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汉传禅观遗珍集▪P21

  ..续本文上一页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面前隐隐地。似有个物相似。将此隐隐地疑来疑去。桩定个前境。便自谓入得法身理。见得法界性。不知此等捏目所成。通身是病。非禅也。若真个入理之人。世界[澗-日+活]一丈。古镜[澗-日+活]一丈。横身当宇宙。求其根尘器界了不可得。又将何为身。将何为境。将何为物。将何为隐隐地。云门亦指出此病。尚有多文。若明得此一种病。则下之三种病涣然冰释矣。博山尝谓学者曰。法身中病最多。只须大病一场。始识得病根。假饶尽大地人参禅。未有一个不受法身病者。惟除盲聋喑哑者不在此限。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见古人道尽大地是沙门一只眼。尽大地是自己一点灵光。尽大地在自己一点灵光里。又引教中道一尘中含无边法界真理。便向这里领略去。不肯求进益。生不得。死不得。将此解路谓之悟门。通身是病。非禅也。殊不知纵与理相应。若打不脱。全是理障。堕在法身边。何况被解心牵引。不能入理之深。这个猕猴子捏不死。既死不去。又安得绝后再苏耶。当知最初发疑情。便要与理相应。既与理相应。要得个深入。既得个深入。须向万仞岩头翻觔斗。打将下来。摆手出漳江。始是大人用心也。不然尽是掠虚汉。非当家种草也。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行住坐卧如在日色里。如在灯影里。淡淡地没滋味。或更全身放下。坐到水澄珠莹之际。风清月白之时。正恁么时。依正报中都成一片境去。清清净净。伶伶俐俐。自谓之究竟。不得转身吐气。不得入廛垂手。又不肯求人决择。或向净白界中别生出异念。谓之悟门。通身是病。非禅也。天童所谓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犹堕位。良以清光照眼。岂非水澄珠莹。风清月白乎。明白转身。更进得一步。只消似迷堕位四个字一印印定。行人到此。又作么生区处。只须有大转变。拈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未为分外。不然是钉桩摇橹。渔父栖巢。唤作没血气汉。打死千个万个有甚么罪过。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于法身边生奇特想。见光见华。见种种异相。便作圣解。将此殊异之事炫惑于人。自谓得大悟门。殊不知通身是病。非禅也。当知此等殊异境像。或是自己妄心凝结而成。或是魔境乘隙而入。或是帝释天人变化试现。妄心凝结者。如修净土人。观想不移念。忽见佛像.菩萨像等。如十六观经中说。悉与净土理合。非参禅要门。乘隙而入者。如楞严经中五蕴空时。行人心有所著。魔即随意而现。变化试现者。如菩萨修行时。帝释化身现无头鬼.无五脏鬼。菩萨无怖畏心。复现美女身。菩萨无爱染心。复现帝释身礼拜云。太山可崩。海水可竭。彼上人者难动其心。故云野人伎俩有尽。老僧不见不闻无穷。若真参学人。纵白刃交加于前。无暇动念。何况静定中不实境相耶。既与理相应。则心外无境。能观心.所现境。又安在甚么处。

  做工夫。疑情发得起。与法身理相应。觉得身心轻安。动转施为不相留碍。此是正偏道交。四大调适。瞥尔如是。非究竟耶。彼无知者。便放下疑情。不肯参究。自谓得大悟门。殊不知命根不断。纵能入理。全是识心。以识心卜度。通身是病。非禅也。为入理不深。转身太早。虽有深知。不得实用。纵得活句。正好向水边林下保养含蓄。切不可躁进便欲为人。妄自尊大。当知最初用心。疑情发得起。结任一团时。只待渠自己迸开。始得受用。不然。稍有理致。便放下疑情。这里定是死不去。定是打不彻。一生虚过。有参禅之名。无参禅之实。只饶入廛垂手。不妨更见大善知识。彼善知识者。是大医王。能疗重病。是大施主。能施如意。切不可生自足想。不欲见人。当知不肯见人。为执己见。禅中大病。无过此者。

  答六雪关主问参公案行人话头真切不落楞严五蕴魔外

  细观楞严五十种魔事。不出一个着字。如色阴明白。销落诸念。乃至是人则能超越劫浊。观其所由。坚固妄想以为其本。即此坚固妄想。便不能融化。于妄想中精研。见希奇之事便作圣解。岂非著耶。如不作圣解。名善境界。不作即不著耳。又五蕴中总以妄想二字结之。最初一著便不能破。即此妄想便是魔之根蒂。其根本不除。挫其枝叶。令其不生。可乎。甚乃利其虚明。食彼精气。悉妄想牵合。非魔从外来。苟涉于慎护。正所谓雪上加霜。火上益油耳。如受阴中虚明妄想。虚明亦妄想。盖最初未到求心不有之地。非妄而何。

