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丧葬礼仪篇▪P5

  ..续本文上一页午二时,假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殡葬奠礼,特此敬告孙夫人之各位至亲好友。

  佛光山 星云暨孙天平、孙安平、张孙义贞、张天麟、张成勋等孝眷 敬启

  例四

  以子女之名义发讣闻(父母已往生)

  考○公○○府君(或讳○○)

  显 恸于中华民国○年○月○日(农历○月○日)○午○

  妣○母孺人闺名○○

  正 孤

  时寿终 寝距生于民国(前)○年○月○日享寿○十有○岁 子○随侍在侧亲视含殓

  内 哀

  遵礼成服停柩在堂谨择于中华民国○年○月○日(农历○月○日)星期○○午○时○

  分假○地举行家奠礼○时○分公奠后随即发引安葬于○○公墓 叼在

  姻

  亲

  戚 谊哀此讣

  友

  闻

  孤(哀)子 ○○ ○○ 泣血稽颡

  媳 妇 ○○○ ○○○ 泣血稽颡

  孤(哀)女 ○○(适○) ○○ 泣血稽颡

  女  婿 ○○○ 拭泪顿首

  孙 ○○ ○○ 抆泪稽首

  孙 媳 ○○○ 泣泪 拜

  外 孙 ○○○ ○○ 泣泪 拜

  外 孙 女 ○○○(适○) 挥泪 拜

  曾 孙 ○○○ 挥泪 拜

  护丧夫(妻)○○○ 顿首(稽颡)

  男顿首

  胞兄弟(妯娌)姊妹(姊夫妹婿)

  女敛衽

  姻亲代表 鞠 躬

  例五:妻丧讣闻例

  先室○○○女士恸于中华民国○○年○月○○○日上午○时寿终内寝距生于民国

  ○○年农历○月○○日享寿○○○岁○○率男○○女○○随侍在侧即日移灵○○○○ 殡仪馆遵礼成服谨择于民国○○年○月○日(星期○)上午○时假该馆○○厅举行家奠礼○时○分公奠○时○分大殓随即发引○○山公墓安葬 叨在

  乡 夫 ○ ○ ○

  世 孝男 ○○ ○○○

  学 孝媳 ○○○

  友 谊哀此讣 孝女 ○○(适○) 泣

  姻 孝 孙 ○○

  亲 孝孙媳 ○○○

  族

  戚 孝孙女 ○○ ○○(适○)

  闻 孝婿 ○○○

  外孙女 ○○ ○○(适○)

  孙 婿 ○○○

  外孙婿 ○○○ 启

  外曾孙 ○○○ ○○○

  外曾孙女○○○

  丧 居:○○○○○○○○

  联络处:○○○○○○○○

  例六

  先慈○○○太夫人,恸于民国○○年○月○日上午○时在○○(处)往生莲邦,享寿○岁,不孝男○○不孝媳○○不孝女等随侍在侧。

  亲视含殓,谨遵佛制,于○年○月○日上午移灵自宅正厅,诵持佛号,遵礼成服,择吉○○日先行敬奉遗嘱火葬,谨遵于国历○○年○○月○日(农历○月○日)上午○时在高雄寿山寺二楼礼堂,举行追悼哀思,随即迎灵于佛光山万寿花园公墓。叩

  在姻亲戚教,谊哀此讣

  孤哀子○○ 孝媳○○

  孝 媳○○ 孝女○○

  例七

  先某某 传○○正宗第○○世,○○堂上○下○老和尚圆寂于民国○年○月○日○时,距生于○年○月○日○时,世寿○○岁,僧腊○○,戒腊若干,法腊○○秋。

  嗣法某某等,谨遵

  佛制悲悼说法,亲视封龛,倘蒙

  大护法

  诸 赐唁,曷胜顶感之至,谨此讣

  山尊宿

  闻

  嗣法门人○○顶礼

  法孙○○顶礼

  法曾孙○○顶礼

  薙染徒○○顶礼

  薙染徒○○顶礼

  护龛○○与○○和尚

  例八:佛教徒

  显考○公○○讳○○府君恸于中华民国○○年○月○日下午○时○○分(农历○月○○日○时)在○○(处)往生莲邦,享寿○○岁,不孝男○○不孝女○○等随侍在侧。

  慈亲在世,笃信佛教,民国○○年于佛光山乞受在家五戒。受戒后更精进修持,护持文教。同年亦加入佛光会,积极推展会务,参加佛学会考○次,皆得满分,此精进精神足堪家族模范。翌年便常往寺中发心帮忙,且积极劝人皈依向善,为邻里所赞扬。今亲视含殓,谨遵佛制,于上午○月○日移灵自宅正厅,诵持佛号,遵礼成服,择吉○○日敬奉遗嘱火葬,谨订于国历○○年○月○日(农历○月○日)上午○时在高雄县佛光山寺万寿园,举行追悼哀思,随即迎灵进塔,叨在姻亲戚友,谊哀此讣。

     孤哀子○○ 孝 媳○○

     孝 媳○○ 孝 女○○

  七期追念法  

  七旬算法与种类:

