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五节 是融通,还是抗衡?▪P7

  ..续本文上一页昧耶时,悉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自智极粗浅耳。

   如是惟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波罗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弃共道,是大错谬。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极相系属,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当说。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能修学。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由是因缘,以此教授能摄经咒一切扼要,于一补特伽罗成佛道中而正引导,故此具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菩提道次第广论》言及的密宗超胜显宗,一直让萧平实师徒耿耿于怀。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懂显密佛法的真义,另一方面,大概也是由于没听过宗大师“一切圣教无违殊胜”的善妙教言吧!对于显宗教法,密宗祖师和学人一直怀着足够的敬重与热情,从没像萧平实师徒那样大肆曲解和诋毁过。而且密宗认为,显密的区别,只存在于登地前的凡夫位,一旦现证法界本性,则迟、疾等暂时的差异也不复存在。如全知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云:“见道之前,显宗密宗在精进与方便上有差别。从此之后,极利根的菩萨与趋入密宗持明地的时间无有差别。”所以说,萧平实的恶意渲染,与事实真相完全不符。

   至尊上师堪布仁波切在《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一文中,对狭隘的宗派之见进行了有力破斥:“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为适应各种不同有情之根器意乐等而宣说种种法门、宗派及解脱之道。诸凡所有教派虽暂时抉择的方法、修行的仪轨等不相同,而究竟之密意皆成一趣,因为各派大师实则同一故。……古今藏汉通人证士,圣人贤者对各法门所持不偏袒之见及兼收并蓄之行,实堪为当今后学者效法。各派教法本无差异,但以凡夫之分别心看来犹有区别,也实属自然。若他宗教法与自己想法稍有不同时,不可轻易诽谤。因为凡夫不能直接衡量诸佛菩萨深奥善说之义,《胜乐金刚续》说:“众生根基既无边,如来幻化亦无边,若于自宗不相同,即时不能作诽谤,应当发愿将来知。”《神变经》云:“嗟!如来子,为成熟诸有情。如来现示众多方便,依众生种种根基而说法。有众生以菩萨能调伏,有以声闻,有以缘觉,有以天人,有以龙王,有以神变,有以国王,有以禅定,有以闻法,有以神通能调伏。”等广说其义。《华严经》亦云:“善逝幻变既无量,为调伏一切有情众,现示彼色形色等。”《父子相会经》云:“如来显现魔王形象来救度众生。”是故诸佛菩萨之化身在何处,吾等凡夫不可了知,故于一切恒时当观清净心。大恩上师法王晋美彭措亦经常向藏汉两地及国外众弟子引教证、理证,讲授诸教派互不相违之理,并谆谆教诫各宗派之观点虽不相违,但闻思修行时应以自宗为主,如此有传承加持。否则东奔西跑无有定准而行,始终不可获得究竟深妙之正见。

   然时逢末世,违诸圣教不乏其人,如藏地有人以似是而非之理妄说汉地和尚教是假的。请问出此言者,您阅读过禅宗诸传承大德的著作和唐代三大译师所译之珍贵经典吗?如果没有,那便成了毫无根据的诽谤。与此相反,有持偏执之见者说藏传密教并非纯正佛法,不可修学。忠告如此说者,首先应闻思通达深广如海的藏密前译十八大续经等教藏,不然对所有密续经典一无所知便出此轻率之语,唯造诽谤密法之罪业而已。是故在学道时对所有各宗派的如来教法与证法,生起真实无伪的信心而观清净,此乃极为重要。相反自己少有一方面的细微理智,增上傲慢,贪执自宗,嗔恚他宗,互为嫉妒,显露痴暗,诋毁圣法,造罪无边,唯有堕入金刚地狱,故应谨慎。《宝性论》云:“何者依止恶友嗔恚佛,杀害父母罗汉破僧合,彼若思维法性必解脱,何人意嗔圣法无解脱。”《日藏经》云:“宁可吾身碎,不应谤善法。”《月灯经》云:“若于瞻部洲,毁坏所有塔,何人诽谤法,此过较其大。若于恒沙数,杀害阿罗汉,何人诽谤法,此过较其大。”《般若八千颂》云:“造五无间罪,不及谤法像。”又经云:“谁人诽谤法,俱胝千万年,感受地狱苦,又生傍生界,生人盲卑劣,诸根不具足,不闻三宝名。”等有极多教证,以明谤法之过失。麦彭仁波切之《三戒立一体论》亦云:“自他偏袒之说法,即如有一父二子,其二子执为异父而诤论。”等如是所说也,由此,吾等作为佛教徒,纵然无力成办宏法利生之广大事业,但不能故意摧毁诽谤释迦佛传下的甘露妙法。如萨迦班智达说:“虽无能力宏佛法,而不应理损害法。”与其出诽谤之言,不如闭口默言更好。《宝鬘论》云:“愚者少说极佳。”诸大师常说:“愚者少言,佛法无害。”此义相同也。

   总之,汉地佛教有禅、净、华严等八宗或十宗之分,藏土亦有宁玛、格鲁等八个派别,而仅宁玛又分嘎陀、竹庆、白玉等支派。但无论如何区分,都是释迦牟尼和普贤如来等亲传续经之究竟观点,并经各派传承上师如理修持,时至今日仍有不断成就之大德,故我等切不可武断认定为一真一假进而一取一舍。于此义宗喀巴大师有云:“若知异宗无相违,一切经论知窍诀,则易证悟佛密意。”唯有如是思维,佛教才能有如赵朴初会长所常祈愿那样“佛法住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之光明未来。”

   虽说一个充满敌意偏见、宗派纷争的佛教界,才符合萧平实的实际需要;大量启用诸如“抗衡”这样的煽动性词句和语法来制造有用的仇恨和混乱,也可带来低级的快感并合乎小人们的游戏规则。但是,我们释迦圣教却并非如其想像般的软弱可欺,狂谤正法所引生的罪报,恐怕也不是那么好消受!

