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略谈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 上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教中是以“依律为师”为当权派”,大众比丘所结集的经典,可看做是古印度佛教中依法为师的“次佛教团体”。

  然而佛法与世间历史的记录及一般哲学思想不一样,佛教是以修证的“法”为根本,不是以“人”的领导为崇拜,历史是由强人而写,而佛教徒信仰的佛法,则是由证法的圣人所弘扬,其间“经典的弘扬的方式、时间,尚牵涉到“因时、因地、契理、契机”等许多复杂问题,乃至说法、弘法的“时机成熟先后问题”。”因而形成“南传佛教国家”重“声闻经律”及“北传佛教国家”重“菩萨经戒”的“弘法内容上”的明显差异。

  所以如何找到证法的觉者-佛,所修证法义的源头,也就是“原始佛法”的完整意义,应该从前述所说的四次结集的经典中,与从证法中获得大智慧的佛弟子多次的结集的经典内容中,也就是从《大乘经典》和《阿含经》所记载法的内涵的异同点来做分辨,就可以了解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什么!而不是以“凡夫背诵的原理”、“限定句数”来看“经典的结集”。

  4.佛涅槃后经典结集的经过

  (1)何谓窟内结集?

  首先来了解佛涅槃后“五百阿罗汉”结集经典的过程,便更可明白“声闻藏”的缘起经过。

  佛涅槃后,结集经典的缘起,是由大迦叶所发起的。而《摩诃僧祇律》、《五分律》等均说为五百罗汉随大迦叶结集经典,只有《大智度论》说为千阿罗汉结集经典。如《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与《五分律卷》三十及《大智度论》卷一等,皆有记载经典结集的缘起。

  甲、佛经内如是我闻的由来

  首先依《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二说明结集经典的经过,如论上说:

  (甲)佛涅槃时大迦叶不在佛侧

  佛住王舍城……乃至世尊在毗舍离于放弓杖塔边舍寿,向拘尸那竭城熙连禅河侧、力士生地坚固林中,双树间般泥洹,于天冠塔边阇维,乃至诸天使火不然,待尊者大迦叶故。时尊者大迦叶在耆阇崛山、宾钵罗山窟中坐禅,时尊者大迦叶作是念:世尊已舍寿,欲何处般泥洹,今在何处,少病少恼安乐住不?作是念已,即入正受三昧,以天眼观一切世界,见世尊在拘尸那竭城熙连河侧力士生地坚固林中双树间天冠塔边阇维,乃至火不燃,见已惨然不悦,复作是念:及世尊舍利未散;当往礼敬。寻复念言:我今往见世尊最后身,不宜乘神足往,宜应步诣。

  时尊者大迦叶语诸比丘言:诸长老,世尊已般泥洹,各持衣钵共诣拘尸那竭,礼观世尊。诸比丘闻已皆言:善哉。

  时尊者摩诃迦叶,即与众多比丘俱诣拘尸那竭,路经一聚落,聚落中有一摩诃罗比丘,先在中住。

  尊者摩诃迦叶告摩诃罗言:持衣钵来,共汝诣拘尸那竭城礼观世尊。摩诃罗言:长老大迦叶,且待前食后食讫,然后当去。

  迦叶答言:不宜待食,摩诃罗勤勤至三,迦叶故言不宜待。

  时摩诃罗恚言:沙门有何急事忽忽乃尔,如死鸟不直一钱,且待须臾,食已当去。

  尊者大迦叶复言:宜且置食,世尊今已泥洹,及未阇维宜应速往。

  时摩诃罗闻佛已般泥洹,语尊者摩诃迦叶言:我今永得解脱,所以者何?彼阿罗诃在时常言,是应行是不应行,今已泥洹,应行不应行自在随意。时大迦叶闻此语已惨然不悦,即弹右指火出,右足蹈地,摩诃罗见已大怖而走。

