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華倫憑著對佛法的堅定信心,博覽群經,著書立說,度人無數,雖然以不惑之齡與世長辭,其嘉言懿行卻足以模範後學;民國時代的太虛大師力整理教産、教製,盡管功敗垂成,然而對日後中國佛教的振興卻深具潛移默化的影響;德國高僧叁界智長老雖然一生顛沛流離,叁度被捕下獄,卻未嘗稍改志節,許多歐美人士在他的感召之下,紛紛學佛向道。可見壽命的長短不在色身的生滅,事業的大小也不在一時的成敗,而在于自己對人群社會留下多少貢獻?我們佛光會員應當效法前賢立德、立功、立言的精神,爲不死的生命留下璀璨的曆史! .爲道場留下功德:曆代的佛寺道場除了住持佛法,更發揮教育百姓、建設文化、醫療救濟、幫助生産、開發交通、保護生態、利濟行旅、安住軍民、財務運轉等功用,俨然成爲大衆法身慧命的第二個家庭,與我們色身肉體寄住的家庭並無二致,所 以爲道場發心是我們分內之事。 古德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同樣的,"佛教興亡,僧信有責。"唯有四衆弟子共同護持道場,道場才能擴大弘法度衆的功能。如果我們都能藉著我們的口爲佛教宣揚贊歎,藉著我們的手腳爲寺院道場分擔責任,藉著我們的頭腦爲佛教事業貢獻智能,乃至盡一己之力護法衛僧,以一瓣心香祝禱教運昌隆,佛教還會沒有希望嗎?衆生還會沒有度盡的時候嗎? 護持道場能化導萬千衆生,功德自是不可限量。昔時,須達長者布施黃金助建只園精舍,不但僧伽得以安住無虞,忉利天上也爲他造了一座宮殿;貧窮的難陀女因誠 心供養一盞小燈,不但爲自他點亮了光明的佛性,百劫後更得以證果成佛,所以佛光會員爲使正法永存、佛光普照,應當竭盡心力,爲長養慧命的道場留下不朽的功德。 .爲衆生留下善緣: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中,最主要的就是緣起法則。緣,是世間上最美妙的事!靠著衆緣和合,無中可以生有;由于善緣加入,壞的因子得以改善。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因相成,衆生之間也具有同體共生的關系,人類必須摒棄過去"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肉強食"的概念,而改以平等互惠的觀點來看待一切衆生,舉凡有益衆生的事情,大至世界和平、保育運動,小至造橋鋪路、施燈施茶、贊美鼓勵,大家都應該隨心盡力,共襄盛舉。 希望佛光會員都能發平等心、廣大心、最上乘心、無顛倒心,爲十方衆生留下得度的善緣。 .爲未來留下願心:世事無常,明天永遠是不可知的未來,但是堅定的願心可以貫穿時空,萬古長存!像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逐一成就,東方琉璃淨土是藥師如來以十二大願莊嚴而成,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心爲淒苦的煉獄帶來希望,觀世音菩薩"倒駕慈航,尋聲救苦"的精神是娑婆暗夜裏的一盞明燈,玄奘大師憑
quot;甯往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的立志,鑒真大師靠著"爲大事也,何惜身命"的誓言,忍人所不能忍之苦,行人所不能行之事,不但爲佛教開創新的裏程碑,更爲衆生帶來得度的希望!《勸發菩提心文》中,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爲首;修行急務,立願爲先。願立則衆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希望佛光會員能效法古聖先賢恢宏的氣度,爲未來的子孫留下崇高的願心。 .爲世界留下光明:世界上最殊勝的事,莫過于光明普照。清晨的陽光驅走暗夜,溫暖大地,使萬物得以成熟;海邊的燈塔指引方向,照亮前程,使船夫免于恐懼。佛光會員應該向陽光、燈塔學習,在苦難的地方點燃慈悲的明燈,在瞋恨的地方點燃寬恕的明燈,在懷疑的地方點燃信心的明燈,在憂傷的地方點燃喜悅的明燈,在失意的地方點燃希望的明燈,在愚癡的地方點燃般若的明燈,爲世界留下無限的光明。人生的價值不在長命富貴、華廈美食,而在奉獻所長、服務大衆;學佛的可貴也不在祈求功名、榮利,而在盡己所能,讓衆生證悟佛性。希望大家都能禀持"推己及人,兼善天下"的精神,爲自己留下信仰,爲家庭留下貢獻,爲社會留下慈悲,爲生命留下曆史,爲道場留下功德,爲衆生留下善緣,爲未來留下願心,爲世界留下光明,以期自利利他,己達達人。 二、佛學講座 幾十年來,佛光山舉辦的佛學(經)講座,從鄉村廟口廣場到全省離島、學校、監獄,乃至把佛教帶到具有國際水准的國家殿堂,如:臺北國父紀念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等各縣市的政府禮堂,以及香港最具國際規模的"紅磡體育館"等。尤其每年臺灣南北兩地定期舉辦大規模的佛學講座弘法活動,配合音樂、舞蹈、燈光等種種的設備,予人一種不同的視聽感受,從音樂的陶冶、佛法的熏陶中,收淨化人心的功效,爲佛教的布教工作跨出新紀元。 佛學(經)講座不同于一般的隨緣開示,事前要有周詳的籌備工作,例如:會場的布置、講題的訂定等。以下提供精選白話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所收錄的經典及一般通俗性諸經,作爲講題參考: .八大人覺經 .佛遺教經 .六度集經 .法句經 .阿含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四十二章經 .百喻經 .