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勘破。者些毛病有谁知。
明州天童派禅师。字无际。题郁山主像偈云。策蹇溪桥蹉趺时。误将豌豆作真珠。儿曹不解藏家丑。笑倒杨岐老古锥。
东禅观禅师。字性空。上堂举。盐官国师因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师云。与老僧过净瓶来。僧将净瓶至。师云。却安旧处著。僧复来问。师云。古佛过去久矣。师云。盲者难以与乎文彩。聩者难以与乎音声。者僧既不荐来机。国师只成虚设。云门道无眹迹。扶国师不起。雪窦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争得无。也扶国师不起。以拂子画一画云。前来葛藤一时画断。且道毕竟如何是本身卢舍那。掷拂子下座。又举保寿和尚开堂日三圣推出一僧公案。师云。众中商量道。三圣有奔流度刃之作。向平地上涌波澜。保寿用疾焰过风之机。向虚空里轰霹雳。二大老各出一只手。扶竖临济正法眼藏。与么说话要作临济儿孙。且缓缓。东禅道。蚊子如何擎大柱。藕丝焉可拄须弥。若是临济正法眼藏。端的向二人边灭却。
上方朴翁铦禅师。天资奇逸辩博无碍。赞达磨像曰。一言已出驷难追。赖得君王放过伊。扬子江心航折苇。浪头何似问头危。
大鉴下第十九世天童杰禅师法嗣
杭州府灵隐松源禅师名崇岳。生于处州龙泉吴氏。天姿纯笃造诣端实。早岁慕出世法。稍长弃家衣扫塔服。受五戒于大明寺。首造灵石妙公。继见大慧杲公于径山。慧升堂称蒋山应庵为人径捷。师闻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奋厉朝夕咨请。应庵举世尊有密语迦叶不覆藏。师云。钝置和尚。应庵厉声一喝。师有省。应庵大喜以为法器。说偈劝使祝发。隆兴初师始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自是遍参诸大老。罕当其意者。乃入闽见乾元木庵永公。一日辞木庵。木庵举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师云。裂破。木庵云。琅邪道好一堆烂柴聋。师云。矢上加尖。如是应酬数反。木庵云。吾兄下语老僧不能过。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为人不得验人不得。师云。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圣域固难矣。验人者。打向面前过不待开口。已知渠骨髓何难之有。木庵举手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后当自知。逾年见密庵于衢州之西山。随问即答。密庵微笑而已。师切于究竟至忘寝食。密庵移蒋山华藏径山皆从之。会密庵入室次问傍僧。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师侍侧豁然大悟。乃曰。今日方会木庵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自是机辨从横。密庵迁灵隐遂分座。旋出世于平江澄照。为密庵嗣。徙江阴之光孝。无为之冶父。饶之荐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庆元三年灵隐虚席被旨补处。师上堂云。大凡扶竖宗乘。须具顶门正眼悬肘后灵符。只如保寿开堂。三圣推出一僧。保寿便打。三圣道。与么为人瞎却镇州一城人眼去在。保寿掷下拄杖便归方丈。二尊宿等闲一挨一拶。便乃发明临济心髓。只是不知性命总在这僧手里。还有检点得出者么。昔年觅火和烟得。今日担泉带月归。又因岁旦示众云。元正改旦万事成现。有时放行有时坐断。不惜两茎眉和坐盘掇转。佛法世法都卢一片。既是佛法世法。如何得成一片。但办肯心必不相赚。居灵隐六年。法道盛行得法者众。退居东庵。俄属微疾倡道不废。忽亲作书别诸公卿。且垂二则语以验来学曰。有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开口不在舌头上。及贻书嗣法香山光睦云居善开嘱以大法。因书偈曰。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瞥转玄关。佛祖罔措。加趺而寂。实嘉泰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于北高峰之原。
夔州卧龙破庵禅师讳祖先。广安王氏子。工夫稳实见地明白。尝分座杭之灵隐。有道者请益曰。胡孙子捉不住。愿垂开示。师曰。用捉他作什么。如风吹水自然成纹。时无准侍傍大悟。有示楞严座主偈曰。见犹离见非真见。还尽八还无可还。木落秋空山骨露。不知谁识老瞿昙。
饶州荐福曹原生禅师。南剑人。分座云居。出世妙果徙龟峰。后住荐福逾月化去。咏灵云石。有偈曰。云去云来非有意。云来云去亦无心。有无截断灵何在。突兀一峰青到今。
天童枯禅自镜禅师。福州高氏子。作上钟偈曰。一模脱就转风流。平地教他不肯休。要得洪音喧宇宙。直须更上一层楼。
净慈慧光禅师字潜庵。作化盐偈曰。合水和泥一处烹。水干泥尽雪花生。乘时索起辽天价。公验分明孰敢争。
太平府隐静万庵致柔禅师。潮州陈氏子。上堂举天衣怀禅师雁过长空影沈寒水话。因颂曰。长空孤雁一声秋。献宝波斯鼻似钩。风卷白云归别嶂。黄昏月挂柳丝头。
天童达观禅师法嗣
苏州虎丘幼堂善济禅师。题鱼篮观音像赞。曰云鬓浓妆苦强颜。为他闲事入尘寰。携来活底无人买。只作寻常死货看。
径山如琰禅师法嗣
灵隐大川禅师讳普济。明州奉化人。纂修五灯会元。题世尊出山相偈云。龙章凤质出王宫。肘露衣穿下雪峰。智愿必空诸有界。不知诸有几时空。
