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手不仅可以握住一柄锄楸,空手更能拥有整个宇宙虚空;也唯有“空”心,才能真正拥有宇宙而不贪着。对悟者而言,须弥固然能够包容芥子,芥子也能够纳摄须弥;雨打花萎、风吹絮扬是自然现象,而“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也是平常稀松的事。透过禅悟的功夫,宇宙的本体与现象、现象与现象之间,不再是彼此矛盾隔碍的状态,而是互相融摄调和的关系。但是悟者这种境界并不是一般人所能胡乱猜度的,没有禅悟的体证功夫,而随意模仿禅者的言行,有时候反而会画虎类犬,贻笑大方。
有一个年轻人在打坐,看到老禅师走过来了却不起身问讯,禅师就数落他:
“你这个年轻人,看到老人家来了,怎么不站起来迎接呢?真是不懂礼貌!”
年轻人学禅的口气说:“我坐着迎接你,就是站着迎接你!”
禅师一听,上前打了年轻人一个耳光,年轻人愤愤地说:
“你怎么打我?”
禅师笑道:“我打你耳光,就是不打你耳光!”
禅不是世智聪辩,禅更不是装模作样,禅悟之后的智慧是自然的流露,不是忖臆仿效所能得到的。
(三)处在妄心中,却能无妄心
有一位信佛虔诚、严持戒律的王居士,平时谨言慎行,洁身自好,受到众人的敬仰。但是后来有些同修们发现,一到薄暮黄昏,王居士就独自一人向后街的烟花柳巷走去,难道一向自持严谨的王居士也禁不起女色的诱惑,自毁清誉吗?大家在背后议论纷纷,有一个好事者,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有一天尾随在王居士的背后,想去探个虚实。两人穿街走巷,来到了一家“翠花阁”的地方,里面妍美俏丽的姑娘们,一看到王居士来了,纷纷莺莺燕语地向王居士殷勤问好,然后簇拥着王居士上楼去了。这人愈发迷惑,也跟着偷偷上楼,霎时被一幅动人的景象慑住了:原来刚才那群喧闹嘻笑的姑娘们,个个正襟危坐地坐在庄严的佛堂之前,安安静静、凝神贯注地在倾听王居士说法。原来王居士是到生死海中来大转*轮,处杂染而不污;在烈火堆中栽植净莲,化慾恼为清凉。王居士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正是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慈悲胸怀,而王居士热闹场中当道场,虚妄境而不动摇的定力,实为禅者随缘放旷、任运逍遥的妙行!
(四)处在分别中,却能无分别
药山禅师有一次在山顶上散步,看到山边有两棵树,一棵长得很茂盛,另一棵早已枯萎了。这时候,他的徒弟道吾禅师和云岩禅师走过来了,药山就问他们:
“你们说,哪里一棵树好看呢?”
道吾说:“当然是荣的这棵好看!”药山点点头。
云岩却说:“不,我倒觉得枯的那棵好看!”,药山也点点头。
旁边有个侍者就问药山:“师父,道吾说荣的好看,您点头;云岩说枯的好看,您也点头,到底哪里一棵好看啊?”
药山于是反问侍者说:“那么,你认为那一棵好看呢?”