   《菩提道次第广论》里的教言,就是对萧平实师徒的善意提醒:“如《白莲华》及《谛者品》宣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学;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遍摄一切研磨经》云:“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若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若作是云:此则应理,此非应理,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菩萨宣说,此是为诸声闻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是为诸独觉宣说,是为谤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诸菩萨所学,是为谤法。”若毁谤法,其罪极重。《三摩地王》云:“若毁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若弑尽殑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故应励力而断除之。”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里也有不少教言,值得他们留心:“若复有人,于诸如来所说正法,或声闻乘相应正法,或独觉乘相应正法,或是大乘相应正法,诽谤遮止自不信受,令他厌背障碍他人读诵书写,下至留难一颂正法,如是名为非根本罪亦非无间,而生极重大罪恶业近无间罪。如是之人,若未忏悔除灭如是大罪恶业,不合出家及受具戒,若令出家或受具戒,师便得罪,彼应驱摈令出我法。若已出家或受具戒,犯如是罪若不忏悔,此于我法毗奈耶中,应速驱摈。所以者何?此二种人习行破毁正法眼行,习行隐灭正法灯行,习行断绝三宝种行,令诸天人习行无义无利苦行堕诸恶趣。此二种人自谤正法毁呰贤圣,亦令他人诽谤正法毁呰贤圣,命终当堕无间地狱经劫受苦不可疗治。”

   “善男子,如来无有所说名字言说音声空无果者,无不皆为成熟有情,是故一切毁谤如来所说正法,坏诸有情正法眼罪,过诸无间似无间等无量重罪。若有于我为欲利乐一切有情所说正法,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诽谤遮止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当知是名谤正法者,亦名毁灭八圣道者,亦名破坏一切有情正法眼者。如是之人既自习行大无利行,亦令一切有情习行大无利行。此人依止无惭愧僧,如是毁谤如来正法。”

   “于三乘中随意所乐发愿精进随学一乘,于所余乘不应轻毁,若于三乘随轻毁一下至一颂,不应亲近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若有亲近或与交游或共住止或同事业,俱定当堕无间地狱。善男子,是故若欲于三乘中随依一乘求出生死欣乐安乐厌危苦者,应于如来所说正法或依声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独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普深信敬勿生谤毁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常应恭敬读诵听闻,应发坚牢正愿求证。谤毁三乘随一法者,不应共住下至一宿,不应亲近咨禀听法。若诸有情随于三乘毁谤一乘,或复亲近谤三乘人咨禀听受,由此因缘皆定当堕无间地狱受大苦恼难有出期。何以故?善男子,我于过去修菩萨行精勤求证无上智时,或为求请依声闻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或为求请依独觉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或为求请依于大乘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弃舍自身手足血肉皮骨头目髓脑。如是勤苦,于三乘中下至求得一颂法已,深生欢喜恭敬受持,如说修行时无暂废,经无量劫修行一切难行苦行,乃证究竟无上智果。复为利益安乐有情,宣说开示三乘正法。以是义故,不应谤毁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常应恭敬读诵听闻,应发坚牢正愿求证。善男子,如是三乘出要正法,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过殑伽沙诸佛同说,大威神力共所护持。为欲拔济一切有情生死大苦,为欲绍隆三宝种姓令不断绝,是故于此三乘正法,应普信敬勿生谤毁障蔽隐没。若有谤毁障蔽隐没三乘正法下至一颂,决定当堕无间地狱。”

   作为一名三宝弟子,所皈依的“法宝”,理应包含大小显密一切如来正法。因此,如果管不好自己的嘴巴,妄谤内道的任何一宗、一经、一论乃及“下至一颂”不是佛法,教人舍离,都势必造下严重的谤法罪业,甚至连最起码的皈依戒也会失坏,解脱和成就又从何谈起呢?

   不奇怪的是,密宗屡屡首当其冲地成了谤法者撒野的对象。这恰恰说明了金刚密乘的不共殊胜,以及谤法者的卑鄙和浅陋。《道德经》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说的就是这回事。

   《真假邪说》还不知趣地讲:“索达吉更发呓语:“经过反复认真的研讨、内省,内心深处数数生起对密宗坚不可摧的信心,而且这种信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在这种定解的鼓舞下,我发自内心地祈愿:所有已入密者信心皆不退转;一切未入密者于因缘成熟时当能深入密宗教法。”笔者私心里还是愿意相信:索达吉终究会理智地回头深思,终究将会接受(由“萧氏伪唯识”坐庄的)显教正法教义,最后会正式扬弃密教错乱的邪思谬想。”

   这种过于乐观的期盼,显然毫不现实。《孟子

  公孙丑》云:“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理直),虽千万人,吾往矣!”冷静的反省之下,一切密教学人都发现不了自宗有任何不妥之处,几句孱弱的杂音,又如何能阻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

   我们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决。我们不但要一如既往地修学、广弘密法,而且还要责无旁贷地声讨萧平实等人对显宗教法犯下的罪行,还整个释迦圣教以本来面目。有理由相信,随着广大显密佛子日益增进团结和共识,随着中国佛教的良心真正觉醒,伟大的佛教必将迎来一个璀璨的明天!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五节 是融通,还是抗衡?》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