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弥陀
音声清响善讴歌 一曲新词格调和
直饶唱得行云坠 不如净口念弥陀
柳眉星眼赛姮娥 玉体时新著绮罗
华容只可长年少 不如及早念弥陀
棋夸敌国智谋多 打劫争先在切瑳
光阴一半因兹废 不如端坐念弥陀
商人经纪最奔波 远地他方到处过
江湖风浪危中险 不如归去念弥陀
惯会公方损陷他 巧装词讼逞喽啰
家财渐破招人怨 不如省事念弥陀
杀业冤家渐债多 将何词理见阎罗
教君一路超生法 不如知悔念弥陀
净土咏(出宝王论) 晋康乐谢灵运
法藏长王宫 怀道出国城
愿言四十八 弘誓拯群生
净土一何妙 来者皆菁英
颓言安可寄 乘化必晨征
念佛三昧诗 晋琅玡王乔之
妙用在兹 涉有览无 神由昧彻
识以照粗 积微自引 因功本虚
泯彼三观 忘此豪余 寂寞何始
履玄通微 融然忘适 乃廓灵晖
心游缅域 得不践机 用之以冲
会之以希 神姿天凝 圆映朝云
与化而咸 与物斯群 应不以方
受者自分 瞬尔渊镜 金水尘纷
慨自一生 夙之慧识 托崇渊人
庶藉冥力 思转豪功 在深不测
至起之念 注心西极(出庐山集)
念佛三昧诗(并序) 慈云忏主遵式
叙曰。念佛三昧践圣之妙道。凡揭厉于法流者。何莫由斯矣。晋慧远师。化浔阳集贤辈。乘之为际极之轨。琅玡王乔之洎群贤。皆为念佛三昧诗。远为序。皇宋丙申沙门(遵式)会四明高尚之宾百余人。春冬二仲一日一夜。萃宝云讲堂想无量觉。行汉魏经。壬寅既废。适台之东山。忽思俄成故事。惜无述焉。乃拟晋贤作诗。寄题于石。垂于后世也(诗四章八句)
万感外形骸 俨然虚堂寂
明毫冠群彩 幽神资始续
妙象非夙预 俗览岂良觌
析之会入微 清玩心无怿
金肌昧真见 八音愚正闻
玄空了无托 至涉宁有勋
森罗会都寂 长空销积氛
良哉此达观 局士安与云
融怉回曲照 熙如鉴中象
谛览无遗心 虚求非滞想
追梦忘始终 通幽宛如往
藉此会神姿 逍遥期西赏
鉴极玄想孤 动静如为区
大象讵形仪 大方谁廉隅
正赏不隐括 妙践无回迂
心澄遍知海 粲粲黄金躯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 草堂先生杜子美
不见秘书心若失 及见秘书失心疾
安为动主理信然 我独觉子神充实
重闻西方之观经 老身古寺风泠泠
妻儿待米且归去 他日杖藜来细听
东林寺临水坐 香山居士白居易
昔为东掖垣中客 今作西方社里人
手把杨枝临水坐 闲思往事似前身
吊天竺宝月大师 东坡居士苏轼
生死犹如臂屈伸 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 凭仗西方作主人
除夜 后山居士陈无已
七十已强半 所余能几何
悬知暮景促 更觉后生多
遁世多为累 留年睡作魔
西归端著便 老子不娑婆