“枝叶茂盛的那棵固然生气勃勃,枝叶稀疏的那棵也不失古意盎然呀!”侍者回答说。
万有诸法自性平等一如,没有善恶、美丑、高下、贵贱的分别,因此在禅者的眼中,荣茂的树木和枯萎的树木都一样美好了。
在有名的《维摩诘经》里,诸天菩萨和二乘罗汉海会云集维摩丈室,聆听维摩诘菩萨讲说“不二法门”,美丽的天女们听到会心处,从天上纷纷飘洒五彩缤纷的花朵,供养菩萨,表达心中的赞歎。这些绚丽的花朵飘在大菩萨的身上,轻轻地自然掉落;但是落在二乘罗汉身上,却好像黏住一样,无论如何用力也取不下来。《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二乘人的心中还有姹紫嫣红的“花”相,起了差别虚妄的念头,执着花而不放,花因此附着而不掉。大乘菩萨证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泯除一切假相,纵然是“百花丛里过”也能“片叶不沾身”,何况是朵朵的天花,自然随身飘落无碍了。
四.悟后的生活 d
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风光?开悟后天地还是天地,日月依旧是日月,人我仍然是人我,只是生活的内涵、品味不一样了。未开悟前,“吃时不肯吃,百种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开悟之后,“饥来吃饭困来眠”,一样地吃饭,一样的睡觉,洒脱自如,任性逍遥;开悟前时时难过,步步维艰,开悟后日日是好日,处处通大道。开悟之后的生活是精神重于物质的生活,是挣脱了物慾的牵系,住于尘劳五欲,但是却不被污染,追求无上理想世界的生活。
懒融禅师煮石充饥,吃得津津有味,有人惊异地提醒他说:
“师父!那是石头啊!你怎么吃石头呢?”
懒融一看:“哟!是石头,你要不要吃看看?美味十足哩!”在禅师的口中,坚硬的石头也是珍肴佳品。
天寒地冻的严冬,禅师冻得鼻涕四溢,有人看了就说:“哎哟!师父你鼻涕都快流到嘴里了,把它擦一擦吧!”
禅师非但不以为忤,并且悠然自得地说:
“哈!我才没有时间为俗人擦拭鼻涕呢!”
一般人大都只注重环境的清扫,身体的沐浴,却忽略了心灵的净化。窗明几净的环境,光鲜洁净的身体固然能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但是一颗清净的心,更能使我们的人生别有不同的新气象。拥有清净的心,五浊的恶世也是安乐的国土;没有清净的心,纵然置身极乐净土也是污秽的娑婆。洁身固然重要,我们更要学习懒融禅师节省有限的生命,去从事净化心灵的当急要务!
近代的弘一律师,淡泊物质,随缘生活。一条毛巾用了十八年,破破烂烂的;一件衣服穿了几载,缝补再缝补,有人劝他说:“法师,该换新的了。”
他却说:“还可以穿用,还可以穿用。”
出外行脚,住在小旅馆里,又髒乱、又窄小,臭虫又多,有人建议说:“换一间吧!臭虫那么多。”
他如如不动地说:“没有关系,只有几只而已。”
平常吃饭佐菜的只有一碟萝卜乾,他还吃得很高兴,有人不忍心地说:“法师!太咸了吧!”
弘一大师恬淡知足地说:“咸有咸的味道。”
一个有悟境的人,早已超然物外,不受物质的丰足或缺乏所系缚,贫穷不尝以为苦,富裕也不曾以为乐,觉得这样也好,那样也不错,如同慈航法师所说:“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不管物质好坏,境遇顺逆,精神一样愉快轻安。
开悟之后的生活是智慧重于感情的生活,是净化私情私爱,充满睿智灵慧的生活。是扫荡迷情,直透诸佛般若空慧的生活。
有一天,丹霞天然禅师在一个佛寺里挂单,正好碰到寒冬,丹霞禅师拿起木雕的佛像,生起火烤暖冰冷的手,寺里的香灯师父看了,惊叫:
“干什么?你怎么可以烧佛像?”
禅师说:“我在烧舍利啊!”
香灯师父说:“胡说,佛像那有舍利子?”
“啊!既然佛像没有舍利子啊?那么多拿几尊来烧吧!”