賢愚經 .仁王護國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妙法蓮華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彌勒上生經 .彌勒下生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勝鬘經 .盂蘭盆經 .金光明經 .楞伽經 .楞嚴經 .梵網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藥師經 .大寶積經 .那先比丘經 .維摩诘所說經 .圓覺經 .解深密經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 .善生經 .妙慧童女經 .父母恩重難報經 .八識規矩頌 .俱舍論 .唯識叁十頌 .唯識二十頌 .大智度論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大乘起信論 .摩诃止觀 .高僧傳 .玉耶女經 .佛說孛經 .睒子經 .十地經 .思益梵天所問經 叁、座談會 佛陀不但懂得文宣,更了解人性,從經典中,我們可以得知許多法筵盛會都是以座談方式舉行,由諸大菩薩與佛陀互相問答的內容作爲主幹,所以過程生動有趣,攝受力強。尤其身處現代開放的民主社會,盡管自己的主張正確無誤,一味要求別人聽從,不但不能引起對方的興趣,也不合乎時代的潮流。我們應當從聽別人的訴說裏了解對方的需要,從彼此討論中交換意見,達成共識,乃至從座談對話中破邪顯正,度化群迷。 柏林圍牆的拆除,是東、西德互相交流的結果;以、阿之間和談成功,也必須經過雙方多少次的會面協商。一個政令的頒布、公司行號的策略製定,需要經過開會決議,親眷、朋友之間的意見相左,也必須透過溝通才能解決。 一個講求效率的團體組織,若能經常舉行座談會,與社會各界聯絡情誼,並且藉著討論,讓大家具體了解所辦活動的宗旨、目標、製度等,相信對于彼此的認識、問題的解決、辦法的施行都能有實質的助益。 1.進行程序 .主持人開場引言。 .座談會開始。 .問題討論。 .主持人總結。 .散會。 1.參考題目 .我們要信仰什幺 .正見的培養 .學佛的利益 .什幺是佛道 .如何學道修行 .如何認識真理 .皈依的認識 .受戒的好處 .善知識的條件 .佛化家庭的建立 .如何推展會務 .禅是什幺 .如何學習 .如何歡度一日的生活 .夫婦相處之道 .怎樣做好家庭主婦 .如何孝順父母 .如何教育子女 .如何善待親友 .如何樹立工作者的形象 .如何創造事業 .如何與主管相處 .如何與員工相處 .如何樂觀進取 .成功的觀念 .讀書的方法 .競爭力的提升 .如何領衆 .如何處衆 .健康與長壽 .如何參訪旅遊 .正當的經濟生活 .做一個健全的社會人 .怎樣充實人生 .如何美化人生 .如何圓滿人生 .如何擁有全面的人生 .人間佛教的落實 .如何辦活動 .如何廣結善緣 .如何解決人我問題 .處理是非的方法 .如何處理情愛 .如何發揮自我的潛能 .如何使自己進步 .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如何增加會員 .婆媳相處之道 .如何才能有好的因緣 .家庭要如何才能和諧 四、社教弘法活動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法的弘傳,重在觀機逗教,應病與藥,因此佛陀有八萬四千法門,接引各種不同根器的衆生。佛光山各別分院所舉辦的金剛禅坐會、婦女法座會、青年會、兒童佛學班、都市佛學院,乃至友愛服務隊、急難救助會、施診醫療隊、技藝研習班等,就是針對不同對象、不同根器的大衆所設計規劃的活動。每周一次的聚會,不但是信徒忙碌生活中的一帖清涼劑,也是增長人生智能的學習園地,更是一座人生的加油站。 1.金剛禅座會 在家的男衆居士,稱爲"優婆塞",有些爲常住服務,故又稱"護法金剛"。"金剛禅座會"一般以男衆居士參加爲多,平常以禅坐及誦《金剛經》爲主,故名之爲"金剛禅座會"。"金剛禅座會"主要是提供信衆在繁忙的生活中,透過誦經、禅坐的修持而求得心靈的安詳甯靜,並由心靈領域的擴展提升,得以化解煩惱,爲自己的前程帶來光明與希望。 程序: .爐香贊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叁稱) .開經偈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贊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 .念佛、繞佛 .靜坐 .叁皈依 .回向 .開示說法 參加金剛禅座會,是和自心打交道,從禅坐中將自己本身的性能發掘,將失落的自我找回來。 1.婦女法座會 "婦女法座會"這個名稱最早是由我構想、創立,意味著以法聚會。因爲每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有"法",除了世間法的知識、常識、道理之外,更需要有佛法,有了佛法,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又成立此法座會的主要意義在于今日的家庭婦女,本身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例如:夫妻如何相處?如何教育子女?婆媳如何相處?如何做人處事?在自己無法處理時,必須借助多人的力量,本著當初佛陀以法爲座的座談方式,彼此提供自己的經驗、 智能,共同來討論解決。 自古以來,婦女不管…
《社會團體篇》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