(后山又有三诗。亦志在西方。今撮其要句附于此。寄参寥诗曰。平生西方愿。摆落区中缘。唯于世外人。相从可忘年。寄李学士诗曰。稍寻东刹论兹事。赖有西方托后车。别圆澄禅师诗曰。平生准拟西行计。老著人间此何意。他年佛会见头陀。知是当年老居士。后山居士。真近代诗人冠冕。其拳拳乐邦乃如此。则凡风骚之士。岂可唯以呤安一个字。捻尽数茎髭为务耶)
钱唐胜事寄江宁府主马侍郎 (天竺)忏主遵式
往岁钱唐胜事并 就中安养最存诚
心池菡萏如长在 须作西方佛上卿
(侍郎往岁酷于西方净土。尝印造弥陀法门一千卷。分施道俗。因是生于西方)
瑞竹悟老种莲 无为子杨杰
东林闻说好林泉 社会荒凉几百年
灵物孰如崔氏竹 方池新种远公莲
华严顿净三千界 庐阜重招十八贤
应笑陶潜又归去 白云幽鸟伴归田
庐山白莲社 御溪沙门怀悟
晋室陵迟帝纪侵 群英晦迹匡山阴
楼烦大士麾尘尾 十七高贤争扣几
才高孰谓文中龙 返使伊人思谢公
烟飞露滴玉池空 雪莲蘸影摇秋风
赠弥陀道者(即喻弥陀) 直秘阁黄诰
净公他日号良医 一悟真空便决疑
孝行未应忘父母 信心无复念妻儿
鹿门羞比庞居士 莲社欣逢远法师
更作西方清净观 白毫常现五须弥
十六观近体诗 沙门冲默
日观
年来香火寸心明 拟跨迢迢十万程
每向日轮垂没处 静凝心观便功成
灵丹岂独瘳诸苦 幻骨须期会五清
满目山川非故国 终归安养是神京
水观
大水凝水没海涯 光明昭彻遍河沙
空中不觉乾坤大 心外元无雾霭遮
自恨此生投境晚 因嗟群妄落空邪
林间不废芭蕉观 只待莲舟促到家
地观
融心绝处匪邦基 小道那知有大逵
天乐满空鸣梵呗 金幢擎地映琉璃
略无惉懘神根爽 不怕闲浮急景移
试问海山长不死 何如弹指在瑶墀
树观
莫把名言向外寻 觉天境界最高深
重重宝珠非他物 一一珠光出自心
超往未成由缺诵 积功终不厌穿针
无生社友应招手 许我同参悟一音
池观
水流八德凝神冷 莲放诸珍眩眼奇
波镜华间传绝唱 禽翻宝岸影相随
几年浪迹忘归计 此日追怀定集池
小憩胡床形梦想 觉来心地独熙怡
总观
欲天富乐在层霄 比校恒沙不易饶
畟塞诸仙戏楼阁 宣扬三宝吹笙箫
无何境里非凡想 解脱光中未觉嚣
总观殷勤师子吼 野干惊慑破邪妖
华座
遍知夙愿丘山重 陆地生莲合自然
宝座巍峨难比喻 珍幢高出中方圆
想成法法元无迹 目击尘尘本太玄
切忌丝头落魔网 直须消殒此生前
像观
真境太高凡目眩 先施像观示常容
要知相好从何起 直指心源有路冲
金相炳明如杲日 毫光柔软似轻茸
会须生佛融方寸 豁破尘昏万万重
真身
八万尊崇全体现 光明常鉴刹尘傍
生死浩劫难遭遇 寤寐存诚未始忘
铭愿凿山营胜业 刻莲成漏伺朝阳
风流莲社今千载 犹有嘉声著处香
观音
三十六重圆感应 网罗群品出飘沈
天冠化佛标垂迹 沙界随机演妙音
璎珞满身笼皓月 杨枝在手露真金
我生多病常归仰 鼠饮不知江海深
势至
冠插金瓶华百亿 摩尼异宝映砗磲
光含刹土严身相 风动琳琅响佩裾
念佛圆通功夙著 摄生方便业先祛
真慈浩漾无涯涘 终日神光蔽草庐
普观
圣观才融惑妄轻 凝眸顷刻到华汀
九莲台稳超凡世 百宝光寒照幻形
鸟语琼林混天乐 波摇金沼契圆经
不知几劫伶俜苦 洗耳今朝试一听
杂观
