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诚的信徒。
当时,有位女学生(非佛教徒),在梦中遇见穿金铠甲的人,告诉她说:“你到上海居士林去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她清清楚楚的记住。第二天早晨看报纸,见有居士林恭请印光老法师讲弥陀经的消息。她为了好奇心而到居士林求见印老。一见老法师,自动顶礼,便对老法师说:“我不是佛教徒,因为昨天半夜之时,在梦中有人教我来居士林听大势至菩萨讲弥陀经。请问老法师!莫非您就是大势至菩萨吗?”这时,老法师举手示意:“这件事,你知我知,不可教他人知。”这位女学生即时皈依三宝。始终将这件事保守秘密,没有对任何人透露。三年后,老法师在灵岩山圆寂时,这位女学生才当众宣布此种境界。
这时,大家才晓得印光老法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乘愿再来的菩萨。后来尊为莲宗第十三代祖师。老法师皈依弟子虽然满天下,但没有传法的弟子,为什么?因老法师誓言,不建庙、不收出家弟子。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
在这时候,这位菩萨又这样地念言:“我在前生虽然焚身供养佛,犹觉得不具足真诚之心。我现在要更进一步来供养佛的舍利。”便对著诸菩萨大弟子,以及天龙八部一切大众说:“你们大众应当专一其心念,我现在要供养日月净明德佛的舍利。”
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说完这话之后,即刻在八万四千宝塔之前,燃烧他自己的百福庄严胳臂。经过了七万二千岁之久的时间,作为供养。
有人问:“奇怪!这位菩萨前生焚身供养,经过一千二百岁的时间。为什么这次焚臂,要经过七万二千岁?我不懂其中的道理,请法师慈悲开示。”告诉你!这位菩萨在前生是用色身来供佛,这次是用化身来供佛,爱烧多久都可以的,没有时间的限制。你明白了吧!
这位菩萨为什么又燃烧胳臂来供佛舍利?因为要感化没有真诚心的众生,发起真诚心来供养佛舍利。为要令无量求声闻大众,以及无量阿僧祇的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因此燃臂来影响众生,发菩提心,皆使一切众生住在一切色身三昧的境界。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
在这个时候,诸大菩萨,天上的人,人间的人,以及阿修罗、鬼神众等。一见这位菩萨没有了两臂,大家都忧恼和悲哀起来。异口同声地说:“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们大众的师父,教化我们,令我们明白佛法,令我们修持佛法。可是他发愿焚臂供佛,现在身相不具足了。”
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在这个时候,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在大众之中,立下这样的誓言:“我燃烧两臂供佛,将来必定能得佛的紫磨金色身。假如这是真实不虚的话,令我所烧的两臀,即刻恢复原状,再生出两只胳臂。”发了这种愿之后,自然而然再生出完整如初的两臂,没有两样。这是什么缘故?因为这位菩萨,他的福德大,智慧也大。他既敦厚,又诚实,所以才有这种不可思议感应的境界。
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在这个时候,三千大千世界普遍有六种震动。天雨宝华,缤纷而降。一切人天,认为希有。有生以来,未曾见过这种的境界。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释迦牟尼佛告诉宿王华菩萨说:“你感觉这种苦行怎样呢?你知道这位菩萨是谁?他就是现在的药王菩萨。他舍身于佛,布施于众生,已有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那样多,这个数量也不能说穷尽。不过,我现在只是说他焚身和燃臂供养于佛而已。”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释迦牟尼佛又叫二声:“宿王华!假使有众生想发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发心烧一个手指,或者发心燃一个足趾,来供养佛,来供养塔(供佛像为寺,供舍利为塔)。这种供养的功德,胜过布施国城妻子的功德,也胜过用三千大千世界国土中的山林、河池,以及诸宝珍珠之物,来供养佛的功德。”
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愒。其福最多。
佛又说:“假使有人,用七宝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那样多,来供养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如是供养四圣的功德,不如受持妙法莲华经之中,一首四句偈颂,所获得功德百分之一。浅言之,无论如何供养四圣,不如受持法华经、读诵法华经、解说法华经、书写法华经的功德为殊胜。”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
佛又说:“宿王华菩萨!譬如一切的川流江河等,诸水之中,大海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经典之中,它是最妙最深最大的经典。”
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
又好像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以及十宝山等。在这些众山之中,须弥山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它在一切经典之中,最为上乘,没有比这部经再高上的。这部经是成佛的经典,只要依法修持,便有成佛的希望。
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
又好像在群星之中,月亮的光明,最为第一。这部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的情形。在千万亿种的经典之中,它是最为光明,而能遍照。
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
又好像太阳,它能照破一切黑暗。法华经也是这样,它能破除一切不善的黑暗。换言之,受持法华经,能获得大智慧,以此光明能破除无明之黑暗。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又好像在诸小王之中,转轮圣王的地位,最为第一,无人可比拟。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经典之中,它是最尊贵的经典。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好像帝释天,他是三十三天的天王,管辖三十二诸天,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经典之中,它是经中之王。
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
又好像大梵天王,他是一切众生的父亲。为何称为一切众生之父呢?因为世界(地球)有成住坏空四个中劫(每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到了空劫的时候,初禅天的天众,自然到二禅天避难。到了成劫成立时,在第二禅天避难的天众,又回到初禅天。最先回来的人,就是大梵天王。因为后来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大梵天王对大众宣布:“我就是你们的父亲。你们要尊敬我,要听我的命令,受我的指挥,不可违背我的旨意。”
在印度的婆罗门,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从大梵天口中所生,所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优越感,应享受特权,以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造成印度阶级不平等的现象,迄今仍然如此,令奴隶永远不能得到平等待遇。
妙法莲华经也是这样,而是一切贤圣、有学位(初二三果罗汉)、无学位(四果罗汉),以及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父亲。
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舍。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又好像在一切凡夫之中,须陀洹(初果罗汉)、斯陀含(二果罗汉)、阿那含(三果罗汉)、阿罗汉(四果罗汉)、辟支佛(无佛出世为独觉,有佛出世为缘觉),最为第一。法华经也是这样。诸佛所说的经典,菩萨所说的经典,声闻所说的经典,在诸经法之中,当然是妙法莲华经,最为第一。
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假使有人能受持妙法莲华经典,也是这样。在一切众生之中,最为第一。这部经典是人人必修的法门,谁能虔诚的修持,谁就是第一。修行没有捷径可寻,要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去行。所谓“躬行实践”,不可投机取巧,尽找便宜。要晓得天下的事,没有不劳而获的。古人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一天的功,便更加接近佛境一里之路。
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
在一切声闻和辟支佛之中,菩萨为第一。法华经也是这样,在一切诸经法之中,最为第一,故称为经中之王。
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又好像佛为一切诸法之王,妙法莲华经为一切诸经之王。释迦牟尼佛举出这些譬喻,来说明法华经的重要性。令受持法华经的人,知道法华经的功德宏大,无与伦比。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佛又叫一声:“宿王华菩萨!这部妙法莲华经的用途很广大,能救护一切众生离开烦恼,能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又能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换言之,凡是受持法华经的人,无论求什么,皆能满愿。”但是要正愿,而非邪愿,这一点要弄清楚。以下举出十二种的利益。
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