  七七:人往生当天算起第七天,七周为四十九天。

  百日:往生后整整一百天为百日忌。

  周年:往生一年为周年忌。(如有闰月,闰月不算)十月二十日,明年就是九月二十日。

  合炉:即将往生莲位焚化,并将其名字写在祖先牌位上,将炉灰取一小份至祖先香炉中,称为"合炉"。

   程序:  将新亡者的莲位及祖先牌位请下。

     将亡者的名字抄录至祖先牌位中。

  七七佛事

  根据经典记载,人往生后四十九天之内,如果阳上眷属能为亡者诵经做佛事,仗此功德,能令亡者罪障消除,得生善道;如果亡者生前已多植善业,则可莲品增上。因此,佛教徒每于亲人往生后四十九天内,每逢七期举行超荐佛事,称为做七。一般依斋主的时间、因缘而分,有的只做头七、满七;有的做头七、三七、五七、七七;有的则七个七全做。

  启建佛事所需时间,依诵经、拜忏、三时系念,乃至启建瑜伽焰口等各种佛事的不同,而有一小时、二小时、半天、一天不等。做七虽有超拔先人,表达孝思的深远 意义,但因传统的作法费时耗财,实有改良的必要。例如:

  诵经佛事宜庄严不繁琐,最好以半小时、一小时即可,不一定要半天、一天。

  做七不一定要放焰口、拜忏,只是上香、拜佛也可以,应视能力、时间而为,不要勉强。

  七七日诵经是古老传统,不一定照办,可变通为:

  可以集合家人一次做完,即算圆满。

  可在短期三︱七天内做完七七。

  可参加随堂超荐。#

  亦可以亡者名义成立奖学金或设立教育基金,乃至护持文化、慈善等公益事业,以此为亡者植福荐拔,更有意义。简化七七佛事的意义,可以改善社会风气,具有教化社会之功,实有必要大力推动。最好是到寺院参加随堂超荐,或由家人在家中早晚诵经、念佛均可。

  以下列举数种简单的课诵程序,以资参考:

  ●  杨枝净水赞(或炉香赞)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开经偈

  普门品(或阿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等)

  三皈依

  回向

  ●  炉香赞(或莲池赞)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阿弥陀经(或般若心经)

  赞佛偈

  念佛

  三皈依

  回向

  ●  莲池赞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

  往生咒、变食真言

  赞佛偈

  念佛

  三皈依

  回向

  1告别奠礼

  "告别式"就是替别人解决生死问题,对"生"者安慰、节哀,对"死"者慰灵、祝福,就是了生脱死。功德佛事最能"度生"、"慰死",是真正的了生脱死。了生脱死是心理的世界、精神的世界,能"广结善缘"本身就是了生脱死。

  告别奠礼程序:

  告别奠礼开始,奏哀乐   遗族就位

  遗族上香

  遗族献花果

  遗族献供(饭、菜)

  遗族复位

  恭请法师诵经

  法师退席

  公祭

  亲友吊祭

  亲友吊电

  亲友拈香

  遗族致谢词

  礼成,奏哀乐

  起灵安葬

  团体公祭程序:

  ○○团体公祭

  奏哀乐

  主祭者就位

  陪祭者就位

  与祭者就位

  上香

  献供

  恭读祭文

  向○○老先生(老夫人等)遗像行三问讯礼(一问讯、再问讯、三

  问讯)

  礼成

  遗族答谢

  事前准备

  灵堂的布置:可依会场大小布置灵堂,以简单庄严为要。

  灵堂布置相关事宜,如搭帐蓬、插花、灯光、音响、桌椅等,亦可联络葬仪社代办。

  灵堂布置的佛像、遗像、"奠"字、横匾、挽联、灵旌、轴幛等,适当即可。

  每日可酌量拜饭,以表哀敬。

  文具用品:讣闻、谢帖及帐簿、签名簿数本、礼簿数本、原子笔、签字笔、毛笔、墨汁、大小胶带与钉书机(挂联轴用)

  、浆糊、刀片、各色纸张与记事簿、识别证、白信封、红礼袋、零钞、出殡路线图、行程表以及工作人员名单

  。

  奠礼用物:香(分线香与香末两种)、大烛一对、小花圈一只、水果一盘、遗像、拈香炉、亲友座椅、灯光与音响等。

  答谢用物:毛巾或手帕、白纸花,协助奠礼人员(服务员)之礼品与服务费,或佛书、佛像、念珠。

  可酌量供给餐点。

  酌量准备车辆。

  1安葬仪式

  佛教东传后,僧侣多用火葬;日本在道昭和尚提倡下,也以火葬为主;在墨西哥,上层阶位以火葬为安葬仪式,下层阶位则用土葬;台湾因民俗文化,安葬仪式多为 火葬与土葬二种。

  火化:

     所须用品:

  供菜、供饭等祭品。

  蜡烛、香、花、果。

  准备三份:告别式、火葬场、返家安灵位用。

  火葬场诵经程序: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

  往生咒、变食真言

  通知火葬场工作人员点火

  回向

  火葬的特点:

  方便、卫生、干净,不占空间。

  奉安寺塔,专人管理。

  可避免日后捡骨等麻烦。

  于寺院中,亦可作随堂超荐。

  土葬:

  所须用品:

     六菜一饭等祭品。

     蜡烛、香、花、果。

   准备三份:告别式、墓园、返家安灵位用。

  起灵:

     等灵柩绑好后,举佛号起灵。

     法师引导灵柩至灵车前,等灵柩上车后,收佛号。

     法师上车(法师车排在灵柩车之前)。

  墓园诵经程序:

     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

     心经、往生咒、变食真言

     赞佛偈

     念佛

  回向

  1安位洒净

  …

《丧葬礼仪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生活礼仪篇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