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于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世间上有最大威德的世尊,为救度十方一切六道受苦众生,而经过无量亿劫,庄严万行才能得成佛道,具足圆满从前所发的誓愿。所以说,若人真正要发心修道,必须要发大誓愿,若能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日发大誓愿,那是最好的。因为十方诸佛成就佛果皆发无上的誓愿及广大的菩提心,为什么我们在修道上耐不得苦?或者生退转心?原因是我们没有真正拿出真心来修道,未曾发金刚坚固般若波罗蜜的誓愿心。我们不能坚持自私自利,趣向小乘法,那就不能作一个出类拔萃的受人尊敬者了。
佛是最善、最无上的吉祥殊胜者,世间上很希有的。佛能入甚深禅定,如此,经过十个小劫那么长久的时间,但是他的身体手足,仍静然安住不动。他的心远离一切颠倒梦想,没有一点污染的尘垢,故无散乱。佛毕竟得到永恒的圆觉,安住在常寂光中,以无漏的法,开示二乘。如今我们得见世尊,安隐的成就佛道,故得到良善的利益,所以表露我们的庆祝和大欢喜。
一切六道众生常受尽苦恼焦迫,如一盲人,失去指引的导师,不认识离苦的要道,不知如何出生死轮回,在漫长的岁月中,造尽许多罪业。在恶趣中颠倒沉沦的众生被无明业缚遮盖了智慧佛性,罪业所障,故不能听闻佛的洪名。
如今佛得到最无上、安隐的佛道,我等及一切天人众如暗有灯,皆得最大的利益。所以我们五体投地,头面接足的一心归命无上世尊。
当我们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宝,即是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首先要学习如何去除“我相”。譬如要舍己为人,不存损人利己的心等等...。一切烦恼,皆由执著我相贪欲而起,但是要做到无我相,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要身心性命皈依三宝,依著佛所说的法去修行、去吃苦、去做。必定能舍离我执及三毒诸烦恼,得永恒的无为快乐和不受后有的自由。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当十六位王子赞叹佛之后,他们又再请佛转妙*轮。何谓转*轮呢?演说四谛十二因缘,乃至六波罗蜜经典教义,解说佛法的义理,皆是转大*轮;还有多方面的离苦得乐、四禅八定等等。转大*轮,例如护持三宝、赞叹三宝、宣扬佛教、劝他人信仰佛教等等,这都是在转利益众生*轮。
十六位王子又异口同声的说:“世尊!请您为我们说无上的佛法,令我们一切众生得到安隐。请您怜愍和饶益一切诸天人。”接著,又说出偈颂赞佛:
世雄无等伦 百福自庄严 得无上智慧 愿为世间说
度脱于我等 及诸众生类 为分别显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众生亦复然 世尊知众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乐及修福 宿命所行业
世尊悉知已 当转无上轮
佛为出世圣雄。世间的大雄主,无能比的大圣尊!以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福田,万德庄严相好,圆满威仪。佛是世间无上的大圣雄,故能称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因为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百劫中栽培圆满庄严的相好,佛所得到的智慧是无上的,故祈佛能为世间一切众生说出微妙法,令我等速离苦海,早登觉岸。为十二种类各种因缘所生众生,都显示分别明嘹,令我等得到无上的智慧,佛果菩提。
若我等皆成佛道,一切六道众生悉皆如是。世尊深深明了一切众生心所念和所愿,佛能全知他们有多少的智慧力,想要得多少的善乐,积集多少的福德,造了多少的罪业,故佛悉知悉见,现在应知是他当转大*轮的时候。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诸比丘:“当大通智胜佛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都现六种震动。这时,所有国土中间凡是幽暗的地方,日月常不能照射到的范围,如今都现出光明,在此处的众生,皆得明见一切,他们即说:“从何来的众生呢?”(其实,他们从前在黑暗中,有亦不见,故说没有众生存在。现在有了光明,才见到旁的众生。)
又在这些国土的范围内,所有天宫乃至梵天宫殿,皆现六种震动,得到光明普照,遍满了整个世界。这种的光明超胜所有天人光、日月光几千万倍。”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当尔之时,东方有五百万亿国土中的梵天宫殿皆得光明照耀,其光胜过通常的光有几千万倍。这时所有诸梵天王,都生出疑念:“如今我们的宫殿有如此的光明,这是往昔所未曾有的,是何因缘,能现出如此的瑞相呢?”