我们平常人看到烧佛像认为大逆不道,可是悟道后的丹霞禅师,以大智大悲洞然佛的法身遍满宇宙虚空,充塞无量沙界,佛与众生如如平等,唯有证悟自性如来,才是真正见佛、敬佛的人。禅师不像一般世俗人一样拜佛像、尊敬佛像,但是在不敬不礼的行止中,却有着智慧的真情。
悟后的生活是大众重于个人的生活;是菩萨“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大悲生活;是“有一众生未度,岂可自己逃了”的利他生活,为众生施舍无量的方便,引导众生趋入菩提。
悟,是从观念的改变到生活品味的转换,禅师们悟道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我提出三种供各位参考:
(一)自然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泯除一切机用、随缘放旷的自在生活,是超绝较量计度,绝对纯真纯美的自然生活。“山高水长,柳绿花红;日照则温,风吹则凉。”山川草木,大地山河无不蕴藏着无限的禅机;煦日照耀,微风吹拂莫不透露着诸佛的法音,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一切充满真的纯净、善的纯德、美的纯情。连最简单的饮食,在禅师们悟道的生活里,也有一份自然洒脱的境界。
有人向赵州禅师请教说:
“什么是祖师西来意?”
禅师回答说:“吃茶去!”
这人又问:“什么是父母未生我的本来面目?”
禅师回答说:“洗钵去!”
吃茶、洗钵和参禅悟道有什么关系呢?如果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的吃饭、喝茶之中,品尝出般若妙味,就能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与三世诸佛心心相印。佛法大意不向高远的地方追求,而在率性天真、自然拙朴的这颗“平常心”中体证。
(二)无住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自由自在的无住生活,住于生死尘劳之中,却不被五欲所牵系;住于涅槃无漏的世界,却不耽着涅槃的安乐。彷佛出淤泥而不染的净莲,植根于污浊的现实世界,而成就庄严清净的国土。悟道的生活是参透凡情、无牵无绊的生活,住于喧哗的十里红尘,常怀遁世归隐的出离心;住于清幽的林边水下,恒发度众济世的大悲愿,宛如行云流水,随缘度化,舒卷自如。古人形容出家悟道的出家人说:“一钵千家饭,孤僧万里游。”“覩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真是一种以无住为安住、因无得而真得,洒脱自在、逍遥悠游的中道生活。
(三)救世的生活
悟道的生活是绝对大慈大悲,担负众生困苦的救世生活。一般人以为出家人勘破红尘,过着青灯古佛的生活,是消极避世的悲观作法,其实出家人是勘破尘嚣的虚假空幻,放下浮世的巧争利夺,而积极追求更超脱真实的生命。勘破、放下不是退缩逃避,而是勇往直前、积极投入真理之旅的壮举。唯有勘得破、看得彻,才能真正提得起、做得真;先有出世的了悟心怀,才能做入世的慈悲事业。
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
“你将来要到那里去?”
南泉回答说:“投生员外家做水牯牛。”
意思是说来生要为众生作牛作马,解决众生调养色身所需,并且为众生犁出智慧福田。所谓“欲成诸佛龙象,先作众生牛马。”是学习菩萨道,必需抱持慈悲救世热忱的最佳说明。
临济禅师有一次在山上栽植树木,师父黄檗禅师看到了就问他:
“山上树木已经这么多了,何必又去种树呢?”
临济禅师回答说:“那些大树是前人种植的,我也来种一些,留给后代子孙做榜样用吧!”
禅师这种不求自利,与天下人作荫凉的胸怀,是崇高无上救世精神的显露。
有一个参禅的人,曾经告诉过我说:“每天我从窗子里看出去,送报的报童踩着脚踏车,挨家挨户地把当天的报纸送给每一户人家,不管风雨寒霜,日复一日。那份小小的报纸里,有多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让这一家人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新知识的快乐。我也想送一份小小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
各位,你们是否曾经想过:这一生送一分什么样的东西给每一个人的心呢?
开悟的境界需要自己亲自去实证,悟道的生活需要自己实际去体验。想要学会游泳,纵然遍览游泳指南的书籍,具备一切游泳常识,如果不下水一试,终究是旱鸭子一只,不能成功的。我诚恳祝福各位,在真理的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泳技高超的能者!
《人证悟之后的生活怎么样?》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