  (乙)大迦叶到佛所、佛现两足从棺出

  乃至大迦叶往诣佛所,世尊即现两足,从棺双出。

  时尊者大迦叶见佛足已,偏袒右肩头面作礼,说此偈言:

  如来足踝满,千辐相轮现;

  指纤长柔软,合缦网文成。

  是故我今日,顶礼最胜足;

  最胜柔软足,曾游行世间。

  大悲济群生,从今永不会;

  是故我今日,稽首如来足。

  如来救济我,解脱得应真;

  我今最后见,永已不复觐。

  断世众疑惑,离欲中最上;

  利益一切众,无不得欢喜。

  是故我今日,顶礼最胜足;

  佛有如是德,善答决众疑。

  今日时已过,慈慧光永灭;

  是故我今日,稽首最胜足。

  我证四真谛,说佛功德宝;

  偈赞礼敬讫,还摄双足入。(按《长阿含》卷四亦有记载佛涅槃时,大迦叶不在佛旁,率领五百弟子赶回佛侧荼毗。而佛出三昧真火自焚,八王分舍利供养的经文)。

  诸比丘各议言:谁应阇维?

  时尊者大迦叶言:我是世尊长子,我应阇维。是时大众皆言:善哉。即便阇维。

  (丙)大迦叶等讨论何处结集法藏?

  阇维已,迦叶忆聚落中。摩诃罗比丘语:乃至欲行便行,不行则止。即语诸比丘言:长老世尊舍利非我等事,国王长者婆罗门居士众求福之人自当供养,我等事者宜应先结集法藏,勿令佛法速灭。

  寻复议言:我等宜应何处结集法藏。时有言,向舍卫者,有言向沙只,有言向瞻婆,有言向毗舍离,有言向迦维罗卫。时大迦叶作是言:应向王舍城结集法藏。所以者何,世尊记王舍城韦提希子阿阇世王声闻优婆塞无根信中最为第一,又彼王有五百人床卧供具,应当诣彼。皆言:尔。世尊先语尊者阿那律言,如来般泥洹。汝应守舍利,勿使诸天持去。所以然者?过去世时如来般泥洹,诸天持舍利去,世人不能得往,失诸功德,诸天能来人间供养,世人不能往彼,除其神足,是故应好守护。侍者阿难复以供养故不去。

  (丁)大迦叶率领千比丘至王舍城结集法藏

  时大迦叶即与千比丘俱。诣王舍城至刹帝山窟。敷置床褥庄严世尊座,世尊座左面敷尊者舍利弗座,右面敷尊者大目连座,次敷大迦叶座,如是次第安置床褥已办四月供具,结集法藏故悉断外缘。大众集已,中有三明六通德力自在者,于中有从世尊面受诵一部比尼者,有从声闻受诵一部比尼者,有从世尊面受诵二部比尼者,有从声闻受诵二部比尼者,众共论言:此中应集三明六通德力自在从世尊面受二部比尼者。从声闻受二部比尼者,集已数少二人不满五百,复议言:应满五百。长老阿那律后到犹少一人。时尊者大迦叶为第一上座,第二上座名那头卢,第三上座名优波那头卢。时尊者大迦叶自升己座,唯留尊者舍利弗、目连、阿难座已,诸比丘各随次而坐。

