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005 续传灯录▪P21

  ..续本文上一页一条楖栗杖万里作风威。乃曰。诸仁者且道。答伊境不答伊境。若道答伊境。山僧眼在什么处。若道不答伊境。又道一径阶前草数株霜后松。还相委悉么。良久曰。时时明祖意日日起清风。珍重。

  处州永泰自仁禅师。僧问。如何是露地白牛。师曰。大难看守。云看守即易。未审作何用。师曰。用得即用。云学人借用得也无。师曰。直饶用得也秖是别人底。乃曰。松风凛凛败叶纷纷。岸柳衰残猿啼远岫。若也善观时节。方与诸圣相邻。未出得衲僧活计。诸仁者。当此之际正好横担拄杖高挂钵囊。到处撞开方丈门。且与老胡相见。若也一言不契。坐具拂开便行。岂不快哉。山僧自行脚已来。未尝逢著一个半个何故如此。良久曰。土旷人稀相逢者少。珍重。又曰。金风乍扇松竹交阴。水月分明衲僧罔措。还会么。若有人会得出来通个消息。山僧与尔证据。良久曰。布袋里锥子不出头者是好手。下座。

  洪州延恩法安禅师姓许氏。临川人。少事承天沙门慕闲出家。年二十以通经得度。游方谒雪窦显禅师。显殁依天衣怀禅师。众推其知见又遍历诸家耆宿。指目为饱参。归临川见黄山如意院败屋破垣无以蔽风雨。师求居之。十年殿阁如化成。乃弃去下江汉航二浙上天台沂淮汶而还。所至接物利生未尝失言。亦未尝失人。白首怀道翩然无侣。倚杖于南昌上蓝。又住武宁之延恩寺。寺初以父子传。贫不能守易以为十方。草屋数楹败床破箦师安乐之。县令纠豪右谋为一新。师笑曰。檀法本以度人。今非其发心而强之。是名作业。不名佛事也。栖止十年而丛林成。僧至如归。师与法云秀为昆弟且相得。秀所居装严妙天下。说法如云雨。其力量可以为弟兄。接羽翼而天飞也。尝以书招师。师读之一笑而已。或问其故。师曰。吾始见秀有英气。谓可以语道。乃今而后知其痴。痴人正不可与语也。问者曰。何哉。师曰。比丘法当一钵行四方。秀既不能尔。又于八达衢头架大屋。从人乞饭以养数百闲汉非痴乎。师每谓人曰。万事随缘是安乐法。元丰甲子七月命弟子取方丈文书聚火之。以院事付一僧。八月旦示灭。阅世六十有一。坐四十有一夏。

  礼部杨杰居士。字次公号无为。历参诸名宿。晚从天衣游。衣每引老庞机语。令研究深造。后奉祠泰山。一日鸡一鸣。睹日如盘涌。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长须嫁。讨甚闲工夫。更说无生话。书以寄衣。衣称善。后会芙蓉楷禅师。公曰。与师相别几年。蓉曰。七年。公曰。学道来参禅来。蓉曰。不打这鼓笛。公曰。恁么则空游山水百无所能也。蓉曰。别来未久善能高鉴。公大笑。公有辞世偈曰。无一可恋。无一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续传灯录卷第八续传灯录卷第九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大愚芝禅师法嗣一十三人

  云峰文悦禅师  瑞光月禅师

  洞山子圆禅师(已上三人见录)  开福守义禅师

  兴阳启舟禅师  兴阳启珊禅师

  大禹简南禅师  *轮聪禅师

  云顶继兰禅师  承天应禅师

  龙王师进禅师  承天守勤禅师

  圭峰光应禅师(已上十人无录)

  石霜永禅师法嗣八人

  福严保宗禅师

  大阳如汉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胜业智增禅师

  保宁承泰禅师  大光玉圆禅师

  石霜皓诠禅师  兴国慧秀禅师

  圆通文溥禅师(已上六人无录)

  浮山远禅师法嗣一十九人

  净因道臻禅师  兴化仁岳禅师

  玉泉谓芳禅师  定林慧琛禅师

  本觉若珠禅师  华严普孜禅师

  清隐惟湜禅师

  衡岳奉能禅师(已上八人见录)  归宗普安禅师

  白马景云禅师  甘露庆余禅师

  归宗鸿式禅师  浮山洪琏禅师

  甘露法眼禅师  西禅继图禅师

  东禅仁照禅师  太平贤禅师

  万杉浩修禅师

  溪山晓云禅师(已上十一人无录)

  宝应昭禅师法嗣二人

  琅邪方锐禅师

  兴阳希隐禅师(已上二人见录)

  石门进禅师法嗣一人

  瑞岩智才禅师(见录)

  金山颖禅师法嗣二十人

  广教继真禅师  普慈崇珍禅师

  瑞竹仲和禅师  金山怀贤禅师

  石佛显忠禅师  净住居说禅师

  西余拱辰禅师  般若善端禅师

  节使李端愿居士(已上九人见录)

  承天了素禅师  南禅自聪禅师

  上方希元禅师  隐静慧观禅师

  法性绍明禅师  乌崖了暹禅师

  五峰仲熙禅师  雪窦诠禅师

  瑞竹惟悟禅师  法性用彰禅师

  因胜如道禅师(已上十一人无录)

  洞庭月禅师法嗣三人

  荐福亮禅师(见录)  瑞光嵩禅师

  承天世珍禅师(已上二人无录)

  仗锡已禅师法嗣二人

  黄岩保轩禅师(一人见录)  灵岩志禅师(一人无录)

  龙华岳禅师法嗣二人

  西余净端禅师(一人见录)  翠岩显俦禅师(一人无录)