杭州径山偃溪闻禅师闽人。开炉上堂举。赵州示众云。老僧三十年前在南方火炉头。有个无宾主话。直至如今无人举著。拈云。森罗万象明暗色空。日夜举扬。赵州古佛不是不知。只为贪程太速。
径山淮海肇禅师。泰州人。赞达磨偈曰。踏翻地轴与天关。合国人追不再还。去去一身轻似叶。长江千古浪如山。
婺州双林介石明禅师。因见郁山主画像傍僧索赞。师信笔书曰。拾得明珠笑眼开。为言尘尽转生埃。若无直下承当者。孤负阇黎一扑来。
万寿崇观禅师法嗣
黄龙慧开禅师字无门。杭州人。作朝阳补衲偈曰。寒时急用底物。趁暖著些针线。忽然腊月到来。免致脚忙手乱。
潭州石霜竹岩妙印禅师。作对月看经偈曰。未动舌头文彩露。五千余卷一时周。若言待月重开卷。敢保驴年未彻头。
育王师瑞禅师法嗣
明州瑞岩寿禅师字无量。因僧问。世尊腊月八日正觉山前夜睹明星悟道。此意如何。师答以偈曰。明星现处眼皮穿。汉语胡言万万千。暴富乞儿休说梦。谁家灶里火无烟。
灵隐之善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藏叟禅师名善珍。泉南安县吕氏子。年十十三依郡之崇福寺南和尚出家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后出世住里之光孝升承天。继迁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复以朝命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师示众云。古者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又有道知之一字众祸之门。只者二门入得更须出得。三世诸佛出不得。六代祖师出不得。天下老和尚出不得。何故变铁成金易。变金成铁难。又据室云。这里是问讯烧香了。来老僧身边立地底所在么。呆子尔自钝置犹可。莫来钝置来僧尝自题其像云。参禅无悟识字有数。眼三角似燕山愁胡。面百折如赵婆呷醋。一著高出诸方。敢道饭是米做。师生于宋绍兴甲寅十月十二日。示寂于丁丑五月二十一日。寿八十三。塔全身于径山南塔院云。
天童智颖禅师法嗣
临安府径山荆叟禅师讳如珏。婺州人。室中僧问。如何是佛。师答曰。烂冬瓜。仍颂云。如何是佛烂冬瓜。咬著冰霜透齿牙。根蒂虽然无窖子。一年一度一开花。
净慈居简禅师法嗣
明州育王大观禅师。鄞县横溪陆氏子字物初。蚤参北涧于净慈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晚住育王。座下名缁蚁附。上堂云。达磨正宗衲僧巴鼻。充塞虚空无处回避。堪笑迷流。白日青天开却眼只管瞌睡。更有黄面老人。不识好恶入泥入水。却道我然灯佛所无一法可得而为我授记。何异好肉剜疮空花求蒂。毕竟如何。悉唎悉唎。既顺世塔葬于寺之西庵。
鼓山安永禅师法嗣
杭州净慈晦翁悟明禅师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高亭才礼拜。亭便打。僧云。特来礼拜师何打。又拜。亭又打趁出。僧回举似夹山。山云。会么。云不会。山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去。应庵拈云。高亭一期忍俊不禁。争奈拄杖放行太速。这僧当时若是个汉。莫道高亭夹山便是。达磨大师出来也斩为三段。何故家肥生孝子。国伯有谋臣。拈云。高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应庵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师尝纂修联灯会要传于丛林。
直翁举禅师法嗣
明州天童岫禅师字云外。族昌国某氏。身材眇小精悍有余。师事直翁举公剃落。究明曹洞宗旨尽其源底。出世慈溪石门。历象山智门迁郡之天宁。继以三宗。四众推挽升住天童。丛林莫不稽首称庆。师说法能巧譬傍引。贵欲俯就学者而曲成之。至于奔轶绝尘。虽鹘眼龙睛亦无窥瞰分。上堂。闹市红尘里有闹市红尘里佛法。深山岩崖中有深山岩崖中佛法。山僧昨日出城门。闹市红尘里佛法一时忘却了也。行到二十里松云。便见深山岩崖中佛法。大众且道。如何是深山岩崖中佛法。良久云。白云淡泞出没太虚之中。青萝夤缘直上寒松之顶。又谢首座书记藏主上堂。以拂子打圆相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又打一圆相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又打一圆相云。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诸人还见么。所见不同互有得失。天童这里母固母必。师不倨傲。不贪积不私食。得施利随与人。见后生敬之逾谨。二时粥饭必同众赴堂。既寂无余资。禅者率钱津送后事塔葬于本山。弟子聘大方升独木省愚庵证无印。四人足大其宗。但位不称德。罕嗣其法者尔。
大鉴下第二十世
卧龙祖先禅师法嗣
杭州径山无准禅师讳师范。生于蜀之梓潼雍氏。九岁依阴平山僧道钦出家。经书过目成诵。绍熙五年冬登具戒。明年次成都坐夏正法。遇老宿名尧者。师请益坐禅之法。尧曰。禅是何物坐底是谁。师受其语昼夜体究。一日如厕提前话有省。明年辞去谒佛照于育王。佛照问师曰。何处人。师曰。剑州人。佛照曰。带得剑来么。师随声便喝。佛照笑曰。者乌头子也乱做。贫甚无资剃发故。佛照室中常以乌头子目之。久之复还灵隐。破庵居第一座。斋余同游石笋庵。庵之道者请益胡孙子话。破庵答之语在破庵传中。师于侍傍有省。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师偕往。逮破庵赴穹窿。未几以台雁未到拉月石溪同游至瑞岩时云巢领住持…
《005 续传灯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