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华伦凭着对佛法的坚定信心,博览群经,着书立说,度人无数,虽然以不惑之龄与世长辞,其嘉言懿行却足以模范后学;民国时代的太虚大师力整理教产、教制,尽管功败垂成,然而对日后中国佛教的振兴却深具潜移默化的影响;德国高僧三界智长老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三度被捕下狱,却未尝稍改志节,许多欧美人士在他的感召之下,纷纷学佛向道。可见寿命的长短不在色身的生灭,事业的大小也不在一时的成败,而在于自己对人群社会留下多少贡献?我们佛光会员应当效法前贤立德、立功、立言的精神,为不死的生命留下璀璨的历史! .为道场留下功德:历代的佛寺道场除了住持佛法,更发挥教育百姓、建设文化、医疗救济、帮助生产、开发交通、保护生态、利济行旅、安住军民、财务运转等功用,俨然成为大众法身慧命的第二个家庭,与我们色身肉体寄住的家庭并无二致,所 以为道场发心是我们分内之事。 古德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的,"佛教兴亡,僧信有责。"唯有四众弟子共同护持道场,道场才能扩大弘法度众的功能。如果我们都能藉着我们的口为佛教宣扬赞叹,藉着我们的手脚为寺院道场分担责任,藉着我们的头脑为佛教事业贡献智能,乃至尽一己之力护法卫僧,以一瓣心香祝祷教运昌隆,佛教还会没有希望吗?众生还会没有度尽的时候吗? 护持道场能化导万千众生,功德自是不可限量。昔时,须达长者布施黄金助建只园精舍,不但僧伽得以安住无虞,忉利天上也为他造了一座宫殿;贫穷的难陀女因诚 心供养一盏小灯,不但为自他点亮了光明的佛性,百劫后更得以证果成佛,所以佛光会员为使正法永存、佛光普照,应当竭尽心力,为长养慧命的道场留下不朽的功德。 .为众生留下善缘: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中,最主要的就是缘起法则。缘,是世间上最美妙的事!靠着众缘和合,无中可以生有;由于善缘加入,坏的因子得以改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众生之间也具有同体共生的关系,人类必须摒弃过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概念,而改以平等互惠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众生,举凡有益众生的事情,大至世界和平、保育运动,小至造桥铺路、施灯施茶、赞美鼓励,大家都应该随心尽力,共襄盛举。 希望佛光会员都能发平等心、广大心、最上乘心、无颠倒心,为十方众生留下得度的善缘。 .为未来留下愿心:世事无常,明天永远是不可知的未来,但是坚定的愿心可以贯穿时空,万古长存!像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逐一成就,东方琉璃净土是药师如来以十二大愿庄严而成,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心为凄苦的炼狱带来希望,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的精神是娑婆暗夜里的一盏明灯,玄奘大师凭
quot;宁往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的立志,鉴真大师靠着"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誓言,忍人所不能忍之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不但为佛教开创新的里程碑,更为众生带来得度的希望!《劝发菩提心文》中,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为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希望佛光会员能效法古圣先贤恢宏的气度,为未来的子孙留下崇高的愿心。 .为世界留下光明:世界上最殊胜的事,莫过于光明普照。清晨的阳光驱走暗夜,温暖大地,使万物得以成熟;海边的灯塔指引方向,照亮前程,使船夫免于恐惧。佛光会员应该向阳光、灯塔学习,在苦难的地方点燃慈悲的明灯,在瞋恨的地方点燃宽恕的明灯,在怀疑的地方点燃信心的明灯,在忧伤的地方点燃喜悦的明灯,在失意的地方点燃希望的明灯,在愚痴的地方点燃般若的明灯,为世界留下无限的光明。人生的价值不在长命富贵、华厦美食,而在奉献所长、服务大众;学佛的可贵也不在祈求功名、荣利,而在尽己所能,让众生证悟佛性。希望大家都能禀持"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精神,为自己留下信仰,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生命留下历史,为道场留下功德,为众生留下善缘,为未来留下愿心,为世界留下光明,以期自利利他,己达达人。 二、佛学讲座 几十年来,佛光山举办的佛学(经)讲座,从乡村庙口广场到全省离岛、学校、监狱,乃至把佛教带到具有国际水准的国家殿堂,如:台北国父纪念馆、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等各县市的政府礼堂,以及香港最具国际规模的"红磡体育馆"等。尤其每年台湾南北两地定期举办大规模的佛学讲座弘法活动,配合音乐、舞蹈、灯光等种种的设备,予人一种不同的视听感受,从音乐的陶冶、佛法的熏陶中,收净化人心的功效,为佛教的布教工作跨出新纪元。 佛学(经)讲座不同于一般的随缘开示,事前要有周详的筹备工作,例如:会场的布置、讲题的订定等。以下提供精选白话版《中国佛教经典宝藏》所收录的经典及一般通俗性诸经,作为讲题参考: .八大人觉经 .佛遗教经 .六度集经 .法句经 .