  法华举禅师法嗣六人

  永庆文禅师  海会文禅师

  兴化规禅师  龙潭颙禅师

  觉华康禅师

  海会海禅师(已上六人无录)

  天圣泰禅师法嗣六人

  常熟禀珍禅师  西余宝实禅师

  常熟令然禅师  福严处成禅师

  中禅显玉禅师

  太州知文和尚(已上六人无录)

  太子院一禅师法嗣一人

  太子同广禅师(无录)

  续传灯录卷第九目录续传灯录卷第九

  大鉴下第十二世大愚芝禅师法嗣

  南岳云峰文悦禅师南昌徐氏子。初造大愚。闻示众曰。大家相聚吃茎齑。若唤作一茎齑。入地狱如箭射。便下座。师大骇夜造方丈。愚问来何所求。师曰。求心法。愚曰。*轮未转食轮先转。后生趁色力健。何不为众乞食。我忍饥不暇。何暇为汝说禅乎。师不敢违。未几愚移翠岩。师纳疏罢。复过翠岩求指示。岩曰。佛法未到烂却。雪寒宜为众乞炭。师亦奉命能事罢。复造方丈。岩曰。堂司阙人今以烦汝。师受之不乐。恨岩不去心地坐后架。桶箍忽散自架堕落。师忽然开悟。顿见岩用处。走搭伽黎上寝堂。岩迎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师再拜不及吐一辞而去服勤八年。后出世翠岩。时首座领众出迎问曰。德山宗乘即不问。如何是临济大用。师曰。尔甚处去来。座拟议。师便掌。座拟对。师喝曰。领众归去。自是一众畏服。僧问。如何是道。师曰。路不拾遗。曰如何是道中人。师曰。草贼大败。僧礼拜。师嘘一声。问万法归一一归何所。师曰。黄河九曲。曰如何是第一句。师曰。垂手过膝。曰如何是第二句。师曰。万里崖州。曰如何是第三句。师曰。粪箕扫帚。问如何是深山岩崖佛法。师曰。猢狲倒上树。问如何是衲衣下事。师曰。皮裹骨。问不涉廉纤请师速道。师曰。须弥山。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柴场荻草。上堂。语不离窠道。焉能出盖缠。片云横谷口。迷却几人源。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汝等诸人到这里凭何话会。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上堂。过去诸佛已灭。未来诸佛未生。正当今日佛法委在翠岩。放行则随机利物。把住则瓦解冰消。且道把住好放行好。良久曰咄。这野狐精。击禅床下座。上堂。汝等诸人与么上来。大似刺脑入胶盆。与么下去也是平地吃交。直饶不来不去。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上堂。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所以娑婆世界以音声为佛事。香积世界以香饭为佛事。翠岩这里秖于出入息内。供养承事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无一空过者。过现未来尘沙诸佛。是翠岩侍者无一不到。如一不到三十拄杖。诸上座还会么。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上堂。有情之本。依智海以为源。含识之流。总法身而为体。秖为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达本情忘知心体合。诸禅德会么。古佛与露柱相交。佛殿与灯笼斗额。若也不会单重交折。上堂。竿木随身逢场作戏。然虽如是一手不独拍。众中莫有作家禅客本分。衲僧出来共相唱和。有么。时有僧出礼拜。师曰。依希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便下座。上堂。天明平旦万事成办。北俱卢洲长粳米饭。下座。上堂。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尔等诸人横担拄杖向甚么处行脚。良久曰。东胜身洲持钵。西瞿耶尼吃饭。上堂。假使心通无量时。历劫何曾异今日。且道今日事作么生。良久曰乌龟钻破壁。上堂。见闻觉知无障碍。声香味触常三昧。衲僧道会也。山是山水是水。饥来吃饭困来打睡。忽然须弥山勃跳入尔鼻孔里。摩竭鱼穿尔眼睛中。作么生商量。良久曰。参堂去。上堂。一刀两段未称宗师。就下平高固非作者。翠岩到这里口似匾担。尔等诸人作么生商量。良久曰。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轮。上堂。若见诸相非相。即山河大地并无过咎。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便能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然虽如是。著衣吃饭即不无。衲僧门下污臭气也未梦见在。上堂。普贤行文殊智。补陀岩上清风起。瞎驴趁队过新罗。吉獠舌头三千里。上堂。拈起拄杖曰。掌钵盂向香积世界。为甚么出身无路。挑日月于拄杖头上。为甚么有眼如盲。直得风行草偃响顺声和。无纤芥可留。犹是交争底法。作么生是不交争底法。卓拄杖下座。上堂。临济先锋放过一著。德山后令且在一边。独露无私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堪嗟楚下钟离昧(音抹)以拂子击禅床下座。上堂。教中道。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尔等诸人到这里。且作么生辨圆觉。良久曰。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以拂击禅床。上堂。古人道。山河石壁不碍眼光。师曰。作么生是眼。拈拄杖打禅床一下曰。须弥山百杂碎即不问。尔且道。娑竭罗龙王年多少。俗士问。如何是佛。师曰。著衣吃饭量家道。曰恁么则退身三步叉手当胸去也。师曰。醉后添杯不如无。小参。举百丈岁夜示众曰。尔这一队后生。经律论固是不知。入众参禅禅又不会。腊月三十日且作么生折合去。师曰。灼然诸禅德。去圣时遥人心澹泊。看却今时丛林。更是不得所在之处。或聚徒三百五百浩浩地秖以饭食丰浓寮舍稳便为旺化。中间孜孜为道者无一人。设有十个五个…

《005 续传灯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