因此,所有的诸梵天王各自互相询问,共同讨论这放光照耀的一件事。这时在诸梵天王众中,有一位大梵天王,名叫救一切,为所有的诸梵天众,而说出一首偈颂: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我们所有的宫殿,得到光明普照,此不可思议的光明是从未曾有的,这是什么因缘呢?我们都共同去找寻这光明的来源。依我推测,这也许是某一位大德圣人出世了,或者有佛出现于世,因而有如此的光明,遍照十方国土。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襟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轮。
当尔之时,东方五百万亿国土的诸梵天王,都随身带著他们的宫殿一起飞行。凡是天人都可以飞行自在,不但如此,他们还可以随身带著宫殿一起同行,非常方便自在。接著他们又用衣服盛满了天华,一同到西方去,寻找此光明的来源,见到大通智胜如来,在一棵菩提树下的道场,坐师子之座。当时一切的天众、龙众、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都一起来恭敬和围绕著佛。他们又见到佛的十六个王子,在请佛转大*轮。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处。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愿哀纳处
这时所有诸梵天王,都头面接足,恭敬顶礼佛,然后又围绕百千匝,用他们的天华散在佛的身上,所散下来的华犹如须弥山的数量那么多,又用天华来供养佛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高达十由旬,如是供养之后,诸大梵天王各自将其最喜爱的宫殿奉献于佛。然后说:“请佛慈悲哀愍我们,饶益我们,及接受我们所奉献的宫殿。”说完了之后,一切诸天王,就跪在佛前,一心异口同声,说一首偈颂:
世尊!您是世上最稀有、最难遇见的一位圣尊,佛是具足无量功德而成佛,我们一切众生也必须要具足无量功德,才有机会遇见佛。佛能救护一切众生,他是人天的导师,佛能慈悲哀愍世间一切众生,能普遍利益一切众生。我等一切诸梵天王从五百万亿的国土而来,因为看见此种光明,故顿然舍弃甚深的禅定乐。修道人若一天没有证到禅定乐的境界,态度总是马马虎虎,真正得到禅定乐的人,最喜欢参禅打坐。看一切世间万事万物都很安乐,而这些天人虽证得此种禅定,犹未了生死,脱离三界,于是当他们见到此种光明,个个都愿舍弃禅定乐而极尽他们的神通力去寻找此光明的来源,也因为要供养佛而来,又对佛说:我等从前在因地所修福报,才能得到此美丽庄严的宫殿,现在既能见到佛,我们愿把最心爱的宫殿奉献予佛,准愿佛能哀愍和接受我们的供养。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轮。度脱众生。开涅槃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 惟愿演说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恼众生
当尔之时,诸梵天王用一首偈颂来赞叹佛之后,他们一起对佛说:“惟愿世尊能为我们转大妙*轮,度脱一切受苦众生,请佛慈悲开示涅槃的大道。”这时诸梵天王,又一心同声,而说出一首偈颂:
世尊!您是世间无上的大圣雄,万德圆满,福慧双足。惟愿世尊为我等众生演说妙法,希望能以世尊大慈悲的力量,来度脱我们一切受苦缠缚众生,皆出离生死苦海,早登觉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 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 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 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脱苦众生
当尔之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缄口,答应诸大梵天王的请求,佛就说:在东南方有五百万亿国土,所有一切大梵天王都亲自见到他们自已的宫殿,现出光明和照耀,从未曾有的,因此他们都非常欢喜踊跃,生出稀有心。他们聚合在一起,共同…
《妙法莲华经浅释 卷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