  如想阴中融通妄想。最初章云心爱圆明。即前妄根与境融通。便生爱著十种。悉云心爱等。盖天魔从圆境中来。与爱心偶含。作无边魔业。安可救也。良以行人最先坐断此一念。无心即无爱。无爱则著之一字何有耶。只如第九章云心爱入灭。贪求深空等。悉是魔业。亦最初妄心不破。正所谓蒸沙作饭。沙非饭本耶。

  如行阴中幽隐妄想。盖行阴乃迁流不止为性。故云生灭根元。从此披露。为想阴尽。彻见行阴中根元。悉是生灭念念不停。行人不随生灭迁流。故得凝明正心。尔时天魔不得其便。但于圆元中起计度。故穷其始末。有因无因等。既有计度。亡正遍知。计之一字。从幽隐中来。文云观彼幽清。不能彻见源底也。

  如识阴中颠倒妄想。谓同分生机。倏然隳裂。六根虚静。无复驰逸。虚静为不驰逸。不驰逸为行阴尽耳。行阴既尽。见闻通邻。互用清净。故云穷诸行空。尚依识元。乃至精妙未圆。便生胜解。此十种悉以识心而生胜解。既作胜解。违远圆通。生诸种类矣。禅门中善用心者。俱不相涉。

  思大云。十方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度。此是佛祖位中留渠不住。邪魔外种其奈尔何。欲得不受其蚀。但全身入理。不待遣。不待护。妄想念尽。则魔业自尽矣。古德云。便好和根下一斧。免教节外又生枝。

  答不执修证不废修证问

  吾宗门下毋论利钝贤愚。但以信而入。既发起猛利心。如坐在铁壁银山。只求迸出诸妄想心。悉不能入观照。功行安将寄乎。果得一念迸开。如披云见天。如获故物。观照功行亦何所施。只贵参究之念甚切。其参究亦涉于功行。但不以功行立名。如看破世缘。切究至道。亦涉于观照。但不以观照立名。如圆觉云。惟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若以观照为事。则有能观能照之心。必有所观所照之境。能所对立。非妄而何。

  所以禅宗云。独蹈大方。心外无境。将十方世界洎父母身心融成一个。坐断两头。始得个入门。向上一路。更须自看。不然尽是鬼家活计。安可以修证同日而语耶。果颟顸不到此地。即名自欺。此辈名为可怜愍者。宁堪齿录也。南岳云。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即此不污染之修。可谓圆修。还著得个修字么。即此不污染之证。可谓圆证。还著得个证字么。如此则终日修而无修。埽地焚香悉无量之佛事。又安可废。但不著修证耳。九地尚无功用行。况十地乎。乃至等觉说法。如雨如云。犹被南泉呵斥。与道全乖。况十地观照。与宗门而较其优劣。可乎。

  示参禅偈十首

  参禅须铁汉  毋论期与限  咬定牙齿关  只教大事办  猛火热油铛

  虚空都煮烂  忽朝扑转过  放下千斤担  参禅莫论久  不与尘缘偶  

  剔起两茎眉  虚空颠倒走  须弥碾成末  当下追本有  生紩金汁流  

  始免从前咎  参禅莫莽卤  行谊要稽古  一条弦宜心 不遭岐路苦  

  拶碎黄龙关  拈却云门普 这个破落僧  从来不出户  参禅没主宰  

  只要心不改  万汇及尘劳 旋坌谁偢睬  坚硬可擎天  勇决堪抒海

  虽然未彻头  管取前程在  参禅须审细  莫把工程计  有条便扳条  

  无条即扳例  不亲佛与祖  管甚经和偈  都来一口吞  心空始及第

  参禅发正信  信正魔宫震  片雪入红炉  赤身游白刃  只寻活路上  

  莫教死水浸  大散关忽开  倒[馬*夸]毗卢印  参禅休把玩  倏忽时光换  

  至理及玄奥  秦时镀铄钻  咄哉丈夫心  著手还自判  百年能几何  

  莫待临行乱  参禅无巧拙  一念贵超越  识得指上影  直探天边月

  劈开胸见心  刮去毛有血  分明举似君  不会向谁说  参禅须趁早  

  莫待年纪老  耳聩眼朦胧  朝在夕难保  生平最乐事  到此都潦倒  

  佛法本无多  只要今时了  参禅莫治妄  治妄仍成障  譬欲得华鲸  

  管甚波涛漾 至体绝纤尘  妄心是何状  谨白参禅者  斯门真可尚

  莲池大师选集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

  未晚也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袾宏识

  禅关策进

  后学云栖寺沙门袾宏辑

  前集二门

  △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吃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才见人做工夫。便冷笑。犹有这个在。我且问尔。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平日只学口头三昧。说禅说道。呵佛骂祖。到这里都用不着。只管瞒人。争知今日自瞒了也。劝尔兄弟…

《汉传禅观遗珍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