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寺院巡礼篇▪P6

  ..续本文上一页,但是自己的一片好心,足以上达三世一切诸佛,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

  光:药师法会期间,大家都会点许多灯。为何要点灯?因为灯光能照破黑暗,令人感到温暖,就像炉灶里的火,可以成熟食物。

  世间上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光比较?唯有佛。所谓"佛光普照",佛如光,所以念佛可以心光开朗;佛如光,可以给我们温暖、依靠。心中有佛光,才能使我们成圣成贤、成佛作祖、成熟圆满。

  我们念药师如来,我们也在心中点了灯光,但是我们的光照了多少?

  有人问:世间上最可怕的什么?有人说:鬼。也有人说:人比鬼可怕。因为鬼可以预防,人却防不胜防。鬼在黑暗的地方害人,人有时也在黑暗中算计别人。不过有的人不怕鬼也不怕人,譬如,太太喊先生"死鬼",表示鬼也很可爱;有时妈妈喊小孩"小鬼",表示不讨厌鬼。这个意思是说,人有时遇到坏人也不知可怕,必须点亮心灯,才能照破黑暗,识破人情的虚假计谋,才能获得安全。所以念药师琉璃光如来,能保护我们平安幸福。台湾的药师法会,是三十几年前我首先提倡的。因为我看到信徒都念阿弥陀佛,希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其实念药师如来到东方也一样。

  念阿弥陀佛是希望来生获得阿弥陀佛的接引,念药师如来可以获得现世的富乐。

  我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我觉得现世的富乐最重要。现世的富乐不重视,却把希望寄托在渺不可知的未来,这是不切实际的,况且《药师经》说,如果有人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念药师佛名也可以往生西方。所以我觉得药师法门最殊胜,最值得提倡。

  药师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并依此愿修行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犹如极乐世界。

  我们也要立愿发扬药师济苦的精神,照顾天下需要济助的众生:

  一愿施舍受苦受难者医药,让他们健康!

  二愿施舍受苦受难者饮食,让他们饱满!

  三愿施舍受苦受难者衣履,让他们温暖!

  四愿施舍受苦受难者爱语,让他们愉快!

  五愿施舍受苦受难者方便,让他们顺利!

  六愿施舍受苦受难者欢喜,让他们称心!

  七愿施舍受苦受难者无畏,让他们安全!

  八愿施舍受苦受难者住处,让他们安身!

  九愿施舍受苦受难者尊重,让他们自爱!

  十愿施舍受苦受难者信心,让他们发财!

  十一愿施舍受苦受难者幸福,让他们安乐!

  十二愿施舍受苦受难者佛法,让他们得救!

  药师如来誓愿不可思议,因其发愿"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愿所有闻名受持药师如来名号的一切有情众生,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受用无缺,资具丰足,解脱忧苦。此现世乐的法门,与身心受苦的娑婆众生特别有缘,因此也受到普遍的信仰。

  当一个人灾难来时,要如何消灾免难?我觉得:

  礼药师佛要发愿,让自己的愿力与药师佛的愿力相应,才会有力量,更何况没有一位佛菩萨不是由愿力成就的。愿要如何发?要发什么?有以下几种方式:

  我不恶口  我要给人欢喜

  我要给人快乐  我要为人服务

  我要发心做好义工  我要福利众生

  我要尊重他人  我要好好教育子女

  我要夫妻和睦  我要做善事

  我不起瞋心  我不嫉妒他人

  只要虔诚,任何"愿"力都有功德,自然可以消灾免难。

  人的烦恼罪业,如田中杂草,会妨害禾苗的生长,但如果勤于除草(不犯过失,常忏悔错失),有大愿的功德禾苗,罪业的杂草自然就不会碍事。

  所以,以消灾延寿为目的的"药师法门"可说最能符合当今人类的需要。修持"药师法门"首先必需认识到灾难乃吾人业力所成,所以想要消灾,必定要先清净自己的三业,而延寿并非仅指延长色身的寿命,我们还要祈求家族、子孙、事业、道德,乃至法身慧命的长寿。

  修持药师法门的方法:

  一心称名:念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念念不离其心,自然就会得到药师如来的愿力加持。

  点灯供养:"千古暗室,一灯通明",藉着点亮外在的灯火来引燃心灯。

  挂旛庄严:幢旛乃佛教法会中的庄严具之一,虽然它只是一块布,但是因为有了佛法的加持,所以具备怖魔延寿的威力。如果我们能时时在心中挂起佛法的幢旛,就能降魔除恶,消灾延寿。

  真言咒语:持咒到了身心不二,物我一如的地步,就能远离颠倒妄想,得到感应。

  程序:

  炉香赞。

  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三称)

  《药师经》(或药师灌顶真言一百零八遍)

  药师赞

  药师偈

  念佛

  绕佛

  三皈依

  回向

  午供

  开示说法

  佛光山在高雄的分院寿山寺,每年举办药师法会,十数年从不间断。有一年的法会中,由于信徒们的虔诚感应,竟然结了好几万粒的灯花舍利,甚至一个灯花就结了七、八粒,五彩缤纷,亮晶晶的很美丽,这种灯花舍利是我亲眼看到的。可是奇怪的是,有人把灯花拿回去点,在家里却怎么样都点不出来;而且在寺里进佛堂的时候,如有人讲话或是穿鞋子进堂,灯花就不结舍利了。那个时候有几十人不分昼夜照料寺里几百盏灯火,在诚心礼佛的感应下,灯花舍利愈结愈多,使信徒们信心大增。这灯花舍利就是虔诚灵验的象征。