阿含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四十二章经 .百喻经 .贤愚经 .仁王护国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妙法莲华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弥勒上生经 .弥勒下生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胜鬘经 .盂兰盆经 .金光明经 .楞伽经 .楞严经 .梵网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药师经 .大宝积经 .那先比丘经 .维摩诘所说经 .圆觉经 .解深密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善生经 .妙慧童女经 .父母恩重难报经 .八识规矩颂 .俱舍论 .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颂 .大智度论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乘百法明门论 .大乘起信论 .摩诃止观 .高僧传 .玉耶女经 .佛说孛经 .睒子经 .十地经 .思益梵天所问经 三、座谈会 佛陀不但懂得文宣,更了解人性,从经典中,我们可以得知许多法筵盛会都是以座谈方式举行,由诸大菩萨与佛陀互相问答的内容作为主干,所以过程生动有趣,摄受力强。尤其身处现代开放的民主社会,尽管自己的主张正确无误,一味要求别人听从,不但不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也不合乎时代的潮流。我们应当从听别人的诉说里了解对方的需要,从彼此讨论中交换意见,达成共识,乃至从座谈对话中破邪显正,度化群迷。 柏林围墙的拆除,是东、西德互相交流的结果;以、阿之间和谈成功,也必须经过双方多少次的会面协商。一个政令的颁布、公司行号的策略制定,需要经过开会决议,亲眷、朋友之间的意见相左,也必须透过沟通才能解决。 一个讲求效率的团体组织,若能经常举行座谈会,与社会各界联络情谊,并且藉着讨论,让大家具体了解所办活动的宗旨、目标、制度等,相信对于彼此的认识、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施行都能有实质的助益。 1.进行程序 .主持人开场引言。 .座谈会开始。 .问题讨论。 .主持人总结。 .散会。 1.参考题目 .我们要信仰什幺 .正见的培养 .学佛的利益 .什幺是佛道 .如何学道修行 .如何认识真理 .皈依的认识 .受戒的好处 .善知识的条件 .佛化家庭的建立 .如何推展会务 .禅是什幺 .如何学习 .如何欢度一日的生活 .夫妇相处之道 .怎样做好家庭主妇 .如何孝顺父母 .如何教育子女 .如何善待亲友 .如何树立工作者的形象 .如何创造事业 .如何与主管相处 .如何与员工相处 .如何乐观进取 .成功的观念 .读书的方法 .竞争力的提升 .如何领众 .如何处众 .健康与长寿 .如何参访旅游 .正当的经济生活 .做一个健全的社会人 .怎样充实人生 .如何美化人生 .如何圆满人生 .如何拥有全面的人生 .人间佛教的落实 .如何办活动 .如何广结善缘 .如何解决人我问题 .处理是非的方法 .如何处理情爱 .如何发挥自我的潜能 .如何使自己进步 .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何增加会员 .婆媳相处之道 .如何才能有好的因缘 .家庭要如何才能和谐 四、社教弘法活动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法的弘传,重在观机逗教,应病与药,因此佛陀有八万四千法门,接引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佛光山各别分院所举办的金刚禅坐会、妇女法座会、青年会、儿童佛学班、都市佛学院,乃至友爱服务队、急难救助会、施诊医疗队、技艺研习班等,就是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根器的大众所设计规划的活动。每周一次的聚会,不但是信徒忙碌生活中的一帖清凉剂,也是增长人生智能的学习园地,更是一座人生的加油站。 1.金刚禅座会 在家的男众居士,称为"优婆塞",有些为常住服务,故又称"护法金刚"。"金刚禅座会"一般以男众居士参加为多,平常以禅坐及诵《金刚经》为主,故名之为"金刚禅座会"。"金刚禅座会"主要是提供信众在繁忙的生活中,透过诵经、禅坐的修持而求得心灵的安详宁静,并由心灵领域的扩展提升,得以化解烦恼,为自己的前程带来光明与希望。 程序: .炉香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开经偈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 .念佛、绕佛 .静坐 .三皈依 .回向 .开示说法 参加金刚禅座会,是和自心打交道,从禅坐中将自己本身的性能发掘,将失落的自我找回来。 1.妇女法座会 "妇女法座会"这个名称最早是由我构想、创立,意味着以法聚会。因为每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有"法",除了世间法的知识、常识、道理之外,更需要有佛法,有了佛法,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又成立此法座会的主要意义在于今日的家庭妇女,本身有很多的问题存在,例如:夫妻如何相处?如何教育子女?婆媳如何相处?如何做人处事?在自己无法处理时,必须借助多人的力量,本着当初佛陀以法为座的座谈方式,彼此提供自己的经验、 智能,共同来讨论解决。 自古以来,妇女不管…
《社会团体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