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二节 莫谤大藏经▪P3

  ..续本文上一页教中人忍不住要苦心劝告萧先生师徒:切莫妄谤大藏经!希望你们一定记住,好不容易流传至今的三藏法宝,皆是佛菩萨的智慧甘露、历代祖师的心血结晶,如果肆意诋毁坏人净信,那是会遭天谴的!

   堪布仁波切那段话中,并没有提到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可萧张师徒按捺不住谤法激情,硬要拉来和汉文大藏经绑在一块儿加以毁辱。他们既已承认自己有隔阴之迷,不识藏文,对于当时结集编纂的详情以及与事的高僧大德之智慧学识更一无所知,如是又哪儿来的权利进行评判呢?再者,无论《甘珠尔》还是《丹珠尔》里面,皆收录了许多与汉文大藏经共有的经论典籍(精通佛理及藏汉文之智者自可详加对照),所以两地的藏经法宝实际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要一并推翻谈何容易!

   元朝至元年间,政府曾广召汉藏高僧大德学士名流,详细对勘汉藏两种《大藏经》的内容,编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十卷。明成祖于永乐八年(1410)亦曾遣使赴藏访求佛典,取得《甘珠尔》全套及《丹珠尔》中有关五部大论的典籍,恭为翻刻刊行。万历三十三年(1605),再次翻刻永乐版藏文大藏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再刻《甘珠尔》;雍正二年(1724),再刻《丹珠尔》。(此即现今北京版《西藏大藏经》)从这些史实看,藏文大藏经绝非如萧平实师徒所妄言的那样无有价值,而是与汉文大藏经一样同为清净的如来正法,经得起时间和智者的勘验。

   关于中国古代的译经事业,赵朴老曾作过一次重要讲话,里面有这样一段内容:“毫无疑问,中国古代的翻译事业,给灿烂的汉民族文化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世界上是无可匹敌的。它是我们足以自豪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但是,我们还必须指出常常容易忽略然而非常重要的另外一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个兄弟民族在创造全民族的文化中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出色的成绩,在佛教方面尤其如此。西藏在吐蕃王朝时期,由于文成和金城两公主的下嫁,引进了盛唐文化和佛教的信仰。其间还创制了通用至今的文字。到持松德赞时期,迎请了印度当时最著名的显教学者寂护、莲花戒和密宗大师莲华生等建寺立僧,从事系统的翻译;同时又由沙州和唐朝请去汉僧传授禅宗,讲经说法;到赤热巴巾(即巴黎可足或彝泰赞普,815~836在位)时,又迎请印度大德多人和西藏学者一起厘定译名,校正旧有译文,补译大量经论。公元十世纪以后西藏开始了佛教后弘期。直到1203年印度超岩寺及各大寺被入侵军破坏,三四百年间印度和西藏两地传法求法的大德往来不断。举其最著名者,如出生于孟加拉国的阿底峡尊者(982~1053),是印度当时学德最高的大师,于1042年应请至藏,创立迦当派。其学说为后来宗喀巴大师(1357~1419)所继承,创立了格鲁派即黄教,遍传藏、汉、蒙广大地区。又西藏的玛尔巴曾三度赴印学法,创立了迦举派即白教,此派在明代曾长期掌握西藏地方政权。世界知名的西藏圣人米拉日巴即此派的(藏地)第二代祖师。其余译经传法的大德难以备举。自公元八世纪中叶至十三世纪中叶五百年间,西藏译出的三藏经籍就已收入甘珠、丹珠两藏计算,部数五千九百余种,分量约合三百万颂,约当汉译一万卷。在藏译藏经中重译甚少,故实际内容大大超过汉译藏经。其中尤以空有两宗的论典以及因明、医方、声明的著作和印度晚期流行的密教经论,数量庞大,为汉译所未有。由于藏文翻译照顾到梵语语法的词尾变化和句法结构,因而极易还原为梵语原文,所以受到现代佛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除了数量庞大和极易还原为梵文等优点,当时翻译工作的高度严密性、系统性,也是不争的事实。译场上不仅汇聚印藏两地的大班智达、大罗扎瓦(译师),进行密切配合,而且还必须通过初译、校勘、讲闻研讨以及反复修订等复杂程序,直至各方皆对原本文、义通达无碍,并且译本精益求精止于至善时方可定稿。

   藏译《中观根本慧论》的后跋里,就有这样一段真实的记述:“归属大乘对法之义,阐扬胜义真如法性,开显(圣)般若波罗密多之理的《中观根本慧论》,乃为拥有不可掠夺之智慧与悲心,开演如来无上大乘之理,成就极喜地之果位,前往极乐刹土,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源光如来”之圣者大阿阇黎——龙树菩萨圆满撰著完毕。

   奉拥有殊胜自在妙智之具德大国王赤松德赞之圣诏,印度中观大论师、堪布[法师]杂加纳嘎巴达(益西娘波),与(西藏大班智达)主校比丘焦若

  鲁坚赞译师共同翻译、校勘并订正。

   该论共二十七品,四百四十九偈,共计一卷半。

   之后,于克什米尔慧美继鸿城[妙臂城]中心的仁亲卫寺[藏宝寺]内,克什米尔堪布——大智者哈萨玛德(夏波洛珠),与西藏译师巴擦尼玛扎[日称],于(克什米尔)国王帕巴拉[圣天国王]年间,根据与克什米尔版本相符之《显句论》,再次进行修订。

   随后,于拉萨大昭寺殿内,印度堪布嘎那嘎瓦马色及国卡[金铠]与译师(巴擦尼玛扎),(依照东西方各类版本)再次进行大校……”

   又如藏译《阿毗达磨俱舍论》的后跋云:“此《俱舍论颂》,乃佛陀亲口授记之大德、能背诵九十九万部经典、具有不退智慧自在者,共称为第二遍知的大阿阇黎世亲菩萨撰著圆满。印度堪布则那莫扎(即佛友)与(西藏)大译师华哲僧侣翻译、校正、并以讲闻方式而抉择。”

   铁的事实足以令任何有良心的异议者低头。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二节 莫谤大藏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