。船子云。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夹山遂问。抛纶掷钓师意如何。船子云。丝悬渌水浮。定有无之意。夹山云。语带玄而无路。话头谈而不谈。船子云。钓尽江波金鳞始遇。夹山乃掩耳。船子云。如是如是。遂嘱云。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吾二十年在药山。单明斯事。汝今既得。他后不得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钁头边。接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夹山乃辞行。频频回顾。船子遂唤。阇黎阇黎。夹山回首。船子举起桡云。汝将谓别有。乃覆船入水而逝。

  寿皇云。此公案好。禅师曾颂否。师云有颂。蓦口一桡全杀活。点头三下鼻辽天。至今千古风流在。谁道华亭覆却船。

  寿皇云好颂。师云不敢。谢恩下殿。  师绍熙四年二月十九日。寿皇圣帝。召对于苑门宣引。寿皇望见师曰。远来不易。

  师云。即日仲春。谨时恭惟至尊圣躬。万岁万万岁。至尊赐坐。

  师云。臣昨自庚子年蒙恩。归老育王。今十四年矣。幸无旷败。藉陛下荫覆。去年腊月十六日。蒙圣恩移住径山。臣两入奏告两宫辞免。

  至尊云。此南内之意。朕亦要与禅师说话。遂教师速渡江相见。

  师云。今日再睹清光。不胜荣幸。

  至尊云。朕意师十六七渡江。

  师云。臣十四渡江。如履平地。

  至尊云。闻古有浮笠而渡者。

  师云。昔日黄檗和尚。路逢异僧同行。乃一罗汉。至天台值江涨。不能济。植杖久之。异僧以笠当舟。登之浮去。黄檗指而骂曰。这自了汉。我早知汝。定捶折其胫。异僧乃叹曰。道人猛利。非我所及。

  至尊云。可谓神通。

  师云。宗门下不贵神通。只贵眼明。

  至尊云。须是如此始得。朕寻常不信幻怪等事。

  师云。陛下圣智洞明。见得如此。

  至尊云。莫也宽住几日。

  师云。臣已选二十五日入院。

  至尊云。师所至处缘熟。

  师云。上感圣恩。

  至尊云。朕每日常诵楞严圆觉并儒书。终日翛然无一事。

  师云。足见陛下圣学日新。大抵看经教展卷。时便与古人对偶。正不在多读。

  至尊云。朕常念兹在兹。

  师云。陛下乃菩萨地位中来。所以愿力坚固。然一切语默动静处。直教正念现在。莫起第二念。只如臣即今与陛下相对。臣又安知陛下微细流注处。只此微细流注处。谓之偷心。偷心若无。自然不起第二念。

  至尊云。朕得禅师提这一念。不为无补。

  师云。昔日雪峰和尚。出岭参秀州精严灵光禅师。值灵光迁化。雪峰问其徒曰。灵光在日如何指示学者。其徒曰。但云莫起第二念。

  至尊云。这一则语。可以指示人做工夫。

  师云。所谓棒打石人头。嚗嚗论实事。

  至尊云。有甚机缘。更举一二则。

  师云。昔纸衣道者参曹山。山云。如何是纸衣下事。道者云。一裘才挂体。万法悉皆如。山云。如何是纸衣下用。道者近前应诺。便脱去。山云。汝只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道者忽然开眼。问云。一灵真性不假胞胎时如何。山云。未是妙。道者云。如何是妙。山云。不借借。道者珍重复脱去。曹山乃有颂云。觉性圆明无相身。莫将知见妄疏亲。念异便于玄体昧。心差不与道相邻。情分万法沉前境。识鉴多端丧本真。如是句中全晓会。了然无事昔时人。

  至尊云。参禅到这里方始得受用。

  师云。古人念念无间。方得到此真实田地。不敢久坐。圣躬谢恩下殿。三月初五日。寿皇谕问札云。朕每日止是块坐。别做得个什么。烦师写来。师答云。恭承至尊垂问。每日止是块坐。别做得个什么。陛下。但于块坐处提撕看。是什么。若别有。即是剩法。所以南台和尚有颂云。南台静坐一炷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此是古德脚踏实地处。陛下于此契证。非但块坐。向四威仪中。总是现成受用。安乐法也。谨奏。四月初六日。寿皇论问。朕近颇悟佛法无多子。一言以蔽之。但无妄念而已。若起妄念。则有生灭。未知此说是否。

  师云。恭承圣谕。近颇悟佛法无多子。足见圣心昭彻。陛下所谓一言以蔽之但无妄念而已。若起妄念则有生灭。诚如圣意。更能到妄忘起灭处。则乾坤独露应用纵横。方是受用三昧。谨奏。

  

  

《009 古尊宿语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