  1 弥陀法会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为弥陀佛圣诞,大众藉着诵念《阿弥陀经》,庆祝阿弥陀佛的诞辰,并仰仗弥陀愿力,虔诚念佛而发愿往生西方净土。

  程序:

  莲池赞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阿弥陀经

  往生咒

  弥陀赞

  赞佛偈

  念佛

  绕佛

  三皈依

  回向

  午供

  开示说法

  一般寺院每于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弥陀圣诞的前后七天,举行"弥陀佛七"法会,一方面庆祝阿弥陀佛的圣诞,另一方面更期在七日之内能精进勇猛,一心不乱的念佛,以达克期取证之效。

  程序:

  第一支香:

  炉香赞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阿弥陀经

  往生咒

  赞佛偈

  念佛

  绕佛(自由调)

  归位

  止静

  开静(念佛)

  三皈依

  回向(起佛号至斋堂)

  第二支香至第六支香:

  赞佛偈

  念佛

  绕佛

  归位

  止静

  开静(念佛)

  回向

  第七支香:

  炉香赞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阿弥陀经

  往生咒

  赞佛偈

  念佛

  绕佛(自由调)

  归位

  止静

  开静

  主法和尚开示

  念佛

  发愿文

  三皈依

  回向

  我们为甚么要念佛?为甚么要修学净土法门呢?主要的还是为了我们人生的需要。现在分别说明如次:

  1 黑暗需要光明

  人间到处充满黑暗,社会、人心处处都有黑暗存在。在黑暗里摸索的人生,急切的需要光明,向往光明。然而光明何处求呢?光明在极乐净土中,净土之内处处都是光明。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光佛,所以我们需要光明,也就是我们需要净土。

  1 苦难需要安慰

  人生在世,周旋于社会之中,总会遇到挫折困难,可是有谁会来安慰你呢?"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只有阿弥陀佛永远会在你苦难的时候来接近你。

  天下人皆舍我而去,只要我们称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就永不舍弃我们,所以我们要称念阿弥陀佛。

  1 战争需要和平

  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有污浊、烦恼,乃至许多国家处于战乱之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我们唯有消除战乱,才能实现极乐净土。最究竟的和平就是极乐净土,要达到目的,只有靠我们自己把心理建设起来,把精神武装起来,大家在阿弥陀佛座前共修共学,大家都在阿弥陀佛慈光照耀之下忍让无诤,世界就能永久和平。

  1 动荡需要安稳

  假如我们自己没有房子,到处租赁而居,就会常常搬来搬去,居无定所,心情就自然不安稳。只要我们有一可靠的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而只有极乐世界,才是真正安稳的净土。在这个娑婆世界,可以说举世动荡,佛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一点都不错。经常为了能源缺乏,全世界的经济动荡不安;各地劫机的事件不断发生,全世界旅行人的交通安全也亮起红灯;层出不穷的掳人勒赎事件,更令人心惶惶。因此,在动荡的今日,使人更迫切需要极乐净土的安稳。

  1 贫穷需要富足

  每一个人都需要富足,富足而后才能生活无虑,佛教不是完全排斥物质的,净土里的物质条件的丰富,真不是人间可比的,连地都是黄金铺成的。娑婆世界上的人生,到处闹贫闹苦,因贫苦引发的问题层出不穷。富足,这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极乐净土的生活富有,正可以满足大家的需求。可以说,只有极乐净土才是最富足的地方,只有极乐净土才真正彻底的消灭了贫穷。

  1 短暂需要永恒

  人生的生命太短了,就算"人生七十刚开始",但人间百岁老翁总不多见。即使能活百岁,在无限时间中也如石火电光,一刹那间的事情。从短暂而能获得永恒,像阿弥陀佛的无量寿,超越时间,这不是很美的人生吗?永恒的世界,那就是西方极乐净土。

  1 烦恼需要解脱

  人间的烦恼太多了,贪瞋嫉妒固然是烦恼,爱恨亲情、饥寒焦渴、失望悲伤也是烦恼。烦恼像一条铁链,紧紧的束缚住每一个众生。这烦恼枷锁,大家都希望早一点解脱,那必得往生到极乐净土里,才能解脱一切烦恼。

  1 生死需要得救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五趣中转来转去,所谓生死轮回,那就是我们大家的遭遇。生死如海深渊,沈没其中的众生,有时贪生,有时怕死,贪生何能长生,怕死又何能免死?所以不生不死是最好的理想人生。但生死要能得救,不生不死的世界,那只有极乐净土。

  1 佛陀成道纪念法会(法宝节)

  佛陀修道时,为了悟人生的真谛,曾历经六年苦行,终至形销骨立。后于尼连禅河边,接受牧羊女乳糜供养,体力逐渐恢复,于是端坐菩提树下沈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夜睹明星,悟道成佛。为了纪念佛陀成道及牧羊女供养乳糜的助缘,我国佛教界每到腊八,以米、果五谷等制粥供佛,举行佛陀成道纪念法会,粥则称为腊八粥。

  其后亦演变为民间习俗。

  程序:

  …

《寺院巡礼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人生礼仪篇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