六十万亿巍巍量 悠悠凡浅未应窥
宝池常想融粗相 尘刹垂形适异宜
圣语昭彰无可议 佛身胜劣合先知
裹粮日日欲西迈 谨勿将心起大疑
上三品
脱得棘林登上品 芬陀华在火中开
禅可久寂已无浪 心镜元明不受埃
此去便成无上忍 新游争仰出群才
填空烈圣浑垂手 特与金刚胜妙台
中三品
小教岂能营净业 回心入大始应知
因崇诸戒无玼玷 果证三明绝妄痴
耳听出家离苦法 心持无我是真基
屈伸臂顷出三界 一朵莲房出宝池
下三品
愚流习恶久成风 平昔那知黑白踪
直待垂终诸业现 方惊已困四蛇攻
自非宿善熏闻力 安得称名勇猛功
陡觉凉风吹业火 玉毫光里面金容
庐山莲社 监簿喻良能
远公结社事清修 永睿宗雷并俊游
千古空余旧名字 白莲零落不胜秋
前生我是比丘身 处处云山有宿因
何日尘缘都净尽 重为香火社中人
次韵莲社 释褐刘淳叟
买酒却邀陶令入 闭门不放谢公游
风流千古无人会 闲却芙蕖几度秋
庐山十八贤 东溪释祖可
不能晋室扶倾覆 尽作西方社里人
岂意一时希有事 翻令元亮两眉颦
怀安养故乡诗(并序) 樝庵法师有严
余以安养为故乡。乃即心净土。虽久思归。且步覆未至。可不哀哉。因作是诗焉。读者幸无以取舍为诮
达士身心非迩遐 虽云四海尽为家
争如故国游琼树 况得通衢御宝车
屈指多年不归去 论情凡事杳无涯
空烦父母倚门望 待孕池莲九品华
几年衣袂惹京尘 志气陵云莫自伸
南雁数声乡梦断 秋风终夕泪痕频
此回若不怀归计 向后从谁结善邻
请看路傍埋朽骨 其中多是未归人
西方真净本吾家 今忆归程十万赊
客路伶俜都已困 风尘孤苦最堪嗟
七重树耸千般乐 八德池深四样华
莫怪近来乡梦切 柰何荣辱事无涯
昔年容易别琼楼 本也无心作远游
岂意而今发垂雪 片怀长挂月西钩
枕中忍思飞归鸟 槛外频惊落叶秋
一炷檀烟一声磬 等闲遥望泪横流
(樝庵法师。专修净业景暮之切。见之于诗。岂意。而今发垂雪。片怀长挂月西钩。佳句也。非识妙者。莫能窥。然此诗赓者甚众。不能备录。独保福询师。有短景只嗟鱼少水。长途仍恐象无钩之句。颇脍炙人口。草庵录所载误矣)
怀西方诗 北山法师可旻
家在天涯落日边 望中行树隔云烟
一弹指顷虽能到 三历僧祇或不前
珠网七重光匼匝 莲华四种色新鲜
归时善友相迎迓 应问抛离几许年
但能忻厌作行持 本性唯心岂不知
三界飘蓬情染惹 四生流浪力羸疲
弯弯玉兔初生处 烁烁金乌欲坠时
黄面老亲频倚望 急须脂辖促归期
已知今是昔何非 深掩柴门到落晖
竹尾轻摇新月上 帘腰半卷宿云归
山林气味盈怀抱 松柏香烟满布衣
片石蒲团长燕坐 寸心西趁落霞飞
西指西瞿更向西 向西西去有招提
华开菡萏光无夜 地布琉璃莹绝泥
风动法音强八咏 池流德水胜双溪
临终但得超生去 九品从教低处低
又五言二首
娑婆堪忍界 稚小著嬉游
送想凭红日 伤心已白头
袅袅莲千朵 弯弯月一钩
未知何日往 弹指到琼楼
一等根茎…
《1969A 乐邦文类(宋 宗晓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