  (戊)诸阿罗汉闻佛已涅槃皆随佛灭度不愿受僧所请再出人间结集法藏

  时尊者大迦叶告尊者目连共行弟子梨婆提长老:汝至三十三天呼提那比丘来,世尊已般涅槃,比丘僧集欲结集法藏。即受命往三十三天白长老,世尊已般泥洹,比丘僧集欲结集法藏故来相呼。比丘闻已,惨然不悦曰:世尊已般泥洹耶,答言尔。便言:世尊在阎浮提者当往,世尊已般泥洹世间眼灭,即以神足上升虚空,入火光三昧以自阇维。见已即还,来入僧中具说上事,乃至言入火光三昧。复遣至三十三天尸利沙翅宫,呼憍梵波提,次长老善见在香山,长老颇头洗那在游戏山,长老拔佉梨在瞻婆山,复有长老爵多罗在净山,尊者目连弟子名大光在光山,尊者舍利弗弟子摩薮卢在慢陀山,尊者罗杜在摩罗山,如是等乃至闻唤,皆般泥洹。复遣使往毗沙门天宫唤修蜜哆,使至已作是言:长老,世尊已般泥洹,比丘僧集欲结集法藏,故来相唤,比丘闻已惨然不悦言,世尊已般泥洹耶?答言尔,便言:世尊在阎浮提者我当诣彼,世尊般泥洹后世间眼灭,即以神足上升虚空,入火光三昧以自阇维,入于般泥洹。使还僧中具白僧如上。

  大迦叶言:诸长老且止勿复唤余,诸闻唤者便自泥洹,若更唤者复当般泥洹,如是世间便空无有福田。

  (己)大迦叶最初不要阿难参与结集

  有比丘言:诸长老,尊者阿难是佛侍者亲受法教,又复世尊记阿难有三事,第一宜应唤来。大迦叶言:不尔,如此学人入无学德力自在众中,犹如疥瘙野干入师子群中。时尊者阿难料理供养讫,来到一聚落中作是言:我今此中宿,明日当往王舍城。时有天来语阿难言:大迦叶言:尊者是疥瘙野干,阿难作是念:世尊已泥洹,我今正欲依附,云何持我作疥瘙野干,心生不悦。复作是念:是大迦叶,足知我眷属姓字,正当以我结使未尽故作是言耳。时尊者阿难勤加精进经行不懈欲尽有漏,时尊者阿难以行道疲苦,又复世尊泥洹忧恼缠心,先所闻持不复通彻,寻作是念,世尊记我,于现法中心不放逸,得尽有漏用太苦为,心不舍定倾身欲卧,头未至枕得尽有漏,三明六通德力自在,即以神足乘空而去,到刹帝窟户外,而说偈言:

  多闻有辩才,给侍世尊者;

  瞿昙子阿难,今在门外立,

  由不与开门。

  又复说偈言:

  多闻利辩才,给侍世尊者;

  已舍结使担,瞿昙子在外。

  尔时大迦叶而说偈言:

  汝舍烦恼担,自说言得证;

  未入瞿昙子,来入瞿昙子。

  (庚)阿难漏尽以神足通飞至窟内参加结集

  阿难入已,礼世尊座讫次礼上座,到己座处便坐。时大迦叶语阿难言:我不自高,亦不轻慢于汝,故作是言,但汝求道不进,欲使精勤尽诸有漏故,说此言耳。

  阿难言:我亦知,但以我结使未尽,欲使勤进断诸有漏。

  时尊者大迦叶问众坐言:今欲先集何藏?

  众人咸言:先集法藏。

  复问言:谁应集者?

  比丘言:长老阿难。

  阿难言,不尔,更有余长老比丘。

  又言:虽有余长老比丘,但世尊记汝多闻第一,汝应结集。

  阿难言:诸长老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应遮,勿见尊重而不遮,是义非义愿见告语。

  众皆言:长老阿难,汝但集法藏。如法者随喜,非法者临时当知。

  (辛)阿难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五百阿罗汉上升虚空咸叹,我等亦闻佛如是说

  时尊者阿难即作是念:我今云何结集法藏?作是思惟已,便说经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爵毗罗尼连河侧菩提曼陀罗,尊者阿难适说是语,五百阿罗汉德力自在者,上升虚空咸皆喟叹,我等目见世尊,今已言闻,悉称南无佛已,还复本座。尔时阿难说此偈言:

  勤修习正受,见诣法生灭;

  知法从缘起,离痴灭烦恼。

  勤修习正受,见诸法生灭;…

《略谈大乘佛法是不是佛说 上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